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1)
- 2023(9244)
- 2022(7672)
- 2021(7477)
- 2020(6029)
- 2019(13922)
- 2018(13509)
- 2017(25837)
- 2016(13559)
- 2015(15199)
- 2014(14542)
- 2013(14427)
- 2012(13613)
- 2011(12580)
- 2010(12806)
- 2009(12146)
- 2008(12141)
- 2007(10681)
- 2006(9764)
- 2005(8914)
- 学科
- 济(58782)
- 经济(58731)
- 管理(41959)
- 业(40231)
- 企(32705)
- 企业(32705)
- 方法(23841)
- 贸(23040)
- 贸易(23027)
- 易(22469)
- 数学(20741)
- 中国(20696)
- 数学方法(20542)
- 农(16357)
- 财(14267)
- 技术(14001)
- 制(12669)
- 业经(12282)
- 银(11504)
- 银行(11499)
- 策(11454)
- 行(11230)
- 融(10442)
- 金融(10442)
- 地方(10341)
- 出(10299)
- 技术管理(10243)
- 农业(10100)
- 关系(9736)
- 学(8850)
- 机构
- 大学(194468)
- 学院(193838)
- 济(98242)
- 经济(96756)
- 管理(75073)
- 研究(72101)
- 理学(63829)
- 理学院(63197)
- 管理学(62532)
- 管理学院(62139)
- 中国(57493)
- 财(43711)
- 京(40800)
- 科学(36957)
- 所(34842)
- 财经(34080)
- 经济学(31902)
- 中心(31453)
- 研究所(31248)
- 经(31243)
- 经济学院(28730)
- 江(28195)
- 北京(26703)
- 院(26025)
- 财经大学(25344)
- 农(24696)
- 范(24451)
- 师范(24337)
- 贸(22314)
- 州(22240)
- 基金
- 项目(121849)
- 科学(98677)
- 研究(94925)
- 基金(91530)
- 家(78409)
- 国家(77796)
- 科学基金(67038)
- 社会(64437)
- 社会科(61390)
- 社会科学(61380)
- 基金项目(46208)
- 省(43629)
- 教育(42721)
- 自然(39345)
- 自然科(38500)
- 自然科学(38491)
- 资助(38131)
- 自然科学基金(37876)
- 划(37346)
- 编号(36777)
- 成果(31034)
- 部(29475)
- 国家社会(28136)
- 创(28062)
- 发(27492)
- 重点(27347)
- 中国(26641)
- 创新(26539)
- 教育部(26206)
- 课题(26074)
共检索到308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先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秀华 陈伟
一、入世前我国外贸政策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规定中国实行统一的,公平的和自由的对外贸易政策。在国际贸易领域自愿交易;按国际市场价格公平作价;重合同,守信用;平等互利地处理贸易摩擦。中国的贸易政策分为进口贸易政策和出口贸易政策两个方面。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云母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将成为新世纪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这一政策不仅有可信的理论依据,还有广泛的实践内容,为多边贸易从内容到形式上提供了良好的活动空间。因此,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应该及时做好转变和应对。
关键词:
战略性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 外贸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郑先武
世纪之交 ,以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为标志的双边自由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WTO多边贸易谈判阻力日益增大、一些区域性自由贸易计划受阻、各国纷纷调整对外贸易政策 ,以及双边自由贸易特有的经济效应是此轮全球双边自由贸易热产生的直接原因。鉴于此 ,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双边自由贸易已成为新世纪中国外贸政策的新的重大选择。作者基于现实情况就中国如何应对此轮全球双边自由贸易热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先良
论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政策的选择夏先良一、引言理论界对于我国对外经贸究竟采取何种贸易政策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有的专家主张自由贸易政策,又有一些专家认为应采取保护贸易政策。显然,这个问题涉及我国对外经贸的基本战略的大政方针问题,必须从理论到实践给予明确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仲鑫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晓峰
产业内贸易程度不仅可以衡量一国在国际上的产业竞争优势和国际分工地位,而且能全面反映贸易双方在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消费者福利等多方面的优势。文章通过对1992~2007年中韩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和实证分析发现:中韩产业内贸易还存在诸多问题,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太低,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多为垂直型,并且有加工贸易的迹象。因此文章建议:在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环境下,通过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中韩产业内贸易由垂直型向水平型转变,进而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借助中韩自由贸易区关税优惠政策和原产地的便利,进一步扩大中韩贸易市场份额,共享中韩自由贸易的成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猛
2018年亚洲博鳌论坛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标志着我国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之路正式扬帆起航。对比国际先进自由贸易港,目前我国仅是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践基础之上进行初步探索,所需借鉴的国际经验和有待弥补的制度差距任重而道远,因此需要梳理以自由贸易港政策创新为主题的理论基础,总结国际先进自由贸易港的政策实施经验,明确我国自由贸易港政策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将国际经验与本国实情进行有效结合,在市场风险可控前提下,以政策创新推动我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未来一段时期内,要尽快建立国家统筹协调机制促进未来多个自由贸易港之间的协同发展,深化政策创新率先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引领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构建自由贸易港市场监管体制防范政策创新中的各类市场风险,完善自由贸易港法治保障体系,在社会稳定、经济安全的前提下保证我国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济潮
广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阵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使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贸易越来越健康地发展,使广西与东盟双向投资越来越频繁,但也带来了挑战。我们要以自由贸易区为平台,抓住合作环境改善、经贸投资地域和领域扩大等机遇,克服产品竞争力弱等不利因素,运用经贸对象和领域的合理选择、投资策略的调整等办法,推动双方经贸合作关系不断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玉举
把握和顺应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特征和发展趋势,对中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需要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实践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力争取得新的突破。一、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新阶段基于实用主义和其他原因,1947年通过的国际《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允许存在"不得阻止各缔约方在其领土之间建立关税联盟或自由贸易区,或为建立关税联盟或自由贸易区的需要采用某种临时协定"的例外条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昌黎
以全球FTA特别是双边自由贸易的迅速发展为标志,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进入了以双边自由贸易为主的新阶段,出现了新的特点。作为新生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进入以双边自由贸易为主的新阶段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当前国际经贸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对此,我国必须抓紧制定FTA战略,对双边自由贸易采取向前看的积极姿态。
关键词:
世界经济 区域化 一体化 双边自由贸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付丽
美欧贸易战略均出现重大调整,暂时放弃多边主义框架,转而寻求双边、区域贸易网络的建立,以此作为全球贸易规则重构的新平台,以更高标准、更宽领域和面向"21世纪"的新条款来抢夺国际规则制定的先机,谋求美欧国家竞争力的提高。中国需要准确把握自身发展实际,在多边和区域、双边多维度、多领域采取积极措施,参与并引领全球经贸规则重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付丽
美欧贸易战略均出现重大调整,暂时放弃多边主义框架,转而寻求双边、区域贸易网络的建立,以此作为全球贸易规则重构的新平台,以更高标准、更宽领域和面向"21世纪"的新条款来抢夺国际规则制定的先机,谋求美欧国家竞争力的提高。中国需要准确把握自身发展实际,在多边和区域、双边多维度、多领域采取积极措施,参与并引领全球经贸规则重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解春艳 朱红根
从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现状出发,基于2000-2009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流量的面板数据,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化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化对双边贸易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另外,经济规模、人口数量、科学技术水平、文化距离、优惠贸易区对双边贸易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地理距离、共同边界有显著负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飞翔
从1996年4月1日起,我国将对进口关税的平均税率下调30%,并在同时进一步大力削减其它非关税壁垒,这是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实现贸易政策自由化的重大举措。随着整个国民经济进入新的历史性发展阶段,我国的贸易政策也将会面临新的一轮根本性调整。中国贸易政策走向自由化势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