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2)
- 2023(13131)
- 2022(11105)
- 2021(10125)
- 2020(8863)
- 2019(19854)
- 2018(19271)
- 2017(37365)
- 2016(19757)
- 2015(21679)
- 2014(21042)
- 2013(20420)
- 2012(18285)
- 2011(15972)
- 2010(15542)
- 2009(13994)
- 2008(13403)
- 2007(11171)
- 2006(9337)
- 2005(7642)
- 学科
- 济(80152)
- 经济(80067)
- 管理(58541)
- 业(56867)
- 企(47808)
- 企业(47808)
- 方法(41939)
- 数学(37711)
- 数学方法(37285)
- 财(22909)
- 农(19378)
- 中国(18598)
- 业经(16472)
- 贸(16243)
- 贸易(16237)
- 学(15952)
- 易(15818)
- 务(15302)
- 财务(15269)
- 财务管理(15241)
- 企业财务(14582)
- 农业(13234)
- 地方(12987)
- 技术(12775)
- 制(12708)
- 环境(11665)
- 理论(11144)
- 融(10964)
- 金融(10963)
- 划(10911)
- 机构
- 大学(272867)
- 学院(270113)
- 济(113123)
- 经济(111208)
- 管理(108589)
- 理学(96568)
- 理学院(95558)
- 管理学(93711)
- 管理学院(93246)
- 研究(87398)
- 中国(64233)
- 科学(54830)
- 京(54767)
- 财(49531)
- 农(48850)
- 业大(44694)
- 所(42741)
- 财经(41256)
- 中心(40857)
- 研究所(39506)
- 农业(39066)
- 经(37921)
- 江(37067)
- 经济学(35425)
- 北京(33021)
- 院(32373)
- 经济学院(32210)
- 范(32043)
- 师范(31531)
- 财经大学(31291)
- 基金
- 项目(198710)
- 科学(158055)
- 基金(149291)
- 研究(136558)
- 家(133185)
- 国家(132119)
- 科学基金(114193)
- 社会(90401)
- 社会科(85897)
- 社会科学(85873)
- 基金项目(79689)
- 自然(77340)
- 省(76098)
- 自然科(75714)
- 自然科学(75688)
- 自然科学基金(74399)
- 划(65360)
- 教育(63479)
- 资助(60177)
- 编号(51528)
- 重点(44819)
- 部(44516)
- 创(42447)
- 发(41116)
- 科研(39751)
- 创新(39659)
- 成果(38821)
- 国家社会(38510)
- 教育部(38407)
- 计划(38109)
- 期刊
- 济(109129)
- 经济(109129)
- 研究(70339)
- 学报(48679)
- 中国(44403)
- 科学(43127)
- 农(41636)
- 管理(38982)
- 财(38706)
- 大学(37009)
- 学学(35599)
- 农业(28361)
- 技术(21856)
- 教育(21400)
- 融(20611)
- 金融(20611)
- 财经(20199)
- 经济研究(19164)
- 业经(17688)
- 经(17375)
- 业(15532)
- 问题(14795)
- 版(13766)
- 贸(13395)
- 科技(13240)
- 业大(13012)
- 统计(12845)
- 技术经济(12825)
- 国际(12578)
- 商业(12564)
共检索到370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连星 刘晓光 张杰
关于双边政治关系对母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以往研究往往忽略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性特征和成败因素。本文基于2005—2014年中国企业层面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友好双边政治关系有助于促进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多元化程度和投资成功率的提高,但存在一定的政策工具和行业差异。与长期性的正式外交关系相比,短期性的高层互访和非正式的友好城市交流,对于企业投资规模和多元化程度的促进效应更强,尤其是友好城市交流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对外投资成功率,而双边政治冲突则对企业投资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在不同行业中,对于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资源获取型行业,友好双边政治关系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对于容易遭受双边政治形势冲...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光 杨连星
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双边政治关系能否对东道国制度环境起到一定的优化补充效应?以往研究往往忽略了双边政治关系与东道国制度环境间的交互影响。本文基于2005-2014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通过构建双边政治关系、东道国制度环境差异等指标,实证分析表明:第一,友好的双边政治关系对东道国制度环境具有一定的优化效应,促进企业海外投资;相反,双边政治冲突则表现出一定的恶化效应;第二,不论是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友好的双边政治关系对东道国制度差异均起到了一定的补充效应,降低了东道国制度距离的阻碍,增强了企业海外投资的合法性;第三,进一步,友好的双边政治关系与东道国制度环境的互补效应,能够显著提升企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戴利研 李震
本文利用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联合国大会决议的投票行为作为双边政治关系的代理变量,以中国对89个国家2003—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双边政治关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整体而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会受到双边政治关系的显著影响,政治关系的亲密有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东道国制度质量可以降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双边政治关系的敏感度,且制度质量的调节只能在中国对比自己制度质量高的国家投资时发挥作用。以2008年为分界点,后危机时代双边政治关系对投资的影响更加显著,双边政治关系的经济效应也会显著地受到东道国制度质量的调节。此外,中国改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关系,可以促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潘镇 金中坤
本文将政治因素纳入制度分析框架,考察了双边政治关系和东道国制度风险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机制和效应。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2003-2013年在117个国家直接投资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1)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趋于流向政治关系好和制度风险高的东道国;(2)政治关系和制度风险的效应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着明显的差异;(3)在制度风险大的东道国,良好的政治关系作为一种替代性的制度安排,减弱了在东道国经营的不确定性,有效地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而在制度风险小的东道国,良好的政治关系没有带来对外直接投资的明显增加,更多地起到了对东道国环境的补充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连星 刘晓光
关于反倾销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以往研究往往忽略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反倾销贸易壁垒所产生效应估计存在偏误。本文通过构建相关理论模型以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二元边际,实证分析发现:反倾销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即反倾销对于企业投资扩展边际具有较为一致的促进效应,但对于企业投资集约边际促进效应并不显著。分投资行业来看,反倾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能源行业和金属业投资规模和投资范围的扩张,但抑制了交通运输业投资二元边际的扩张。分投资目的国来看,反倾销能够显著地促进
关键词: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对外直接投资 反倾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阙澄宇 崔洁 马斌
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影响在企业、行业和城市层面存在异质性;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水平、提升企业监管效率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行业数字化转型、相似企业行动决策和成功企业行动决策对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具有溢出效应。本文为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推动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实证依据,也为政府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源丹 刘洪钟
在世界经济新格局背景下,内外部多种力量推动了全球价值链重构进程,中国作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参与者,有追求合理收益、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求,而对外直接投资是推动重构全球价值链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文章从价值链双边合作度、价值链相对地位双重维度构建全球价值链重构测度指标,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结构性视角探讨其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对全球价值链重构均存在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发达国家样本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子样本下其促进效应更为明显;相比金融危机前,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促进作用在2008年后更为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连星 张方 张皞
文章针对以往研究中忽视的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性特征,利用上市企业关联交易数据库和企业年报获取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融资约束与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间存在的复杂影响。多种模型的计量结果显示:第一,融资约束对企业投资二元边际呈现显著的制约效应,并且这种约束效应与融资约束强度存在正向关联,对于集约边际的负向影响均高于扩展边际;第二,融资约束对企业投资的二元边际影响存在显著的所有制差异,对民营企业的抑制效应尤为显著,但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并不存在负向影响,即金融压制体制以及银行信贷"所有制歧视"可能极大地阻碍了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第三,在不同对外投资类型中,生产型、研发型和资源型对外投资所产生的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融资约束对其ODI二元边际均呈现一定的抑制效应,尤其对于生产绿地型投资的约束效应最强。因此,对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消除银行贷款活动的"所有制"歧视,积极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快中国本土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协天紫光 樊秀峰 黄光灿
在全球多边投资体制缺失和双边投资协定无序发展的背景下,便利化建设能否有效驱动海外投资增长已引发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前有关东道国投资便利化与母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仅集中于一元规模分析,尚未展开二元边际的结构性讨论。为此,文章基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追踪数据,详细考察了东道国便利化建设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东道国便利化建设显著促进了中国对外投资扩展边际的增长,但对集约边际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且克服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研究结论仍然成立。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投资对经济周期十分敏感,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有助于中国资本"走出去"。同时,与能源行业相比,便利化建设更有利于推动运输和房地产行业投资扩展边际的提高。另外,东道国发展阶段的差异和中国投资政策导向的差别也将产生异质化作用,非低收入经济体和政策导向国推进便利化建设对投资扩展边际增长的驱动效应更加明显。第三,进一步的渠道分析表明,便捷的营商环境、透明的政策环境与健全的金融服务是提高投资扩展边际的关键所在。文章的研究对于从东道国便利化发展角度理解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揭示了便利化建设将在推动全球新一轮的投资浪潮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本照 杨园园 张燕
本文从贸易成本和产品需求偏好两个视角,构建企业面对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的出口决策模型,并依据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特点,描摹了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不确定性和出口两者关系的调节路径。在此基础上,运用2001—2013年中国企业数据,实证检验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效果,以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显著抑制企业当前出口扩展边际,但对集约边际的影响效应不明显;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缓解了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受目的国经济政策波动的冲击,但不同类型对外直接投资的调节作用具有差异性,其中商贸服务类投资的调节作用最显著;目的国经济发展水平与营商环境的差异、企业出口产品类别和企业要素密集度类型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效应以及对外直接投资调节效应的大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昀妍 樊秀峰
双边政治关系被认为是国家间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互信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1996~2014年中国对亚欧国家出口的HS6分位商品数据分析发现:总体上看,高层互访能积极促进出口数量边际的增长,确实发挥了政治为经济服务的功能,其中元首互访产生的积极效应更加显著;从不同地区和收入水平来看,高层互访对促进出口数量边际增长的作用显著,友好城市关系有助于对欧洲和高收入国家的出口数量和价格边际的增长,却对亚洲和中低收入国家的出口有抑制作用,双边政治冲突成为抑制三元边际的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丝路"特征变量和欧洲对高收入国家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亚欧"合作特征变量对亚洲和中低收入国家影响显著。总之,要积极利用现有合作机制,发挥好双边政治关系对出口贸易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
双边政治关系 亚欧国家 三元边际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昀妍 樊秀峰
双边政治关系被认为是国家间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互信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19962014年中国对亚欧国家出口的HS6分位商品数据分析发现:总体上看,高层互访能积极促进出口数量边际的增长,确实发挥了政治为经济服务的功能,其中元首互访产生的积极效应更加显著;从不同地区和收入水平来看,高层互访对促进出口数量边际增长的作用显著,友好城市关系有助于对欧洲和高收入国家的出口数量和价格边际的增长,却对亚洲和中低收入国家的出口有抑制作用,双边政治冲突成为抑制三元边际的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丝路"特征变量和欧洲对高收入国家的
关键词:
双边政治关系 亚欧国家 三元边际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富华 贺歌 姜玉梅
本文针对2008—2017年中国对5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基于双边、多边投资政策协调视角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资政策协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双边投资协定(BIT)会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入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负向影响;进一步考虑双边政治关系的调节效应,发现双边政治关系会强化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效应,减弱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向效应;以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为代表的多边投资协调机制会部分抵消双边投资政策协调机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影响,而双边投资协定会弱化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向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曲文俏 陈磊
本文对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中存在的大量零值数据给予高度关注,借鉴企业异质性理论,从东道国制度质量视角,对山东省2004—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二元边际进行了剖析。从扩展边际来看,山东省更倾向于投向政局稳定、政府管控能力强但民主程度相对落后的国家;从集约边际看,东道国政治越稳定,法治水平越高,山东省对其投资的额度越高,而东道国民主程度对山东省投资额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山东省与投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建立投资伙伴关系,对其投资量更大。
关键词:
一带一路 OFDI 二元边际 制度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增长——基于数字文化出口贸易的解释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基于三元边际视角
政治风险、文化距离和双边关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研究
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投资协定异质性的视角
金融危机如何影响服务产业贸易流量——基于二元边际的分析视角
互联网如何影响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基于贸易成本与本地市场效应视角
双边政治关系对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区位选择影响研究
双边政治关系与我国石油进口安全——基于PPML模型的经验分析
政治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意愿和规模的影响——基于实物期权和交易成本的视角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基于扩展边际与集约边际视角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