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87)
2023(13814)
2022(11160)
2021(10120)
2020(7829)
2019(17685)
2018(17399)
2017(32203)
2016(17281)
2015(18904)
2014(18868)
2013(18451)
2012(17366)
2011(15686)
2010(16083)
2009(14463)
2008(13990)
2007(12974)
2006(11873)
2005(10962)
作者
(49114)
(41032)
(40669)
(38512)
(25573)
(19465)
(17985)
(15778)
(15442)
(14712)
(13892)
(13756)
(13111)
(12997)
(12600)
(12478)
(12182)
(11866)
(11763)
(11647)
(10397)
(10136)
(9796)
(9369)
(9308)
(9274)
(9122)
(9069)
(8203)
(8093)
学科
(73643)
经济(73575)
管理(52143)
(50400)
(40679)
企业(40679)
中国(25546)
地方(24798)
(23672)
业经(21286)
技术(20327)
方法(19203)
环境(16510)
农业(16086)
数学(15062)
(14901)
数学方法(14865)
(14744)
产业(13781)
地方经济(13682)
(13680)
银行(13665)
(13401)
技术管理(13384)
(13341)
(13320)
(13139)
金融(13137)
理论(12495)
(12271)
机构
学院(241161)
大学(233842)
(97633)
经济(95346)
管理(90490)
研究(85042)
理学(75615)
理学院(74769)
管理学(73657)
管理学院(73206)
中国(65350)
科学(50479)
(50406)
(44310)
(42031)
(40490)
中心(39528)
研究所(37638)
(37344)
(34944)
师范(34625)
财经(33367)
(33108)
业大(32799)
北京(32723)
(31603)
(29878)
(28793)
技术(28731)
农业(28444)
基金
项目(155577)
科学(123584)
研究(121632)
基金(107280)
(92633)
国家(91741)
科学基金(79060)
社会(76001)
社会科(72118)
社会科学(72105)
(66882)
基金项目(56654)
教育(55566)
(54240)
编号(50489)
自然(47614)
自然科(46486)
自然科学(46478)
自然科学基金(45601)
(41435)
资助(40845)
成果(40619)
(38321)
课题(37852)
重点(36010)
创新(34876)
发展(33906)
(33319)
(32212)
(31231)
期刊
(124779)
经济(124779)
研究(76475)
中国(60922)
教育(38726)
管理(38322)
(36947)
(32684)
科学(32671)
学报(31618)
(26157)
金融(26157)
农业(25263)
技术(25062)
大学(25007)
业经(23656)
学学(22903)
经济研究(18643)
财经(15676)
问题(15407)
科技(14571)
(13864)
(13671)
(12971)
论坛(12971)
技术经济(12774)
图书(12683)
职业(12459)
商业(12340)
现代(11559)
共检索到391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双军  朱天志  张雅静  车建军  时国华  
建筑领域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领域。通过分析河北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的先发优势,从减碳潜力、市场蓝海和支持政策等方面剖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政府-企业-居民"、"技术-健康-文化-建筑"和"项目-旅游-乡村"多角度研究双碳背景下河北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规模化和高质化创新发展路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九阳  陈立  郭金鹏  王振伟  胡广朝  张自成  
发展被动式建筑是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政策法规、技术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四方面对影响我国被动式建筑发展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国内被动式建筑的发展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促进被动式建筑发展的对策,为被动式建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宋晓刚  刘耀华  张培兴  曹聪慧  刘宇  
首先运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环境、技术四个角度分析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宏观发展环境,然后根据钻石模型理论,从微观环境角度分析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策略,为推动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彭翔  刘娣  徐毅敏  
分析超低能耗建筑被动式及主动式技术,结合项目平面功能、立面效果,建议选择适宜该项目的遮阳措施、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光伏技术等手段实现降低建筑自身能耗、提升用能效率的需求。通过对超低能耗建筑的探索与应用,旨在为我国建筑行业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献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谢空  谢伊宁  
介绍当前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技术本土化水平、完善市场化运作、人才培养体系和完善激励政策重视产业链协同等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建筑业超低能耗发展提供支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砚君  邵增会  高瑞国  许继峥  田志敏  时国华  
超低能耗建筑能够实现节能环保,符合双碳战略目标下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针对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从供能设备选择和施工质量控制两个方面出发,提出提升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性能的关键路径;并以保定某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为例,利用Energy Plus分析实施关键路径后的建筑能耗特性,计算结果显示其全年相对节能率为57.67%,节能效果良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米旭明  
改变我国房地产业现有的发展模式,降低能耗,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房地产业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从房地产业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高能耗发展的原因,并从系统的观点提出向低能耗模式转变的具体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惠娟  胥佳慧  蔡禹龙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以及国家在河北设立雄安新区的决定,不仅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共赢创造了条件,更为京津冀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力开展拓宽了渠道。文章提出,应从建立与协同发展相适应的新思维、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京津冀实践体系及开展具有河北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五个维度,提升河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新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赖力  张婧欣  孙煜  曹圆媛  
新能源产业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作用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是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引领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影响新能源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及其内在逻辑发生深刻变化,亟待加强战略思维,积极有效应对。借鉴波特的钻石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了行业低碳竞争力分析的“绿钻”模型,揭示双碳背景下影响新能源行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及其运行机制、内在逻辑,提出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五位一体”产业创新体系,即产业链供应链模式创新、产品应用场景创新、绿色经贸规则应对创新、关键脱碳资源管理创新以及政府政策支持创新,为我国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伟  张鑫  曾祥静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日益密集的高铁网络为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本文通过搜集查阅相关文献,对高铁联网时代下对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影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作出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基础设施、产品提档升级及品牌营销三个角度提出借助高铁机遇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为京津冀及其他地区高铁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志立  
立足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围绕新时代特征、新产业诉求与新工科特色之间的耦合关系和内在逻辑,系统研判新工科的发展脉络、存在问题和未来趋势,提出了新工科与新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和互利共赢发展的具体路径:一是树立"大工程"和"大工科"理念,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二是制定战略性和前瞻性规划,助力新产业抢占科技革命制高点;三是坚持世界性和本土化原则,助力中国产业走向世界;四是强化前沿性和实用性思维,助力产业强国建设步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树伶  
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核心,产业转移升级成为重点突破领域之一。京津冀地区主要产业存在一定的梯度差异,将从根本上推动区域内产业转移,河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的正效应,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分层次、有重点地提升主要产业的承接效益和质量;二是以科技、金融创新驱动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创建协同创新的共同体;三是推动优势产业技术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层次,转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大的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四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五是借助京津人才智库,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晗  成微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实施以来,产业协同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京津冀区域内产业仍高度趋同,天津与河北地区存在明显的竞争倾向,未来区域内仍存在巨大的产业调整空间。本文通过建立衡量产业承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北各城市之间的产业承接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尽管河北整体产业承接能力有所改善,但各城市之间承接水平仍存巨大差异。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就各个层次城市如何提升其承接能力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旨在促进河北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深入进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茹蕾  姜晔  陈瑞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