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0)
- 2023(9981)
- 2022(8209)
- 2021(7476)
- 2020(5758)
- 2019(12299)
- 2018(12258)
- 2017(21890)
- 2016(11413)
- 2015(12062)
- 2014(11066)
- 2013(10475)
- 2012(9307)
- 2011(8281)
- 2010(8246)
- 2009(7256)
- 2008(6443)
- 2007(5839)
- 2006(5025)
- 2005(4158)
- 学科
- 管理(42274)
- 济(37194)
- 经济(37164)
- 业(35949)
- 企(32034)
- 企业(32034)
- 技术(15373)
- 环境(13964)
- 中国(12291)
- 方法(12278)
- 技术管理(11804)
- 业经(11464)
- 农(11318)
- 划(9828)
- 学(9570)
- 数学(9530)
- 财(9362)
- 数学方法(9358)
- 理论(8530)
- 地方(8005)
- 和(7758)
- 农业(7608)
- 制(7493)
- 贸(7248)
- 贸易(7239)
- 银(7046)
- 银行(7032)
- 易(7021)
- 行(6796)
- 融(6662)
- 机构
- 学院(148169)
- 大学(143067)
- 管理(59494)
- 济(56623)
- 经济(55424)
- 理学(51443)
- 理学院(50909)
- 管理学(49933)
- 管理学院(49661)
- 研究(45875)
- 中国(34483)
- 京(28804)
- 科学(28437)
- 财(25044)
- 江(22892)
- 中心(21691)
- 业大(21278)
- 所(21152)
- 农(20982)
- 财经(19638)
- 研究所(19221)
- 范(19171)
- 师范(18950)
- 州(18437)
- 技术(18342)
- 经(17776)
- 院(17742)
- 北京(17525)
- 商学(16375)
- 经济学(16357)
- 基金
- 项目(104840)
- 科学(84928)
- 研究(79643)
- 基金(75237)
- 家(65416)
- 国家(64837)
- 科学基金(57611)
- 社会(51272)
- 社会科(48630)
- 社会科学(48619)
- 省(44896)
- 基金项目(40159)
- 教育(36898)
- 自然(36690)
- 划(36167)
- 自然科(35932)
- 自然科学(35924)
- 自然科学基金(35271)
- 编号(32103)
- 创(29060)
- 资助(27417)
- 创新(26025)
- 成果(24008)
- 发(23864)
- 重点(23766)
- 课题(22862)
- 部(21250)
- 国家社会(21141)
- 制(20917)
- 项目编号(20091)
共检索到218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陶克涛 任静 冯泰文 宝恩德尔
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亟需进行绿色创新来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而绿色创新的一个关键逻辑是进行绿色创新搜索。本文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运用211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以探究绿色创新搜索对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绿色创新搜索深度与广度均对探索式绿色创新、利用式绿色创新、非环保遗忘和环保改变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非环保遗忘与环保改变均对绿色创新搜索两个维度(深度与广度)与两种类型绿色创新(探索式绿色创新和利用式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内部整合的调节效应未得到验证。本研究丰富了绿色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揭示了绿色创新搜索如何影响绿色创新的“黑箱”,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简冠群 贾腾飞
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下,我国乳业在发展与改革方面面临空前压力,肩负着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重要使命。而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推动全产业链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乳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基于此,文章选取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为案例,探究其在“双碳”背景下,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因及其产生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伊利的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为其带来了明显的经济价值和发展成效,传递出绿色技术创新对我国乳业进行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同时,这也对乳业日后的低碳可持续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先江
绿色创业企业经常会接收到顾客绿色抱怨,通过探索顾客绿色抱怨转化为探索式绿色产品创新的机理,将探索性学习作为中介变量,将变革型领导作为调节变量构建顾客绿色抱怨转化为探索式绿色产品(服务)创新的概念模型,并以国内225家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探索性学习在顾客绿色抱怨与探索式绿色产品(服务)创新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最有价值的发现在于变革型领导在其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喜和 胡志飞
选取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讨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高管环保背景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可以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高管环保背景可强化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激励效果。作用渠道分析显示,金融科技可以通过影响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和企业环保信息披露意愿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高管环保背景则会进一步强化该渠道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具有环保背景的女性高管和年长高管的领导下,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激励效果更加显著;高管环保背景还可以强化金融科技在促进企业绿色实用新型创新、绿色发明创新和绿色创新质量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因此,企业应建立一个高效的管理团队,并积极地利用金融科技促进企业绿色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邵灵芝
以包括两个互补产品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的二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基于互补产品绿色创新溢出效应和捆绑效应,考虑互补产品供应商绿色创新与否、零售商的绿色营销和销售策略,构建多阶段供应链定价与绿色度决策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和数值实验,研究发现:当互补产品的捆绑效应较大时,互补产品供应商的最优策略是进行绿色制造,而零售商的绿色营销和捆绑销售策略与互补产品供应商的最优策略和捆绑效应大小有关;供应链中其他成员进行绿色制造和投入会促进产品供应商提高绿色制造水平,且零售商的捆绑销售也会促使其提高产品绿色度;另外,互补产品的绿色创新溢出效应也会影响供应链成员及整体的利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庭强 何雯 刘梦 李世收
基于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约束,绿色技术创新成为降低化工产业碳排放量、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也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之一。论文基于对绿色化工技术创新现实背景和特征表现的理论梳理,着重从污染“零排放”、双维“低碳化”、绿色“新技术”等角度分析了绿色化工技术特征,并从产业内部创新机制、市场外部创新机制以及政府干预机制等层面,深度剖析了化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内部创新为主、外部创新协助和政策创新引导的化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路径,并基于自主研发与人才激励并行、市场导向与信息建设并重以及低碳导向与金融扶持并举等方面为中国化工产业绿色创新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中和 绿色技术 化工产业 创新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庭强 何雯 刘梦 李世收
基于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约束,绿色技术创新成为降低化工产业碳排放量、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也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之一。论文基于对绿色化工技术创新现实背景和特征表现的理论梳理,着重从污染“零排放”、双维“低碳化”、绿色“新技术”等角度分析了绿色化工技术特征,并从产业内部创新机制、市场外部创新机制以及政府干预机制等层面,深度剖析了化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内部创新为主、外部创新协助和政策创新引导的化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路径,并基于自主研发与人才激励并行、市场导向与信息建设并重以及低碳导向与金融扶持并举等方面为中国化工产业绿色创新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中和 绿色技术 化工产业 创新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先江
文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将绿色创业背景下服务业低碳服务创新划分为以技术为基础的渐进式低碳服务创新、以市场为基础的渐进式低碳服务创新、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低碳服务创新和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低碳服务创新等四种方式,将环境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低碳服务创新方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理论模型,并以湖北省214家服务企业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边明英 俞会新 张迎新
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重要影响,但针对服务业绿色创新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框架,特别是多层面影响因素的研究更为缺乏。文章以我国206家交通运输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制度理论和高阶理论构建了环境规制、高管环保意识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理论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交通运输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及高管环保意识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企业绿色工艺创新为"倒U"型的影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管环保意识对环境规制和企业绿色创新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据此,得到推动中国交通运输企业绿色创新的管理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冉 马丁
从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出发,采用改进的四阶段DEA方法对中部六省2007-2012年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进一步分析中部产业转移对效率的影响,定量分析各省产业转移状况,研究表明:第一阶段中部各省的绿色创新效率普遍较低;科技创新环境、环保规制强度、产业结构以及产业转移状况对绿色创新均有显著影响,对投入变量松弛量进行调整后的第四阶段中部各省绿色创新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最后,文章从选择承接转移产业、改善以及创新环境方面为中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提出了参考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博文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对于绿色创新的理解,要突破单一绿色技术创新的狭义视角,从绿色技术与制度创新的综合视角考察。绿色创新兼具绿色技术和绿色制度创新的双重内涵,为绿色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撑与制度保障,深刻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属性。论文创新构建了一个包含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绿色创新制度支撑力等在内的中国绿色创新能力“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中国2006—2021年的绿色专利头部百城开展特征分析。研究发现,各城市绿色创新水平普遍提升,绿色创新指数呈现从“中心—外围”向均衡发展格局演变趋势。主要构成指标呈现一些典型特征,如创新结构的绿色化转型深入推进,绿色创新逐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以及绿色创新制度效率在不同地区差异明显等。最后从提升绿色技术研发投入水平、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构建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培育绿色技术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博文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对于绿色创新的理解,要突破单一绿色技术创新的狭义视角,从绿色技术与制度创新的综合视角考察。绿色创新兼具绿色技术和绿色制度创新的双重内涵,为绿色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撑与制度保障,深刻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属性。论文创新构建了一个包含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绿色创新制度支撑力等在内的中国绿色创新能力“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中国2006—2021年的绿色专利头部百城开展特征分析。研究发现,各城市绿色创新水平普遍提升,绿色创新指数呈现从“中心—外围”向均衡发展格局演变趋势。主要构成指标呈现一些典型特征,如创新结构的绿色化转型深入推进,绿色创新逐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以及绿色创新制度效率在不同地区差异明显等。最后从提升绿色技术研发投入水平、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构建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培育绿色技术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兰梓睿 孙振清 蔡琳琳
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两大国家战略背景下,以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为例,从内部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绿色创新活动进行的影响因素,建立上下游企业以降低碳排放目标的绿色创新投入的演化博弈模型,得到上下游企业绿色创新投入的演化稳定点并分析了其进行绿色创新投入与不进行绿色创新投入的策略选择,并根据演化博弈结果对供应链中的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活动的监管者和参与者——政府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分别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维娜 袁天荣
向外进行绿色并购和从内进行绿色创新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研究发现,绿色并购能够促进绿色创新,且具有持续性,绿色并购通过获得政府、供应商和客户等利益相关者支持,从而促进绿色创新;进一步地,当企业融资约束较大、所处行业研发密集度较高时,利益相关者支持的促进效应更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文华 沈嘉敏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并购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青睐,但对绿色并购与企业环境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尚有待深化。本文基于2012—2020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发生过并购交易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绿色并购与企业环境绩效间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绿色并购能改善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绿色技术创新在这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与非高新技术企业和低研发投入强度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研发投入强度企业实施绿色并购后企业环境绩效的改善效果更显著。因此建议:积极宣传绿色并购,推动绿色转型升级;重视绿色技术创新,发挥技术协同效应;适当放宽融资约束,助力企业实现企业效益与环境绩效“双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