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15)
2023(10366)
2022(8455)
2021(7583)
2020(6478)
2019(14226)
2018(14055)
2017(27059)
2016(14455)
2015(15723)
2014(14745)
2013(14752)
2012(13254)
2011(11647)
2010(11991)
2009(11381)
2008(11580)
2007(10922)
2006(9530)
2005(8863)
作者
(38303)
(32345)
(32187)
(30086)
(20713)
(15201)
(14184)
(12262)
(12098)
(11580)
(10983)
(10797)
(10606)
(10125)
(9873)
(9685)
(9601)
(9267)
(9148)
(8987)
(7873)
(7842)
(7568)
(7523)
(7262)
(7079)
(7071)
(7009)
(6356)
(6163)
学科
(79009)
(74957)
企业(74957)
(66492)
经济(66420)
管理(63672)
方法(27599)
业经(27488)
(24586)
(21523)
技术(19894)
数学(19330)
数学方法(19208)
(18885)
财务(18871)
财务管理(18853)
企业财务(17847)
中国(16238)
农业(16084)
(14525)
理论(14216)
(14152)
技术管理(13659)
(13650)
(12625)
企业经济(12322)
经营(11736)
(11710)
(10768)
贸易(10758)
机构
学院(208563)
大学(203321)
(94056)
经济(92617)
管理(87784)
理学(75030)
理学院(74386)
管理学(73708)
管理学院(73280)
研究(61106)
中国(50443)
(45571)
(41207)
财经(35812)
科学(33276)
(32935)
(32520)
(29235)
(28960)
经济学(28768)
中心(27914)
商学(26603)
商学院(26359)
财经大学(26249)
经济学院(25981)
业大(25838)
(25808)
北京(25593)
研究所(25555)
经济管理(23797)
基金
项目(130614)
科学(106949)
研究(100560)
基金(97233)
(82042)
国家(81243)
科学基金(73444)
社会(68303)
社会科(65029)
社会科学(65012)
(52460)
基金项目(51279)
自然(44900)
教育(44820)
自然科(44032)
自然科学(44023)
自然科学基金(43374)
(41665)
编号(38880)
资助(37479)
(34754)
(33169)
创新(31288)
成果(30185)
(29177)
国家社会(28863)
(28785)
重点(28615)
(27969)
人文(26529)
期刊
(109846)
经济(109846)
研究(64700)
中国(41240)
管理(41036)
(40639)
(28235)
科学(26122)
学报(24601)
技术(21328)
大学(20529)
教育(20252)
业经(19967)
(19848)
金融(19848)
财经(19790)
学学(19377)
农业(19334)
经济研究(17317)
(17306)
技术经济(14450)
问题(14105)
(13361)
现代(11703)
(11614)
财会(11482)
商业(11201)
科技(11072)
世界(10695)
经济管理(10248)
共检索到320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让让  
在中国汽车产业特有的双重合资模式下,本文从纵向一体化和市场圈定视角对跨国公司提高竞争者成本的动机和后果,特别是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惰性的影响进行了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跨国公司控制下的准一体化公司对下游竞争者实施投入品价格歧视的动机和力度,与下游竞争者产品质量和下游两种产品质量差异正相关,而与跨国公司在上游合资企业的股权比例负相关;当两种投入品的成本差异高于最终产品的质量差异时,这种价格歧视会影响本土企业自主品牌开发能力,即中国一些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惰性与双重合资的纵向治理结构有关。基于这些理论发现,笔者认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大量合资企业的建立,将改变产业升级的组织和技术路径,加重而不是弱化本土企业对跨国公司的依赖程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琪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与日本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举措,分析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现路径。借鉴日本汽车企业的经验,采取相关的措施,如加强官产学研合作创新、形成汽车产业联盟、加强政府对汽车产业的引导与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文章也进一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分析来实现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政府要给予自主创新的企业财税优惠、鼓励和引导汽车消费和加强官产学研的合作创新;企业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与人才培养的力度、建立技术联盟和攻克关键技术,完善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和建立汽车产业集群、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瑾   朱焱斌  
颠覆性技术创新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进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5家中国新能源汽车代表性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践,构建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过程与机理模型,揭示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交互效应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呈现利基市场开发—中高端市场渗透—高端市场导入的动态演化规律;企业通过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资源行动逐步实现资源组合化、能力化和杠杆化;企业动态能力经历了外部导向的环境感知能力—内部驱动的学习创新能力—内外部协同的整合拓展能力演进过程,由适应环境的一阶能力升级为创造新能力的二阶能力;企业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的交互作用经历了要素聚合—知识赋新—系统共生3次跃迁,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发挥引领作用。结论可为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爽  郭燕青  
利用能量传递效率和报偿反馈效率刻画企业创新生态效率,构建新能源整车企业创新生态效率模型,选取中国A股新能源整车上市公司20122015年度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测度新能源整车企业的创新生态效率。研究发现:新能源整车企业的能量传递效率总体不高,企业间差异较大,研发投入是推动企业创新的主要动力,技术人力资源投入效果不显著;报偿反馈效率较高,有力地促进了汽车企业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最后,围绕提高新能源整车企业创新生态效率提出了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爽  郭燕青  
利用能量传递效率和报偿反馈效率刻画企业创新生态效率,构建新能源整车企业创新生态效率模型,选取中国A股新能源整车上市公司2012~2015年度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测度新能源整车企业的创新生态效率。研究发现:新能源整车企业的能量传递效率总体不高,企业间差异较大,研发投入是推动企业创新的主要动力,技术人力资源投入效果不显著;报偿反馈效率较高,有力地促进了汽车企业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最后,围绕提高新能源整车企业创新生态效率提出了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敏   刘世哲   王淑贺  
为探索研发投入和政府补助两种因素交叉在一起时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以2012—2019年中国79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重点探讨新能源汽车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提升创新绩效,该影响在产业链中下游、后补贴时代更显著;新能源汽车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即二者交叉在一起时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挤出效应,且该挤出效应在国有企业、缺乏经验企业、后补贴时代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对开发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大,且政府补助的调节效应仅存在于研发投入对开发性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据此,新能源汽车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合理配置研发投入与政府补助资源,以有效提升创新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建国   田明甫  
基于2011—2022年A股100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了双积分政策的出台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自2017年双积分政策出台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数量与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2)机制分析发现双积分政策通过增加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提升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社会责任来提升其创新数量与质量。(3)异质性分析发现双积分政策的出台对于非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大于国有企业;对于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非东部地区。文章通过考察双积分政策的实施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拓展了关于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理论,对于未来制定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颖琦  
本文应用NVIVO软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中企业—大学关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质性研究。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为企业—大学合作研发创建了平台,改善了双方合作关系,拓宽了技术创新领域,联盟内企业—大学关系的建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中企业—大学的管理创新将进一步提升产业联盟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舒阳  庄亚明  
作为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融资对象以及契约设计会对相关技术创新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基于组态视角探索了融资契约配置与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单一出资主体难以构成高投入的必要条件,而内源融资是创新产出质量提高的必要条件;低负债下的政府背书方案与股东驱动方案触发了创新高投入,补助响应方案、股东迎合方案与债权约束方案偏向提高创新数量,而内源驱动方案更利于创新质量的提升。进一步考察退补政策的影响,发现创新投入阶段形成了出资主体由外向内转变的趋势,且产出阶段在增强股权人创新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债权人包容与治理作用。因此,企业应充分重视各融资渠道对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发挥多元融资方式的协同作用,根据宏观制度冲击动态安排融资契约配置;政府应发挥补贴对资本市场的信号传递作用,完善市场创新融资环境,建立健全创新的风险监测、评估与补救等综合治理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刘军民  
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走创新型国家之路"是义无反顾的时代命题和延续"又好又快"发展局面的必然选择,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是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奇瑞汽车在近年已成为最为耀眼、难能可贵的自主创新亮点,奇瑞人坚持走自主创新、自主品牌之路,在一般人意想不到的安徽芜湖崛起。奇瑞公司胸怀壮志,抓住战略机遇,发挥后发优势,由"抄"到"超",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本艳  向古月  
依据2007-2015年中国A股4364个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运用稳健的OLS方法检验了雇员流失对企业未来经营绩效的负面效应,分析了企业以往进行储备性招募在当期造成的超额雇员,以及企业促进创新导致的技术进步、组织改善和制度变迁对雇员流失负面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雇员流失的负面效应是显著的;企业以往进行储备性招募在当期造成的超额雇员,并不能显著缓解雇员流失对企业未来经营绩效的负面效应;而企业促进创新带来的技术进步、组织改善和制度变迁,却能显著缓解雇员流失对企业未来经营绩效的负面效应。最后,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本艳  向古月  
依据2007-2015年中国A股4364个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运用稳健的OLS方法检验了雇员流失对企业未来经营绩效的负面效应,分析了企业以往进行储备性招募在当期造成的超额雇员,以及企业促进创新导致的技术进步、组织改善和制度变迁对雇员流失负面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雇员流失的负面效应是显著的;企业以往进行储备性招募在当期造成的超额雇员,并不能显著缓解雇员流失对企业未来经营绩效的负面效应;而企业促进创新带来的技术进步、组织改善和制度变迁,却能显著缓解雇员流失对企业未来经营绩效的负面效应。最后,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者提出了差别应对雇员流失问题、科学制定和实施人才储备战略以及积极实施企业层面的创新驱动战略等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华莎  
福特汽车公司在华建合资企业本刊讯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上海耀华玻璃厂共同投资组建的上海福华玻璃有限公司近日在上海成立。这个合资公司的总投资为2000万美元。新成立的福华公司将采用福特公司的专有技术和管理、质量控制手段,更新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大幅度提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阳立高  刘建江  杨沿平  
通过对R&D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了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要取得长足进展的关键在于R&D有效融资。然而,自主创新成果的公共产品属性与作为R&D投入主体的企业的市场属性相矛盾使R&D融资市场失灵等原因却导致我国汽车产业R&D投入严重不足、投入增长缓慢。提出运用政府税收行为——开征研发税解决R&D融资市场失灵和创新政府与国企领导绩效评价体系等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