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57)
- 2023(15349)
- 2022(13096)
- 2021(11840)
- 2020(10207)
- 2019(22950)
- 2018(22889)
- 2017(44493)
- 2016(24537)
- 2015(27451)
- 2014(27455)
- 2013(27358)
- 2012(25102)
- 2011(22739)
- 2010(22977)
- 2009(22016)
- 2008(22165)
- 2007(20296)
- 2006(18095)
- 2005(16700)
- 学科
- 济(99251)
- 经济(99097)
- 业(91349)
- 管理(91148)
- 企(86478)
- 企业(86478)
- 方法(45343)
- 财(38563)
- 数学(36345)
- 数学方法(35977)
- 业经(28610)
- 中国(26267)
- 制(26198)
- 农(25614)
- 务(25605)
- 财务(25567)
- 财务管理(25520)
- 企业财务(24189)
- 税(22160)
- 税收(20673)
- 收(20493)
- 贸(20119)
- 贸易(20109)
- 和(19863)
- 易(19654)
- 技术(18691)
- 划(18637)
- 环境(17942)
- 体(17909)
- 学(17713)
- 机构
- 学院(356878)
- 大学(353249)
- 济(148920)
- 经济(145780)
- 管理(139045)
- 理学(118217)
- 理学院(117037)
- 管理学(115309)
- 管理学院(114657)
- 研究(113667)
- 中国(89952)
- 财(79039)
- 京(73397)
- 科学(66523)
- 财经(60746)
- 所(57614)
- 江(56038)
- 经(54631)
- 农(54396)
- 中心(52384)
- 研究所(51143)
- 业大(49079)
- 北京(46316)
- 经济学(45821)
- 财经大学(44513)
- 州(44012)
- 农业(42769)
- 范(42054)
- 师范(41632)
- 经济学院(41516)
- 基金
- 项目(223486)
- 科学(176225)
- 研究(165657)
- 基金(162345)
- 家(140357)
- 国家(139160)
- 科学基金(119630)
- 社会(105731)
- 社会科(100264)
- 社会科学(100234)
- 省(88038)
- 基金项目(85323)
- 教育(76235)
- 自然(76218)
- 自然科(74406)
- 自然科学(74378)
- 划(73591)
- 自然科学基金(73072)
- 编号(68490)
- 资助(66327)
- 成果(55987)
- 重点(50351)
- 部(49953)
- 创(48017)
- 发(47692)
- 课题(46613)
- 制(45945)
- 创新(44881)
- 国家社会(43467)
- 性(43298)
- 期刊
- 济(171095)
- 经济(171095)
- 研究(108567)
- 中国(68509)
- 财(66297)
- 管理(56025)
- 学报(50997)
- 农(49032)
- 科学(47655)
- 大学(38584)
- 学学(36662)
- 融(34735)
- 金融(34735)
- 教育(33939)
- 农业(32216)
- 技术(31818)
- 财经(30634)
- 业经(28476)
- 经济研究(27330)
- 经(26283)
- 问题(22428)
- 贸(19564)
- 务(19485)
- 技术经济(19153)
- 财会(18721)
- 业(18487)
- 商业(17225)
- 理论(17015)
- 国际(16975)
- 现代(16802)
共检索到543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凤荣 何柏霖
在碳达峰碳中和约束下,碳税博弈中的政府和企业作为利益双方,其决策行为的选择主要受其决策成本和收益决定,且博弈双方决策行为互相影响。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信息系统的完善、政府监管成本的下降与低碳产品销售量的增加可以提高企业生产低碳产品的概率;而对于政府来说,当普通产品的净利润高于低碳产品时,政府实行碳税制度的可能较大。因此,推动建立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降低地方政府的监管成本、合理设定碳税、促进低碳产品增加销量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低碳转型。这不仅有助于我国碳税政策的实施,也对企业的精准碳减排和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碳税 博弈论 政府 企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武晓婷 邓湘清 张恪渝
“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我国主动承担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的大国责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碳税作为重要的碳减排政策工具,有助于强化政府对碳排放行为的调控力度。借鉴国际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合理设计碳税制度,有利于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碳税 碳减排 绿色税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玉阳 汪海悦 吕向楠
电力行业低碳转型不仅关系本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达成,也影响着中国总体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对于促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碳排放规制对电力行业低碳转型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碳排放规制促进了电力行业低碳转型,并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受财政分权程度与市场化程度影响,碳排放规制对中国电力行业低碳转型具有门槛效应。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提升,碳排放规制对电力行业低碳转型促进作用呈现边际递减趋势。而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碳排放规制对电力行业低碳转型促进作用呈现边际递增趋势。本文为“双碳目标”约束下,加快推进电力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文
在政府实施税制结构优化时,会面临种种约束,包括税源约束、征管约束、外部约束、路径依赖约束。就我国而言,这些约束具体表现为:主要课征于个人的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收入难以弥补拟减少的间接税税额;税收征收体系在个人纳税人的管理方面仍存在短板,民众的税收遵从意识仍不够理想;可能面对较强的外部税收竞争约束;税制结构优化的交易费用虽然较低,但风险成本较高。我国政府应当细致分析和分类应对这些约束,以顺利实现税制结构的优化并保证其可持续实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文
在政府实施税制结构优化时,会面临种种约束,包括税源约束、征管约束、外部约束、路径依赖约束。就我国而言,这些约束具体表现为:主要课征于个人的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收入难以弥补拟减少的间接税税额;税收征收体系在个人纳税人的管理方面仍存在短板,民众的税收遵从意识仍不够理想;可能面对较强的外部税收竞争约束;税制结构优化的交易费用虽然较低,但风险成本较高。我国政府应当细致分析和分类应对这些约束,以顺利实现税制结构的优化并保证其可持续实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海峰
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以微弱多数通过了《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其中,该法案的"碳关税"条款备受瞩目。该法案全文并没有出现碳关税(car-bontariff)这一名称,而是要求从2020年起,进口商从未采取减排措施国家进口钢铁、水泥、玻璃、纸张等高污染产品时必须经由碳交易购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荣静
当前,在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背后,我国仍面临二氧化碳排放量过高、能源消费总量攀升的现实问题,制约绿色低碳转型和“双碳”战略目标顺利实现。适时引入碳税制度对推动“双碳”战略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健全环境税收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对芬兰、瑞典、英国以及日本碳税实践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同时基于各国碳税实践经验,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琦铀 徐禧洛 张成科
针对政府低碳规制下,制造商与第三方机构合谋寻租,导致市面上“伪绿色产品”频现等问题,构建了由政府监管部门、制造商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组成的三方参与主体演化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参与主体演化博弈稳定策略组合及实现条件;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阐明制造商寻租及投机成本、生产高绿色和低绿色产品成本差值、第三方检测机构寻租成本及收益、政府监管部门对制造商及第三方机构的奖惩力度等因素对三方参与主体策略选择及系统优化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双碳”目标下政府激励与监管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低碳生产优化 合谋寻租 演化博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瑞华 邢文迪 刘纬纬 李荣香
为了实现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我国目前面临较大的碳减排压力。碳税作为公认的碳减排重要经济手段,是实现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分析碳税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借鉴国外碳税制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我国的碳税制度,同时为保障碳税在我国合理适时开征,提出废除资源税中有关二氧化碳的税目、适时开征碳关税、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碳交易制度以及设立节能减排支出专项基金等相关政策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碳税 碳达峰 碳中和 碳排放交易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岳童 童健
构建碳定价机制是发挥碳价格资源配置作用的关键。本文构建了包含显性碳定价政策(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隐性碳定价政策(绿色金融和政府负碳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深入剖析碳定价机制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减碳杠杆效应和经济产出效应是碳定价机制释放碳价格信号,是实现“双碳”约束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第二,以减排为核心的碳达峰依赖于“下调碳配额+开征碳税+扩大绿色金融规模+加强政府引导负碳投资”的政策框架;兼顾减排和固碳的碳中和需要“下调碳配额并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般性碳税税负+推动信贷结构低碳转型+扩大社会负碳投资规模”的政策框架。第三,碳定价政策协同要关注以下因素,一是适度调控碳配额并提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完备性;二是开征碳税作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替代性政策,初期以同类税负合并的方式开征并动态提升税负水平;三是逐步推动银行信贷结构低碳转型;四是推广负碳技术,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定价等方式提升社会资本参与度。本文系统性思考了碳定价机制顶层框架的构建,为我国实现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超 赖芸池
碳税制度的发展源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需要,面对全球化的环境问题,利用税收手段调整碳交易市场的非理性行为是各个国家控制碳排放、保护环境的基本方式。对于我国碳税制度的设计,吸收市场的负外部性和融洽现有的税收体系是制度构建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运用税收显著性理论,通过显著的碳税影响纳税人的行为,区分个人纳税人和企业纳税人,衡平碳税显著性的表现与纳税人利益的保障,结合域外成熟的碳税实施经验,分析我国碳税制度的构建路径。
关键词:
税收显著性 碳税制度 外部性 碳排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钱华 费明硕 王磊
所谓碳税,是指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行为征收的环境税种。在实际征收中,碳税又一般表现为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按其碳含量的比例进行征税。实施碳税,会使相关产品的价格中更加充分地反映资源消耗和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爱红 韩伯棠 齐安甜
根据低碳发展对经济的要求建立了一个关于政府部门激励与不激励、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措施)与不实施、政府部门惩罚与不惩罚的两方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并求出模型的均衡解。然后根据对均衡解的分析得出企业实现低碳发展模式的必要条件,由此提出政府对企业的节能减排进行激励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我国实现低碳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 政府与企业 动态博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白宇飞 高凌江
新一轮税制改革是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背景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组成和重要步骤。本轮税改不是对原有税制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进行的系统改革。本文系统梳理了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背景、目标约束、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税制改革 多元目标 路径选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繁华 陈建军 吴立军
碳税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环境经济学中两种最为重要的市场减排激励手段,本文基于中国的减排实践比较了两种制度各自的优劣,认为碳税制度更具有实践意义。同时,进一步分析在碳税政策实施中存在的诸如税率设置、课税范围、开征时机等五大问题,形成如下结论:碳税与排放权交易制度需要组合使用;碳税开征时机需要一个触发条件;在课税对象上要保证以碳排放的能源消费环节不偏离;税率可由10~29.5元/吨逐渐提高至519~648元/吨。
关键词:
碳税 碳排放权 税率 减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