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29)
- 2023(14648)
- 2022(12943)
- 2021(12317)
- 2020(10340)
- 2019(24213)
- 2018(23523)
- 2017(45411)
- 2016(24186)
- 2015(27436)
- 2014(27047)
- 2013(26477)
- 2012(24165)
- 2011(21505)
- 2010(20997)
- 2009(19202)
- 2008(18725)
- 2007(15729)
- 2006(13445)
- 2005(11546)
- 学科
- 济(98326)
- 经济(98223)
- 管理(74553)
- 业(73247)
- 企(63454)
- 企业(63454)
- 方法(51744)
- 数学(46050)
- 数学方法(45519)
- 财(29744)
- 农(23908)
- 中国(23409)
- 务(20891)
- 业经(20855)
- 财务(20820)
- 财务管理(20781)
- 企业财务(19902)
- 学(18777)
- 制(18001)
- 地方(17641)
- 贸(17469)
- 贸易(17460)
- 易(16935)
- 农业(15967)
- 理论(15334)
- 技术(15150)
- 和(14843)
- 环境(14138)
- 融(13513)
- 金融(13511)
- 机构
- 大学(337597)
- 学院(334765)
- 管理(140149)
- 济(135869)
- 经济(133228)
- 理学(123245)
- 理学院(122002)
- 管理学(119946)
- 管理学院(119339)
- 研究(104013)
- 中国(78376)
- 京(69667)
- 财(63024)
- 科学(62678)
- 财经(51824)
- 所(49454)
- 中心(48704)
- 业大(48236)
- 农(47804)
- 经(47568)
- 江(45230)
- 研究所(45078)
- 北京(43406)
- 范(42059)
- 师范(41676)
- 经济学(41208)
- 财经大学(39297)
- 院(38324)
- 商学(37597)
- 经济学院(37419)
- 基金
- 项目(237410)
- 科学(188642)
- 基金(175699)
- 研究(172857)
- 家(151755)
- 国家(150556)
- 科学基金(132036)
- 社会(110506)
- 社会科(104933)
- 社会科学(104907)
- 基金项目(93864)
- 省(90780)
- 自然(87263)
- 自然科(85320)
- 自然科学(85303)
- 自然科学基金(83803)
- 教育(80230)
- 划(76792)
- 资助(73012)
- 编号(70083)
- 成果(54754)
- 部(53338)
- 重点(52233)
- 创(49536)
- 发(48481)
- 教育部(46650)
- 课题(46354)
- 创新(46175)
- 科研(45908)
- 人文(45675)
- 期刊
- 济(136776)
- 经济(136776)
- 研究(94778)
- 中国(55661)
- 管理(50448)
- 财(50427)
- 学报(50264)
- 科学(46625)
- 农(41233)
- 大学(39240)
- 学学(36977)
- 教育(33332)
- 技术(29425)
- 农业(28986)
- 融(27550)
- 金融(27550)
- 财经(25164)
- 经济研究(22697)
- 业经(22055)
- 经(21300)
- 问题(17522)
- 理论(17401)
- 图书(16727)
- 技术经济(16084)
- 实践(15947)
- 践(15947)
- 财会(15373)
- 统计(15193)
- 业(15171)
- 科技(15145)
共检索到470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姜英兵
企业与政府间的政治联系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治理机制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等各方面行为。地方政府利用所有权关系和政治手段对辖区内企业的并购行为进行干涉以达成特定的政治目的,而企业也愿意通过与政府建立联系为其并购行为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而这两种作用方向相反的政治联系对企业的并购所产生的影响如何通过企业在并购中所支付的并购溢价高低反映出来?本文以2003年到2012年间在A股市场上发生的以股权为并购对象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种不同性质的政治联系即政府主导的政治联系与企业主导的政治联系对不同性质的企业在并购中所承担的并购溢价高低所产生的影响。结论表明,政府主导的政治联系强度与同地并购的盈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晨 方领
本文基于协同效应理论和过度支付理论,利用2006~2017年我国A股155个并购事件,对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并购溢价和并购方股东财富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当溢价水平超过目标公司市值18.2%后,异常收益率显著降低,过度支付理论得到了证实。另外,对于目标公司,溢价水平与其股东财富呈现显著正相关。最后,建议监管机构重点关注并购事件的信息披露,完善并购价格形成机制,避免竞价时"赢者诅咒"现象,减少市场恶性竞争,防止操纵股价,并提醒投资者警惕支付的"羊群"效应,避免盲目追涨行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慧 陈传兴
并购交易由于具有帮助企业快速扩大规模、进入新领域等优势,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的青睐,与此同时,我国并购市场的高溢价现象也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以非国有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从主并企业自身出发,基于2012-2017年A股市场上发生的并购交易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成长性与并购溢价水平正相关,股权集中度对这一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同时股权集中度与并购溢价总体呈U型关系。
关键词:
主并企业 成长性 股权集中度 并购溢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本多 干胜道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自由现金流量低成长性公司在并购后绩效会出现明显的下滑,并把绩效下滑归因于代理成本。文章力图在自由现金流量与并购绩效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深入分析导致并购绩效下滑的直接客观原因。通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3年436次并购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支付过高的并购溢价是导致高自由现金流量低成长性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低下的直接客观原因。
关键词:
自由现金流量 并购溢价 并购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明娟 于卓群
近年来,互联网浪潮给传统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传统企业纷纷积极对接互联网以谋求转型,而由于互联网的用户黏性等特征,以自建的方式成功转型的困难较大,因此直接并购拥有互联网资源的企业成为很多传统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捷径。文章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加入到修正后的传统绩效评级体系中,采用会计指标法对2010—2015年成功进行互联网转型并购的82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互联网转型并购后企业的偿债能力与营运能力暂时降低,成长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且创新能力逐渐成为衡量企业绩效的首要因素;总体来看,互联网转型并购对企业短期绩效的影响不大,对长期绩效的积极作用显著。
关键词:
互联网转型并购 并购绩效 因子分析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梅
并购是企业迅速扩张,短期内实现资本大幅增值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公开历史数据,运用市场模型的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了2006-2011年间首次发布并购公告的405家A股上市公司的520个并购事件样本的股东财富效应。结果证明,参与并购的上市公司并未给股东带来显著的正财富效应;行业因素对多元化并购短期绩效存在一定影响;在剔除行业因素后也没有给股东带来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同行业并购与多元化并购绩效实质上没有显著差异。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30%~50%之间时,多元化并购随股权集中度提高,短期绩效下滑;同行业并购短期绩效随股权集中度增加而提升。国有性质与短期股东财富效应正相关,但对同行业并购统计上...
关键词:
多元化并购 股东财富效应 事件研究法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关静怡 刘娥平
以2012—2016年A股上市公司签订了对赌协议的定增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分析定增并购中对赌协议与高管交易行为之间的联系,并考察高管交易行为对发行后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标的公司承诺的年均净利润越高,高管越不倾向于减持、减持比例越小。但是,当以定增折价、资产评估机构声誉和标的公司年龄衡量收购方与标的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时,发现仅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缓和的情况下,承诺净利润才能对高管减持起到削弱作用;高管持股比例变动的方向不会显著影响发行后的绩效,只有当高管大量减持时,市场绩效、财务绩效才会显著下滑。研究结果验证了对赌协议的有限激励作用,揭示了发行后绩效的影响因素是高管持股比例变动的程度而非方向,为投资者解读业绩承诺与高管交易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有助于监管机构进一步规范内部人交易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文君 张建章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中共十九大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购事件不断发生。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并购呈现两大重要形式,即关联并购和非关联并购,而国有企业的关联并购与一般关联并购的并购绩效有所不同。本文以沪市A股的交通运输企业关联并购为研究对象,对该行业2010~2012年发生关联并购的国有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短期来看,国有企业关联并购与并购绩效并无显著关系;长期来看,国企关联并购与并购绩效明显呈现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国有上市公司 关联并购 并购绩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洽 王霞 袁天荣
以2009—2021年被并方为上市公司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并购溢价与并购绩效双重视角系统地分析被并方CEO并购补偿的作用是代理问题加剧的财富转移还是代理问题缓解的薪酬契约完善。研究发现:当预期并购协同效应较低时,被并方CEO并购补偿与并购溢价显著正相关,更多地体现为薪酬契约完善;当预期并购协同效应较高时,被并方CEO并购补偿与并购溢价显著负相关,直接后果是压低了被并方的并购溢价,更多地体现为财富转移。薪酬契约完善假说与财富转移假说得以存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不同协同效应下被并方CEO留任的可能性存在显著差异,CEO留任在并购补偿对并购溢价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被并方CEO并购补偿对主并方短期并购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并购后商誉减值具有负向影响,说明从整个并购市场的角度来看,被并方CEO并购补偿是一种“顾全大局”的薪酬契约完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超 郑忱阳
上市公司高溢价并购如何影响公司股价波动呢?本文选取2007-2017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并购溢价和商誉对股价波动风险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高溢价并购事件对商誉关于股价波动风险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并购溢价、高溢价并购和商誉均对股价波动风险产生正向影响,区别以往研究结论的是,高并购溢价不会加剧商誉对股价波动风险的促进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商誉带来的股价波动;在监管较为严格的国有上市公司中,并购溢价和高溢价并购对股价波动风险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颜艳旭
一、样本及财务指标选取(一)样本选取本文研究的样本是对2006年~2008年我国并购案例的选取,样本主要来自《中国并购年鉴》,研究中用到的并购双方公司的财务数据主要来自金融界网站。所选取的样本中收购方都是上市公司,选取的原则如下:选取的样本都不涉及关联交易;只选取在公开信息中披露与研究相关的财务数据的并购案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清 刘慧芳
业绩补偿承诺的初衷是作为估值调整机制维护并购交易的公平,提高并购效率,但许多被并购企业为了获得高额交易对价而做出虚高业绩承诺,引发了高溢价并购风险。文章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HH公司并购MJ公司的案例发现虚高的业绩承诺引起了高溢价并购,业绩承诺难达标、子公司失控、巨额商誉减值和业绩补偿难履行等高溢价并购风险并没有因为业绩补偿承诺的存在而得到规避。最后提出以下建议:并购各方应谨慎对待业绩承诺,合理确定交易对价;并购后并购企业要积极进行整合,加强对被并购企业的控制;应完善业绩补偿权的相关法律法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贵荣
高溢价率的企业并购,意味着并购方为顺利获得标的资产将为之承担远高于标的净资产的交易价格,而溢价并购完成后的企业财务绩效则成为了衡量并购成功与否的风向标与试金石。本文以上海莱士并购邦和药业为例,在逐项展开生物制药产业内企业并购案及其绩效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对溢价并购与并购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向政府相关部门和同类并购企业提出了保障溢价并购平稳实施、提升并购绩效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溢价并购 并购财务绩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程敏
本文详细分析了交易特征和并购溢价对并购现金流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并购溢价与并购后现金流业绩显著正相关,转让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购买方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判断,对公司未来的业绩有信号作用。当控股股东将国有股权转让给关联方且股权性质发生了变更时,并购后现金流业绩显著降低。这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在新型委托代理关系中大股东利用股权转让和关联交易掠夺上市公司财富进而剥削中小股东。
关键词:
控股股东 并购溢价 并购绩效 公司并购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尚航标 满鑫 李卫宁 黄培伦
基于6151份上市公司并购数据,检验机构持股如何影响企业并购绩效以及与并购绩效的关系受到何种因素制约的理论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持股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并购绩效;管理层持股、企业性质、独董占比和股权集中度在机构持股和企业并购绩效关系间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它们均加强了机构持股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机构持股 并购绩效 股权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