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4)
- 2023(8376)
- 2022(6839)
- 2021(6151)
- 2020(5277)
- 2019(12146)
- 2018(11619)
- 2017(22301)
- 2016(11894)
- 2015(13205)
- 2014(13177)
- 2013(12848)
- 2012(11154)
- 2011(9694)
- 2010(9743)
- 2009(9459)
- 2008(9527)
- 2007(8277)
- 2006(7123)
- 2005(6321)
- 学科
- 企(73727)
- 企业(73727)
- 业(67931)
- 管理(59949)
- 济(55851)
- 经济(55781)
- 方法(31208)
- 数学(23694)
- 数学方法(23305)
- 财(23040)
- 业经(20293)
- 务(19500)
- 财务(19477)
- 财务管理(19465)
- 企业财务(18515)
- 技术(14527)
- 划(12831)
- 理论(12382)
- 企业经济(12245)
- 和(12091)
- 经营(11581)
- 策(11321)
- 技术管理(10882)
- 制(10588)
- 决策(9750)
- 中国(9556)
- 计划(8991)
- 体(8790)
- 人事(8485)
- 人事管理(8485)
- 机构
- 学院(174443)
- 大学(170374)
- 管理(79812)
- 济(73077)
- 经济(71800)
- 理学(69786)
- 理学院(69199)
- 管理学(68092)
- 管理学院(67758)
- 研究(46045)
- 中国(36896)
- 财(35579)
- 京(33861)
- 财经(28846)
- 科学(26579)
- 经(26132)
- 江(25590)
- 商学(23147)
- 商学院(22929)
- 业大(22287)
- 中心(22060)
- 经济学(21644)
- 财经大学(21526)
- 所(21238)
- 北京(20564)
- 经济管理(20310)
- 州(20120)
- 经济学院(19611)
- 研究所(19102)
- 农(18891)
- 基金
- 项目(118254)
- 科学(97125)
- 基金(89342)
- 研究(86286)
- 家(76279)
- 国家(75600)
- 科学基金(68870)
- 社会(57769)
- 社会科(55044)
- 社会科学(55027)
- 省(47479)
- 基金项目(47015)
- 自然(45581)
- 自然科(44728)
- 自然科学(44719)
- 自然科学基金(43967)
- 教育(40437)
- 划(38618)
- 资助(36460)
- 编号(33474)
- 创(27246)
- 部(26415)
- 重点(26053)
- 创新(25161)
- 业(25090)
- 成果(24979)
- 国家社会(23955)
- 人文(23692)
- 教育部(23673)
- 发(23661)
共检索到243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升泽
文章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棱柱的五维度从两个视角构建层次关系。建立维度、相关方及指标的绩效进度计算模型,设计多相关方环境中的成长型企业绩效棱柱评价系统。为验证其有效性,以A成长型企业为例导入初值,经自动运算后,分别在两个视角上显示维度、相关方和指标的各项绩效评价结果以直观的反映其绩效优劣。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婧 王普查
当今的商业环境要求企业管理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相联系。然而,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并未全面考虑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员工、供应商、监管者和社区的重要性。近来,一种基于对传统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整合的绩效棱柱法,克服了传统绩效评价方法的不足,把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放在了核心位置,并强调运用能够提供有效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数据的方法,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本文在介绍绩效棱柱法内容框架的基础上,对绩效棱柱法的创新之处做了探析,并对其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绩效 评价 棱柱法 应用 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依如 蒋婷婷
绩效棱柱模型是第二代业绩管理体系之一,相较于传统的平衡计分卡模型,其着重关注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与贡献。伴随着低碳经济的热潮,传统平衡计分卡模型已经无法满足物流企业业绩评价的需要,文章设计了基于这两者的综合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的理念构建了一个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关键词:
物流企业 业绩评价 绩效棱柱 低碳经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巧义
一、利益相关者——一个值得关注的视角1984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利益相关者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企业的股东、债权人、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等,这属于企业最紧密利益相关层,直接与企业发生经济关系,关联度最为密切;第二层次是政府部门、本地居民、本地社区、媒体、环保主义组织等压力集团,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智俊 胡海青 张道宏
绩效棱柱模型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框架和战略实施工具,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对绩效棱柱模型进行改进后,分析了孵化企业发展战略、内部运营管理和外部网络主体合作程度等相互关联的几个要素之间的耦合度。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耦合度对于孵化企业的四种孵化模式,即封闭式孵化、专业性孵化、社群式孵化和动态性孵化的模式选择的影响。这一模型对我国的孵化企业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绩效棱柱模型 孵化企业 孵化模式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徐爱萍
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不仅是一个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所在,也是其价值实现的关键驱动因素。因此,对智力资本绩效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目前理论界对智力资本绩效评价的研究仍存在许多客观、不易操作的难题。文章通过对当今企业战略性绩效评价方法的移植和嫁接,提出了智力资本绩效评价的新方法——基于绩效棱柱思想的平衡计分卡模型,这一研究为智力资本绩效评价提供了新的评价方法和思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先国 凤陶
本文构建了一个以成长型指标为基础的营销绩效评价体系,从营销创新能力、企业社会责任、供应链效率和行业发展能力四个方面进行测量。讨论了成长型营销绩效指标的评估方法,以多层次模糊评价方法为例,阐述了评价的操作过程,为企业的应用提供了决策基础。
关键词:
营销绩效评价 成长型指标 多层次模糊评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娟 田冠军
近年来,医疗卫生体制经过了一系列改革,改革意见明确指出公立医院是政府设立的非营利性、公益性的独立实体,要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内容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绩效棱柱模型以利益相关者为视角,以利益相关者满意度为起点、需求与贡献为两翼,注重战略、流程、能力的动态匹配。本文在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中引入绩效棱柱模型评价方法,期望以此对其进行绩效考评,并形成一套真正适合公立医院特点和长远发展的系统有效的绩效评价方法。
关键词:
绩效棱柱模型 绩效评价 公立医院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必成 谢晓晖
小型工业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国内专门对小型工业企业成长能力的研究较少。我们从小型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决定企业成长的各类财务指标与定性指标,并且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指标体系,对企业的成长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价,为政府和企业制定今后的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劲松 张含笑
本文以2011—2015年我国沪深A股成长型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契约结构视角出发,研究激励型和福利型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对成长型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帮助更多成长型企业更加精准的制定激励方案,在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保持业绩持续高速增长。研究结果表明:激励型股权激励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财务绩效;进一步将契约结构按模式分类下,成长型企业采用股票期权模式更利于财务绩效的提升。
关键词:
成长型企业 股权激励 财务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慧娟
本文通过分析绩效棱柱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该方法下企业资产重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构建以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绩效评价指标框架的基础上,分别选取股东、客户、职员及政府四个利益相关者作为研究主体。在一定时间期限内,结合财务数据以及采样调查信息,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最后从各利益相关者角度说明,用绩效棱柱法对企业资产重组绩效进行评价,为企业更好地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提供帮助。
关键词:
棱柱法 资产重组 绩效评价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慧娟
本文通过分析绩效棱柱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该方法下企业资产重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构建以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绩效评价指标框架的基础上,分别选取股东、客户、职员及政府四个利益相关者作为研究主体。在一定时间期限内,结合财务数据以及采样调查信息,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最后从各利益相关者角度说明,用绩效棱柱法对企业资产重组绩效进行评价,为企业更好地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提供帮助。
关键词:
棱柱法 资产重组 绩效评价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晴 卢凤君
将项目绩效管理过程中的绩效目标与激励、绩效评价与诊断、绩效纠偏与提高等各个环节作为管理节点,以成长型企业研发创新类项目为例,重点揭示项目绩效管理过程中冲突的内涵和特征,探究项目绩效管理过程中目标冲突、利益冲突和行为冲突的作用机理、主要影响及内在成因,研究提出运用TR IZ创新理论中的分割原理、物场模型和中介物原理化解三类冲突的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鸿萍
企业的长期成长依赖于创新,包括探索型创新和改进型创新。通过多案例定性研究,得出的结论为:第一,高层管理团队通过动态的时间分配、资源分配,使企业能够同时进行改进型创新和探索型创新;第二,改进型创新和探索型创新“共舞”存在两种不同模式,分别为团队中心模式和CEO中心模式;第三,尽管这两种模式在高层管理团队的责任分配上有所不同,但都能够综合各种环境因素进行动态决策,并取得令人满意的财务表现。
关键词:
高层管理团队 探索型创新 改进型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