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28)
2023(6775)
2022(5841)
2021(5329)
2020(4668)
2019(10621)
2018(10507)
2017(20546)
2016(11099)
2015(12342)
2014(12437)
2013(11963)
2012(11063)
2011(10028)
2010(10219)
2009(9925)
2008(10065)
2007(9034)
2006(8114)
2005(7572)
作者
(30941)
(26228)
(26207)
(24799)
(16499)
(12373)
(11873)
(10029)
(9762)
(9353)
(8813)
(8611)
(8521)
(8379)
(8224)
(7787)
(7610)
(7557)
(7528)
(7420)
(6533)
(6314)
(6287)
(5930)
(5834)
(5798)
(5778)
(5645)
(5203)
(5071)
学科
(47451)
经济(47374)
管理(42956)
(37017)
(33380)
企业(33380)
方法(20633)
数学(17916)
数学方法(17760)
(17543)
(13972)
(11617)
财务(11598)
财务管理(11577)
环境(11382)
企业财务(11150)
中国(10768)
(10010)
业经(9985)
(9876)
(9252)
(8920)
贸易(8915)
(8740)
(8707)
体制(8612)
(8261)
金融(8259)
(7994)
银行(7981)
机构
大学(164686)
学院(161958)
(71601)
经济(70242)
管理(63062)
理学(54547)
理学院(53961)
研究(53363)
管理学(53157)
管理学院(52857)
中国(41040)
(37250)
(33445)
科学(29212)
财经(29001)
(26245)
(26203)
(24145)
中心(23684)
研究所(23315)
经济学(22724)
财经大学(21551)
(21293)
北京(21011)
业大(20360)
经济学院(20355)
(19591)
(19217)
师范(19053)
(18778)
基金
项目(105084)
科学(84360)
基金(79392)
研究(77080)
(68130)
国家(67600)
科学基金(59030)
社会(52425)
社会科(49769)
社会科学(49754)
基金项目(41955)
(39067)
自然(37416)
自然科(36551)
自然科学(36541)
自然科学基金(35923)
教育(35841)
(33089)
资助(32319)
编号(29704)
(25480)
(24874)
成果(24863)
重点(23523)
教育部(22115)
国家社会(22092)
(21994)
人文(21418)
(20969)
创新(20643)
期刊
(80645)
经济(80645)
研究(49738)
中国(32296)
(31280)
管理(25321)
学报(22691)
科学(21907)
(19068)
大学(18304)
学学(17425)
(16062)
金融(16062)
财经(15385)
教育(14499)
(13217)
经济研究(12783)
技术(12466)
农业(12352)
业经(11110)
问题(10864)
(10605)
国际(10394)
世界(8248)
财会(8100)
技术经济(7739)
(7295)
会计(7286)
现代(7161)
理论(7116)
共检索到247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光  杨连星  
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双边政治关系能否对东道国制度环境起到一定的优化补充效应?以往研究往往忽略了双边政治关系与东道国制度环境间的交互影响。本文基于2005-2014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通过构建双边政治关系、东道国制度环境差异等指标,实证分析表明:第一,友好的双边政治关系对东道国制度环境具有一定的优化效应,促进企业海外投资;相反,双边政治冲突则表现出一定的恶化效应;第二,不论是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友好的双边政治关系对东道国制度差异均起到了一定的补充效应,降低了东道国制度距离的阻碍,增强了企业海外投资的合法性;第三,进一步,友好的双边政治关系与东道国制度环境的互补效应,能够显著提升企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潘镇  金中坤  
本文将政治因素纳入制度分析框架,考察了双边政治关系和东道国制度风险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机制和效应。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2003-2013年在117个国家直接投资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1)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趋于流向政治关系好和制度风险高的东道国;(2)政治关系和制度风险的效应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着明显的差异;(3)在制度风险大的东道国,良好的政治关系作为一种替代性的制度安排,减弱了在东道国经营的不确定性,有效地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而在制度风险小的东道国,良好的政治关系没有带来对外直接投资的明显增加,更多地起到了对东道国环境的补充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戴利研  李震  
本文利用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联合国大会决议的投票行为作为双边政治关系的代理变量,以中国对89个国家2003—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双边政治关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整体而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会受到双边政治关系的显著影响,政治关系的亲密有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东道国制度质量可以降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双边政治关系的敏感度,且制度质量的调节只能在中国对比自己制度质量高的国家投资时发挥作用。以2008年为分界点,后危机时代双边政治关系对投资的影响更加显著,双边政治关系的经济效应也会显著地受到东道国制度质量的调节。此外,中国改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关系,可以促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倩  李芳芳  程宝栋  
双边政治关系、东道国制度环境往往是影响母国OFDI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文章阐明了这种交互效应如何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理论机制,并构建PCSE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双边政治关系中的双边投资协定与制度质量优化互补;而高层互访、伙伴关系与制度质量之间更倾向于相互替代,缓解投资成本及风险的上升;政治冲突则显著抑制了对制度质量较差的东道国的投资,提高非正式制度距离的门槛效应。区分不同制度环境的东道国,以推动不同的政治互信方式,使两者交互效应更为凸显,在促进OFDI活动上形成共振,同时辅以海外投资风险预警机制的强化,将有助于实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投资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羽  任荣明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走出去"战略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实现形式。文章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东道国制度环境问题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制度环境偏好。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文章建议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双重角度改善我国企业所面临的东道国制度环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羽  任荣明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走出去"战略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实现形式。文章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东道国制度环境问题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制度环境偏好。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文章建议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双重角度改善我国企业所面临的东道国制度环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羽  任荣明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走出去"战略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实现形式。文章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东道国制度环境问题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制度环境偏好。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文章建议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双重角度改善我国企业所面临的东道国制度环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连星  刘晓光  张杰  
关于双边政治关系对母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以往研究往往忽略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性特征和成败因素。本文基于2005—2014年中国企业层面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友好双边政治关系有助于促进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多元化程度和投资成功率的提高,但存在一定的政策工具和行业差异。与长期性的正式外交关系相比,短期性的高层互访和非正式的友好城市交流,对于企业投资规模和多元化程度的促进效应更强,尤其是友好城市交流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对外投资成功率,而双边政治冲突则对企业投资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在不同行业中,对于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资源获取型行业,友好双边政治关系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对于容易遭受双边政治形势冲...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田祖海  杨文俊  
本文利用2005~2014年世界各地区外国直接投资(FDI)流量和制度评估数据,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度异质性的视角,分别检验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度变量对FDI流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制度异质性因素对FDI的影响较为明显。发达国家的政权稳定性、话语权和问责制评分与FDI流量呈负相关,与腐败控制评分呈正相关;发展中国家则是法治指标对FDI流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发达国家应当通过加强腐败控制来推动FDI流量增加,而发展中国家则应通过完善法治制度来促进外商直接投资FDI流量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祁春凌  邹超  
基于经济自由度指数、全球政府治理指数以及荷兰学者Hofstede的国家文化指数,全面构建了东道国经济、法治和文化制度的评价指标,利用2003-2009年我国在51个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数据,考察了东道国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正式与非正式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OFDI受到制度因素的驱动,具有显著的"弱效制度"规避和"强效制度"寻求动机。具体来看,东道国较高的经济制度和法治制度质量对我国对外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东道国正式制度质量越是优于我国,越能吸引我国的投资。非正式制度方面,东道国华裔关系资产对我国的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非正式制度距离(文化距离)会对我国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旸慜  姜建刚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为例,检验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道国法制化程度促进了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但东道国民主化程度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根据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本文将总体样本分成四个子样本。研究进一步发现,东道国法制化程度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具有普遍使用性,但东道国民主化程度阻碍了我国民营企业以及流入自然资源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海伟  郑林雨  陈胜发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海外投资重点逐步转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沿线国家制度质量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文章基于2004—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直接投资数据,实证分析了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腐败控制水平提升、市场经济环境更加自由,会正向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促进中国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并扩大投资规模,而法治水平导致的高贸易壁垒会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明显阻碍作用。此外,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开展投资活动制度偏好具有高城市化率趋向性、弱基础设施规避性、高经济发展质量选择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中海  南楠  
基于"一带一路"框架下,采用20052014年"一带一路"5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SFA模型测算并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率及潜力。结果表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非效率",对大多数国家的投资效率较小,投资潜力巨大。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国家投资潜力的对比分析,发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阐释了制度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联系,发现法律规范和民主程度越高,中国对其直接投资潜力越大,说明一定程度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制度背离"现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常君晓  李飞跃  黄玖立  薛军  
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为背景,基于2002—2019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东道国制度质量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危机前相比,危机后企业更倾向投资于制度质量高的国家(地区);该结果不受危机前后东道国资产价格变化的影响,与“抄底说”有本质的区别;机制检验显示东道国制度质量在产权制度和契约制度两种渠道上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本研究说明在不利的经济环境中,高制度质量国家(地区)更能维护企业利益,降低交易成本,稳定企业投资的预期回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本研究有助于解开东道国制度质量谜题,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田毕飞  梅小芳  杜雍  王波浪  
本文基于2003—2013年52个国家(地区)的GEM非平衡面板数据,结合制度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构建了外商直接投资、东道国制度环境与东道国国际创业的概念模型,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东道国国际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总制度环境均对东道国国际创业具有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正向调节东道国总制度环境与东道国国际创业的关系;外商直接投资的调节效应在发达国家(地区)主要通过降低创业失败惧怕率和提高东道国吸收能力实现。进一步分析发现:东道国总制度环境对东道国国际创业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在管制环境和规范环境对国际创业的影响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总制度环境与东道国国际创业关系的调节效应主要体现在对管制环境与国际创业关系的调节方面。本文据此提出了优化管制环境、健全规范环境、完善认知环境、合理引导外商直接投资以促进中国的国际创业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