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4)
2023(3816)
2022(3232)
2021(3251)
2020(2829)
2019(6858)
2018(6862)
2017(13078)
2016(7236)
2015(8403)
2014(8234)
2013(7910)
2012(7026)
2011(6348)
2010(6776)
2009(6054)
2008(5846)
2007(5057)
2006(4400)
2005(3894)
作者
(21179)
(17725)
(17714)
(16821)
(11320)
(8560)
(7885)
(7011)
(6701)
(6360)
(6161)
(6149)
(5829)
(5798)
(5462)
(5446)
(5240)
(5065)
(5062)
(5015)
(4606)
(4580)
(4286)
(4050)
(4007)
(3983)
(3972)
(3870)
(3690)
(3504)
学科
(28128)
经济(28107)
管理(19223)
(17144)
方法(16819)
数学(15540)
数学方法(15064)
(14517)
企业(14517)
中国(6834)
(6775)
(6199)
理论(6111)
业经(5276)
(4881)
地方(4791)
(4543)
贸易(4532)
教学(4490)
(4415)
农业(4373)
(4248)
技术(4240)
资源(3983)
(3923)
(3790)
(3629)
环境(3580)
(3453)
银行(3446)
机构
学院(98023)
大学(96161)
管理(38525)
(35028)
经济(34203)
理学(33602)
理学院(33228)
管理学(32058)
管理学院(31916)
研究(30796)
中国(23494)
科学(21563)
(20771)
(19725)
业大(17712)
(16285)
农业(15684)
(15306)
(15003)
研究所(14977)
中心(14653)
技术(13037)
北京(13014)
(12478)
(12197)
师范(12011)
财经(11732)
(11366)
(11042)
工程(10720)
基金
项目(69005)
科学(53619)
基金(48883)
研究(46933)
(43851)
国家(43544)
科学基金(37382)
(28557)
社会(27711)
自然(26680)
社会科(26243)
社会科学(26235)
自然科(26123)
自然科学(26119)
自然科学基金(25636)
基金项目(25384)
(24035)
教育(23430)
资助(21513)
编号(19225)
重点(15913)
(14626)
成果(14537)
(14433)
(14316)
计划(14110)
课题(13974)
创新(13616)
科研(13437)
大学(12627)
期刊
(35819)
经济(35819)
研究(24335)
中国(23215)
学报(17922)
(17201)
科学(16055)
管理(15027)
教育(13789)
大学(13446)
学学(12579)
农业(12192)
技术(11460)
(11187)
(7660)
统计(7612)
(7001)
金融(7001)
(6881)
业经(6426)
决策(6285)
经济研究(5821)
业大(5540)
资源(5386)
财经(5374)
技术经济(5315)
图书(5268)
科技(5148)
职业(5130)
(5024)
共检索到143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忠  周勇  卢元爽  查显涛  
为研究双螺旋旋耕埋草刀辊对水田土壤耕整时的工作性能,以相似原理为理论依据,基于LabVIEW搭建扭矩测试平台,制作与原型大小比例为1∶2的模型刀辊,以工作扭矩为评价指标,以土壤含水率、前进速度、刀辊转速和耕深为试验因素,在室内土槽条件下对该模型刀辊的工作扭矩进行研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模型刀辊的工作扭矩随前进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刀辊转速的增加而减小。选取L18(37)正交表,开展上述4因素对模型刀辊工作扭矩影响的正交试验,极差结果显示,土壤含水率、耕深、前进速度及刀辊转速对模型刀辊的工作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元爽  张国忠  周勇  汲文峰  李兆东  李怡  
采用相似法研究双螺旋旋耕埋草刀辊对土壤的切削特性,根据相似原理设计并制作了与原型刀辊比例为1∶2的旋耕埋草模型刀辊。为检验模型刀辊横刀螺旋线是否存在制造误差,基于逆向工程技术,以模型刀辊的横刀组为对象开展了三维形状的重构研究。以端面横刀侧平面为基准平面,利用FD-Y685型三坐标测量机对螺旋横刀组进行了扫描,利用CATIA V5软件对所获取的云图进行了导入和过滤处理,借助MATLAB软件以过滤后的云图测量数据为依据对横刀刃口螺旋线进行反求。结果表明:横刀刃口螺旋线上各测量点与对应理论反求点之间距离最大值为6.016mm、最小值为0.624mm、平均值为3.243mm;各测量点与对应反求点间最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为民  王耀华  彭嵩植  
通过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把正、反转旋耕刀的运动统一起来 ,用同一个方程表示 ,二者只是在不同的切土范围内工作。用这种方法对正、反转旋耕刀的不同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 ,可知在同样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条件下 ,反转旋耕刀能以较低的转速获得较高的切削速度。对ⅠS2 2 5、ⅡS2 2 5和T140三种正、反转旋耕刀进行了单刀切土扭矩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在旋耕速度比值较大、切土角变化的影响较小时 ,反转旋耕刀的切土扭矩小于正转旋耕刀 ;但切土角对旋耕刀切土扭矩的影响很大 ,不合适的切土角会使旋耕刀切土扭矩大大增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居敏  夏俊芳  张甜  张秀梅  
分析1GMC–70型船式旋耕埋草机核心耕作部件螺旋横刀的制造工艺过程,研究制造工艺误差量及对整机耕作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采用近似加工方式,致使螺旋横刀的旋转轴线与刀辊轴线构成了空间异面直线,两者之间垂直距离为204.2 mm,空间夹角为28.7°;螺旋横刀刃口上各点的旋转半径、静态滑切角和静态切土角等参数波动区间分别为[189.0,200.0]、[14.7°,32.4°]和[70.3°,73.7°]。螺旋横刀端部静态滑切角最小(14.7°)时,属于砍切范畴,导致耕作过程中端部刃口缠草;螺旋横刀端部刃口旋转半径最大(200.0 mm)时,静态切土角最大(73.7°),这些因素影响整机单遍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覃世利  张洁  杨刚  刘亚  
在全球技术差距不断收敛的情境下,仅依靠创新要素的物理堆集难以取得成功。在创新文化催化下,让创新要素迸发出最大活力并重新组合,有助于突破障碍、提升创新绩效。借助生物学的基因双螺旋结构,构建企业创新文化基因模型,分析其演化机理。其中,企业战略和知识管理构成双链,创新价值观是决定基因,制度创新是助力基因,自主创新是动力基因,创新成果是能力基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模型应用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辛治杰  
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发展与社区文化建设密不可分,二者互相融合、协同发展。借鉴DNA双螺旋理论,以社区教育发展、社区文化建设为双链,以参与主体、活动载体为氢键构建双螺旋模型。从螺旋的动态特征、内聚耦合、运行机理三个方面对模型进行详细解读,进一步反映社区教育与社区文化之间互相促进、螺旋上升的关系;从目标协调统一、路径深度融合、主体参与配合、资源共建共享四个方面保障双螺旋模型的运行。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包俊  廖艳  
以TFV理论为指导,借鉴DNA双螺旋结构的特征,提出通过组织结构扁平化、领导力培养、员工培养形成精益建造管理理念支撑关键链,通过企业标准化管理、5S管理、供应链管理形成精益建造管理关键技术应用关键链,以此构建基于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筑企业精益建造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莉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产业集群是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能凸出"倍增效应"。产业集群集聚了大量人才孵化的重要创新资源,人才孵化的成效决定了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源"的大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人才孵化的互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了强大合力,为产业集群注入独特竞争优势。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人才孵化的互动机理,以螺旋式系统方法论构建产业集群与人才孵化的"需求型"与"供给型"的双螺旋模型。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芮正云  蒋豪  
[目的/意义]发展创客空间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途径,而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镇理应起到带头作用,基于众创空间快速兴起的时代背景,探讨高校的创客空间建设问题。[方法/过程]首先总结了高校建设创客空间的独特优势;其次,分析了基于线上线下"双螺旋"模型的创客空间构建,以及创客空间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最后,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论证了引起高校创客空间生态系统熵变的内外部因素,并结合高校创客空间的新生劣势提出相应的稳固机制和发展策略。[结果/结论]高校建立线上线下动态耦合的"双螺旋"创客空间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奎  陈丽佳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新聚焦点,各国政府都在通过制定扶持政策来推动本国新兴产业发展。我国各地各部门也在加紧制定相应扶持政策,决策需求十分迫切。本文充分比较了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和扶持政策上的不同侧重点,分析了我国各主要省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选择上的异同,在充分借鉴"创新2.0"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双螺旋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衍生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政策体系的钻石模型,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政策体系的框架设计和具体政策措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顿国强   李鑫   纪欣鑫   盛泉宝   纪文义  
针对传统排肥器存在施肥不均而造成肥料利用率低问题,设计了一种双排肥轮结构的同向双螺旋排肥器,通过理论分析确定排肥器的理论排肥量及影响排肥均匀性的参数,以排肥轮螺距、中心距、叶片高度为试验因素,排肥均匀性波动系数和轴向平均速度为试验指标,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螺距对排肥均匀性波动系数影响为极显著,中心距、叶片高度对均匀性波动系数影响为显著,螺距、中心距、叶片高度对轴向平均速度影响为极显著,并在排肥轮中心距为48 mm,螺距32.5~33.2 mm、叶片高度13.5~14.7 mm时,均匀性波动系数≤10%、肥料轴向速度≥30 mm/s,排肥器作业性能最佳。在最优参数组合下排肥均匀性波动系数台架试验与仿真试验相对误差为1.47%、单圈排肥量台架试验与仿真试验相对误差为1.96%,台架试验与仿真试验吻合较好。在不同转速下同向双螺旋排肥器较单螺旋排肥器排肥均匀性波动系数平均降低64.21%、单圈排肥量平均提升72.16%,优化后的同向双螺旋排肥器排肥均匀性好且排肥流量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志强  
创业型人才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创业教育目标不明确、创业教育课程不完善、创业教育模式不健全等问题,运用生物工程领域的"双螺旋"结构模式,通过重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等途径构建了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双螺旋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亚东  朱林  
从创新的内涵与相关背景出发,总结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含义;以DNA双螺旋结构为基础仿生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阐述其碱基含义;站在双螺旋的视角对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关系进行研究,建立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双螺旋模型,并对相关过程做详细模拟;最后基于技术与知识的双螺旋模型结构对创新模式的形成基础、性质和特点进行说明,旨在能够更深入地揭示创新的运行规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伟伟  梁大鹏  于渤  
在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技术能力与技术管理的关系模式和作用方式,并应用对81家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是相互耦合的关系,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是以双螺旋形式相互耦合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的双螺旋耦合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鹰  鲁特·莱兹多夫  武夷山  
在简要概述三螺旋模型的发展背景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基础上,侧重研讨三螺旋模型的量化分析方法,强调协合度T作为量化三螺旋的有效指标。本质上是通过互信息对大学、产业和政府交互作用的不确定性进行测度,反映的是大学、产业和政府机构协同和合作的程度;其负值指向区域化而正值指向全球化。通过近年的三个实例展示了应用并提出了改进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