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5)
- 2023(9612)
- 2022(8169)
- 2021(7803)
- 2020(6292)
- 2019(14338)
- 2018(13895)
- 2017(26440)
- 2016(13960)
- 2015(15566)
- 2014(14799)
- 2013(14461)
- 2012(13271)
- 2011(12279)
- 2010(12118)
- 2009(11491)
- 2008(11067)
- 2007(9513)
- 2006(8589)
- 2005(7860)
- 学科
- 济(55453)
- 经济(55394)
- 管理(37039)
- 业(34773)
- 企(26147)
- 企业(26147)
- 方法(22930)
- 数学(20954)
- 数学方法(20736)
- 中国(19781)
- 农(18157)
- 贸(16872)
- 贸易(16863)
- 易(16620)
- 财(14439)
- 制(11877)
- 农业(11513)
- 业经(11487)
- 银(10690)
- 银行(10689)
- 策(10668)
- 行(10373)
- 融(9578)
- 金融(9577)
- 地方(8685)
- 环境(8615)
- 学(8256)
- 及其(8228)
- 出(7859)
- 关系(7814)
- 机构
- 学院(190641)
- 大学(188380)
- 济(90933)
- 经济(89386)
- 管理(71120)
- 研究(69342)
- 理学(60378)
- 理学院(59774)
- 管理学(58979)
- 管理学院(58620)
- 中国(56763)
- 财(42053)
- 京(39073)
- 科学(36451)
- 所(33612)
- 财经(32965)
- 中心(31452)
- 经(30263)
- 研究所(30128)
- 经济学(29777)
- 经济学院(26829)
- 江(26819)
- 农(25429)
- 北京(25368)
- 范(24791)
- 院(24790)
- 师范(24640)
- 财经大学(24547)
- 业大(21652)
- 州(21622)
- 基金
- 项目(121661)
- 科学(97673)
- 研究(95175)
- 基金(90727)
- 家(77393)
- 国家(76780)
- 科学基金(66115)
- 社会(63200)
- 社会科(60078)
- 社会科学(60072)
- 基金项目(45630)
- 省(43933)
- 教育(43785)
- 自然(39005)
- 编号(38776)
- 资助(38251)
- 自然科(38131)
- 自然科学(38122)
- 划(37878)
- 自然科学基金(37482)
- 成果(32396)
- 部(28888)
- 重点(27389)
- 国家社会(27264)
- 发(27227)
- 课题(27038)
- 中国(26053)
- 教育部(25649)
- 创(25462)
- 性(25246)
共检索到296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霞民
名义锚对一国货币政策的成功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中存在着货币供应量和汇率这两个名义锚,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经常会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了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我国国际收支差额对银行贷款增量的影响,认为在双重名义锚下,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进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会使其失去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
双重名义锚 货币政策 VAR模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耀楷 索瓦洛
在当前中国不断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问题:名义锚选择,不仅是一个理论,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名义锚 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孙明春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叫"货币政策的困境",刚才哈博士也讲了,说我们市场上的经济学家,我们不讲应该怎么做,所以我今天虽然讲的是货币政策,我也不会讲货币政策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太难,余教授以前是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委员,我们还有人民银行的人,还有银监会的官员,所以我想他们这方面都很在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良松
2008年金融危机终结了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单一目标、单一工具"货币政策调控模式而转向"多目标、多工具"。在分析价格型调控可能失效的几种情形后,作者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未来可建立价格型调控为主、兼用数量型调控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并采用"短期利率为主+数量型指标"的双重操作目标模式。正常情况下,央行应维护操作目标利率稳定,但特殊情形时,也可在操作目标利率稳定和流动性指标稳定之间权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晓天 张淑娟
本文建立一个开放经济的两国模型比较不同的货币政策目标规则,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双重隐性名义锚的情况进行分析。货币政策各种名义锚之间存在互斥性。在开放条件下,通胀目标制与汇率目标制和货币目标制相比具有相对优势。汇率改革前,中国货币政策汇率目标和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双重隐性名义锚之间存在突出的矛盾和冲突,货币流通速度对经济运行的冲击比较显著。汇率改革后,通货膨胀目标作为名义锚将是我国货币政策的合理选择和努力的方向。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少林
本文在双重时变设定中考察泰勒规则在中国的适用性,一方面参数时变性体现的是央行对经济冲击的响应强度变化,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目标维数的时变性体现的是央行在不同时期核心政策目标的转移。实证结果表明:(1)影响央行利率调整的政策目标维度存在时变性,尤其体现在汇率对利率调整的阶段性影响;(2)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响应并不充分,不符合严格意义上的泰勒规则,但在通货紧缩时期,利率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通货紧缩,利率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反应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基于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本文建议,我国应该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培育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间变量的金融环境。
关键词:
泰勒规则 时变参数 时变目标维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昂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与基础货币管理陆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经济手段替代行政手段,间接调控替代直接计划,基础货币管理逐渐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核心。在这一进程中,现行货币政策操作也正面临着挑战。本文在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卞志村 毛泽盛
货币政策有相机抉择和按规则行事两种操作规范。本文先对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的规则性成分和相机抉择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再利用Cholesky方差分解方法,确定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影响经济波动的主要成分,结果显示,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以相机抉择性成分为主。最后,本文对中国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动态模拟,发现规则型货币政策可以大大减小我国开放经济下真实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波动。因此,本文建议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应尽快向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转型。
关键词:
相机抉择 规则 开放经济 货币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卞志村
货币政策操作规范通常有"相机抉择"和"规则"两种方式,但究竟哪种方式更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在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相机抉择性货币政策和规则性货币政策成分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论是:中国目前是以相机抉择型货币政策操作为主。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动态模拟的方法对采用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可以明显减少中国经济的波动。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应由目前的相机抉择型操作向规则型操作转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波 朱恩涛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入货币政策操作程序这一有效的分析框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涵义、特征和研究目标,并探讨了其对研究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选择的意义。以此为基础,我们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演进历程,并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为超额准备金程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辉 刘洋
如何制约中央银行的通货膨胀倾向,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性,是现在货币政策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提供的一个备选答案是引入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价格指数类期货合约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新工具。本文在说明价格指数类期货合约的定价原理和均衡价格形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基础货币进而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机制。文章认为价格指数类期货合约具有易操作性、独立性和内在稳定性,可以设计成为一种供中央银行选择的货币政策新型工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贾海涛 苗文龙
本文利用Logit、Probit法对中国的数据进行经验实证,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绩效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认为,货币政策目标函数常常表现出非线性特征;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判断,中国货币政策较为有效。相比之下,调控m0更有利于稳定物价,调控利率促进经济增长效果更好。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绩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卜永祥 周晴
作为衡量一国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货币状况指数"正越来越多地被各国中央银行采用,一些央行以之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更多央行把它作为制定货币政策时的参考指标。常规的货币状况指数涵盖利率和汇率两个因素,是协调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拓展货币状况指数的概念,综合考察利率、汇率和货币供应量三个因素,在估计中国总需求曲线和菲利浦斯曲线之后,构造反映中国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货币状况指数,分析中国近年实际货币状况指数与经济增长,名义货币状况指数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量化了货币供应量,有效汇率和利率调整对中国货币政策松紧程度变动的贡献率。
关键词:
货币状况指数 货币供应量 有效汇率 利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大用
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和操作目标问题王大用根据1983年底国务院的决定,从198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职能,自那时起,中国政府开始了运用货币政策控制宏观经济运行的历史。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在从使用直接控制工具向使用间接控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潘锡泉
本文围绕美国新政府"政策取向"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当前出现的货币政策困境,并指出下一阶段化解困境的可能取向:央行应该遵循"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的总体思路,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活力的激发与深化,对外要密切关注复杂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内要以金融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依托货币政策改革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再配置和供给效率的再提升;择时进行汇率制度改革,防范汇率大幅度波动以确保汇率稳定的基本基调;在把握好金融领域"降杠杆"主基调的基础上,运用松紧有序、灵活
关键词:
美国经济 中国经济 货币政策 供给侧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