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234)
2023(23173)
2022(19731)
2021(18367)
2020(15799)
2019(36386)
2018(35797)
2017(67692)
2016(37331)
2015(41991)
2014(41882)
2013(41569)
2012(38329)
2011(34664)
2010(34608)
2009(32571)
2008(32797)
2007(29338)
2006(25866)
2005(23570)
作者
(112187)
(93703)
(92949)
(88525)
(59625)
(44935)
(42308)
(36620)
(35421)
(33515)
(31957)
(31477)
(29993)
(29946)
(29371)
(28880)
(28327)
(27902)
(27053)
(26938)
(23492)
(23084)
(22959)
(21332)
(20991)
(20949)
(20826)
(20792)
(19016)
(18623)
学科
(151557)
经济(151351)
(119569)
管理(117246)
(104369)
企业(104369)
方法(68902)
数学(57153)
数学方法(56440)
(46390)
(43256)
中国(40152)
业经(39260)
(33120)
(33045)
(32306)
贸易(32288)
(31368)
(31340)
财务(31252)
财务管理(31192)
企业财务(29623)
农业(29114)
地方(27222)
理论(26160)
(25197)
技术(24758)
(24200)
银行(24105)
(23340)
机构
大学(542013)
学院(540860)
(217883)
经济(213274)
管理(206730)
研究(186141)
理学(177572)
理学院(175545)
管理学(172273)
管理学院(171314)
中国(142262)
科学(117401)
(116750)
(103189)
(100475)
(96504)
研究所(87658)
业大(85516)
中心(83870)
财经(81568)
(81500)
农业(79514)
(74144)
北京(73786)
(67918)
(67213)
师范(67059)
经济学(65629)
(64828)
财经大学(60367)
基金
项目(360337)
科学(280985)
基金(261304)
研究(255237)
(231297)
国家(229377)
科学基金(194689)
社会(159856)
社会科(151390)
社会科学(151347)
(140507)
基金项目(137529)
自然(129622)
自然科(126619)
自然科学(126575)
自然科学基金(124323)
(118993)
教育(117152)
资助(108972)
编号(102395)
成果(83604)
重点(81591)
(78897)
(76093)
(74999)
课题(71233)
科研(70006)
创新(69892)
计划(67209)
大学(66804)
期刊
(242132)
经济(242132)
研究(157379)
中国(105247)
学报(95326)
(91699)
科学(83768)
(83365)
管理(79336)
大学(71023)
学学(67324)
农业(62247)
教育(53793)
(48765)
金融(48765)
技术(46202)
财经(40847)
业经(39207)
经济研究(38691)
(35200)
(35099)
问题(32019)
(28634)
(27887)
技术经济(26808)
科技(25589)
国际(25288)
图书(24926)
统计(24736)
理论(24268)
共检索到809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欧阳艳艳  周冬暖  关红玲  
文章采用2005~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并匹配中国和东道国的双边贸易数据,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双边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和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双边贸易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正相关,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大;当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体为私营企业、行业为制造业,投资东道国为发展中国家时,双边贸易的增长更能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双边贸易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阶段性发展特征,当东道国GDP达到第一重门槛值(26. 26和26. 16)后,双边贸易的增长加深了中国企业对东道国市场的了解,从而有效促进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当东道国GDP超过第二重门槛值(27. 52和26. 64)后,其市场规模和容量已经接近饱和,竞争程度高且伴随着较高的贸易壁垒,进出口贸易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由互补转为替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瞿霞  李然  李文兴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然而由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过急、过快,带来了巨大的海外投资风险。其中对外投资企业对东道国法律制度的忽视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以201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对37个国家的113项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东道国法律制度对中国企业投资进入东道国成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准入阶段,中国企业进入东道国投资的成功率与该国法律制度健全程度呈负相关,与该国开放程度呈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若单纯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国有企业受到东道国法律制度限制程度高于民营企业。但如果结合国际投资经验等其他因素,两者没有明显差异。从投资行业及领域差异来看,中国企业对东道国敏感行业或关键领域的投资受到东道国法律制度的限制严于普通行业或领域。此外,一旦投资落地进入长期经营阶段,健全、稳定的东道国制度能够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好的保障。因此,东道国法律制度越健全,中国企业在该国投资收购的金额更高。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从宏观政策和微观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龑  孙浦阳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双方所在地的契约环境和贸易产品的契约特征是影响贸易关系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分别从产品行业特征的内因角度和地区契约环境的外因角度研究了契约因素如何通过影响风险来作用于贸易持续期,并使用HS8分位数层面的中国海关统计数据库、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企业-产品-目的地"视角进行了COX比例风险分析。研究表明:(1)地理契约特征对贸易持续期存在着显著影响,贸易双方所在地的契约环境优势对贸易持续期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2)地理契约特征对贸易持续期的影响因贸易产品的异质性契约特征而存在差异,良好的地区契约环境能够在更大的边际效应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方静  
运用2005—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层面数据,将参与贸易的企业划分为4类,采用Gini系数和Theil系数研究企业贸易类型与国际贸易集中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制造业内,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贸易活动相对集中于少数制造业细分子行业;在制造业细分子行业内,少数企业的进出口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大部分,只有少数企业有较多的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并且企业的进口来源地更为集中。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杨帆  颜蒙  刘力臻  
本文对中日双边贸易和FDI对两国间经济收敛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影响机制进行分析。考虑到以往实证研究中施加的种种先验约束,本文首先放松对称收敛速度和瞬时结构变化的假设,对中日经济收敛趋势进行考察,进而放松数据生成服从既定过程的假定,构造差分局部投影脉冲响应函数检验中日双边贸易和FDI对经济收敛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中日经济增长路径存在着非对称收敛趋势,中日双边贸易是两国经济收敛的长期原因之一,但在中短期将导致经济差距的拉大;中日间FDI的经济收敛效应时滞较短,持续时间较长;此外,中日间FDI对贸易的替代效应在中短期较为明显,但从长期看收入效应将占据主导地位,这又将间接推动中日经济收敛的实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金龙  赵明哲  
CAFTA的建立是我国构建FTA战略的重要一环,它的实施对我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1993—2012年中国大陆与其116个贸易伙伴国20年间的贸易数据,运用双重倍差分析法,对CAFTA的贸易效应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结果显示:CAFTA对我国与东盟六国间的双边商品贸易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效应;CAFTA的实施使得中国对东盟6个国家的年平均出口量增加了18%~42%,同时令中国从东盟六国的进口年平均增加31%~62%。这一研究结论既证实了实施CAFTA带来的良好经济效应,又为深化CAFTA合作、打造CAFTA"升级版"提供了现实支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峰  孙洪波  
对外双边贸易失衡已严重制约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回顾与评析贸易均衡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中国与114国在1995~2008年间的双边贸易面板数据,应用修正后的Zakir和Ismail(2010)模型来实证分析中国对外双边贸易均衡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伙伴国与中国的相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贸易加权距离增加将恶化中国贸易收支状况;伙伴国与中国的相对实际人均收入和双边实际汇率增加会改善中方贸易收支状况。据此,本文提出中国平衡对外双边贸易收支的地区与国别政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娟   康茂楠   潘梓桐  
本文利用2007—2021年上市企业专利数据,研究OFDI知识溢出对国内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影响机制及效果。研究发现:OFDI及非OFDI企业知识溢出对国内企业创新质量提升均具有促进作用;OFDI企业实用新型专利知识溢出的创新激励效应更为明显,发明专利知识溢出的创新激励效应则逊于非OFDI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吸收能力、供应商集中度及知识产权保护均显著挤占OFDI企业发明专利知识溢出的创新激励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席艳乐  于江曼  
通过深度挖掘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统计数据库相匹配的企业面板数据,探索企业出口贸易对企业就业的影响。首先分析了企业是否出口及不同的出口状态对企业就业规模的一系列影响。其次,分别从企业的出口贸易强度、出口产品种数、出口目的国数量等多方面测度了企业参与出口贸易对其内部就业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产品异质性层面,研究发现最终品出口的增加对企业就业规模的影响大于中间品出口。此外,企业贸易伙伴国的一系列差异化特征以及企业所属行业的要素密集度特征也会对企业的就业规模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述忠  吴国杰  
本文首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分析了是否进口中间品,以及不同贸易类型的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般贸易中间品进口不具有促进作用,与来料加工中间品进口相比,进料加工中间品进口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和稳健;随着产品质量的提升,一般贸易中间品进口的抑制效应减弱,来料加工中间品进口的促进作用增强,进料加工中间品的影响呈"U"形关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建国  周雨婷  
采用2000-2017年中国企业对116个国家与地区的跨国并购数据,本文研究了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与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意图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与贸易伙伴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存在"缔约效应",将增加中国企业对该缔约方110%的并购交易。但是,缔约效应的持续性效果呈逐年减弱趋势,且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效果更为显著。文章的结果同时显示,新协约成员的加入具有"溢出效应",但其作用效果较为有限,仅增加原投资东道国(地区) 2%的交易。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缔约方与中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企业与非协议签订方和现自由贸易协定的其他成员的跨国并购交易存在抑制效应。由此可见,贸易自由化便利了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影响因素与途径之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念利  包雅楠  
在数字服务已深刻融入制造业的情形下,数字服务贸易壁垒水平对制造业产出服务化水平的影响变得不容忽视。基于2014—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考察数字服务贸易壁垒对制造业产出服务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壁垒会通过抑制企业研发创新、削弱数字服务对低技能劳动要素的替代效应和增加交易成本的方式抑制产出服务化水平;数字服务贸易壁垒对处于非成长期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地区的企业产出服务化水平抑制作用更强;数字服务贸易壁垒对制造业企业产出服务化水平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尹希果  孙惠  
文章用微观经济分析方法,基于中美两个碳经济大国的视角分析了碳关税的征收对双边贸易的预期影响。分析结果为:美国征收碳关税,短期内会由于美国进口需求减少和其他不被施加碳关税国家的价格优势导致中国出口量下降;长期中出口商需要提高价格来补偿技术投入的支出,国际价格上涨将进一步导致需求降低,贸易量减少;同时碳关税征收将导致出口国贸易条件恶化,社会福利损失;而进口国可能由于贸易条件的改善在短期内获得收益。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宝银  林发勤  
利用中国与其他42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数据,在经典截面引力模型、理论截面引力模型的分析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中非参数的配对估计方法探讨FTAs对促进中国双边贸易的作用。研究发现在中国2003年开始签订FTAs后,从2003年到2008年,FTAs显著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双边贸易。因此,在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应该更加积极地开展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以保持我国的出口平稳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洪铎  李文宇  陈和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出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关系备受关注。立足于上述背景,本文借助Hofstede(1980,2001)的国家文化维度指数并结合Kogut and singH(1988)等人的方法构建了文化交融指标,继而利用中国与沿线36个国家的双边微观贸易数据,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并从区分贸易的货值和数量两个层面实证考察了1995-2013年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融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本文考察期内,各估计样本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融度与双边贸易流量均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在全样本下文化交融指标有超过一半的观测点落在最优值的左侧,这意味着继续提高双边的文化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