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118.145.9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34)
2023(21383)
2022(18376)
2021(16869)
2020(14408)
2019(32429)
2018(32005)
2017(61724)
2016(33782)
2015(37274)
2014(36244)
2013(35927)
2012(32880)
2011(29337)
2010(29027)
2009(26898)
2008(26600)
2007(23655)
2006(20989)
2005(18638)
作者
(96508)
(80458)
(80089)
(76099)
(51297)
(38651)
(36117)
(31354)
(30496)
(28832)
(27407)
(27330)
(25584)
(25568)
(25093)
(24868)
(24049)
(24035)
(23334)
(23129)
(20047)
(19779)
(19612)
(18530)
(17970)
(17938)
(17905)
(17825)
(16165)
(15932)
学科
(133241)
经济(133101)
(116199)
管理(111380)
(103675)
企业(103675)
方法(63616)
数学(52850)
数学方法(52210)
(44486)
(38075)
业经(37245)
中国(32880)
(31022)
财务(30946)
财务管理(30902)
企业财务(29477)
(27032)
农业(26326)
技术(25929)
(25520)
环境(24366)
地方(24079)
(23888)
(23886)
贸易(23875)
理论(23724)
(23182)
(22401)
(22200)
机构
学院(472476)
大学(469780)
管理(188653)
(187563)
经济(183767)
理学(163066)
理学院(161366)
管理学(158580)
管理学院(157727)
研究(151583)
中国(116332)
(99427)
科学(95456)
(92271)
(81821)
(76071)
业大(73340)
财经(73150)
(70304)
中心(69578)
研究所(68907)
(66681)
农业(64472)
北京(62151)
(56575)
经济学(56332)
(56269)
师范(55884)
(55138)
财经大学(54311)
基金
项目(321421)
科学(252681)
基金(234292)
研究(229628)
(206048)
国家(204345)
科学基金(176238)
社会(145325)
社会科(137982)
社会科学(137945)
(125923)
基金项目(123997)
自然(117089)
自然科(114414)
自然科学(114379)
自然科学基金(112366)
(105706)
教育(104681)
资助(96971)
编号(92265)
成果(72840)
重点(71875)
(69757)
(69531)
(67564)
创新(64516)
课题(62403)
科研(62094)
国家社会(60260)
教育部(59649)
期刊
(201867)
经济(201867)
研究(135291)
中国(86667)
学报(78506)
(74626)
(73335)
管理(72935)
科学(69576)
大学(58927)
学学(56187)
农业(50306)
教育(44628)
技术(42679)
(40347)
金融(40347)
财经(35670)
业经(34455)
经济研究(32085)
(30535)
(29275)
问题(26341)
技术经济(24742)
科技(23750)
(22992)
财会(22103)
统计(21718)
现代(21479)
图书(21367)
商业(21157)
共检索到69191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政   林芳羽   伏开宝  
绿色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环境保护税作为环境规制的重要工具,对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采用2014-2022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并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我国环境保护税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对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以绿色实用新型专利为表征的绿色技术创新数量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于以绿色发明专利为表征的绿色技术创新质量促进作用不显著。考察公司异质性发现环境保护税主要激励了国有性质、大规模公司的绿色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税可以通过促进公司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来提升自身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相关研究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谢贞发  陈涓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构建绿色税制的重要里程碑。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环境保护税税额省际差异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环境保护税税额省际差异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在该税法实施后,与税额标准不变地区相比,税额提高地区企业的总绿色专利申请占比短期内并未产生显著变化;从专利类型上看,税额提高地区企业的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占比出现了显著提高,但绿色发明专利申请占比并未产生显著变化。同时,环境保护税税额省际差异对企业绿色实用新型创新的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和中度污染企业,环境保护税税额省际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以及提高企业绿色专利当期被引数量占比。通过以上实证研究,本文对进一步优化我国环境保护税制度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立军   吴珊珊   李天宇  
以2018年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5—2021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检验等方法,对环境保护税与实体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实体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环境保护税对实体企业的绿色创新效应存在异质性,非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受到环境保护税的影响更为明显;环境保护税的实施会激励企业加大对绿色创新的研发投入,发挥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因此,为了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政府需完善税收政策,提高污染企业环保税收标准,对于开展绿色创新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提高国有企业绿色创新的主动性,调动小规模企业绿色创新的积极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梦媛  方厚政  
绿色金融作为绿色技术创新的助推剂,在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DID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对高环境风险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非高环境风险行业,《指引》实施后对高环境风险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更强,促进了其企业绿色专利数量的增加。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高环境风险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绿色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最后,对规范和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以及加快绿色金融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更好地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鸿雁   赵芳嵘   胡海川   彭永芳  
通过多案例研究方式,主要从环保费改税后企业税负变化、研发投入、创新成果和专利情况以及污染处理技术四个方面,分析了环保费改税对于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证实了环保费改税对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有着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的作用,提升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应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补贴支持;不断扩大污染物征税范围,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战略;更新升级生产设备,提高污染处理技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鸿雁   赵芳嵘   胡海川   彭永芳  
通过多案例研究方式,主要从环保费改税后企业税负变化、研发投入、创新成果和专利情况以及污染处理技术四个方面,分析了环保费改税对于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证实了环保费改税对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有着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的作用,提升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应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补贴支持;不断扩大污染物征税范围,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战略;更新升级生产设备,提高污染处理技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崔也光  鹿瑶  王京  
《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是我国绿色税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企业绿色投资、提高创新水平的重要政策工具。研究发现,实施环境保护税能够显著提高重污染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水平。因此,可适当提高应税污染物税额标准,细化税收优惠政策,以更加充分地发挥环境保护税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晓梅  李曼曼  
企业环境治理是实现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绿色投资和技术创新是影响企业环境治理的重要途径。在碳中和目标下,本文采用2012—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的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包含政府监管、污染物排放信息、环境污染治理、披露载体及环境管理5个维度26项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绿色投资与企业环境治理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影响机理,并利用Probit模型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1)制造业企业间环境治理水平差异较大且普遍较低,企业增加绿色投资能够显著提升环境治理水平;(2)中介效应表明,绿色投资可以加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技术创新在绿色投资与企业环境治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水平为19.89%,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研究结论丰富了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研究,拓宽了环境治理领域的相关讨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湖炜  钟启明  
基于环境税费征收标准调整的改革实践,采用倍差法考察环境税费政策干预的异质性效应,并探讨环境保护税改革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税费征收标准调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支持"波特假说";环境税费成本上升倒逼大中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但对小规模企业的影响不显著;环境税费征收标准调整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在高污染行业、政策执行力较强城市和实施绿色税收政策地区更为突出。优化环境保护税收体系和推进税制绿色化转型,有助于释放环境治理红利,但需要配套政策降低环保税对中小微企业造成的不利冲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习平  庄金苑  
文章选取2005—2019年283个城市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对碳强度的影响以及绿色技术创新在其中所发挥的传导作用。研究发现:第一,环境规制对碳强度的影响存在绿色技术创新门限效应,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对数值低于4.9053时,环境规制不利于降低碳强度;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对数值高于4.9053时,环境规制有利于降低碳强度。第二,从异质性检验来看,非省会城市和内陆城市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低于门限值时,环境规制对碳强度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高于门限值时显著为负。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低于门限值时,环境规制对碳强度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而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高于门限值时显著为负。而且在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中,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对数值超过门限值时,环境规制的影响系数变大且均显著为负。第三,中国城市碳强度存在一定的“时间惯性”,呈现“雪球效应”,且各城市碳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关系和空间集聚性。环境规制存在负空间溢出效应,即邻近城市环境规制越严格,越有助于促进该城市碳强度下降。碳强度滞后一期的空间滞后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相邻城市前一期碳强度对该城市本期的碳强度有正向影响。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马莉丽  刘玟姗  
本文以我国2016—2020年沪深A股工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环境保护费改税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了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环境保护费改税对企业财务绩效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绿色技术创新在前两者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对调节效应进行分组回归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处于前25%或其质量处于前50%的企业在环境保护费改税后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提升。另外,通过进一步研究,本文按企业的不同产权性质给出了绿色技术创新及其质量的参考值区间,并从市场角度出发,分析发现绿色技术创新较优的企业,环境保护费改税后市盈率有显著的降低。研究补充和拓展了环境规制领域内微观视角及绿色创新的调节效应视角的文献,为企业面对当下趋强的环境规制如何管理与制定创新战略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与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杏村   杨阳  
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CRITIC-熵权法测算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环境保护税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影响。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2)环境保护税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产生显著的正效应;(3)环境保护税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正向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性和异质性的特征。其中,核心区环境保护税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但间接效应并不显著;扩容区环境保护税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但间接效应显著为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杏村   杨阳  
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CRITIC-熵权法测算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环境保护税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影响。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2)环境保护税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产生显著的正效应;(3)环境保护税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正向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性和异质性的特征。其中,核心区环境保护税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但间接效应并不显著;扩容区环境保护税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但间接效应显著为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光  邵润欣  
本文选取201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不会引起企业财务绩效水平的较大波动,相反,缴纳环境保护税会倒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来提升财务绩效水平,即技术创新在环境保护税与财务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为此,各地区应适当上调环境保护税适用税额,增加减税档次,大力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为加强环境保护、规范企业治污减排行为提供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欣   王玉兰  
选取专精特新企业2013—2022年相关数据并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环境保护税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环境保护税对专精特性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环境保护税更能促进承受税收负担适中的专精特新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研究结论有助于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并为政府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环境税政策提供依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