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95)
2023(16339)
2022(13764)
2021(12508)
2020(10762)
2019(24648)
2018(24404)
2017(47499)
2016(25598)
2015(28605)
2014(28388)
2013(28010)
2012(25651)
2011(23108)
2010(22838)
2009(21209)
2008(20920)
2007(18814)
2006(16164)
2005(14485)
作者
(74059)
(62414)
(61985)
(59013)
(39143)
(29846)
(28275)
(24143)
(23361)
(22050)
(21024)
(20846)
(19615)
(19424)
(19399)
(19397)
(18839)
(18553)
(17843)
(17815)
(15354)
(15298)
(15092)
(14046)
(13952)
(13789)
(13737)
(13571)
(12528)
(12233)
学科
(108201)
经济(108065)
管理(79806)
(75346)
(62898)
企业(62898)
方法(51049)
数学(45155)
数学方法(44624)
(30974)
(29193)
中国(25767)
业经(24526)
(23651)
(21320)
地方(20490)
环境(19956)
(19714)
财务(19659)
财务管理(19612)
(19256)
贸易(19251)
农业(18909)
(18734)
企业财务(18703)
技术(17155)
(16869)
(16384)
银行(16330)
(16086)
机构
学院(368897)
大学(367733)
(155542)
经济(152536)
管理(144203)
理学(125502)
理学院(124190)
管理学(122081)
管理学院(121408)
研究(120174)
中国(89692)
(75897)
科学(73689)
(72269)
(62875)
(59944)
财经(57945)
业大(56450)
中心(56274)
(54946)
研究所(54587)
(52639)
农业(49624)
经济学(49007)
北京(46594)
(45168)
师范(44611)
经济学院(44575)
(43531)
财经大学(43240)
基金
项目(253966)
科学(201371)
基金(186972)
研究(181774)
(163525)
国家(162246)
科学基金(140384)
社会(118139)
社会科(112370)
社会科学(112336)
(99878)
基金项目(99228)
自然(91508)
自然科(89444)
自然科学(89421)
自然科学基金(87910)
教育(83737)
(83463)
资助(76539)
编号(71611)
重点(57457)
(56781)
成果(56636)
(54586)
(53554)
创新(50226)
国家社会(49895)
科研(49486)
(49118)
课题(49116)
期刊
(163757)
经济(163757)
研究(101485)
中国(67290)
学报(58723)
(58010)
(55906)
科学(53677)
管理(52361)
大学(44949)
学学(42909)
农业(37761)
技术(32610)
教育(32292)
(30821)
金融(30821)
财经(29025)
业经(27151)
经济研究(26699)
(25038)
问题(22198)
(20314)
技术经济(18795)
统计(18597)
(17947)
(17229)
(16913)
科技(16887)
理论(16638)
商业(16556)
共检索到526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军委  刘志华  平婧怡  张冉  
本文基于2006—2019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衡面板数据,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作为门槛变量,构建一般回归模型与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趋势上看,双重环境规制促进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同阶段,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其影响呈现“U”型态势。(2)从控制变量看,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水平与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外开放程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而城镇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负向影响,但不够显著。(3)从区域异质性看,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中部地区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都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西部地区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单一门槛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军委  刘志华  平婧怡  张冉  
本文基于2006—2019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衡面板数据,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作为门槛变量,构建一般回归模型与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趋势上看,双重环境规制促进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同阶段,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其影响呈现“U”型态势。(2)从控制变量看,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水平与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外开放程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而城镇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负向影响,但不够显著。(3)从区域异质性看,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中部地区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都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西部地区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单一门槛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姗   曹芷君  
基于中国2003—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绿色税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1)产业结构高级化能有效促进全国及各区域GTFP的提升;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GTFP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产业结构合理化对长江经济带区域GTFP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对非长江经济带区域的GTFP效果不显著。(2)在绿色税收的约束下,产业结构合理化对GTFP的影响存在单重门槛效应,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GTFP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3)绿色税收可以负向调节产业结构合理化对GTFP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姗   曹芷君  
基于中国2003—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绿色税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1)产业结构高级化能有效促进全国及各区域GTFP的提升;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GTFP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产业结构合理化对长江经济带区域GTFP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对非长江经济带区域的GTFP效果不显著。(2)在绿色税收的约束下,产业结构合理化对GTFP的影响存在单重门槛效应,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GTFP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3)绿色税收可以负向调节产业结构合理化对GTFP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乌赶  周小亮  
环境规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作用机理,运用非期望产出的EBM-DDF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域2003—2014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检验了三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实证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尚未直接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符合倒"U"型关系,当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支持了"波特假说";自愿协议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呈"U"型关系。就中国的具体实践而言,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作用受地区技术创新、要素结构和FDI水平的异质性影响,影响效应最大的路径是要素结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乌赶  周小亮  
环境规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作用机理,运用非期望产出的EBM-DDF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域2003—2014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检验了三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实证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尚未直接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符合倒"U"型关系,当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支持了"波特假说";自愿协议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恰  
基于1990—2019年全球78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采用SBM模型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然后分别以人均GDP和碳强度作为门槛变量,利用门槛模型实证研究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对GTFP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与GTFP之间、能源结构优化与GTFP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随着人均GDP增长,增加第二产业占比对GTFP的阻碍作用将逐渐减弱,增加第三产业占比对GTFP提升的促进作用将逐渐增强,优化能源结构对GTFP的影响将由负转正。随着碳强度的下降,增加第二产业占比对GTFP的阻碍作用将逐渐减弱,增加第三产业占比对GTFP提升的促进作用将逐渐增强,优化能源结构对GTFP的影响将由负转正。2021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人均GDP的最高门槛值,预计中国碳强度将在2029年跨越600.76百万吨/万亿美元门槛,2043年跨越391.08百万吨/万亿美元门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恰  
基于1990—2019年全球78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采用SBM模型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然后分别以人均GDP和碳强度作为门槛变量,利用门槛模型实证研究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对GTFP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与GTFP之间、能源结构优化与GTFP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随着人均GDP增长,增加第二产业占比对GTFP的阻碍作用将逐渐减弱,增加第三产业占比对GTFP提升的促进作用将逐渐增强,优化能源结构对GTFP的影响将由负转正。随着碳强度的下降,增加第二产业占比对GTFP的阻碍作用将逐渐减弱,增加第三产业占比对GTFP提升的促进作用将逐渐增强,优化能源结构对GTFP的影响将由负转正。2021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人均GDP的最高门槛值,预计中国碳强度将在2029年跨越600.76百万吨/万亿美元门槛,2043年跨越391.08百万吨/万亿美元门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芳  金荣学  
本文利用1997—2016年中国大陆31省区面板数据,在较为全面地测度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基础上,借助空间杜宾模型,从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考察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直接影响与间接溢出效应。结果发现,1998—2016年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不断提高,其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东、中部省区农业绿色生产率整体水平较高,东北三省次之,而西部省区最低。省份间农业绿色生产率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农业产业结构是影响农业绿色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一地区农业绿色生产率不仅受到本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直接影响,还受到邻近地区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间接溢出。因此,新时期更应重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与优化升级在农业绿色生产率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升农业整体发展质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莎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于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样本数据,采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测度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引入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从空间维度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外溢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相对较弱;考虑到绿色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在不同门槛值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门槛效应,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单门槛效应。因此,建议从注重产业间融合发展、加强科技研发及提高创新水平等方面入手,实现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兵  王伟龙  
运用超效率EBM模型测算出中国269个地级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2004—2018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经济和地理属性构建两种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互联网、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考察期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互联网和产业结构升级均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互联网和产业结构升级协同作用也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不同区域、不同创新政策和不同资源类型下的城市互联网与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出显著差异。最后,提出互联网与产业结构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兵  王伟龙  
运用超效率EBM模型测算出中国269个地级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2004—2018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经济和地理属性构建两种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互联网、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考察期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互联网和产业结构升级均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互联网和产业结构升级协同作用也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不同区域、不同创新政策和不同资源类型下的城市互联网与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出显著差异。最后,提出互联网与产业结构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赢时  田银华  罗迎  
选取260个城市2005-2014年样本数据,纳入环境因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法,考量产业结构升级、能源效率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能源效率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从回归系数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大于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在分地区实证检验中,东部与西部地区的检验结果显著,且东部地区要比西部地区更为显著,而中部地区部分结果不显著。因此,应分地区制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体路径,强化产业结构升级与
[期刊] 改革  [作者] 汪红驹  丁少斌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提出高技术产业发展是金融结构优化促进绿色发展的前提的假说。根据不同的融资工具,从股权融资相对银行信贷比重、债券融资相对银行信贷比重、直接融资占比三个层面考察金融结构优化对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影响。使用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提高股权融资比重、债券融资比重和直接融资占比对促进GTFP增长均存在显著的积极作用。考虑产业结构差异后,发现股权融资比重存在显著的产业结构门槛效应,其对GTFP的积极作用只有当高技术产业发展到一定门槛后才会凸显。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达到产业结构门槛的过程中,四大区域呈现东部领先、东北次之、中部与西部落后的时空格局。提高股权融资比重和直接融资占比在东部与东北地区的效应明显超过中部与西部地区。此外,进入“十三五”时期后,股权融资比重的作用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战伟  
基于2006—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GML指数法和熵值法测算30个省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新型城镇化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特征。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值时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负向效应逐渐减弱;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非均衡性,使得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差异性明显,属于低门槛值的省份逐渐减少,而属于高门槛值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根据研究结论,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生产政策时因地制宜,推动城镇向集约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并注重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