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50)
2023(22327)
2022(18960)
2021(17628)
2020(14989)
2019(34117)
2018(33924)
2017(65076)
2016(35777)
2015(39945)
2014(39812)
2013(39160)
2012(35669)
2011(32034)
2010(32138)
2009(29723)
2008(29697)
2007(26506)
2006(23312)
2005(20786)
作者
(104672)
(86880)
(86592)
(82468)
(55399)
(41909)
(39272)
(33961)
(33099)
(31415)
(29665)
(29409)
(27855)
(27702)
(27145)
(26704)
(26197)
(25923)
(25062)
(25021)
(21722)
(21523)
(21351)
(19971)
(19500)
(19487)
(19414)
(19381)
(17604)
(17233)
学科
(139463)
经济(139269)
(117350)
管理(114880)
(103157)
企业(103157)
方法(64347)
数学(53423)
数学方法(52560)
(44177)
(41316)
业经(38145)
中国(35539)
(32687)
(30336)
财务(30235)
财务管理(30174)
(29064)
企业财务(28607)
农业(28094)
理论(26519)
(24819)
贸易(24804)
地方(24800)
技术(24525)
(24108)
(23927)
银行(23852)
(23496)
(22917)
机构
学院(507589)
大学(504528)
(197261)
管理(196907)
经济(192884)
理学(169315)
理学院(167441)
研究(164748)
管理学(164109)
管理学院(163181)
中国(126933)
(107379)
科学(104510)
(96671)
(90581)
(84167)
业大(79377)
(77207)
财经(76330)
研究所(76172)
中心(75810)
农业(71322)
(69369)
北京(67279)
(63561)
师范(62780)
(61815)
(59824)
经济学(59323)
财经大学(56614)
基金
项目(340326)
科学(266047)
基金(245882)
研究(243776)
(216410)
国家(214569)
科学基金(183744)
社会(152106)
社会科(144095)
社会科学(144057)
(134269)
基金项目(129379)
自然(121978)
自然科(119185)
自然科学(119151)
自然科学基金(117017)
教育(113366)
(112725)
资助(102488)
编号(98950)
成果(80160)
重点(76511)
(74070)
(71531)
(71292)
课题(68825)
创新(66506)
科研(65644)
大学(63437)
教育部(63128)
期刊
(218984)
经济(218984)
研究(145061)
中国(98557)
学报(85954)
(82873)
(79425)
管理(76591)
科学(76110)
大学(65049)
学学(61602)
农业(56175)
教育(54995)
(46306)
金融(46306)
技术(46073)
财经(37874)
业经(37433)
经济研究(34169)
(32514)
(31575)
问题(28397)
(26192)
技术经济(25143)
科技(24052)
图书(23509)
财会(23416)
统计(23048)
理论(22902)
现代(22855)
共检索到74878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先治  李苗  
企业集团应如何进行管理控制模式选择仍未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因此,探讨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问题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基于知识转移成本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以海尔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知识转移成本与代理成本的匹配探讨并解释管理控制模式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包括权力配置、选择控制手段和设定控制目标三个步骤;企业集团通过识别和汇总知识转移成本与代理成本形成不同的匹配情形,继而导致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的异质性;在此过程中,企业集团通过权衡机制进行权力配置,通过耦合机制选择控制手段并设定控制目标,进而实现了管理控制模式的合理选择。本文从双重成本理论视角探索了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问题,对完善管理控制模式选择理论和指导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先治  李苗  
企业集团应如何进行管理控制模式选择仍未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因此,探讨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问题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基于知识转移成本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以海尔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知识转移成本与代理成本的匹配探讨和解释管理控制模式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包括权力配置、选择控制手段和设定控制目标三个步骤;企业集团通过识别和汇总知识转移成本与代理成本形成不同的匹配情形,继而引起了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的异质性;在此过程中,企业集团通过权衡机制进行权力配置,通过耦合机制选择控制手段并设定控制目标,进而实现了管理控制模式的合理选择。本文从双重成本理论视角探索了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问题,对完善管理控制模式选择理论和指导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庆瑞  陈政融  吴画斌  刘海兵  
本文力求归纳中国传统制造企业战略的演进,以战略引领创新为主线,对代表性的传统家电制造业海尔集团进行了纵向单案例研究,借助矛盾论的思想和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内外环境对海尔不同战略阶段进行分析和梳理。研究发现:企业战略决策的变化以企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基本过程,具体表现在以技术和创新为核心、市场创新为导向、组织创新为保障、文化创新为激励,同时战略引领创新也需要领导、协同和组织等相关战略管理机制作为支持和发展。本研究丰富了战略引领创新的理论,总结了传统制造业战略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指出了目前海尔战略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今后发展建议,为传统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实践指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肖鹏  胡许萍  刘金培  李林  
笔者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规制差异,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的方法,以海尔国际化经营过程为案例,来探讨环境规制差异对跨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环境规制差异主要表现在能效标准差异、节能补贴差异、环保观念差异和环保认证差异四个方面。依据这四个方面建立的模型的理论论证显示,环境规制差异对我国跨国企业技术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跨国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实现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金伟林  王侦  吴画斌  
物联网时代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寻并获取有用的信息、技术、人才等,而开放式创新是一个很好获取资源方式的途径。通过研究海尔集团的开放式创新平台—HOPE平台,进一步阐述开放式创新给企业赋能的方式,HOPE平台主要通过与研发体系的协同、跟用户的交互过程中得到创新源、逐步促使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行颠覆性创新等方面赋能企业,帮助其快速成长与发展。同时也指出了开放式创新面临的问题,如开放程度控制、信息的分类处理等,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若干建议,借此希望能对实施开放式创新的企业有所帮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画斌  陈政融  魏珂  
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特别是制造产业急需转型升级,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起着创新引领的作用,选取海尔的COSMOPlat为研究对象,剖析海尔的智能制造模式及转型升级服务。研究显示:企业应该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两化融合,满足用户最佳体验,使其全流程、全周期参与,实现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的转型,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构建共创共赢的生态系统。同时,领先企业通过构建平台可以提供智能化转型升级服务,带动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连上实现整体升级。借此希望能为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可行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晖  丁超  刘田田  王亚君  
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普遍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内部约束因素的双重制约,对于其国际化成长的内在机制还缺乏充分的理论探讨。基于组织适应视角,本文选取华源集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纵向解构其国际化成长过程,提炼中国民营企业的适应性成长路径与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成长压力主要包括海外市场压力、制度规制压力与前沿技术压力三个方面;第二,在国际化成长压力下,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过程具有“适应性”特征,其适应性成长路径呈现出“市场探索—危机转化—高端突破”的演化轨迹;第三,中国民营企业的适应性成长机制主要包括管理学习、适应性重构与创新能力三个关键要素,企业通过管理学习持续提升认知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通过适应性重构灵活地调整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通过创新能力创造性地发挥特定优势并构建核心竞争力。本文最终所形成的理论框架,有助于解开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快速成长之谜,贡献于国际化成长理论的深化和组织适应理论的拓展,为当下中国民营企业在动荡的国际环境中生存与成长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晓杰  
企业集团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大型企业集团多呈现出规模庞大、产权复杂、层级众多、业务多元化等特征,对不同类别集团或业务板块子集团进行异质化管控应该是基本的趋势和要求。文章以AB汽车集团为例,采用动态分析和比较研究的视角,详细探讨AB汽车集团在发展战略引导下的管控模式转型,深入分析集团对商用车板块的X上市公司和乘用车板块的AB股份公司以及整车事业本部管控模式的差异,总结差异化管控要考虑的关键点为其他多种所有制、多品牌且覆盖全产业链的企业集团如何实现分层分类管控等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晓杰  
企业集团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大型企业集团多呈现出规模庞大、产权复杂、层级众多、业务多元化等特征,对不同类别集团或业务板块子集团进行异质化管控应该是基本的趋势和要求。文章以AB汽车集团为例,采用动态分析和比较研究的视角,详细探讨AB汽车集团在发展战略引导下的管控模式转型,深入分析集团对商用车板块的X上市公司和乘用车板块的AB股份公司以及整车事业本部管控模式的差异,总结差异化管控要考虑的关键点为其他多种所有制、多品牌且覆盖全产业链的企业集团如何实现分层分类管控等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晓杰  
企业集团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大型企业集团多呈现出规模庞大、产权复杂、层级众多、业务多元化等特征,对不同类别集团或业务板块子集团进行异质化管控应该是基本的趋势和要求。文章以AB汽车集团为例,采用动态分析和比较研究的视角,详细探讨AB汽车集团在发展战略引导下的管控模式转型,深入分析集团对商用车板块的X上市公司和乘用车板块的AB股份公司以及整车事业本部管控模式的差异,总结差异化管控要考虑的关键点为其他多种所有制、多品牌且覆盖全产业链的企业集团如何实现分层分类管控等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敬伟  王迎军  
基于新企业商业模式构建与企业成长是一个共生演化过程的观点,运用三个案例对新企业商业模式构建过程进行了纵向研究。发现:第一,新企业商业模式构建过程可分为启动、重构和确立三个阶段,新企业在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应对不确定性的策略不同;第二,新企业商业模式构建过程是一个定义业务、探索业务经营方式,直至实现业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市场定位调整往往更为普遍,并引领商业模式其他维度的调整,创业者对不确定性的权变应对是定位调整的内在原因;第三,新企业商业模式构建不同阶段的转换并非自然而然,而是各受一组特定因素的驱动作用。这些发现为透视"新企业如何在调整中实现成长"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观点。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守文   汤谷良  
随着数字技术在激励领域运用的不断深化,企业突破激励困境、提高激励效果的需求愈加强烈,精准激励概念应运而生。基于海尔链群合约实践,探索了企业实现精准激励的过程,以及数字技术对精准激励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实现精准激励需要具备激励目标一致化、激励机制立体化、激励过程可视化与激励结果精准化四个关键因素,并注重以激励结果推进未来激励目标设定,形成激励循环;(2)数字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达成共识、规划路径、激发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四个方面;(3)数字情境下的精准激励机制能够为突破棘轮效应、团队“搭便车”等经典激励困境提供新思路。因此,企业应强化数字技术在激励实践中的应用,实现精准激励,提升激励效果,助力企业价值创造。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汤谷良  张守文  
防风险、降杠杆、促改革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词。本文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创的边界管控制度为案例研究对象,在理论与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企业平衡财务资源配置绩效与风险的关键指标体系与试算模型。通过将财务资源配置效率与风险的管控目标转化为可衡量、可执行的多元指标边界值,边界管控制度能够有效地配合企业管理控制活动,形成闭环式管控系统。本文揭示了边界管控制度具有工具化、模型化的内在理论逻辑,与权变性、开放性的外在制度特征,使得该管控模型不仅在企业战略财务管控上具有极强的制度示范功效,也充实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勇  曹磊  谭畅  
时代激变下,我国制造企业正借助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化战略跨越转型升级的数字鸿沟,但已有文献对平台化助力机制缺乏充分的探讨。本文基于宗申集团的案例研究,发现:(1)平台化通过探索性桥接、资源蓄能、数据激活、空间扩容、包容演化和生态反哺等关键环节,形成“支撑—驱动”并行的数字创新助力机制,助力制造企业分别跨越“智能升级与产业融合障碍”和“生态系统架构障碍”两个层级的数字鸿沟,从而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2)制造企业平台化反映出传统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价值主张转变遵循着“蓄势—进阶—升级”的渐进式演化轨迹,即首先在旧有的商品主导逻辑下利用平台化开展数字化改造进而摆脱生产困境,以此为基础逐步加深平台的产业嵌入性,实现商品主导逻辑向服务主导逻辑的进阶,接着增强平台的系统丰富性,促进向价值共创与价值占有共同主导的生态系统型服务主导逻辑的升级。本文揭示了平台化助力制造企业跨越转型升级中数字鸿沟的“支撑—驱动”机制,延伸了平台化中价值主张的相关讨论,拓展并丰富了数字鸿沟与数字创新理论,为指导后发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转型升级提供启发与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丽敏  肖昆  韦福雷  
总公司对分公司实施的财务控制、自主权控制、人员控制及文化控制等手段在集团管控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由于集团总公司对下属分公司管控程度的不同,其采用的管控模式及关键控制手段也不尽相同。基于此,探讨并匹配与其相宜的管理模式和手段,对于充分调动分公司进行价值再造的积极性,实现分公司及集团利益最大化有重要意义。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