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6)
2023(13333)
2022(11120)
2021(9920)
2020(7990)
2019(17685)
2018(17449)
2017(32919)
2016(17551)
2015(19334)
2014(19190)
2013(18872)
2012(17716)
2011(16378)
2010(16947)
2009(15820)
2008(15254)
2007(13880)
2006(12901)
2005(12069)
作者
(50343)
(41836)
(41714)
(39700)
(26945)
(19906)
(18788)
(16067)
(15948)
(15139)
(14442)
(13910)
(13540)
(13524)
(13193)
(12960)
(12544)
(12167)
(12031)
(11929)
(10789)
(10301)
(10124)
(9747)
(9627)
(9442)
(9248)
(9248)
(8315)
(8314)
学科
(91806)
经济(91737)
管理(50480)
(45990)
(36011)
企业(36011)
地方(26960)
中国(26808)
方法(24780)
(23547)
数学(20843)
数学方法(20597)
业经(20181)
(17472)
环境(17096)
(16703)
地方经济(16381)
农业(16041)
(15426)
(14991)
贸易(14978)
(14667)
银行(14655)
(14563)
金融(14562)
(14397)
(14344)
(14238)
(14014)
(12073)
机构
学院(254439)
大学(248633)
(115495)
经济(113078)
研究(95402)
管理(92617)
理学(77187)
理学院(76288)
管理学(75143)
管理学院(74645)
中国(73739)
科学(54068)
(53436)
(52334)
(48088)
研究所(42820)
中心(42295)
(41195)
财经(39697)
(38149)
(35733)
(35627)
经济学(35409)
师范(35336)
北京(34695)
(34540)
(32820)
业大(31894)
经济学院(31281)
农业(29033)
基金
项目(155533)
科学(123201)
研究(120110)
基金(110426)
(94614)
国家(93772)
科学基金(80238)
社会(77183)
社会科(73252)
社会科学(73240)
(62367)
基金项目(56472)
教育(54398)
(51545)
编号(49579)
自然(47995)
自然科(46806)
自然科学(46795)
自然科学基金(45915)
资助(44927)
成果(41192)
(40527)
课题(36203)
重点(35713)
(33628)
发展(33544)
(32990)
(32434)
国家社会(31630)
(30519)
期刊
(147880)
经济(147880)
研究(85781)
中国(57418)
管理(38726)
(38673)
(37147)
科学(33021)
学报(31785)
教育(31596)
(30357)
金融(30357)
农业(25263)
大学(24964)
经济研究(24488)
业经(24241)
技术(23697)
学学(23379)
财经(20022)
问题(18143)
(17492)
(15532)
国际(14523)
世界(13827)
技术经济(13821)
(12966)
商业(12835)
现代(12672)
(12461)
论坛(12461)
共检索到417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俊夫  
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资源化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和整理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实践趋势,归纳出现阶段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面临着经济激励因素不足、关键技术缺失、政策有效性偏低及评估系统不完善等困难和挑战。同时,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重要机遇:制度与政策支持、绿色发展理念得到认可、数字化技术赋能。基于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前沿及最佳实践,在结合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双碳背景下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机遇、挑战与策略的框架模型,并提出了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建议:细化支持政策;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培育绿色循环文化;加强循环经济辅助设施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天睿  孙成伍  张富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进行,我国改革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为实现沿线国家经济文化交流、产能调整和基础设施改善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我国东北重工业基地振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增添了新的动力。同时,要科学、理性地分析由此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以保持区域经济发展平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尹继东  张兵红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趋势,面临投资和外贸依存度过高、产业结构不完善、生态环境约束、市场压力加大等多种挑战;同时,也存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机遇。要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调整利益结构;从发展循环经济入手强化全民节约和环保意识;从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入手平衡"三驾马车",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兴军  孙雯  
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是全球共识,研究绿色经济与林业的关系可促进林业的稳定、高效发展,从而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文章阐述了绿色经济的概念,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介绍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林业及林业经济发展的概况,探讨了林业在绿色经济中面临的机遇及挑战,以及提出了应对的主要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林业发展与绿色经济密不可分,林业在绿色经济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要发展绿色经济,需要林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振福   李杭蔚   齐芯莉  
全球性气候问题攸关世界经济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全球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新的碳减排路径至关重要。全球性气候变暖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已有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低温地区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经济发展最适宜区域正逐渐向高纬度地区转移。同时,低温地区特别是北极地区的碳减排潜力越发凸显,这一新形势也为碳中和目标实现和缓解气候变暖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在阐释低温经济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聚焦北极航运、建筑能耗、全球能源与信息互联网络、数据中心等在北极地区具有碳减排潜力的产业,分析北极低温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挑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路甬祥  
通过阐释加入WTO后中国的权利与义务以及中国技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思考支持未来中国经济腾飞和持续稳定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以及产业技术的系统集成问题,在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态势的基础上,通过机制创新、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提升中国科学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殷会良  杜恒  王鹏苏  易芳馨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正式确立后,我国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并加快落实推进。通过综合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相关政策的实施成效,研究揭示实现双碳目标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围绕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区域协同推进双碳目标落实的整体方案和政策建议,为双碳背景下京津冀区域协同研究提供实证依据,也为其他后发地区落实双碳目标、编制减碳背景下区域规划和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等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一洪  
新常态下,受经济放缓、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等多重因素的冲击,国内城商行资产规模的扩张和盈利增速的放缓也成为常态,以往20%以上的高增长已难以为继。对此,国内城商行主动加快战略转型和改革创新驱动步伐,实施业务转型和发展模式再造,重点推进组织架构改革、精细化管理、综合化经营、资本补充机制创新以及零售业务转型,与此同时,把握金融信息化发展浪潮,积极布局直销银行及互联网金融,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沈玉芳  
长三角地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之一,但国际金融危机来势凶猛,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区域经济首当其冲,受到的冲击比较大、比较多,直面的问题也更为复杂、使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矛盾更加凸显。文章认为:1)就总体而言,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拥有不少的机遇与优势,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大幅度增强区域经济抵御金融危机的抗冲击能力的根本所在;2)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化,加上发展模式的固有弊病和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的加剧,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总体环境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同时存在不少的劣势和挑战;3)为进一步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的长三角地区必须按照国务院...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苏德  张良  江涛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有序推进为双语教育发展提供了新契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双语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双语教育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同时,新时代的双语教育也存在潜在的挑战: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计划推行中少数民族语言将会面临工具属性逐渐弱化的挑战,"一带一路"倡议推广中国家通用语言将会面临语言安全威胁的挑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社会主体将会出现双语教育认知偏差的挑战。因此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双语教育的发展策略:构建城乡共同体过程中应注重民族语言保护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应加强语言认同教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应提高语言安全意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兰虹  赵佳伟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的宏观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向冲击,但也引发了结构性变化,线上、线下、物流深度融合的新零售行业在疫情期间迎来高增长。本文以新零售行业为例,探讨疫情背景下细分行业领域的新变化。首先,从新零售之轮理论、组织变迁理论、马克思商业流通理论出发,从技术变迁、市场整合和消费者阶层变动视角分析疫情下新零售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再从全球供应链危机、消费者场景体验建设滞后等角度分析新零售行业面临的挑战。研究认为,疫情为新零售行业带来了市场教育的机会,消费圈层"破圈"为其带来了巨大流量,但传统的交易型营销观念根深蒂固,与新金融、新技术的融合程度不足都将对新零售行业今后进一步发展造成梗阻。有鉴于此,本文从政府、零售企业双方视角出发,构建包括财政金融政策、企业战略选择、供应链风险弹性管理在内的应对策略框架,为新零售行业发展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德雨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区域经济贸易联系进一步扩大、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在深入分析"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西部地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历史机遇、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本文从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总体格局的定位出发,根据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提出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拓展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的策略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德雨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区域经济贸易联系进一步扩大,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在深入分析"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西部地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历史机遇、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文章从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总体格局的定位出发,根据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提出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拓展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的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翔  
移动通讯技术迅猛发展,"5G"时代到来,大数据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在此背景之下以大数据技术为发展导向的大数据时代也悄然到来,这对我国统计人员的工作模式产生了不小的变化,这变化给统计人员工作的开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静  
当前,绿色金融发展在中国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内绿色金融体系日渐完善,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得以建立,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城市层面形成了多样化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就国际合作而言,绿色金融认定及分类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但在“双碳”背景下,现有绿色金融法律政策体系、产品创新体系等仍与“双碳”目标的要求有较大距离,同时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金融机构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在“双碳”背景下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应从法律政策体系、市场体系、风险管理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逐步予以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