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85)
2023(13676)
2022(12157)
2021(11458)
2020(9481)
2019(21263)
2018(21276)
2017(40700)
2016(22277)
2015(24590)
2014(24164)
2013(23586)
2012(21386)
2011(19140)
2010(18837)
2009(17401)
2008(16557)
2007(14154)
2006(12154)
2005(10559)
作者
(62342)
(51607)
(51266)
(48864)
(32727)
(24824)
(23290)
(20140)
(19515)
(18326)
(17637)
(17145)
(16195)
(16014)
(15985)
(15902)
(15494)
(15206)
(14791)
(14668)
(12851)
(12458)
(12426)
(11775)
(11517)
(11424)
(11354)
(11276)
(10428)
(10261)
学科
(80525)
经济(80430)
管理(64008)
(59562)
(50091)
企业(50091)
方法(38106)
数学(32719)
数学方法(32304)
(23184)
(21609)
中国(20882)
(19382)
业经(18975)
地方(16545)
(15456)
农业(15075)
(14738)
贸易(14729)
理论(14664)
(14415)
财务(14346)
财务管理(14316)
(14285)
企业财务(13589)
(13533)
环境(13179)
技术(13158)
(12354)
银行(12314)
机构
学院(302631)
大学(302292)
管理(120693)
(113922)
经济(111312)
理学(105435)
理学院(104269)
管理学(102345)
管理学院(101808)
研究(99837)
中国(72672)
科学(64382)
(63722)
(52058)
(50892)
(49798)
业大(47208)
研究所(45788)
中心(45247)
(43015)
财经(42380)
(40396)
农业(40096)
师范(39988)
北京(39391)
(38675)
(36591)
(35336)
经济学(33274)
技术(32568)
基金
项目(214709)
科学(168344)
研究(156563)
基金(155170)
(135970)
国家(134846)
科学基金(115480)
社会(97253)
社会科(91981)
社会科学(91957)
(84229)
基金项目(82715)
自然(76170)
自然科(74368)
自然科学(74349)
自然科学基金(72990)
教育(71939)
(71131)
编号(64540)
资助(63187)
成果(51744)
重点(48065)
(46805)
(45057)
(44829)
课题(44013)
创新(41790)
科研(41411)
教育部(39979)
项目编号(39955)
期刊
(122346)
经济(122346)
研究(85044)
中国(54623)
学报(50551)
(46595)
科学(45896)
管理(43168)
(39150)
大学(37655)
学学(35547)
教育(35281)
农业(32998)
技术(25372)
(23296)
金融(23296)
业经(21534)
财经(19816)
经济研究(19613)
(16866)
(16831)
图书(16100)
问题(15652)
科技(15060)
(14957)
理论(14629)
实践(13600)
(13600)
现代(13546)
技术经济(13437)
共检索到427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伟  吴秀敏  
本文通过反思我国以政府主导为核心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失灵,提出第三方参与缺失或不到位,是造成当下食品安全问题屡有发生的重要症结所在这一假设,并对食品安全治理第三方的概念、特点及运行机理进行分析,运用博弈论侧重分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消费者与食品企业间的双重博弈行为及其导致的食品安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困境,然后通过MATLAB6.5模拟实验,比较存在第三方参与食品安全治理与不存在第三方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时各利益主体间的行为选择和收益,进而得出结论:存在第三方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情况下可以实现各个主体收益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颖  
新《食品安全法》中规定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的责任主体认定、义务规范及责任形式等问题,是食品安全领域法治化的突破。为了更好地适用法律,还需明确相关问题。责任主体认定应摒弃传统的附属主体论,将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视为单一独立主体。应把握好形式审查的范畴,对经营商的许可证的审查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生产经营许可证类型,同时要履行好报告、制止及停止服务等义务。针对责任承担和处罚主体的竞合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想当然地做出连带责任或者不真正的连带责任的解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铁龙  石小亮  宋维明  
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出口食品安全重大事件的一再发生,提出利用采信第三方监管模式可有效地监管出口食品企业,减少甚至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保证食品交易过程中的公平、公正,避免纠纷和欺诈,以确保食品安全。研究结果显示:在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中引入采信第三方模式可行且成效显著,不仅拓宽了政府监管出口食品的宽度,且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和领域也变得更加宽广。研究结论: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引入采信第三方模式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但该模式的有效运用需要政府在制度上给予保障,并实行有效的培育、管理和引导。政府和第三方的通力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铁龙  石小亮  宋维明  
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出口食品安全重大事件的一再发生,提出利用采信第三方监管模式可有效地监管出口食品企业,减少甚至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保证食品交易过程中的公平、公正,避免纠纷和欺诈,以确保食品安全。研究结果显示:在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中引入采信第三方模式可行且成效显著,不仅拓宽了政府监管出口食品的宽度,且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和领域也变得更加宽广。研究结论: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引入采信第三方模式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但该模式的有效运用需要政府在制度上给予保障,并实行有效的培育、管理和引导。政府和第三方的通力合作可有效地解决出口食品的安全问题。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建华  陆晓博  包含  
在将市场中消费者类型分为"敏感"和"迟钝"的基础上,构建了食品信任品市场中先由高质量企业制定第三方认证标签决策,然后低质量企业通过是否伪装第三方认证和传递价格信号向消费者披露产品质量信息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讨论了在仅有"敏感"消费者,仅有"迟钝"消费者,以及"敏感"和"迟钝"消费者并存的3种不同市场结构中,实现市场均衡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高质量生产企业是否采用第三方认证标签,在满足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实现市场的分离均衡,并且在实施第三方认证标签制度的食品信任品市场上,在政府惩罚力度较小、高质量产品定价较低、敏感消费者比例较高时,都会产生低质量生产者伪装成高质量生产者的动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钱蓝  宋华明  
本文以天天物流公司为对象,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何协同供应商、制造商开展高效顺畅的供应物流。研究发现,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供应物流必须进行整体规划、综合协同技术,才能获得理想的收益,同时提出了方案决策评估的关键要素,为供应物流协同方案的建立提供了指标和依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磊  刘海二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出现,我国亟须建立直接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实现对第三方支付的有效监管截至2014年8月,我国已有269家机构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在短短几年间迅速发展。目前第三方支付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但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并对宏观经济产生了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衡山  孔丽萍  
第三方认证制度被普遍作为一种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政策工具。怎么解决消费者与认证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这一制度能否奏效的关键。本文认为,当且仅当优质优价机制恢复,认证有效性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升;在讨论了社会共治有助于提升认证有效性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认证机构的性质对社会共治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认证机构的官方性质不利于认证的有效性:官方认证机构的垄断性质不利于“声誉锦标赛”的开展,同时,官方认证机构由于存在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易被生产企业所俘获,而媒体约束过多,社会监督作用发挥受限。由于这一关键环节的缺失,食品安全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理。最后提出了让官方认证机构进行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小梅  杨洋歆晨  
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有效供给是供求双方交易顺利进行的基础。界定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共用性与私用性是分析供给主体的前提。有能力承担认证信息费用的"优"质食品,通过食品排他性销售,信息的共用性转为私用性,为第三方认证机构信息供给提供了空间。研究结论说明,政府须担当满足公众食品质量安全基本信息需求的责任。在明晰产权的激励下,第三方认证机构向市场提供相应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信息,以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市场竞争对第三方认证机构信息供给的约束可避免政府行政垄断信息供给的固有缺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雯珺  曲芳芳  
在我国的环境治理和保护中,政府大力支持的"谁污染,谁付费"的第三方治理模式的有效性是该模式得以推广应用的前提。区别于以往集中于定性分析第三方治理模式应用的研究,分别选取已采用和尚未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城市作为对比样本,定量分析该模式的有效性。首先通过邓氏灰色关联以及熵值法计算样本城市的灰色关联度并进行城市排序,其次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样本城市的环境治理系数并进行城市排序,最后根据Kendall-W系数检验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研究发现,已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的样本城市的环境治理改善效果排序上升,说明该模式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宇  千慧雄  
网络交易市场中卖家数量增多导致的竞争加剧会对第三方标记这一信号传递机制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在信号传递的理论框架下,对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在双边垄断以及竞争市场中的分析发现,竞争加剧对第三方标记的有效性存在着异质性的影响:当买家对不同类型卖家的意愿支付差异高于诚信卖家的标记成本且小于投机卖家的标记成本时,竞争加剧会损害第三方标记的有效性;但是当不同类型卖家的标记成本彼此之间差异较大,而又都低于买家的意愿支付差异时,第三方标记的有效性会随着竞争加剧先上升后下降。对淘宝网上多种主流第三方标记在不同竞争环境下的实证分析与效果对比也为上述结论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宇  魏守华  
本文在信号传递模型的理论框架下,从混合均衡的角度对网络交易市场中第三方标记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第一,在双边垄断市场中,随着标记成本的提高或消费者对不同类型卖家意愿支付差异的缩小,第三方标记的有效性相应提高,而消费者信心对第三方标记有效性的影响存在着不确定性;第二,在竞争性市场中,第三方标记的有效性与标记成本负相关——成本较低的第三方标记往往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而成本较高的第三方标记反而效果较差;第三,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标记成本对第三方标记有效性的影响存在自我强化的趋势——低成本标记的有效性会进一步提高,而高成本标记的有效性会进一步下降。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玉亮  杨英甲  
[目的/意义]基于扎根理论对政府食品安全网络谣言介入的有效性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政府有效介入食品安全网络谣言的行为模式,为政府处置食品安全网络谣言危机提供理论依据及建议。[方法/过程]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在梳理相关文献、总结文本资料以及在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丰富研究所需的原始数据。通过原始数据的三级编码程序,提炼核心范畴并构建政府有效介入食品安全网络谣言的规范介入模式。并以“塑料紫菜”食品安全网络谣言为例,探讨所构建的规范介入模式的有效应用。[结果/结论]构建政府食品安全网络谣言“零缝隙”介入模式,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俊豪  周小梅  
本文主要从控制食品安全不同制度间的比较以及食品市场交易主体行为、食品链对控制食品安全的影响等视角梳理国内外相关学者对食品安全治理问题的研究,并提出进一步值得研究的领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文胜  
信息公开是缩小食品安全信息与消费者认知之间偏差的前提条件,有效的食品安全政策是提升食品安全现状的根本保障。为此,政府首先要确保食品安全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及信息渠道的畅通,其次要通过有效的食品安全政策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鼓励企业的诚信行为,最后通过鼓励非政府第三方机构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构建政府、企业、消费者以及非政府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保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