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40)
2023(21617)
2022(18672)
2021(17353)
2020(14771)
2019(33895)
2018(33597)
2017(64356)
2016(35133)
2015(39496)
2014(39355)
2013(38878)
2012(36119)
2011(32692)
2010(32881)
2009(30663)
2008(30383)
2007(27241)
2006(23924)
2005(21478)
作者
(103880)
(86758)
(86068)
(81749)
(55090)
(41819)
(39258)
(33956)
(32908)
(31193)
(29374)
(29293)
(27646)
(27523)
(27085)
(26782)
(26081)
(25729)
(25023)
(24886)
(21618)
(21421)
(21323)
(19844)
(19483)
(19379)
(19313)
(19303)
(17648)
(17241)
学科
(144659)
经济(144490)
管理(101613)
(98006)
(81686)
企业(81686)
方法(64673)
数学(55651)
数学方法(54933)
中国(39411)
(39220)
(38719)
(32639)
业经(32259)
地方(31442)
(27863)
(26130)
贸易(26115)
农业(26066)
(25311)
(25247)
财务(25216)
财务管理(25162)
理论(24530)
企业财务(23948)
(23589)
银行(23509)
(22758)
金融(22754)
(22377)
机构
大学(505460)
学院(503175)
(199198)
经济(194721)
管理(192691)
研究(172335)
理学(165924)
理学院(163988)
管理学(160769)
管理学院(159884)
中国(129660)
科学(108703)
(108378)
(93992)
(88983)
(87878)
研究所(80785)
中心(78039)
业大(77311)
(75657)
财经(74490)
农业(69106)
北京(68824)
(67595)
(67239)
师范(66482)
(62491)
(61266)
经济学(59779)
财经大学(55342)
基金
项目(336647)
科学(262795)
基金(242472)
研究(241637)
(213015)
国家(211204)
科学基金(179881)
社会(150345)
社会科(142278)
社会科学(142238)
(132332)
基金项目(127971)
自然(119053)
自然科(116285)
自然科学(116251)
自然科学基金(114172)
教育(112416)
(111875)
资助(101374)
编号(98685)
成果(80678)
重点(76055)
(73701)
(73192)
(69215)
课题(68714)
科研(65120)
创新(64597)
教育部(62722)
大学(62506)
期刊
(222033)
经济(222033)
研究(147556)
中国(99632)
学报(84947)
(79826)
科学(76080)
(74104)
管理(71250)
大学(63576)
学学(59796)
教育(57862)
农业(54549)
(46324)
金融(46324)
技术(43977)
业经(36908)
财经(36753)
经济研究(35307)
(31472)
问题(28708)
(28587)
图书(25859)
(24671)
技术经济(24427)
科技(23497)
理论(23216)
统计(22994)
(22675)
商业(22537)
共检索到750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章丹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对研发投资的影响在现实和理论中均存在不同表现的现状,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收集2009-2012年上市公司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上市公司中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矛盾与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委托委托矛盾相比较而言,后者比前者更为严重。因此,提高当年的股权集中度不仅会降低当年的研发投资,而且随着股权集中度的增加,当年研发投资降低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种影响会持续到第二年,但是影响程度会低于第一年。(2)随着公司市场价值的增加(即托宾Q越大),股权集中度对研发投资的负向影响程度会降低;随着公司现金流的增加,股权集中度对研发投资的负向影响程度会增加;不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严若森  
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模型构建的股权集中型公司治理最优化研究,试图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模型的构建而确立一种股权集中型公司治理问题的一般分析框架,希冀解析基于一定公司治理环境及其变迁的公司治理最优化特别是股权集中型公司治理最优化这一问题的理论涵义与实践要旨,其对于丰富公司治理理论与促进公司治理实践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本文由此出发,对既有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并有基于此,就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模型构建的股权集中型公司治理最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莉  孙倩  胡平仂  
农村信用社的股权现状很容易导致双重委托代理问题,因此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出发研究农村信用社股权结构对其经营能力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相关理论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近5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对农村信用社财务绩效和服务范围的影响,并进一步计算出农村信用社第一大股东、二至五股东、六至十股东的最优持股比例。结论认为:(1)农村信用社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高低对农村信用社财务绩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同ROA(正向指标)呈倒U型关系,同负债权益比(负向指标)呈正U型关系,其合理持股比例在2.5%—3.4%之间,低于2.5%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路运锋  汪来喜  朱东华  
本文研究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委托-代理关系的三个方面,一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委托-代理关系的主体及其成因,二是有限合伙制基金解决委托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的定性分析,三是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解决委托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的博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方向应为有限合伙制,其操作的关键在于加强信息披露和信息沟通,增强基金管理人的信用,注重成熟代理人市场的培育。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魏向杰  
一些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存在投资结构扭曲、短期化取向、缺乏融资约束以及政绩导向等失范现象。本文从委托-代理的视角,从信息差异、契约关系和利益结构三个方面分析地方政府投资失范的原因。据此提出解决委托-代理难题的关键在于实施有效的激励与约束。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汪睿  阮梓坪  
本文以2005年沪深股市家电行业1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由股权结构所形成的股东间代理关系的公司治理绩效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托宾Q与股权结构没有很明显的相关关系,ROE则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成正相关,即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将有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宝凤  
现代税收征纳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税务机关由于受到业务素质、征税成本、稽查手段等限制,在纳税信息获得上处于劣势地位。为了对纳税人税款缴纳情况进行监督,税务机关需要实行税务稽查。由于双方信息的非对称性,导致税收征纳双方的税收博弈。本文对税收征纳双方的博弈模型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产生非对称信息的原因,最后对如何降低信息非对称性,提高税收征管效率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旨在最大程度地增加税收收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晓荣  
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委托人将自己的事务交给代理人代为处理而形成的一种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应的权利、责任与义务。本文分析了养老基金监管的主客体博弈模型,分析了养老基金监管的激励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包括构建良好的多元化的监管机制,完善激励机制的设计及实施,优化养老基金监管的社会环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岳世忠  蔡立民  
通过阐释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内部控制的基本内涵和历史沿革,在对上述三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委托代理理论是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共有的理论基础,公司治理结构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控制的好坏,最后提出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文强  贾生华  
针对双重委托代理问题,本文构建了"股权激励-代理成本-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模型,将三者纳入了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并运用2006-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代理成本的影响,以及代理成本在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能显著地提升企业绩效并能有效地抑制第一类代理成本,但对第二类代理问题的治理效应并不显著;第一类代理成本在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即股权激励是通过抑制第一类代理成本的作用路径间接地对企业绩效产生促进效应,而第二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并未显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淑慧  王宗萍  
随着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加强对财务治理问题的研究和构建,从而建立风险投资主体之间有效的利益制衡,是风险资本运作能否成功的关键。财权配置无疑是财务治理的核心,有关财权的配置问题贯穿风险投资财务治理的全过程。基于此,本文对风险投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下的财权配置问题进行了初步的阐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潘颖  刘广生  
笔者基于双重委托治理框架,以2004年~2007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就股权激励效应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有助于公司业绩提高;中小股东对大股东制衡力越强,股权激励实施的效果越明显。同时,最终控制人的产权类型对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影响显著,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对于私人控股上市公司,其股权激励比率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更加敏感,其股权制衡能力的增强更有助于改善激励效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景先  杨化峰  
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以激励效果和激励成本为主线,分析了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两种股权激励方式的激励作用以及对现金流的影响。分析表明,股票期权更具有激励效果,对现金流的影响比较大,并且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成本要高于股票期权,最后指出公司选择激励方式要考虑内外部环境和公司自身状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奇  张应强  
我国已进入改革攻坚阶段,也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理顺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关键在于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探求政府与高校的治理关系,就是要理顺政府怎么办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高校怎么依据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办学等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