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5)
- 2023(7320)
- 2022(6051)
- 2021(5490)
- 2020(4645)
- 2019(9984)
- 2018(9596)
- 2017(17517)
- 2016(10149)
- 2015(10962)
- 2014(10528)
- 2013(10344)
- 2012(9675)
- 2011(8694)
- 2010(8435)
- 2009(7710)
- 2008(7770)
- 2007(6664)
- 2006(5843)
- 2005(4944)
- 学科
- 济(33459)
- 经济(33408)
- 管理(27095)
- 业(25564)
- 企(19438)
- 企业(19438)
- 方法(16000)
- 数学(13998)
- 数学方法(13809)
- 学(12436)
- 农(11462)
- 财(9889)
- 中国(8446)
- 贸(8275)
- 贸易(8270)
- 易(8070)
- 业经(7972)
- 农业(7769)
- 环境(7695)
- 制(6355)
- 务(6236)
- 财务(6229)
- 财务管理(6213)
- 企业财务(5934)
- 银(5878)
- 技术(5860)
- 划(5846)
- 银行(5818)
- 融(5557)
- 金融(5556)
- 机构
- 大学(149193)
- 学院(147709)
- 研究(57648)
- 济(53867)
- 经济(52928)
- 管理(50501)
- 农(46886)
- 理学(45114)
- 理学院(44462)
- 科学(43900)
- 管理学(43315)
- 管理学院(43098)
- 中国(40659)
- 农业(38298)
- 业大(34829)
- 所(33299)
- 京(31760)
- 研究所(31434)
- 中心(25295)
- 农业大学(25033)
- 财(22958)
- 江(22334)
- 室(21532)
- 省(20831)
- 业(20603)
- 院(20406)
- 实验(20293)
- 科学院(19832)
- 实验室(19553)
- 财经(19125)
- 基金
- 项目(112408)
- 科学(86203)
- 基金(83048)
- 家(79440)
- 国家(78842)
- 研究(67627)
- 科学基金(64186)
- 自然(46962)
- 自然科(45885)
- 自然科学(45860)
- 自然科学基金(45065)
- 基金项目(44839)
- 省(44760)
- 社会(42499)
- 社会科(40252)
- 社会科学(40239)
- 划(39165)
- 资助(32765)
- 教育(29882)
- 计划(26884)
- 重点(26336)
- 科技(24960)
- 发(23605)
- 创(23586)
- 编号(23422)
- 部(23372)
- 科研(23324)
- 业(22377)
- 创新(22287)
- 农(21464)
共检索到203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斐斐 刘圆圆 王炎炎 杨雅云 阿新祥 汤翠凤 董超 王斌 胡剑
【目的】为深入研究植物病毒—介体昆虫—寄主植物三者互作关系及机制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方法】以3个不同番茄品种为供试植物,MED烟粉虱为供试昆虫及近年来发现的云南本地双生病毒的优势种PaLCuCNV和TYLCTHV为供试病毒,探究烟粉虱取食、双生病毒侵染及烟粉虱与双生病毒互作对番茄生长发育特性及SA和JA信号途径防御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均能引起番茄植株高度、地上部鲜重和干重的降低,不同处理与不同材料之间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烟粉虱与双生病毒互作较烟粉虱取食、双生病毒侵染对植株高度、地上部鲜重和干重的影响较大。此外,不同处理普遍引起番茄JA和SA信号途径防御基因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只是SA信号途径基因上调幅度较JA信号途径基因的上调幅度大。【结论】植物病毒—介体昆虫—寄主植物之间的互作关系及机制复杂多样,因植物种类、昆虫种类及病毒种类的不同而不同程度地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防御基因的表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代惠洁 程琳 曹慧 竺晓平 赵静
为明确烟粉虱取食ToCV侵染番茄后其生理防御反应相关基因的变化,通过转录组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烟粉虱MED隐种取食ToCV侵染番茄和健康番茄6,12,24,48 h,其体内解毒酶、保护酶系统以及基因功能、代谢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烟粉虱MED隐种取食ToCV侵染番茄不同时间,其体内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酶(P450)、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羧酸酯酶(CarE)和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转录水平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除CAT外,P450、GST、CarE、SOD和POD表达量总体趋于上调,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P450和SOD。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注释和KEGG功能分析,发现烟粉虱MED隐种取食ToCV侵染番茄12 h,其差异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代谢途径与其他时间点不同,该时间点下烟粉虱主要通过溶酶体实现蛋白质分解,而其他时间点下烟粉虱则通过核糖体逐步实现氨基酸到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综上,烟粉虱取食ToCV侵染番茄可能引起了其解毒酶、保护酶基因表达的改变,并通过溶酶体途径调控自身免疫应对ToCV入侵;其中,12 h可能是烟粉虱与ToCV互作的关键时间点。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阐明烟粉虱取食ToCV获毒后的防御机制,丰富烟粉虱-植物病毒-寄主植物间的互作理论,为田间ToCV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铭 何跃峰 杨莉 王玉 董家红 张仲凯
对侵染云南烟草的粉虱传双生病毒致病性相关分子DNAβ进行PCR扩增和克隆。对9份采自不同时间和地区的样品中的DNAβ分子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9个DNAβ都具有典型双生病毒DNAβ卫星分子的基因组结构特征:在互补链上编码1个大小约为118个氨基酸的βC1蛋白,含有1个卫星分子保守区(Satellite conserved region,SCR)和1个A富含区。核苷酸同源性分析显示,9个分离物的DNAβ分子中,7个分离物的DNAβ属于TYLCCNV伴随的DNAβ分子,1个属于MYVYNV伴随的DNAβ分子,2个属于TYLCTHV伴随的DNAβ分子,1个属于TbCSV伴随的DNAβ分子。系统进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奕磊 崔旭红 蔡冲 曹凤勤
【目的】从植物生理代谢角度评价B型烟粉虱对番茄不同品种的选择性差异。【方法】在人工气候室内,通过选择性试验比较研究B型烟粉虱在9个番茄品种上的落虫量以及番茄植株受B型烟粉虱侵害后光合参数(Fv/Fm、Fv/Fo、Gs、Pn、Ci)和防御酶(POD、CAT、PPO、LOX)活性变化。【结果】B型烟粉虱在9种番茄品种上的落虫量大小依次为黄圣果(HSG)>浙杂205(ZA 205)>浙杂203(ZA 203)>浙杂206(ZA 206)=浙杂809(ZA 809)=合作903(HZ 903)=粉娘(FN)>红圣女(HSN)=浙粉202(ZF 202)。落虫量较多的HSG和ZA 205的光合参数值及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立华 杨婷婷 邱润霜 何思洁 余萍 郑雪 张丽珍 张仲凯
【目的】番茄斑萎病毒(TSWV)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生,危害多种作物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筛选应用具有高效抑制活性的天然产物是防控TSWV引起的病害有效途径之一。前期研究发现三列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中提取的贝壳杉烯酸(AHK)具有抑制TSWV侵染的活性,本研究探明其具体的抑制机制。【方法】通过测定接种TSWV前、后用AHK处理的烟草植株相关防御酶活性以及RT-qPCR检测抗性相关主要代谢通路关键转录因子基因表达量,解析AHK防御TSWV侵染的机制。【结果】AHK在病毒接种前后处理中能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而抑制TSWV的侵染;同时AHK能诱导茉莉酸(JA)通路重要转录因子MYC2、NAC表达量升高,增强了系统获得抗性。【结论】AHK主要通过诱导SOD酶活升高以及诱导JA通路增强寄主系统抗性从而抑制TSWV的侵染,具有作为植物源农药研发的潜力,为TSWV引起的病毒病绿色防控积累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自福 虞皓 毛明杰 佘小漫
在严重发生番茄曲叶病的田间,发现主要杂草鲤肠表现出叶脉褪绿黄化、叶片皱缩或卷曲等症状,田间病株率达63%;用烟粉虱传双生病毒兼并引物对随机采集的20个鲤肠病样进行PCR检测,结果发现,从这些病样中均能扩增出1条356 bp的特异片段;室内人工接种试验结果显示,鲤肠分离物可以侵染番茄而引起曲叶症状。因此,鲤肠可能是广东番茄曲叶病毒的自然中间寄主。
关键词:
鲤肠黄脉病 烟粉虱传双生病毒 PCR检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文红 卢训 方琦 苏晓霞 丁铭 孔宝华
从云南省楚雄州和大理市采集到圆叶锦葵(Malva rotundifolia Linn.)病株,主要表现为叶片金色花叶症状,从中选取典型症状病株分离物YN2131和YN2276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获得两个分离物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2个分离物具有典型的双生病毒基因组结构,长度分别为2747 nt和2743 nt,其中YN2131与云南赛葵黄脉病毒同源性最高,YN2276与保山赛葵黄脉病毒同源性最高。YN2131和YN2276都伴随有致病相关的DNA卫星分子,YN2131β和YN2276β分别属于MYVYNV和MYVV伴随的卫星分子。这是首次在国内报道双生病毒侵染圆叶锦葵。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前君 张德咏 刘勇 李基光 谢丙炎 肖启明
烟粉虱内共生菌groEL基因编码一种与植物病毒传毒相关的GroEL蛋白.以B型烟粉虱为研究对象,利用1对特异引物,对B型烟粉虱体内的groEL基因进行PCR扩增,选取502 bp groEL基因片段构建dsRNA,并将其连接植物表达载体pBIN19,将重组质粒电激转化农杆菌菌株LBA4404.采用农杆菌浸染转化本氏烟草,PCR筛选表明,目的片段已整合至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DNA;RT-PCR结果表明,502 bp的groEL基因片段在转基因植株中被转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玉 丁铭 杨莉 杨长楷 杨向东 张仲凯
从云南元谋采集表现曲叶症状的番茄样品中分离粉虱传双生病毒(Whitefly-transmitted geminivirus,WTGs)分离物YN678。序列分析表明其DNA-A为单链环状,全序列长度为2739 bp,编码6个ORFs。BLAST比对发现,该分离物与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属的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HeNZM1分离物(PaLCuCNV-[HeNZM1])最为接近,相似性为98.5%,表明番茄中的分离物YN678是PaLCuCNV的1个分离物。利用WTGs卫星分子DNAβ特异引物Beta01/Beta02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在YN678中扩增到DNAβ分子,全长为1357 ...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秀香 王春阳 厉彦芳 黄欣阳 吴俊清 吴元华
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设施蔬菜产区采集到疑似感染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的番茄样品,利用ToCV的特异性引物ToC5/ToC6进行RT-PCR检测,结果从4份病样中检测到ToCV预期大小的特异片段。利用ToC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和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CP基因和HSP70基因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得到ToCV辽中分离物CP基因和HSP70基因全长分别为774bp(GenBank登录号:MF278016)和1665bp(GenBank登录号:MF278017),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oCV辽中分离物的CP核苷酸序列与北京ToCV分离物(KC887999)和河北的ToCV分离物(KP217196)的CP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均为99.87%;HSP70核苷酸序列与山东ToCV分离物(KC709510)的HSP70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为99.76%。同时该样品利用背靠背引物TY-F/TY-R对TYLCV的DNA-A分子进行全基因序列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得到TYLCV辽中分离物的DNA-A分子全基因长度为2784 bp,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YLCV辽中分离物与山东TYLCV分离物(GU199587)的DNA-A分子全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9.64%。从而证实了沈阳市辽中区的番茄受到ToCV与TYLCV复合侵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文锋 赵鹏 陶金昌 邹运鼎 毕守东 耿继光 徐增恩
为了明确番茄田烟粉虱的主要自然天敌种类,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灰色系统分析法、生态位分析法和空间格局聚集强度指标分析法对番茄烟粉虱与其几种主要天敌在数量、时间、空间格局三方面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排序的结果表明,烟粉虱的主要天敌依次是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粽管巢蛛。对春-夏和秋-冬两茬番茄田烟粉虱的数量进行t检验,t值为3.3768,t>t0.01(2.86),两茬烟粉虱数量差异极显著,春-夏茬烟粉虱平均为1 086头/百株,秋-冬茬平均为14940头/百株,秋-冬茬大棚阻止了棚外天敌向棚内扩散,棚内天敌种类和数量均极少,只有4种共9头/百株,是春夏茬天敌数量的0.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洁 王登杰 雷仲仁 王海鸿
【目的】鉴定烟粉虱(Bemisia taBaci)体内的溶菌酶基因,并对其序列特征、进化关系和表达模式进行分析,探索该基因在烟粉虱应对球孢白僵菌侵染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解析烟粉虱先天免疫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第2代高通量测序的结果为依据,比对非冗余核苷酸数据库,筛选e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强 崔百明 郑银英 向本春
【目的】克隆南方番茄病毒(STV)的外壳蛋白(CP)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诱导表达,为制备检测该病毒的高效价血清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一步法RT-PCR从新疆加工番茄上克隆STVCP基因,将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获得重组质粒pET-28a-STV CP。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结果】成功克隆了STVCP基因,其长度为1 134bp。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28a-STV CP,其在1mmol/L IPTG诱导下,成功表达出分子质量约47ku的蛋白。【结论】成功克隆了STV CP基因,并诱导了pET-28a-STV CP重组蛋...
关键词:
南方番茄病毒 外壳蛋白基因 原核表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车海彦 罗大全 杨旭光 符瑞益 叶莎冰
为了解粉虱传双生病毒在海南的发生情况,从海南儋州采集了3个菜豆病样,症状表现为花叶、皱缩、叶背部叶脉突起,根据粉虱传双生病毒基因组DNA基因间隔区及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的简并引物,对这3个样品进行了PCR检测,从其中两个样品中扩增到预期大小为522 bp的DNA片段。PCR产物经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BLAST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与印度绿豆黄花叶病毒豇豆分离物(GenBank登录号:AF481865)的同源性最高,为65.9%,说明海南菜豆中存在着粉虱传双生病毒的侵染。
关键词:
菜豆 粉虱传双生病毒 分子检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晓璪 陈青 薛朝阳 周雪平
从提纯病毒抽提基因组RNA ,并通过RT PCR扩增番茄花叶病毒 (ToMV)移动蛋白 (MP)基因。经克隆测序后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 1的 35S启动子下游 ,通过PCR及酶切筛选分别获取正、反向插入的克隆 ,通过三亲交配导入农杆菌 ,叶盘转化法转化普通烟草。卡那霉素筛选获得一系列抗性小苗 ,对其进行PCR检测 ,Southern、Northern点杂交 ,Western blot检测 ,获得能正义、反义表达ToMVMP基因的转基因植株。
关键词:
番茄花叶病毒 移动蛋白 转基因 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