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96)
2023(12622)
2022(10344)
2021(9283)
2020(7604)
2019(16590)
2018(16514)
2017(30972)
2016(16560)
2015(17703)
2014(17034)
2013(16825)
2012(14959)
2011(13015)
2010(12957)
2009(12157)
2008(12029)
2007(10698)
2006(9151)
2005(8564)
作者
(45668)
(38562)
(38240)
(36059)
(24525)
(18321)
(17261)
(14655)
(14375)
(13774)
(13120)
(12852)
(12207)
(12044)
(11895)
(11630)
(11497)
(11468)
(11269)
(10857)
(9565)
(9205)
(9200)
(8780)
(8635)
(8573)
(8475)
(8450)
(7705)
(7552)
学科
(81944)
(77275)
企业(77275)
(69696)
经济(69622)
管理(68526)
方法(29053)
业经(27497)
(25773)
(23383)
数学(21074)
数学方法(20865)
(20655)
财务(20633)
财务管理(20614)
企业财务(19587)
农业(17210)
技术(17087)
环境(16617)
(16261)
(15678)
中国(15361)
(14702)
(13962)
理论(13508)
(13218)
企业经济(12165)
(12151)
贸易(12146)
(11808)
机构
学院(234152)
大学(224319)
(97062)
经济(95344)
管理(94616)
理学(81434)
理学院(80707)
管理学(79557)
管理学院(79137)
研究(70997)
中国(56130)
(46061)
(45302)
科学(43138)
(40653)
财经(36662)
(35656)
(35183)
业大(34548)
(33339)
中心(32599)
农业(32081)
研究所(31699)
经济学(28790)
(28212)
商学(27876)
商学院(27611)
北京(27494)
财经大学(26955)
(26212)
基金
项目(155498)
科学(124939)
基金(114833)
研究(113758)
(99675)
国家(98791)
科学基金(87303)
社会(74289)
社会科(70603)
社会科学(70587)
(63489)
基金项目(60582)
自然(56960)
自然科(55743)
自然科学(55729)
自然科学基金(54785)
(51198)
教育(50999)
资助(45611)
编号(44751)
(36954)
(36495)
重点(34780)
(34062)
成果(33389)
创新(33219)
(33204)
国家社会(31007)
(30621)
课题(30344)
期刊
(111237)
经济(111237)
研究(62932)
中国(41929)
管理(40489)
(40265)
(38744)
学报(33255)
科学(32513)
农业(26976)
大学(25566)
学学(24830)
业经(21955)
技术(21617)
(20911)
金融(20911)
教育(18806)
财经(18231)
经济研究(17753)
(16938)
(15759)
问题(13696)
技术经济(13394)
财会(13308)
商业(12356)
现代(12233)
(11301)
科技(10983)
(10877)
世界(10740)
共检索到341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融   陈效林   夏雨晴  
双碳背景下重污染企业的绿色转型是必然趋势,而CEO在绿色转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2015—2019年重污染企业并购数据,研究了双碳政策实施以来CEO开放性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CEO开放性越高,重污染企业发起绿色并购的可能性越大;高管团队绿色注意力和短视倾向在CEO开放性对绿色并购的影响上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同时,CEO权力削弱了CEO开放性对高管团队绿色注意力的积极影响。另外,CEO开放性的提高会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并抑制普通并购,尽管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并购在短期内不会增加实质性绿色创新,但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异质性分析发现,CEO开放性的提高对绿色并购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高风险承担企业、低环境监管省份企业以及高行业期望绩效顺差企业中更大。因此,重污染企业在鼓励开放性CEO开展绿色并购的同时,要健全企业高管间的沟通机制,适当抑制CEO权力的过度使用,强化企业绿色发展意识,借助绿色并购实现企业绿色转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松涛  魏宇琼  董梦园  陈霞  
文章基于高阶梯队理论,以我国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CEO开放性人格特征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CEO开放性特征越强,越有助于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绿色创新,在控制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调节效应检验还表明,CEO开放性特征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推动效应,在环境规制、政府研发补助较强和高等教育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尤为显著;进一步的作用机理研究还发现,CEO开放性特征主要通过推进企业风险承担与研发投入、吸引机构投资者、构建绿色发展战略等渠道,来推动企业的绿色创新。研究揭示了受环境规制冲击与挑战的产业背景下,CEO开放性特征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规律,为我国重污染行业企业绿色创新的宏微观管理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娆  李天虹  
绿色并购作为一种新兴绿色投资方式是企业响应“双碳”战略、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基于2008—2020年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以《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节能低碳”政策)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分析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1)“节能低碳”政策对推动重污染企业开展绿色并购作用显著;(2)从作用机制看,“节能低碳”政策通过节能约束激励机制驱使重污染企业实施绿色并购;(3)“节能低碳”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推动作用在东部地区、非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执行力度大的地区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高的行业中更为明显。基于此,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应结合地区和行业特征,差异化推进节能降碳工作;重污染企业要积极响应“节能低碳”政策,依托绿色并购实现绿色转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爱玲  刘昕  邱金龙  申宇  
本文基于2012—2016年重污染企业并购数据,考察了媒体压力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影响,并以绿色并购前后会计信息质量的变化为切入点,探究了媒体压力下企业绿色并购的真正动机。研究发现:媒体压力越大,重污染企业越倾向于进行绿色并购;在实施绿色并购后,重污染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显著下降,存在着降低信息透明度以减少外界关注的问题。同时,基于媒体压力的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规模偏小,并购后环保投资并没有显著增加,且并购后披露了更多的软环境信息。这些证据表明,重污染企业迫于媒体压力所实施的绿色并购仅仅是转移舆论焦点的策略工具,而非实质性的绿色转型。在拓展性研究中发现,企业CEO的环保经历、内部控制质量和外部市场化水平能够抑制绿色并购后的会计信息质量下降,有助于保障媒体环境治理功能。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企业绿色管理与绿色投资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也从绿色并购的新视角证实了媒体压力下企业环境行为改善的不可持续性,有助于理论界和管理部门正确认识媒体的环境治理功能和媒体压力下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真正动机,从而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娆   李天虹  
“双碳”战略背景下,绿色并购是重污染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20年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从作用机制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增加环境规制强度和提供财政支持推动重污染企业开展绿色并购;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推动作用在东部地区、非资源型城市、竞争度高的行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基于此,应综合考虑地区、行业和企业特征,针对性完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重污染企业要积极响应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借助绿色并购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凌润泽   潘爱玲   张国珍  
在“双碳”目标下,绿色并购逐渐成为企业推进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以2010—2020年A股上市重污染企业为样本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绿色并购能促进重污染企业的研发投资,CEO环保经历具有正向调节效应;绿色并购对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源于绿色并购能够提高企业的合法性地位,从而获得政府补助、税收优惠和债务融资等政府和市场的资源支持;企业绿色并购后更愿意履行环境责任和披露环保“硬”信息以维持合法性提高带来的创新资源禀赋;绿色并购对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也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以及企业价值。上述研究为绿色并购促进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学理支持,也为“双碳”背景下重污染企业如何通过绿色并购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世磊   任宇静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环境问题逐渐显现。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导致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寻求发展和保护两方面的途径。当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途径,也是绿色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环境规制的不断健全,需要企业加速绿色转型。本文从理念创新、环境规制、资源利用、环境影响和技术创新五个方面阐述了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娆   刘晨   杨小伟  
以2008—2021年我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绿色并购对企业绿色形象的塑造作用、影响机制和作用场域。研究发现:绿色并购显著提升了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形象。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并购可通过提升绿色创新和社会责任水平塑造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形象;绿色并购塑造绿色形象存在明显的作用场域,主要发生于高管有绿色经历、上市公司位于环境重点城市和上市公司属于高质量人才密集型企业的情境下。将绿色并购与绿色形象相结合,不仅可拓展绿色并购的理论框架,同时,对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树立良好形象亦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汪海凤   韩刚   李修玉  
《环境保护税法》的颁布实施推动了中国绿色税收制度的改革,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2011—2022年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双重变换模型(CIC)研究了环境保护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有效促进了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且主要通过促进企业内部主动提升ESG表现及在外部提高合法性要求两种方式影响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保护税对不同类型的绿色并购具有不同的效应,对垂直绿色并购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同时,环境保护税对小规模、风险承担水平高及处在成长期和成熟期的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本文的研究揭示了环境保护税与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关系,是对企业环保投资、绿色转型研究的深入,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环境保护税法》提供重要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潘爱玲   张启浩   李广鹏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其中推动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是重中之重。本文基于2011-2021年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并购数据,考察了中小投资者环境关注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投资者环境关注会加大企业的监管压力和声誉压力,强化管理层的环保意识,从而促进重污染企业实施绿色并购,且中小投资者环境关注驱动下的绿色并购提升了绿色创新质量并获得了更好的资本市场表现。针对提问内容特征的进一步分析显示,文本长度越长、负面问题数量越多,这种促进作用越明显。此外,当企业存在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处于高市场化地区时,中小投资者环境关注的积极作用越显著。本文丰富了绿色并购驱动因素和中小投资者积极主义的相关研究,为建设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俭   陈西  
自20世纪90年代发端至今,企业绿色竞争力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在环境与发展关系转型的“双碳”背景下,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发展动向尚缺乏系统梳理。文章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国际的489篇相关文献展开文献特征及文献内容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研究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国际文献发表数量均呈指数型增长,关键词以供应链管理、环境管理为代表的可持续性管理为主,研究热点涉及企业绿色管理模式和企业绿色管理技术两大类别;实证研究是研究企业绿色竞争力的主旋律,但科研合作网络密度及研究关联度有待提升,缺乏碳中和、碳达峰等新的环境背景下的相关理论创新,同时企业实时真实数据研究不足。据此,从加深各研究主题关联度、构建整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和利用好企业真实运营数据三个方面展望了该主题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文富  李逸璇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日益提高。本文选取重污染行业中的20家火力发电企业,通过建立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和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法,对2017~2021年火力发电行业的环境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效率评价,并探讨分析相关指标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1)2017~2021年火力发电行业的环境绩效整体是进步的,环境绩效水平改善的主要推动力是技术进步;但仅有一部分火力发电企业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火力发电企业的整体技术进步还存在很大发展空间;(2)技术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率在逐年递减,企业需要重点关注其生产要素的配置是否合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翠  李立民  
我国正处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物流企业大消耗、大排放的特点与碳中和的理念相违背,亟需采用合理举措转型升级。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物流企业的数据,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对物流企业碳减排效率的影响,并深入探究了其作用的机制路径。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发展与物流企业碳排放效率呈现显著正向相关性,绿色金融能够缓解物流企业融资约束,提高资金流通效率,为物流企业碳减排和转型升级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因此,要持续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加快金融创新,推动绿色金融与物流企业碳减排的有效融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维军   王昕  
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量绿色金融能否如“手术刀”般真正发挥改善企业环境社会绩效的作用,抑或只成为部分企业“漂绿”营销的“麦克风”。结果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不仅未显著加剧企业“漂绿”行为,而且对“漂绿”倾向较重的企业起到了遏制作用。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重污染企业的环境社会绩效,且这一正向作用在非国有性质、位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和非高科技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鉴于此,应扩大区域绿色金融改革试点范围,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助力重污染企业改善ESG表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章尹赛楠   李青原   李昱  
绿色信贷政策是通过资源配置助力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本文在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异质性分析为绿色信贷政策下重污染企业的转型困局提供解决思路。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会促使重污染企业污染排放减少、生产的环境有益产品增加,但也导致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机制检验表明绿色信贷政策能约束重污染企业的长期融资,造成研发投入削减,且并未倒逼重污染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重污染企业可以通过主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积极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推动绿色创新等方式保障生产效率。本文研究结论从企业视角为平衡绿色信贷政策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