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4)
- 2023(14687)
- 2022(13048)
- 2021(12207)
- 2020(10364)
- 2019(23832)
- 2018(24076)
- 2017(46792)
- 2016(25683)
- 2015(29117)
- 2014(29201)
- 2013(28918)
- 2012(26591)
- 2011(23969)
- 2010(23888)
- 2009(22081)
- 2008(21359)
- 2007(18964)
- 2006(16141)
- 2005(13954)
- 学科
- 济(102118)
- 经济(102015)
- 管理(72827)
- 业(67630)
- 企(55796)
- 企业(55796)
- 方法(50275)
- 数学(44018)
- 数学方法(43545)
- 农(27622)
- 财(25344)
- 中国(24975)
- 学(23769)
- 业经(21515)
- 地方(20659)
- 贸(19472)
- 贸易(19466)
- 易(18867)
- 环境(18478)
- 农业(18279)
- 制(17027)
- 和(16978)
- 理论(16902)
- 务(16442)
- 财务(16365)
- 财务管理(16328)
- 企业财务(15365)
- 技术(14730)
- 划(14516)
- 银(14337)
- 机构
- 学院(363713)
- 大学(363534)
- 管理(143960)
- 济(140600)
- 经济(137354)
- 理学(125098)
- 理学院(123718)
- 管理学(121476)
- 管理学院(120847)
- 研究(118761)
- 中国(86672)
- 科学(77040)
- 京(76827)
- 财(62462)
- 农(61712)
- 所(60623)
- 业大(57567)
- 研究所(55607)
- 中心(54271)
- 江(52549)
- 财经(50896)
- 农业(48894)
- 范(48384)
- 北京(48232)
- 师范(47923)
- 经(46059)
- 院(43173)
- 州(42753)
- 经济学(41361)
- 技术(39299)
- 基金
- 项目(250734)
- 科学(194964)
- 研究(182104)
- 基金(179358)
- 家(156194)
- 国家(154907)
- 科学基金(132007)
- 社会(111340)
- 社会科(105313)
- 社会科学(105282)
- 省(99740)
- 基金项目(96303)
- 自然(87372)
- 自然科(85230)
- 自然科学(85204)
- 教育(84177)
- 划(83723)
- 自然科学基金(83631)
- 编号(76320)
- 资助(74119)
- 成果(61090)
- 重点(56234)
- 部(54617)
- 发(53528)
- 课题(51881)
- 创(51654)
- 科研(48617)
- 创新(48192)
- 大学(46633)
- 项目编号(46630)
- 期刊
- 济(151665)
- 经济(151665)
- 研究(101178)
- 中国(62627)
- 学报(59743)
- 农(55498)
- 科学(53763)
- 管理(48706)
- 财(47286)
- 大学(43945)
- 学学(41355)
- 教育(39824)
- 农业(38599)
- 技术(31604)
- 融(26965)
- 金融(26965)
- 业经(26271)
- 经济研究(23984)
- 财经(23531)
- 业(19957)
- 经(19946)
- 问题(19857)
- 图书(19690)
- 技术经济(17922)
- 理论(17617)
- 科技(17568)
- 版(17363)
- 商业(17044)
- 实践(16329)
- 践(16329)
共检索到512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唐晓霞 雷杨 宋映雪 郑新乐 姜仁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的提出,低碳建筑成为建筑业节能减排重要发展方向。基于2010-202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低碳建筑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主题词共现、文献共被引和研究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低碳建筑文献数量与被引频次均呈增长趋势;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能源脱碳、建筑能源性能和材料性能问题上;低碳政策和低碳转型问题是未来研究前沿。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于静
在“双碳”背景下,建筑企业管理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为适应低碳环保的要求,绿色建筑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绿色低碳建筑项目往往比传统建筑项目涉及到更多风险。针对“双碳”背景下绿色低碳建筑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利益相关性确定绿建项目中影响较大的风险成分,并阐明绿建项目风险因素的主要内容。然后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绿建项目风险的权重排名,结合调查结果提出相应建议,当绿色低碳建筑项目在面临不同风险时,为项目施工的应对计划和控制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傅为忠 潘玉 王丹
以72份有效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为基础,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政策工具-产业链”二维评价模型,利用Nvivo11软件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剖析“双碳”背景下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的现状和问题。结果表明:政策工具内部使用不均衡,“双碳”背景下政策范围和功能有待扩大。据此,提出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的制定与产业的发展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阳阳 文雯
建筑部门低碳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通过对建筑部门低碳转型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建筑部门低碳转型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可持续技术、能源燃料、环境研究等领域,我国是建筑部门低碳转型研究的主要国家。建筑部门低碳转型的社会经济影响、能耗和CO_2排放、低碳转型策略等是建筑部门低碳转型研究的热点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伟
绿色金融支持碳中和问题的研究正在成为金融学、生态经济学以及环境科学等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和国际学术前沿。本文从绿色金融内涵、理论、作用、政策与发展现状等方面,全面回顾了绿色金融的相关研究过程;从绿色金融支持碳中和的必要性、激励机制、实现路径、产品创新,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系统梳理了绿色金融支持碳中和的相关研究成果;从绿色金融支持碳中和的理论基础、作用机理、政策框架、制度体系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为后续研究提出了前瞻性的建议。绿色金融支持碳中和的相关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进一步开展深化性研究、开展完善性研究和开展创新性研究。
关键词:
碳中和 绿色金融 前瞻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温荀
文章基于“双碳”背景下对深圳市低碳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对策。采用数理统计法对深圳市的低碳经济分别从节能减排效果、碳排放能源种类、碳排放行业、能源结构以及能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低碳技术水平低,能源利用率低,且公众参与度低。最后从政府、企业、个人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浦华 鲁帆 马莹
畜牧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其中奶牛产业是畜牧业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如何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推动中国奶业温室气体减排降碳,成为制约奶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中国奶牛养殖特点,采用IPCC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法,测算了2011—2020年中国奶牛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分析了西欧奶业发达国家的低碳政策、措施和成效,为中国奶业低碳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并且结合中国奶业低碳化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了2025年和2030年奶牛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碳”背景下的中国奶业低碳发展路径,即以保供给、降排放为核心,加强奶牛减碳育种、推行适度规模和精准饲喂、保障优质牧草有效供给、加快粪污减量减排技术研发等。
关键词:
减排降碳 奶牛产业 低碳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颖 顾颖
“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及承担大国责任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审计可以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促进“双碳”目标保质保量地完成。文章通过对我国碳审计的现状分析,发现我国碳审计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在“双碳”背景下,当前的碳审计研究还不够深入,指出“双碳”背景下碳审计研究的重点内容应从政策落实、专项资金使用、领导干部“双责任”、碳排放目标达标情况以及碳交易信息系统五方面入手,并针对当前碳审计研究面临的困境提出健全法律法规、加强主体联动、扩宽覆盖面及结果应用范围、培养“审计+”人才、压实责任的对策建议,为“双碳”背景下我国碳审计更好地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碳审计 协同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饶欣 邱文妍 艾佳颖 林华丽 杨楠
随着中国碳市场的不断发展,度量和监测碳市场风险压力状态,防范交易市场风险愈发重要。论文采用北京、上海等6个试点碳市场2014—2021年交易数据,基于时变相关系数矩阵合成构建中国碳市场风险压力综合指数,并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甄别碳市场风险压力状态波动的区制转换效应,最后用TVP-VAR模型分析电力、钢铁、水泥和石化4个控排行业生产对碳市场风险压力状态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间高耗能控排行业生产变化对碳市场风险压力状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效应。不同控排行业生产变化对碳市场风险压力波动的影响存在差异,水泥、钢铁行业生产在高风险区制对碳市场风险波动的抑制影响效应更突出,而石化、电力行业生产在中低风险区制对碳市场风险的正向冲击溢出效应更强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饶欣 邱文妍 艾佳颖 林华丽 杨楠
随着中国碳市场的不断发展,度量和监测碳市场风险压力状态,防范交易市场风险愈发重要。论文采用北京、上海等6个试点碳市场2014—2021年交易数据,基于时变相关系数矩阵合成构建中国碳市场风险压力综合指数,并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甄别碳市场风险压力状态波动的区制转换效应,最后用TVP-VAR模型分析电力、钢铁、水泥和石化4个控排行业生产对碳市场风险压力状态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间高耗能控排行业生产变化对碳市场风险压力状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效应。不同控排行业生产变化对碳市场风险压力波动的影响存在差异,水泥、钢铁行业生产在高风险区制对碳市场风险波动的抑制影响效应更突出,而石化、电力行业生产在中低风险区制对碳市场风险的正向冲击溢出效应更强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薇 公丕芹
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同时,存在支持政策不完善、消费主体应用障碍、体制机制不健全、推广融资难、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制约问题。建议在政策、机制、资金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广,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绿色低碳技术 碳达峰碳中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施雄天
数字贸易作为现代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特别是在当前“双碳”战略背景下,多促进碳减排、推动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生产和消费两个维度深入剖析数字贸易在碳减排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同时结合产业集聚与低碳试点政策,探讨对数字贸易碳减排效应的调节作用。利用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模型进行严谨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贸易水平对碳减排具有显著影响,且其区域异质性特征明显,碳排放作用自东部向西部呈递减趋势;在生产侧,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对碳减排的推动作用显著超过结构效应;在消费侧,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显著,而城市居民消费升级则呈现出促进碳排放的趋势;在调节效应方面,高技术产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协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数字贸易的碳减排效果,而低碳试点政策的实施则有助于强化数字贸易在碳减排方面的积极作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敏 王伟 陈党
推进社区低碳治理是国家碳中和战略的重要基础。首先阐述社区低碳治理的概念及意义,认为社区低碳应与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紧密结合,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达成低碳社区试点等指标要求;其次分析国内外社区低碳治理的实践经验,重点剖析常州市社区低碳治理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常州市“十四五”规划和低碳城市试点建设要求,构建社区低碳治理体系,分层明确社区低碳治理要点,为各地社区低碳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碳中和 社区 低碳治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唐李伟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则是研究该问题较为普遍的方法。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模式是事先假定曲线存在,然后利用固定模式的参数模型进行拟合估计,但这种做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我们并不能够确定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存在这种关系。本文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采用非参数模型,研究二氧化碳作为环境代理指标的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发现: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不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FDI与城市化对我国的环境质量的影响统计意义显著,但经济意义不显著,而贸易、能源强度则对我国的环境具有恶化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棣 金星晔
本文提出一个基于行为主体的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来理解为什么投资者奉行ESG理念的新框架。本文认为,把投资者奉行ESG理念理解为一种社会偏好或亲社会行为的流行观点,无法理解ESG理念这一社会目标是如何生成的,也无法体现ESG的重要性,而且其具体的分析对象特征与ESG并不相符。针对社会偏好框架的局限性,本文提出投资者自身具有自律性和社群性的特质,决定了投资者经过自主反思,发现ESG是自身归属之所在,是自身的构成性目的,也是整个投资者群体的共同目的,从而奉行ESG理念。其中,自律性是指投资者具有自主反思、自主发现的特质;社群性是指投资者的自主理解包含着比单纯的个体更广泛的主体。本文基于2015—2020年联合国负责任投资组织(PRI)数据,给出了投资者自律性和社群性的度量,实证研究了投资者自律性和社群性属性对投资机构ESG水平的影响。实证发现,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群性对ESG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的政策意义在于,构建了一个辨识投资者的创新性框架,有助于深入理解投资者,从而在推进可持续发展、公正转型及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政策的制定和市场规范的设置,需要更进一步激发投资者的固有特质,发挥投资者积极参与的激情和创造性,有效治理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及公正转型提出的问题。
关键词:
投资者 自律性 社群性 ESG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