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
2023(1180)
2022(958)
2021(945)
2020(809)
2019(1831)
2018(1969)
2017(3676)
2016(1808)
2015(2202)
2014(2185)
2013(2131)
2012(1977)
2011(1743)
2010(1736)
2009(1675)
2008(1771)
2007(1595)
2006(1547)
2005(1407)
作者
(5543)
(4505)
(4428)
(4307)
(2895)
(2249)
(2139)
(1840)
(1810)
(1654)
(1631)
(1470)
(1469)
(1412)
(1409)
(1396)
(1342)
(1317)
(1306)
(1302)
(1181)
(1087)
(1073)
(1061)
(1043)
(1014)
(977)
(943)
(924)
(896)
学科
管理(9457)
(7806)
(7587)
企业(7587)
(6836)
经济(6831)
(4211)
(3822)
财务(3811)
财务管理(3804)
企业财务(3722)
信息(3417)
方法(3322)
业经(2819)
数学(2454)
数学方法(2409)
理论(2329)
工作(1964)
(1840)
(1774)
产业(1700)
总论(1630)
信息产业(1623)
中国(1577)
(1563)
(1525)
技术(1280)
资源(1264)
(1262)
银行(1262)
机构
大学(29541)
学院(27887)
管理(13782)
理学(11357)
理学院(11279)
管理学(11161)
管理学院(11099)
(9168)
经济(8950)
研究(6980)
中国(6332)
(6237)
(5976)
信息(5266)
财经(4628)
中心(4311)
图书(4186)
(4136)
(4133)
科学(3965)
书馆(3962)
图书馆(3962)
北京(3883)
(3687)
财经大学(3447)
(3402)
师范(3378)
会计(3315)
(3272)
商学(3249)
基金
项目(17556)
科学(13954)
研究(13510)
基金(13318)
(11200)
国家(11124)
科学基金(10149)
社会(8441)
社会科(7994)
社会科学(7992)
基金项目(7049)
编号(6708)
自然(6532)
成果(6430)
自然科(6404)
自然科学(6402)
自然科学基金(6313)
(6133)
教育(5775)
项目编号(5321)
资助(5277)
(5140)
(4144)
信息(4080)
研究成果(3886)
国家社会(3653)
(3631)
大学(3525)
人文(3389)
重点(3368)
期刊
(8706)
经济(8706)
图书(7139)
研究(7022)
(6259)
中国(5554)
情报(5521)
书馆(4684)
图书馆(4684)
学报(4501)
管理(4144)
理论(3101)
实践(3011)
(3011)
科学(2940)
(2885)
金融(2885)
会计(2883)
大学(2789)
财会(2615)
财经(2415)
教育(2328)
学学(2239)
技术(2146)
(2002)
(2001)
通讯(1821)
会通(1813)
(1704)
论坛(1704)
共检索到44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于建科  韩靓  
次贷危机暴露了现行以评级机构为主体的信用评级机制的诸多内在缺陷。采用双重委托代理模型从理论上刻画了评级过程中投资者、发行者与评级机构的互动关系,得出评级结果必须建立在发行者与评级机构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发行者自身提供真实可信的信息是评级真实可信的基础、发行者评级目的不同直接影响评级结果等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学斌  
企业的代理成本主要由两方面原因产生,信息不完全与代理人的绝对风险规避度。本文利用博弈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构造了一个参数化的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分析了客观随机扰动θ,代理人的绝对风险规避度ρ,代理人努力的成本系数b和委托人对代理人的奖励比例系数r四个因素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苗巧刚  王会妙  
在现实中 ,政府与电信企业的博弈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行的 ,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传统经济学所倡导的使垄断企业的价格定在完全竞争时所得到的价格 ,就会达到有效生产点 ,而且由于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净损失被消除的理念变得不可行 ,利用委托 -代理制来解决政府与电信业不完全信息下的博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说明委托 -代理制中激励机制设计的原理 ,然后参照英国电信业的RPI-X委托—代理模型 ,对我国政府与电信企业的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的设计提出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罗珊   苏时鹏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实施委托代理机制,其行权模式是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的探索性命题。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和租值耗散理论,以产权有序转移、降低租值耗散为目标,解构产权从“权利”转变为“权力”的权能突变逻辑。研究表明:在马克思产权理论指导下,通过所有权委托代理与权利分置等方式实现公有制产权的部分转移,促进规模化经营,但权能突变和产权转移造成以剩余控制权扩张和监管结构性缺位为代表的行权困境。研究认为应当强化政府权责张力以遏制控制权扩张,促进部分产权从全民所有到个体经营的有序复归;同时加强数字化监管的独立性,实施“全民所有—法定委托—分级代理—部分产权转移—全面监督”的行权模式,避免非合理性租耗。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菁  刘玉琴  
研究目的: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论方法论证中国征地过程具有双重委托代理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归纳法,博弈分析法和图示分析法。研究结果:违法征地频繁发生的原因:(1)显性契约中的地方政府通过政治手段将隐性契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瓦解,致使显性约束力明显占优;(2)各利益主体在规则选择上存在不确定性。研究结论:征地制度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使国家监督处于低效状态;行政权利过大,地方政府利益的一致化及隐性契约缺乏监控和惩罚机制都给违规征地创造了条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登英  王亚雄  张徐军  
文章针对双重信息(决策信息和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直觉模糊群组决策问题,基于前景理论、TOPSIS和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最大综合前景值非线性改进模型,提出了一种能解决双重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直觉模糊群组决策问题新方法,并通过算例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决策方法和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冯璐  
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发展现状决定了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同于一般股份制商业银行,前者仍然要由政府控制,仍然需要继续履行一些金融支持的职能。文章将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活动分为经营性活动和政策性活动,在双项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框架下分析得出:其参与的政策性活动加深了信息不对称程度;现有的货币收益与控制权收益混合的激励结构诱使银行高管偏离银行利润中心,迎合政府偏好谋取职位升迁,在控制权缺乏有效监管和制约的情况下,谋取灰色收入,扭曲了资源配置,是其经营效率低下的根源。对此,文章建议单独核算国有银行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龚立新  李四海  
文章以中航油事件为背景,在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是一种嵌合关系。基于这种嵌合关系,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现状,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优化整合的对策:完善董事会构建机制,规范独立董事的职责和权利;构建董事会主导下的基于信息观的治理型内部控制框架,在内部控制中实施强制性双重评价机制;建立反向制衡机制等一系列整合措施,创造有利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整合的良好法律、文化、市场环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彭卉  宋婷  
与西方企业股权分散特征相反,我国企业股权显著集中,不仅存在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形成的第一重委托代理关系,还存在大股东或控制性股东与外部中小股东之间形成的第二重委托代理关系,且后者往往体现得更为明显,具有中国特色双重委托代理问题随之产生。本文以2012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交易的211家中小板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构建家族化管理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特色的双重委托代理与家族公司绩效的关系是因企业因发展阶段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威风  梁志钢  
股权相对或高度集中下的股东异质性特征形成了控股股东与经营者、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在双重委托代理下,控股股东选取内部治理、中小股东选取外部治理。与此相对应,企业财权安排应当是确保控股股东的内部财权统一与中小股东的外部财权结合,即内部实现控股股东的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相统一,外部确保中小股东的财务共同治理权与相机治理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艳萍  
风险投资体系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形成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能否顺利运作决定着风险投资的成败。为了克服投资者选择风险投资家而出现的逆向选择问题 ,投资者签约前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获取风险投资家的专业管理水平和道德水平等方面的信息 ;而对于风险投资家在选择风险企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逆向选择问题的防范 ,主要是采用严格的审核。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盛军锋  
风险投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会形成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并因此会产生相应的委托代理风险。风险投资的高效运作 ,必须以对这种委托代理风险的有效解决为前提。本文详细论述了风险投资运作中这种委托代理风险的治理问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许新霞  王学军  
大量证据表明,许多国家公司股权结构的普遍特征已是高度集中或相对集中。股权集中下呈现的股东异质性特征导致了小股东和控股股东间、控股股东与管理层间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作为内部控制思想渊源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改变必然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提出要求:控股股东作为新的内部控制责任主体的形成大大拓展了内部控制传统意义上的控制边界,由中层会计核算系统和业务执行系统向高层决策系统渗透。与此相适应,站在维护全体股东利益公平角度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做出评价将成为小股东防止侵害的有效救济手段。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易颜新  张晓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存在大股东与经营者、中小股东与大股东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大股东利用信息不对称攫取中小股东利益。本文将股利政策作为一个可观测变量引入单层、双重委托代理模型,详细分析了降低代理成本的途径。研究结论认为,在单层和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下,将股利政策作为一种信息传递机制,写入激励合同,可以降低风险成本和总代理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