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55)
- 2023(9158)
- 2022(7762)
- 2021(7170)
- 2020(5738)
- 2019(12722)
- 2018(12641)
- 2017(23848)
- 2016(12601)
- 2015(13834)
- 2014(13336)
- 2013(12650)
- 2012(11041)
- 2011(9849)
- 2010(9862)
- 2009(9515)
- 2008(9002)
- 2007(7921)
- 2006(6871)
- 2005(6286)
- 学科
- 济(42682)
- 经济(42597)
- 管理(42518)
- 业(36101)
- 企(31850)
- 企业(31850)
- 方法(16325)
- 财(15517)
- 制(14316)
- 农(13744)
- 数学(13541)
- 数学方法(13380)
- 中国(11876)
- 业经(11840)
- 贸(10523)
- 贸易(10518)
- 易(10333)
- 体(10001)
- 务(9707)
- 财务(9682)
- 财务管理(9658)
- 企业财务(9070)
- 银(8543)
- 银行(8533)
- 体制(8471)
- 行(8144)
- 理论(8096)
- 融(7948)
- 金融(7945)
- 农业(7607)
- 机构
- 学院(169846)
- 大学(166809)
- 济(69564)
- 经济(68105)
- 管理(64783)
- 理学(55869)
- 理学院(55338)
- 管理学(54449)
- 管理学院(54124)
- 研究(51586)
- 中国(40515)
- 财(36330)
- 京(33078)
- 财经(28290)
- 科学(28049)
- 经(25631)
- 江(25527)
- 中心(24784)
- 所(23656)
- 农(22468)
- 业大(22135)
- 经济学(22058)
- 财经大学(21178)
- 研究所(20880)
- 范(20590)
- 师范(20361)
- 北京(20159)
- 州(20012)
- 经济学院(19838)
- 院(19167)
- 基金
- 项目(113192)
- 科学(90391)
- 研究(87128)
- 基金(82671)
- 家(70430)
- 国家(69860)
- 科学基金(61310)
- 社会(56887)
- 社会科(54000)
- 社会科学(53993)
- 省(44676)
- 基金项目(43313)
- 教育(41041)
- 自然(37765)
- 自然科(36910)
- 自然科学(36900)
- 划(36788)
- 自然科学基金(36203)
- 编号(36158)
- 资助(32531)
- 成果(28989)
- 制(28074)
- 部(25389)
- 重点(25389)
- 创(24882)
- 课题(24740)
- 发(24042)
- 国家社会(23790)
- 创新(23201)
- 教育部(22735)
共检索到252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锐 汤振朋 时如义
我国电煤价格形成机制经历了从计划价格到价格双轨制,再到完全市场化的过程。自2013年电煤价格正式并轨运行,完全由市场化以后,电煤价格之间的冲突仍然存在。因此,本文将双边匹配理论应用到电煤交易市场,根据煤电双边市场多属性交易的特点,基于双边匹配视角提出电煤价格生成机制,建立煤电企业模糊信息匹配模型,求解双边匹配交易下的电煤价格。并为理顺电煤价格生成过程、保障电煤市场平稳运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立宏 郁义鸿
近年来,煤电矛盾始终困扰着相关产业与政府,其实质是未能构建起有效的电煤价格形成机制。本文分析了四种典型纵向结构下的价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煤电产业链价格机制失效的原因。本文提出了煤电产业链整体规制的观点,并构建了整体规制框架,讨论了电煤基准价格、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之间的关系,以及煤电一体化对电煤价格形成的影响。本文认为,基于现实背景,以电价倒推来确定电煤基准价格并对电煤价格实施区间规制,应可作为近期内解决煤电矛盾的可行方案。
关键词:
纵向结构 价格形成机制 煤电整体规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齐子翔 于瀚辰
通过对企业区位选择与开发区招商引资进行双边匹配的机制设计,可将厂商选址的单边搜寻行为变为市场与政府的双边匹配过程,将各地分散市场变为全国集合交易,重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激发市场微观主体活力。通过地方政府对自身比较优势的自我挖掘,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市场出清,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职能有机统一的格局,助力产业有序转移,为从根本上化解我国产能过剩以及重复建设等经济顽疾提供有效路径。
关键词:
产能过剩 经济结构调整 产业经济发展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同扬 谭亮 曹国年
领导—下属交换关系的感知匹配存在双方融洽型、领导高估型、下属高估型和双方冷漠型四种形态。领导给予下属的支持越高,双方关系的质量将越高;同样,下属觉察到来自领导支持越高,也越容易促进双方关系的融洽。本研究收集了来自长三角地区企业252对领导—下属配对样本,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证明了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领导支持感,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都显著影响领导—下属交换关系的感知匹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晋 李晏墅 张春梅
社会转型过程中,中西文化的融合使得员工同时内化了传统性和现代性观念,成为"双文化"员工。本文分析"双文化"员工多重匹配感的形成机制,并将员工多重匹配感聚焦在工作匹配感和组织匹配感。结合文化框架转换模型,从工作和组织的视角,将环境因素分为角色明确和组织公平,分析社会转型中"双文化"员工与环境因素的互动,以此界定员工多重匹配感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过程明确与传统性相符,促进了员工的工作匹配感;程序公平与现代性相符,促进了员工的组织匹配感。本文还对目标明确与分配公平的理解进行了扩充,为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驰茵 翁灵双
工作场所包容感产生于员工在工作环境中归属和独特价值需求双重满足的情形,它对员工的行为、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目前劳动力多样化的背景下,提高员工知觉到的包容感能帮助员工建立积极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表现,继而提升组织绩效。然而,现有研究对其前因形成探究不足,未能体现其内涵及形成过程。本研究立足雇佣身份多样性情境,基于人-环境匹配理论,从匹配的增补型和互补型二类特征入手构建研究模型,分析其中员工工作场所包容感前因与形成机制。进一步地,本研究从组织雇佣身份多样性、组织氛围以及个人身份出发探讨形成机制的边界条件,构建了一个跨层研究模型。本研究基于雇佣身份多样性情境推进了对工作场所包容感形成机制的思考,有助于企业更大程度利用好人力资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曼 菅利荣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仍面临着"高端产业,低端技术"的发展困境,如何突破产业关键技术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是突破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及前瞻性技术的核心环节,中国正在兴起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航空高技术产业园等跨组织知识集成平台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平台。本文依托跨组织知识集成平台探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机制,构建了创新主体间的灰靶双边匹配模型,并采用平衡计分法建立了以创新能力为重要衡量标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案例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实用性,可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曼 菅利荣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仍面临着"高端产业,低端技术"的发展困境,如何突破产业关键技术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是突破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及前瞻性技术的核心环节,中国正在兴起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航空高技术产业园等跨组织知识集成平台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平台。本文依托跨组织知识集成平台探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机制,构建了创新主体间的灰靶双边匹配模型,并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昱方 徐悦
明确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生成机制可以为区域创新路径的选择指明方向,降低政策的成本与风险。城市创新系统中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标识的匹配是创新的起点,匹配形成的黏着机制是创新动力的来源。以无锡市为例探讨了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要素,包括城市现代化水平、政策环境、基本生活条件、创业创新配套服务以及人力资源支持五个方面。将无锡市作为案例,分析了其现阶段的动力要素匹配情况,发现人力资源支持是目前无锡创新环境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城市创新系统 创新环境 人与环境匹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霍晓萍 任艺 李华伟
基于双边匹配算法,以资本成本为约束标准,考虑国有企业国有股权比例要求和非国有企业投资容量限制这两个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获取企业投资吸引力指数,并依据双方企业匹配后的事先价值确定严格偏好序清单进行匹配设计。通过构建异质资本双边匹配决策支持系统,重构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的模式,为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提供可实现信息共享、投资互选的平台。
关键词:
异质资本 投资互选 双边匹配 决策支持
[期刊] 改革
[作者]
施晟 周洁红
在对国内外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借助产权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比较制度分析等理论工具,从安全防范机制、三方管理机制、双重认证机制、市场需求机制、终端监控机制、责任追溯机制、社区连坐机制、重复博弈机制八个维度对食品安全治理机制进行经济分析后认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应构建包括信誉制度、监督制度和激励制度在内的三重监管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玉珑 罗晓燕 孙睿
文章以排污权交易为背景,设计并建立了排污权交易高低匹配市场机制。该机制能够解决现实排污权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清淡,把排污许可证匹配给效用最大的双方,并在均衡时的交易量是达到所能成交的最大量。为促进建立稳定活跃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宗锦 国庆
本文在非对称信息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引入竞争性的电煤价格进行分析得出:电煤价格市场化对规制部门进行电力产业规制产生了影响,在电煤价格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应提高对电力产业的激励程度;煤炭企业的租金随着自身讨价还价能力和发电企业效率的提高而增加;发电企业的垄断租金随着规制部门激励程度和自身效率的提高而增加,随着煤炭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而减少。因此,应加强电力产业规制,采取多种措施限制电煤价格,实现煤炭电力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电煤价格 电力产业规制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恩创 任玉珑 朱春波
在发电侧电力市场双边竞价过程中,为了约束发电商的市场力,提出一种基于双边合同的高低匹配竞价机制,并构建了与现实情况接近的基于Swarm的多agent仿真模型。在agent的博弈过程中,agent具有自治能力,可以采取学习博弈方法,充分利用所获取的信息,在竞价过程中不断修正其价格和电量的申报策略。通过对南方某电力市场的仿真,发现在任何市场中发电商都可以通过减少上网容量策略,提高市场成交价格,以实施市场力,但在供大于求的市场中,其市场力的范围要弱于供小于求的市场。引入双边合同的高低匹配竞价机制可以把发电商的市场力约束在一个更小的范围内,且采用容量标准判断发电商是否实施市场力比价格标准更加有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