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57)
- 2023(2440)
- 2022(2104)
- 2021(1961)
- 2020(1618)
- 2019(3677)
- 2018(3662)
- 2017(6544)
- 2016(3333)
- 2015(3460)
- 2014(3512)
- 2013(3393)
- 2012(3169)
- 2011(2775)
- 2010(2866)
- 2009(2593)
- 2008(2483)
- 2007(2300)
- 2006(1973)
- 2005(1869)
- 学科
- 济(12622)
- 经济(12613)
- 管理(8514)
- 业(7840)
- 企(6807)
- 企业(6807)
- 方法(5510)
- 数学(4934)
- 数学方法(4860)
- 结构(4802)
- 学(4173)
- 财(3837)
- 产业(3758)
- 贸(3681)
- 贸易(3679)
- 易(3627)
- 制(3358)
- 中国(3332)
- 农(3108)
- 产业结构(2900)
- 体(2858)
- 业经(2688)
- 地方(2634)
- 务(2612)
- 财务(2607)
- 财务管理(2602)
- 理论(2563)
- 体制(2529)
- 企业财务(2476)
- 电子(2352)
- 机构
- 学院(50229)
- 大学(50176)
- 济(18085)
- 经济(17670)
- 研究(17322)
- 管理(15943)
- 理学(13817)
- 理学院(13621)
- 管理学(13132)
- 管理学院(13058)
- 科学(12553)
- 中国(12429)
- 京(11014)
- 农(10604)
- 业大(9603)
- 所(9076)
- 农业(8476)
- 研究所(8461)
- 财(8091)
- 中心(7779)
- 江(7629)
- 北京(6799)
- 技术(6700)
- 院(6698)
- 财经(6655)
- 范(6521)
- 工程(6491)
- 师范(6230)
- 室(6127)
- 经(6074)
共检索到70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许晓威 张玉良
基于介电湿润效应的数字微流控技术在操作单个微液滴方面所表现出的独特优势使其已在生物、医学及化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与应用.数字微流控芯片中较高的驱动电压不但容易使芯片的介电层被击穿,而且较强的电场会给液滴中的活性物质带来不可逆的损伤,因此,降低介电湿润芯片的驱动电压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理论分析得到由2块相同单极板共平面芯片构成的双胞胎结构芯片不但能获得较大的介电驱动力,而且临界驱动电压更低.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双胞胎结构设计的芯片不仅能提高液滴的平均运动速度,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驱动电压,特别是在较低驱动电压时可获得更优的液滴驱动效果.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孙志军
本文利用从人口抽样调查中生成的16—35岁的双胞胎数据,采用OLS和双胞胎组内差分法估计了教育的收益率及其异质性。主要得到两个结果:第一,在没有纠正测量误差的情况下,混合OLS估计的教育收益率为14%,而组内差分估计仅为4%左右。参照相关研究对结果进行一个简单的修正后,差分估计值也不到6%。这意味着用OLS会高估教育的收益率。第二,那些能力越高、家庭背景越好的个体,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教育,同时从教育中获得的收益也越多。
关键词:
双胞胎 教育收益率 差分估计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瑞
在控制消费习惯形成因素基础上,采用OLS和双胞胎组内差分法,就真实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估计以及消费者异质性与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基本分析思路。从中国国情出发,建立了预防性储蓄动机实证模型,并试图通过微观数据的搜集,分析消费者异质性与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关系。通过比较同卵双胞胎数据的组内差分估计、异卵双胞胎数据的组内差分估计与混合OLS的估计结果,得出真实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不可观测的个体储蓄行为导致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与消费习惯形成下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 动机强度 异质性 双胞胎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师维 饶坚 陈润 琚生根 李勤
作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四川大学提出了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的指导方针。针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的不足,以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针对课程中典型的接口芯片,对现有的实验项目进行升级改造或重新设计。改造和设计的实验项目立足于该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发掘了现有实验设备的潜力,节约了资源,为具有川大特色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创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
双创 接口芯片 实验教学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任春艳 马圆圆 王景冉 师进生
设计并制作了10种不同结构的玻璃微流控芯片。向微混合器中通入NaOH的水溶液和酚酞的乙醇溶液,借助体视显微镜(CCD)拍摄微通道中两流体的颜色变化,并测定红色液流的宽度,计算出各种结构微混合器的混合程度。最终优选出连续半圆结构、圆柱结构、扇形结构的3种微混合器,其混合程度均为100%。该实验的进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进行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芯片设计 芯片制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蒋兰兰 王思佳 刘庆斌 蒋成刚 宋永臣
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采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利用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发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水合物开采实验模拟系统,搭建了沉积层低温高压条件下水合物生成和分解的实验台,实现微尺度下孔隙内水合物生成形态和赋存特性的可视化研究,探究水合物分解过程中的气水渗流特性,探明水合物分解主导机制和二次生成影响机理。可为水合物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重要的研究手段和理论依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章先 王继璇 丁伟勇 鲍建芳 李肖梁
为践行科教协同育人理念,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环节,该文设计了抗体芯片应用于真菌毒素多重检测的综合性实验。基于竞争反应模式,通过设计抗体芯片布局和配套装置,同时制备真菌毒素完全抗原辣根过氧化物酶标物,经优化相关反应条件,最终建立了可实现真菌毒素多重检测的抗体芯片技术。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实现对4种真菌毒素的同时定量检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此综合性实验将病原微生物中真菌毒素的防控需求与免疫检测技术研究热点相结合,可在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同时,提升学习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与传统验证性实验相比,融入科研成果的综合性实验的开展,将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和激发其创新思维和科研热情,助力综合素质提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应媚 张华 李闽慧
芯片产业的发展关乎下游相关"新经济"的兴衰。本文以台积电的成长路径为案例,通过系统梳理其发展历程,总结出中国台湾地区芯片产业"后发制人"的崛起之路:多维度的产业扶持政策、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合适的企业"掌舵人"、精准的模式创新、高效的政府基金。
关键词:
台积电 芯片产业 产业发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艳 唐海贤 景昊 张斌 高茜
结合数字电路相关课程的改革,针对数字电路中常用的74/54系列逻辑门芯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常用逻辑门芯片测试装置。该装置为电子技术相关理论和实践教学提供了快速、直观、稳定的测试方式,提高了实验室芯片检测的效率与准确率,同时也提高了理论与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数字电路 逻辑门 芯片测试 实践教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瑾宇 马丽仪 陶秋燕 刘晓雨
以1994—2018年间我国芯片产业合作专利数据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对芯片产业专利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芯片产业合作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网络整体效率和同步能力不足,韧性和可靠性较低,网络具有无标度特征,网络整体规模不断增大但密度不断下降,网络会更加松散;不同类型主体在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具有显著差异,企业的影响力最高、高校次之,科研机构不具备明显的中心性。因此,企业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网络中的信息和资源优势,开展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高校应立足于实际,发挥自身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寻求与企业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研机构应当积极与企业和高校合作,投身于合作网络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卢瑾 张昱路 任宏亮 覃亚丽
为提高微纳光学传感器的测温精度,基于多模微环谐振腔光芯片,搭建了高精度温度测量装置。装置通过采集微环谐振腔多模温度传感数据,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有效融合多模传感信息,提高传感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多模传感方法在24.9~32.0℃的温度范围内,测量精度为±0.074℃,与单模微环谐振腔传感方法相比降低了温度探测极限。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林大钦 赵荣丽 赖苑鹏 刘强
为了解决芯片系统级测试(system level test, SLT)装备定制化程度高,设计知识无法有效复用,从而导致的设计周期长的问题,对SLT装备的快速定制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构建SLT装备的设计知识原型,提出一种装备快速设计框架,包括基于核心设计参数的设计知识表征和机械模块间特殊的聚合方式,即“靠接”行为,有效地实现了装备设计知识的存储和复用。基于构建的设计知识原型,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利用团队开发的数字工厂仿真平台,封装SLT装备组件库,搭建SLT装备数字孪生设计原型,以参数配置的方式快速输出三维设计方案。采用半实物在环仿真技术进行虚拟调试,使装备的设计制造与调试并行并互相印证。对于装备的设计以及调试,相比于传统方法,周期降低约30%,成本降低约40%,人力投入降低约6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建丽
芯片设计是连接现实需求和芯片供给的桥梁,也是芯片制造的“蓝图”,对于数字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全球芯片设计产业表现出少数巨头企业主导、美国领先的整体态势。中国则依托人力资源和需求场景优势,芯片设计产业快速发展。但是,从全球产业生态来看,中国芯片设计业的整体影响力偏低、两端受制于人、处于产业链和生态位的从属地位,且创新链产业链存在明显堵点,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企业“小而散”缺乏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企业间合作尤其是协同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匮乏。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支持中国自研架构的推广和开源架构生态培育、鼓励园区搭建一站式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突破组织限制打造IDM升级版、强化产业技术创新的应用牵引、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等。
关键词:
产业生态 芯片设计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贝贝 李娜 李存金
芯片制造技术攻关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提升该类技术自主创新水平是扭转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关键。以技术系统结构变化为切入点,基于结构再造原理,构建芯片制造技术集成创新机理理论框架,并以芯片光刻工艺专利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系统结构再造是实现技术集成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技术市场需求引导下,调整或重构芯片制造技术系统中技术元素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集成规则,使系统各部分间的关系更加协调、相互配合更加高效,从而推动原技术系统向高良品率、高集成度和低能耗芯片制造新技术系统转变;(2)芯片制造技术系统结构变化包括技术元素种类变化、元素间关联关系变化和元素比重变化3种原因;(3)根据系统结构变化程度,将结构再造分成结构调整和结构重组两类。该结论有助于加深相关企业和技术人员对芯片制造技术创新原理的理解,同时对复杂技术系统创新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系统结构再造 芯片制造技术 集成创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龙学文 任禹凡 屈博
加速发展以芯片为基础的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减少对进口芯片的依赖,使我国真正成为科技强国。芯片是高端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关键,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过程中,我国对芯片需求不断增加。但国内芯片企业大多只涉及中低端设计和制造,不能完全满足高端科技产业的需求。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影响下,中国要想走自主创新之路,成为科技强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