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71)
2023(8730)
2022(6994)
2021(6742)
2020(5688)
2019(13658)
2018(13341)
2017(26077)
2016(13958)
2015(15718)
2014(15350)
2013(15057)
2012(13751)
2011(12481)
2010(12584)
2009(11553)
2008(11254)
2007(9410)
2006(8319)
2005(7558)
作者
(37646)
(31382)
(31196)
(30060)
(20030)
(14900)
(14209)
(12271)
(11972)
(11059)
(10827)
(10558)
(10249)
(9976)
(9858)
(9768)
(9429)
(9053)
(8897)
(8598)
(7970)
(7724)
(7557)
(7191)
(7096)
(7025)
(6912)
(6554)
(6261)
(6187)
学科
(64164)
经济(64114)
管理(35915)
(34374)
方法(31594)
数学(29317)
数学方法(28793)
(28120)
企业(28120)
中国(19395)
(14345)
(13811)
贸易(13801)
(13626)
(13576)
业经(12257)
(11714)
(10524)
(9506)
银行(9496)
地方(9402)
(9191)
金融(9191)
(9184)
农业(9053)
产业(8695)
环境(8592)
理论(8518)
(8424)
(7915)
机构
大学(195103)
学院(193566)
(91079)
经济(89730)
管理(74321)
研究(70192)
理学(64801)
理学院(64097)
管理学(62764)
管理学院(62405)
中国(54863)
(41668)
科学(39757)
(38601)
(34685)
研究所(31714)
财经(31460)
中心(30546)
经济学(30293)
(29066)
(28249)
经济学院(27280)
北京(26968)
(25844)
业大(25734)
(25396)
(24001)
财经大学(23812)
师范(23766)
农业(22108)
基金
项目(131745)
科学(105799)
基金(99400)
研究(95673)
(87282)
国家(86706)
科学基金(74758)
社会(63650)
社会科(60662)
社会科学(60646)
基金项目(50745)
(48016)
自然(47362)
自然科(46427)
自然科学(46417)
自然科学基金(45648)
教育(44957)
资助(42882)
(41608)
编号(36138)
(31023)
重点(30254)
成果(29258)
(28535)
国家社会(28099)
(27690)
教育部(27107)
中国(26848)
创新(26019)
课题(25783)
期刊
(91879)
经济(91879)
研究(59888)
中国(37432)
管理(28627)
(28287)
学报(27968)
科学(27691)
(25342)
大学(22193)
学学(20865)
教育(20025)
(17870)
金融(17870)
农业(17819)
技术(17638)
经济研究(17570)
财经(16227)
(14184)
业经(12704)
(12330)
问题(12253)
统计(12127)
世界(11967)
(11248)
国际(11186)
(10656)
技术经济(10346)
决策(9556)
现代(7968)
共检索到284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月丽  战明华  史晋川  
通过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转型成功的核心在于科学地认识我国经济结构演进的机制,而这必须基于对我国经济环境约束条件的清晰认识,以及以此为前提的科学逻辑分析。据此,文章从中国城乡和地区的经济双重二元性现实出发,通过构造一个跨部门和地区的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结构调整的市场实现机制进行了全面考察。文章认为,中国的结构调整可以通过城乡和地区在要素与产品等方面的结构性互动实现,而其具体的实现机制是地区与城乡非均衡所带来的套利机会,政府的作用在于在尊重这种规律的基础上,着力于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长江  高波  
内生于工业化转型过程的工农产业二元性与外生于特定制度的城乡组织二元性交叉重叠,构成了中国特殊的"双重"二元经济。在制度性分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双重"二元经济呈现分离式转型路径,劳动力转移不会进行到两个部门边际生产率相等的一体化状态。因此,非农部门劳动力工资上涨并不意味着剩余劳动力转移结束,剩余劳动力的终结也并不意味着二元经济已经一体化。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城乡部门均已越过了转折点进入了新古典阶段,且非农部门先于农业部门出现转折,但并未进入一元化收敛的状态,两部门逐渐表现出制度性分割市场的一般特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印文  裴平  
本文构造了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指标,选取1995—2013年的样本数据,计算对应年份中国的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值和宏观经济形势指标值。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计量模型,对相关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其主要结论是:中国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较差,并且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具有滞后效应;但在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货币电子化明显改进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这种改进作用具有即时效应和滞后效应。因此,中国不仅要深化金融改革,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还要在防范货币电子化可能产生风险的前提下,以积极的姿态,继续推动货币电子化进程,从而更加显著地提高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有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鸣鸣  刘澄  王军  
本文基于两部门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部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讨论了该模型的均衡增长路径,并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特别是二元结构转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融部门产出的持续增长可以促进经济二元结构的转化,而提高金融部门效率也可以推进二元结构的转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史红燕  
经济结构调整一直是贯穿我国经济发展过程的一条主线,“二元经济结构”又一直是这条主线中的难中之难。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调整城市倾斜发展战略,打破城乡隔离制度,延长产业链,增强城市辐射功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小明  郭剑雄  
采用工业化中期阶段为起点1995-2015年全国农村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统计性描述和计量分析方法,基于农业投入要素结构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视角,本文研究农村人口转型对二元经济结构收敛的影响、作用路径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从高生育率的数量偏好到高人力资本投资率的质量偏好为特征的农村人口转型对二元经济结构收敛具有显著作用。刘-费-拉模型仅指出了二元经济结构收敛的必要条件,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收敛应以农村人口转型为充分条件,在农村人口生育率下降的同时通过不断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促使农业部门从"马尔萨斯稳态"转变为持续增长稳态,进而达到二元经济结构的一元化转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郎永清  
产值与就业结构的调整究竟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还是原因?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劳动转移、资本积累在二元经济增长中的相互关系。对该模型的分析表明,虽然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只有总量的高增长率才能导致经济结构的高变换率,因此结构变化并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因。推动经济增长乃至于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而人力资本则是影响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提高人力资本的平均水平是实现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庆峰  
本文传承我国国情和股票发行定价制度的历史、现状,基于相对估价法的基本原理,采用“变异系数法”分析企业特质,辅之以相关性的技术处理,构建了一个企业特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标准化加权评价法”加以评价后,创造性地通过“标准差倍数法”的技术处理将之纳入定价模型。然后分别立足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构建一步静态模型和两步静态模型,为检验模型的应用效果,本文提出了IPO定价的四个检验标准,并做了实证检验评估。最后结合新股循价制度改革和实践,对IPO定价问题做进一步的检验探讨。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高丹桂  张志强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因揭示了资本形成的源泉而成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性理论,但因其忽略了二元结构转换中的土地、技术、制度安排等要素以及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国情而使其普适性大打折扣。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农村的劳动力和土地则同时向现代部门转移。据此,构建一个包含了土地要素流动的二元经济模型,可以得到两点重要的政策启示:第一,不能简单地寄希望于市场来改变"三农"的窘况,而应该借助市场经济以外的力量(如惠农的制度供给)来协同解决"三农"问题;第二,现行土地制度强化了土地要素配置的二元结构,实质上提高了土地要素流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文生  
本文抓住中国转型时期私营经济的高效和金融受限两大特点进行建模,推导出流动性过剩函数。在相对风险厌恶不变的效用函数假设下,利用欧拉公式解出均衡利率的随机表达式。通过模型校准、数值模拟以及中美数据对比分析,论证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通过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惠模式"观点,解释了利用模型所得利率数据高于现实利率以及两者相关系数为负的原因,进一步论证了模型的可信性,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分析,我们还得出一些重要结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马涛  刘仕国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中国深入参与国际分工使得进口大幅提升,本文采用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以及市场多元化方法分析了进口产品的结构。2001—2006年,我国进口增长主要依靠数量扩张,进口构成主要还是来自老市场的老产品,并且中间品所占比重和增幅大于消费品和资本品的趋势还在扩大,这表明我国进口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在双边贸易框架下研究各类产品进口增长的二元边际,文章采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从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长的决定因素和发展潜力。结果显示,双边贸易成本下降和多边阻力提高均能有效促进双边进口,产品内分工也有利于中间品进口增长,而中国从多数贸易伙伴进口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可见,我国不仅要进一步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文生  
本文抓住中国转型时期私营经济的高效和金融受限两大特点进行建模,推导出流动性过剩函数。在相对风险厌恶不变的效用函数假设下,利用欧拉公式解出均衡利率的随机表达式。通过模型校准、数值模拟以及中美数据对比分析,论证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通过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惠模式"观点,解释了利用模型所得利率数据高于现实利率以及两者相关系数为负的原因,进一步论证了模型的可信性,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分析,我们还得出一些重要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东焰  
针对供应链金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突出地位与作用,本文试图将其引入城乡二元化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中,以期为我国城乡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据此首先介绍了供应链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及其发展演化特征,其次就供应链金融如何作用于城乡二元化产业结构调整(即供应链金融对城乡二元化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展开系统梳理,最后根据供应链金融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平康  李琪  
本文认为,在基于供应链竞争的综合议价能力和基于替代竞争的反替代能力所构成的企业竞争力二元结构矩阵中,存在粗放型和集约型两条演进路线,可使企业达到强势竞争力的状态。在粗放型演进情况下,企业从弱势竞争力开始,抢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而在拥有较强的替代竞争力并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以后,则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议价能力,保持企业长久稳定发展。在集约型演进情况下,企业从弱势竞争力开始,凭借其强大的综合议价能力快速演进到集约成长竞争力阶段,尔后则注重增强自身的替代与反替代竞争力。文章指出,企业在该矩阵中的定位反映了其竞争力的总体状况,并为企业竞争力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与框架;企业应清楚认识或选择本企业的竞争力成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生杰  苏明华  
本文以C-D生产函数为依据,利用我国1980~2010年期间序列数据,结合城乡二元结构,引入社会总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之比、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之比、城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等变量,研究我国的生产函数。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固定资产投资扩张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而过于偏重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速度过快,会对我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