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06)
2023(7811)
2022(6590)
2021(6029)
2020(5055)
2019(11197)
2018(10971)
2017(21250)
2016(11559)
2015(12789)
2014(12685)
2013(12160)
2012(11164)
2011(10073)
2010(10382)
2009(9990)
2008(10213)
2007(9384)
2006(8350)
2005(7988)
作者
(30995)
(25773)
(25700)
(24646)
(16628)
(12243)
(11763)
(9811)
(9797)
(9370)
(8820)
(8588)
(8356)
(8341)
(8341)
(7991)
(7835)
(7626)
(7332)
(7317)
(6314)
(6307)
(6126)
(5887)
(5869)
(5847)
(5800)
(5642)
(5088)
(4959)
学科
管理(44533)
(44119)
(42276)
经济(42189)
(38601)
企业(38601)
(17423)
(17353)
方法(16631)
中国(13712)
数学(13675)
数学方法(13542)
业经(11848)
(11814)
财务(11788)
财务管理(11757)
(11434)
银行(11429)
(11314)
(11303)
企业财务(11206)
(11112)
保险(11021)
(10803)
体制(9849)
(9499)
金融(9497)
(9385)
(8712)
(7930)
机构
大学(163821)
学院(163728)
(69325)
经济(67793)
管理(66693)
理学(56295)
理学院(55767)
管理学(55126)
管理学院(54778)
研究(51071)
中国(44402)
(39703)
(33470)
财经(30294)
(27329)
科学(25964)
(25702)
中心(23973)
(23705)
财经大学(22640)
经济学(21275)
北京(21041)
研究所(20622)
(20161)
(19490)
经济学院(19003)
(18952)
商学(18719)
商学院(18551)
(18403)
基金
项目(102285)
科学(82429)
研究(78526)
基金(76505)
(64341)
国家(63796)
科学基金(56572)
社会(52846)
社会科(50077)
社会科学(50063)
基金项目(39679)
(38503)
教育(36267)
自然(34648)
自然科(33861)
自然科学(33854)
自然科学基金(33304)
(32282)
编号(31741)
资助(31006)
成果(26952)
(26548)
(24003)
重点(22796)
课题(22186)
国家社会(22004)
(21749)
教育部(21629)
(21617)
人文(21104)
期刊
(81499)
经济(81499)
研究(54168)
中国(35033)
(33247)
管理(27592)
(23528)
金融(23528)
科学(19987)
学报(19145)
(19046)
大学(16278)
教育(15849)
财经(15776)
学学(15385)
(13334)
技术(13071)
业经(12514)
经济研究(11998)
农业(11951)
问题(10030)
财会(9161)
(8754)
理论(8315)
现代(8227)
国际(8179)
会计(8096)
技术经济(7463)
实践(7356)
(7356)
共检索到257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蓉  文巧甜  
风险承担是企业应对竞争的一种重要的战略适应行为。企业为何承担风险,何时承担风险,在当前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背景下,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企业行为理论,探讨了前瞻性与后视性双重业绩反馈对企业战略风险承担的联合作用机制及调节效应,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从内部反馈看,当实际业绩低于内部期望目标时,业绩反馈越消极对企业战略风险承担的推动作用越强;第二,从外部反馈看,由分析师预测引致的分析师评估差距影响企业冒险决策,然而,内外双重业绩反馈对战略风险承担行为的联合作用并不显著,而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治理机制特征;第三,从内部治理机制视角,当董事会权力越大时,随着分析师评估差距扩大,企业决策者趋于保守,消极业绩反馈对战略风险承担的推动作用减弱;第四,从外部治理机制视角,当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时,随着分析师评估差距扩大,企业决策者倾向于激进,消极业绩反馈对战略风险承担的推动作用增强。本研究探讨了双重业绩反馈对企业战略风险承担的驱动机制,揭示了治理机制在企业战略冒险决策中的影响效应,为企业冒险行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单蒙蒙  但菊香  宋运泽  
基于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的视角,文章以2014—2019年全部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具体探讨了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比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其风险承担水平更高。在内部治理环境方面,当企业信息透明度较低时,员工持股计划更能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这说明当公司内部披露机制存在缺陷时,员工持股计划改善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增强了公司应对风险的能力;在外部治理环境方面,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员工持股计划对风险承担水平的促进作用越强,表明较好的外部治理环境有利于员工持股计划发挥监督和激励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更能增加企业风险承担水平。除此之外,员工持股计划要素特征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同样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的研究,拓展了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员工持股计划制度的设计与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建波  文雯  王德宏  申伟  
本文以2005—2014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管理层权力的衡量指标,实证检验管理层权力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越大,风险规避的倾向越明显,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低;良好的内外部监督机制能弱化管理层权力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渠道测试表明,管理层权力通过削弱企业的融资水平规避风险,而对企业投资无显著影响。本文拓展了管理层权力的经济后果及企业风险承担影响因素领域的文献,对引导管理者积极承担风险、加强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体系建设、维护中小股东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欣  成春林  
本文以15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方程模型对2008-2014年银行高管薪酬激励、高管薪酬差异对银行风险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该实证结果支持了管理层权力理论和公平理论,认为银行高管的薪酬激励与银行风险正相关,外部薪酬差异能够显著增强薪酬激励与银行风险之间的正相关性,内部薪酬差异对正相关性的影响并不显著。上述理论和实证结果可以为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政策的改革和效率的提升提供思路和建议,增强银行抗逆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伟民  
中小企业融资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理论成果也相当丰富。研究认为,担保机构的介入对于信贷合约的执行能够产生激励和制约效应,有利于降低道德风险;而且担保机构依靠本身的人缘和地缘信息优势对中小企业进行甄别,筛选出成功概率较大的项目提供担保,使得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先治  柳志南  
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4年的样本,考察公司战略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战略对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影响,相对于实施防御型战略的公司,实施进攻型战略的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显著较高;国有产权性质在此影响中存在负向调节效应;中央国有企业战略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金字塔结构层级的延长可有效抑制国有产权性质的负向调节效应,但该效果对中央国有企业并不显著;且当层级过度冗长时,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的上述效果亦不显著。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先治  柳志南  
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4年的样本,考察公司战略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战略对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影响,相对于实施防御型战略的公司,实施进攻型战略的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显著较高;国有产权性质在此影响中存在负向调节效应;中央国有企业战略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金字塔结构层级的延长可有效抑制国有产权性质的负向调节效应,但该效果对中央国有企业并不显著;且当层级过度冗长时,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的上述效果亦不显著。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彩  朱博文  
本文运用我国2006—2009年34家商业银行的127个面板数据,对资本约束、治理机制对于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银行的风险主要与银行的治理机制有关、与银行的资本约束无关,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董事会的规模与银行的风险负相关,高管的薪酬与银行风险正相关。银行资本的变动受到两者的共同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艳华  牛筱颖  
本文以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0~2007年的年报为数据来源,对上市银行治理机制对风险承担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对风险承担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风险承担越高,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风险承担越低;非上市流通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以及薪酬最高的前三名高管的平均薪酬均与银行风险承担负相关;银行董事长(或副董事长)同时兼任行长(或CEO)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增加银行的风险承担;国有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性质和高管持股状况没有对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徐华  李思荟  
保险公司经理人的风险承担行为受到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的双重约束,两者可能存在"替代效应"或"促进效应",不同的关系可能对保险公司风险承担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选取我国18家产险公司2005~2011年的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组的方法实证检验现阶段我国保险业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对产险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产险公司的风险分为杠杆风险、承保风险和投资风险。研究发现:外部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内部治理,发挥着对产险公司杠杆风险的监督作用,两者存在"替代"关系;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都能够同时有效抑制产险公司承保风险的提高,两者存在"互补"的关系;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与投资风险的改变均不显著,两者之间没有发现"替代"...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廷求  王营  
本文运用中国34家商业银行2006~2009年的数据,对特许权价值和公司治理机制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特许权价值能够显著降低风险承担;在未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风险承担越高,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却与风险承担负相关;董事会规模与风险承担负相关,而对未上市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未产生显著影响;尽管高管持股现象并不普遍,但高管持股能够显著增加银行风险承担;第一大股东性质、独立董事比例以及薪酬最高的前三名高管的平均薪酬并没有对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表明独立董事尚未充分发挥职能。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胜楠   朱叱云   王佳琦   姚守宇   娄艺琳  
本文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所有权与控制权非对等配置的逻辑出发,以我国2008-2021年沪深A股混合所有制国有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探究非国有控股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混改国企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混改国企的风险承担水平发挥了促进作用,并且超额委派董事比例越大,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在政府放权意愿较高、高管政治晋升预期较小的国有企业中,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风险承担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机制检验发现,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能够缓解国有企业的超额雇员,提升高管的薪酬激励,从而提高了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此外,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通过提升混改国企的风险承担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未来一年和未来两年的企业价值。本文为非国有股东从董事会层面深度参与治理的积极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于新时代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非国有资本与国有资本的深度融合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德兰  董金  
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促进银行体系健康发展的关键。目前,如何通过公司治理机制来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选取2000-2007年国内五家上市银行的数据,从公司治理机制的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公司治理机制中的考察因素对各种风险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大股东控制力、独立董事比例和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董事会和监事会规模与银行风险显著负相关,而特许权价值、资产规模和财务杠杆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明  熊先承  
基于"能力"和"意愿"的双重视角,利用2012—2018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国有持股数量的增加,民营企业的战略风险承担水平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结论依然稳健。利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国有股权既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使民营企业具备战略风险承担的"能力",又能通过降低委托代理水平提升战略风险承担"意愿"。进一步研究表明,尽管降低委托代理水平可对风险承担的提升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国有股权主要还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提升民营企业战略风险承担水平,且促进效果在国有股东控制背景强及高潜力行业中发挥更为显著。在市场化进程水平低的省份,国有股权可视为市场机制的一种替代,对战略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欣   侯德帅   马海云  
基于风险承担视角,研究战略联盟合作的经济效果,发现参与战略联盟的公司其整体风险承担水平显著提升。机制检验表明,战略联盟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非国有企业、高行业竞争度企业及处于市场化水平较低区域的企业,战略联盟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提升效应更大。拓展性研究表明,股权式合作模式、双边契约形式,区域商业合作文化显著增加了战略联盟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提升作用。战略联盟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债务融资规模的扩大、资本性支出水平的提升和研发投入的增加。鉴于此,企业应积极寻求建立有效的战略联盟,监管机构应激励和支持企业构建战略联盟,以提升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