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80)
- 2023(8258)
- 2022(7036)
- 2021(6382)
- 2020(5069)
- 2019(11331)
- 2018(11215)
- 2017(21578)
- 2016(11733)
- 2015(12712)
- 2014(12340)
- 2013(11829)
- 2012(10631)
- 2011(9586)
- 2010(9715)
- 2009(8826)
- 2008(8207)
- 2007(7405)
- 2006(6588)
- 2005(5767)
- 学科
- 济(40709)
- 经济(40678)
- 管理(36589)
- 业(29481)
- 企(24394)
- 企业(24394)
- 方法(15519)
- 数学(13601)
- 农(13438)
- 数学方法(13311)
- 环境(12774)
- 中国(11485)
- 财(11372)
- 业经(9640)
- 策(9320)
- 地方(9042)
- 学(8893)
- 贸(8892)
- 贸易(8888)
- 易(8652)
- 农业(8531)
- 划(8138)
- 制(8014)
- 和(7599)
- 理论(6794)
- 务(6766)
- 财务(6739)
- 财务管理(6723)
- 银(6668)
- 银行(6663)
- 机构
- 学院(155495)
- 大学(149539)
- 济(61910)
- 管理(60693)
- 经济(60461)
- 研究(51664)
- 理学(51560)
- 理学院(51071)
- 管理学(50152)
- 管理学院(49886)
- 中国(39511)
- 科学(31381)
- 京(31085)
- 财(29332)
- 所(25252)
- 中心(24310)
- 江(24194)
- 农(22870)
- 研究所(22733)
- 财经(22314)
- 业大(21582)
- 范(21026)
- 师范(20868)
- 经(20107)
- 院(19733)
- 北京(19484)
- 州(19117)
- 技术(17965)
- 农业(17701)
- 经济学(17320)
- 基金
- 项目(103573)
- 科学(82053)
- 研究(79706)
- 基金(72763)
- 家(62302)
- 国家(61784)
- 科学基金(53533)
- 社会(49000)
- 社会科(46487)
- 社会科学(46475)
- 省(42828)
- 基金项目(37652)
- 教育(36769)
- 划(35504)
- 编号(34292)
- 自然(33992)
- 自然科(33149)
- 自然科学(33140)
- 自然科学基金(32443)
- 资助(29679)
- 成果(27166)
- 课题(24253)
- 发(23758)
- 重点(23515)
- 部(22070)
- 创(21658)
- 年(20577)
- 项目编号(20552)
- 创新(20243)
- 性(19642)
共检索到233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瑛 严林志
量化评价新能源汽车政策对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政策工具、政策主体、政策主题构建三维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LDA主题模型,对我国2009~2022年中央政府发布的126份新能源汽车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政策工具结构整体分布不均,内部子工具差异较大;政策主体间协同合作不够紧密;政策主题内容丰富,“智能性”和“低碳性”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两大发展趋势。基于此,从优化政策工具配置、建立健全政策主体协同合作机制、动态调整政策主题内容和重点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政策工具 政策主题 量化评价 协同合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俊俊 徐念峰 刘备 于佳鑫
解读“双碳”目标背景和内涵,进一步明确了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理念,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系。就“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特征进行总结,即政策导向、城市产业集群、产业链结构多元化、资本密集和长周期性、处于竞争格局深度重塑期。基于产业特征和现有技术的更新迭代方向,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明确了技能人才对夯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础的关键作用。通过对未来五年开设汽车专业职业院校的技能人才供给量和产业端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定性分析,初步掌握了未来技能人才供需情况,并提出了优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方法和新建议,为加快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步伐,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效发展,助力“双碳”目标高质量达成献计献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文建 黎藜 邹莉娜
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各省(区市)的电源结构决定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碳减排优势。通过分析环境要素与能源、技术、经济、社会等因素相互驱动关系,运用DPSIR模型框架,建立新能源汽车发展竞争力综合评价矩阵,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我国省际新能源汽车发展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对比分析省(区市)竞争力的主要贡献因素。研究表明:我国省(区市)新能源汽车竞争力空间地域差异明显,呈现“东部强、中西弱,局部跳跃”的格局;广东、北京的综合竞争力排名最靠前;竞争力较强的省(区市)各要素发挥都较均衡,而竞争力较弱的省(区市)贡献较大的要素集中在能源;社会需求是最稳健的影响因素。建议省(区市)间开展技术、清洁能源等要素开发利用合作,取长补短,提升新能源汽车在省(区市)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各省(区市)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速度要与本地竞争力要素发展的强弱相协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随磊
本文对与政策工具评价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政策工具目标、属性及执行是评价政策工具的基本要素。对6个典型的政策文件进行文本分析,可以得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目标、属性及执行方面的信息,以此作为评价依据。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使用中,目标选择及工具属性具有合理性。但是,在政策工具执行中,存在政府职能定位不合理及知识传播机制不通畅问题,需要政府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政策工具 文本分析 评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栋 许鑫
运用基于可持续转型的分析框架对近年来我国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政策文件进行了政策文本分析。研究表明,政策工具多着眼于对转型的直接支持,需进一步使用破坏性政策倒逼转型;要通过政策不断调整地方政府、国有车企等体制主体,使其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相适应;应放宽在生产、营销和售后等互补性资产上对新入企业的高门槛,政策应能突出拥有核心技术企业的竞争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振华 朱亚力
本文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建立地方政府、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在新能源汽车博弈中各个利益主体的成本投入、净收益以及相关效用。演化博弈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生产商参与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增量收益高于增量成本时,无论政府是否采取激励型政策,生产商都会选择参与新能源的研发,因为参与新能源汽车开发可以对生产商带来收益。而当生产商参与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增量收益小于增量成本时,若生产商规模较大且缴纳税费大于增量利润,政府考虑到推动效果和帮扶力度,为刺激生产商投入新能源汽车研发,此时也会对其采取激励型政策;另外,政府对初次进入新能源领域的生产商应给予更高力度的优惠,降低生产商的进入门槛,这样才能激励更多生产商参与新能源研发,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芦倩 郭炜
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增加了相关风险,需要创新审计评价体系,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助力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对新能源投资业务主要风险及审计重点的识别,筛选并确定了新能源投资业务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新能源投资业务审计风险评价体系,为量化新能源投资业务的审计风险等级及具体程度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杰 陈富坚 马刘听 王静雅 王智
为加快绿色交通发展与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引入前景理论与演化博弈论耦合,构建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根据模型的复制动态方程分析政府、汽车企业、消费者的策略选择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汽车企业及消费者的决策行为会受到另外两者的决策影响;现金补贴政策能够促进汽车企业及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但补贴过低达不到预期效果;部分限制燃油汽车政策能够增加消费者使用燃油汽车感知成本,同时增加新基建的投入能够提高使用新能源汽车感知收益,有助于策略组合朝理想状态演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姜风逸 毛星童 郝殊宇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出台延续了一直以来的补贴退坡趋势,对新能源汽车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补贴政策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提高了新能源车企的研发动力;另一方面,也导致某些车企释放虚假信号来骗取高额补贴。本文运用信号博弈模型来解释在信息不对称的汽车市场中政企之间的博弈关系,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以克服汽车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提高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补贴政策 信号博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思琪 袁君宇
近年来,深圳面临的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严重,而庞大的民用汽车需求更是给深圳的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较普通汽车而言,CO排放因子可以降低76.7%,NOX排放因子可以降低33.1%,推广新能源汽车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缓减环保压力。
关键词:
污染因子 新能源汽车 深圳 政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傅为忠 潘玉 王丹
以72份有效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为基础,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政策工具-产业链”二维评价模型,利用Nvivo11软件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剖析“双碳”背景下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的现状和问题。结果表明:政策工具内部使用不均衡,“双碳”背景下政策范围和功能有待扩大。据此,提出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的制定与产业的发展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秋莹 晏合敏
低碳设计思潮影响着各类产品设计,而电动汽车设计首当其冲。本文从电动汽车能源种类、电动汽车新材料应用、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三方面展开,分析低碳设计背景下电动汽车的产业创新,并以此论述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策略,即根据电动汽车能源特点各取所长,政府帮助电动汽车车用电池市场规范标准,实现制造使用标准化,引导企业结盟合作发展,避免重复性投资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晨曦
2010年年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一组数据:2009年,我国国产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而美国汽车当年销量仅为1043万辆,这意味着我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湛泳 夏娟
低碳经济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如何通过汽车消费促成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值得探索和研究。本文结合低碳经济模式和未来汽车消费趋势,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在节能减排、能源创新等方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我国汽车消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汽车消费 能源消耗 新能源汽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银香 高珊珊 田婧茹 芮紫薇 徐俊韩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目前世界各国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科学评价政策体系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推进“三步走”战略,选择2008~2020年间76项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作为样本,借助文本挖掘工具,运用内容分析法和PMC指数模型,从政策工具选择、政策着力点动态变迁及政策效能3个维度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型政策工具在政策体系中始终占据主要地位,但需求类政策工具较为薄弱;随着产业化进程的推进,三类政策工具的使用已从初期的差异化、中期的交替波动转换为现期的相对稳定状态,政策着力点呈现出从需求面到环境面、再到供给面的动态调整;产业化推进各阶段部分政策文件的涉及面及受体较为狭窄,且需要加强政策主体的协同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