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5)
- 2023(12269)
- 2022(10425)
- 2021(9411)
- 2020(7772)
- 2019(17436)
- 2018(16930)
- 2017(32703)
- 2016(17755)
- 2015(19532)
- 2014(19083)
- 2013(18606)
- 2012(16993)
- 2011(15394)
- 2010(15466)
- 2009(14644)
- 2008(14712)
- 2007(13181)
- 2006(11926)
- 2005(10810)
- 学科
- 济(67414)
- 经济(67307)
- 管理(62280)
- 业(59684)
- 企(49805)
- 企业(49805)
- 方法(26678)
- 财(23819)
- 数学(23060)
- 数学方法(22802)
- 农(21735)
- 制(19300)
- 中国(18600)
- 业经(17578)
- 贸(16074)
- 贸易(16068)
- 易(15734)
- 务(14772)
- 财务(14738)
- 财务管理(14706)
- 农业(14050)
- 策(13711)
- 企业财务(13704)
- 体(12765)
- 银(12692)
- 银行(12657)
- 地方(12239)
- 技术(12080)
- 学(12071)
- 行(11987)
- 机构
- 学院(255210)
- 大学(253007)
- 济(109532)
- 经济(107359)
- 管理(99903)
- 研究(86963)
- 理学(86118)
- 理学院(85238)
- 管理学(84064)
- 管理学院(83572)
- 中国(66325)
- 财(54121)
- 京(52049)
- 科学(50603)
- 农(46223)
- 所(43318)
- 财经(41779)
- 中心(39541)
- 江(39494)
- 研究所(39000)
- 业大(38783)
- 经(37864)
- 农业(36250)
- 经济学(33154)
- 北京(32325)
- 院(31458)
- 财经大学(30815)
- 州(30237)
- 范(29995)
- 经济学院(29854)
- 基金
- 项目(169189)
- 科学(134244)
- 基金(124625)
- 研究(122250)
- 家(109798)
- 国家(108865)
- 科学基金(93347)
- 社会(80271)
- 社会科(76299)
- 社会科学(76283)
- 省(65693)
- 基金项目(65263)
- 自然(60462)
- 自然科(59091)
- 自然科学(59073)
- 自然科学基金(58098)
- 教育(55736)
- 划(55557)
- 资助(50286)
- 编号(48116)
- 成果(38884)
- 重点(38287)
- 部(38080)
- 发(36372)
- 制(36355)
- 创(36162)
- 课题(33832)
- 创新(33751)
- 国家社会(33675)
- 教育部(32824)
- 期刊
- 济(123113)
- 经济(123113)
- 研究(76272)
- 中国(50878)
- 财(43406)
- 农(42132)
- 学报(40112)
- 管理(38878)
- 科学(37222)
- 大学(30842)
- 学学(29515)
- 农业(27935)
- 融(26257)
- 金融(26257)
- 教育(23490)
- 业经(21078)
- 财经(21045)
- 经济研究(20602)
- 技术(20419)
- 经(18037)
- 问题(15939)
- 业(14778)
- 贸(13862)
- 版(12672)
- 技术经济(12283)
- 国际(12162)
- 商业(12113)
- 科技(11870)
- 现代(11791)
- 世界(11433)
共检索到383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增禄 郭强 王琦君
研究了双渠道制造商生产成本对其在线推介策略的影响。首先,以线性成本结构为基准模型,研究发现:当推介市场规模较小时,制造商仅愿意推介官方商城。当推介市场规模居中时,随着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大,制造商由都推介策略转变为仅推介官方商城;当推介市场规模较大时,制造商采取都推介策略。其次,考察制造商规模不经济情况下推介策略的选择,研究发现:当推介市场规模居中时,若制造商规模不经济程度较大,则在生产成本约束范围内制造商仅推介官方商城,该结论有异于线性成本下制造商推介策略,相对线性成本而言,规模不经济下制造商更偏好于采取仅推介官方商城策略。
关键词:
双渠道 推介策略 线性成本 规模不经济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郭强 李增禄 聂佳佳
研究了零售商预测信息分享对双渠道制造商在线推介策略的影响。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建立制造商不同推介策略下供应链决策模型,得到贝叶斯均衡销量,批发价格以及各方最优预期利润。研究发现:当推介市场规模较小时,制造商仅推介官方商城;当推介市场规模较大时,制造商采取都推介策略。零售商没有动力将预测信息分享给制造商。引入信息分享补偿机制促使零售商进行信息分享,当零售商谈判能力较强且信息预测精度较高时,制造商推介策略由无信息分享下都推介转变为仅推介官方商城。
关键词:
信息分享 双渠道 推介策略 预测精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强 窦晓乐 李增禄
研究了零售商广告对双渠道制造商在线推介策略的影响。分别建立有无广告投入情形下制造商推介策略选择模型,结果发现:在零售商不投入广告的基准模型中,随着推介市场规模的增大制造商推介策略由仅推介官方商城转变为都推介;若零售商投入广告而制造商不进行成本分担,则在推介市场规模和零售商广告成本系数都较低时,制造商推介策略由基准模型中的仅推介官方商城转变为都推介。若制造商对零售商进行广告成本分担,则随着推介市场规模以及成本分担比例的增大,制造商采取都推介策略的空间逐渐变大。
关键词:
双渠道制造商 推介策略 零售商广告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窦晓乐 郭强 李增禄 聂佳佳
研究了存在强势零售商时双渠道制造商的推介策略问题。首先,以零售商弱势模型为基准,研究发现:较大的推介市场规模有助于制造商采取都推介策略,且零售商和制造商具有高度一致的推介策略偏好。其次,构建零售商强势决策模型,发现相对零售商弱势而言,制造商推介策略存在显著变化:当推介市场规模较小时,若批发价格较高,则制造商采取都推介策略;当推介市场规模较大时,若批发价格较低,则制造商仅推介官方商城。当且仅当推介市场规模和批发价格同时较小或较大时,零售商与制造商才能达成推介策略共识。此外,无论零售商弱势或强势,都推介策略下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优于仅推介官方商城策略。
关键词:
双渠道 推介策略 强势零售商 消费者剩余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聂佳佳 胡元潇
考虑制造商生产成本呈线性和非线性2种情形,探究不同生产成本结构下的制造商对线上销售模式的选择策略。构建制造商和电商平台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运用逆向归纳法得出双方不同策略下的最优利润,进而得到双方实现共赢的条件。研究发现,无论制造商生产成本结构如何,制造商对销售模式的偏好均与佣金比例有关,当佣金比例较低时,制造商选择网上代销模式;当佣金比例较高时,制造商选择网上分销模式。而且,制造商和电商平台的利益并不总是对立的,当佣金比例适中或较高时,双方可以实现共赢。此外,在规模不经济情况下,2种销售模式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均与规模不经济系数负相关,网上代销模式受规模不经济系数影响的程度更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聂佳佳 李芳
研究了制造商渠道入侵情形下零售商是否引入双渠道策略。分别建立了无制造商入侵零售商单渠道销售、制造商入侵零售商单渠道销售、无制造商入侵零售商双渠道销售和制造商入侵零售商双渠道销售四个博弈模型。得到了模型的均衡解,分析了制造商的渠道入侵策略和零售商的双渠道策略。结果发现:零售商和制造商同时选择渠道策略时,制造商入侵零售商双渠道销售的渠道策略下双方利润都可能增加,实现共赢,随着消费者线上渠道接受度增加,制造商会侵蚀零售商的利润。最后,讨论了零售商和制造商先后选择渠道策略对均衡的影响,说明核心结论依然成立。
关键词:
供应链 渠道入侵 零售商双渠道 博弈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聂佳佳 王琦君 李增禄
为了探究存在推介情形下制造商的销售渠道选择问题,建立了直销模式、推介模式以及混合模式的三种供应链模型,运用逆向归纳法得到了三种模式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均衡定价、销量以及利润。研究发现:如果零售渠道与直销渠道之间的替代性较大,直销成本较小或利润分享比例较小时,制造商应该采用直销模式;直销成本较大或利润分享比例较大时,制造商应该采用推介模式。如果直销渠道与零售渠道的替代性较小,则应该采用两渠道都有的混合模式。此外,如果制造商采用混合模式,则可以战略性地提高直销价格,以此迫使消费者转向网上零售商,此时直销成本的增
关键词:
供应链 推介 销售渠道 销售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金森 周永务
在对称信息框架下,本文构建一个生产规模不经济的双渠道制造商和一个存在资金约束的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考察延期支付与金融机构借贷模式下双渠道供应链的运作策略。模型分析发现,双渠道供应链各主体最优产品定价与制造商生产规模不经济系数均成正比,需求和利润与制造商规模不经济系数均成反比;在制造商存在生产规模不经济情形下,当零售商面临资金约束困境时,制造商延期支付合同的设计可以有效解决零售商资金不足问题,实现供应链无资金约束时的收益;尽管外部金融机构提供借贷,但当制造商生产规模不经济系数较低时,零售商始终不会选择金融机构借贷模式;数值模拟发现,当制造商对延期支付时间长度敏感性较低时,零售商会偏爱金融机构借贷融资模式,否则零售商始终偏爱延期支付模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琦 刘洋 樊治平 李爽
本文针对制造商在传统零售渠道和线上网络渠道同时销售标准产品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开放线上定制策略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圆形市场模型完成市场划分;其次,在制造商不开放线上定制策略和开放线上定制策略两种情况下分别构建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最大化模型,得到了两种情况下的市场均衡结果。通过分析和比较两种情况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结果发现,当标准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较大且开放线上定制策略的成本较小时,制造商应该开放线上定制策略;制造商开放线上定制策略后,会使标准产品的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增加,并削弱零售商的利润;定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越高,制造商开放定制产品的动机越小;消费者对标准产品的适应成本越高,制造商开放定制产品的动机越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琳 张克勇 高寅
聚焦在线零售商分销与融资的双重角色,考虑当双渠道供应链中制造商面临资金约束时,基于银行借贷融资策略对在线零售商提供的电商保理融资策略进行对比研究,探究制造商的最佳融资策略、适用条件以及不同融资模式下的最优定价决策,进而分析引进电商金融对渠道需求和决策者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商保理融资对在线零售商来说是有利可图的,其带来的利息收益足以抵消销售收入带来的空缺;电商保理融资有利于开发和拓宽制造商的离线直销渠道,而银行借贷融资则会引导消费者向线上零售渠道迁移;当初始资金水平使得两种融资模式都可选择时,优惠利率与高融资比例组合下的电商保理融资合同可以实现共赢。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邓力 郑建国 赵瑞娟
研究了存在一个外部性非品牌制造商的双渠道供应链中,只有品牌制造商具有质量信息披露能力,且可以选择采取信息获取预测消费者质量偏好时,品牌制造商的批发价定价及质量信息披露决策。建模描述了存在不同质量偏好消费者的市场中品牌产品和非品牌产品的需求,得出终端定价,以及有无信息获取条件下品牌制造商的批发价定价策略,进一步得到其质量信息披露策略,分析了信息获取对品牌制造商定价及信息披露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低类型消费者,品牌制造商更愿意向高类型消费者披露信息;品牌制造商信息披露的意愿随着零售商获取非品牌产品成本的增加而降低;信息获取对零售商不利,对品牌制造商的影响与市场容量有关;采取信息获取行动后,品牌制造商会对高类型消费者的披露意愿增大,但对低类型消费者的披露意愿变化与市场容量有关。
关键词:
信息获取 信息披露 双渠道 供应链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郭强 徐常皓 聂佳佳
研究绿色供应链中零售商的成本分担策略下制造商的渠道入侵问题。通过构建不同策略组合下的博弈模型,得出模型的均衡解,分析双方的均衡策略及其影响。研究发现,零售商在制造商渠道入侵情况下必定不会采用成本分担策略,且零售商的利润总是因制造商的渠道入侵而受损。零售商在制造商不进行渠道入侵情况下是否采用成本分担策略与其成本分担的比例有关。制造商总是在固定直销成本较低时选择渠道入侵,在固定直销成本较高时放弃渠道入侵,但是在固定直销成本居中时,制造商的入侵策略取决于零售商是否会采用成本分担策略,制造商可能会放弃渠道入侵以使得零售商进行成本分担,此时双方实现共赢。拓展分析中零售商提供成本分担契约情形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在固定直销成本处于中间范围时的利润均得到改善,并且可能实现制造商、零售商和产品绿色水平的“三赢”。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 成本分担 渠道入侵 均衡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成霞 赵道致 潘新宇
对比不同模式下供应链成员收益,研究预测信息分享对制造商和平台企业预期利润的影响,设计了能够使平台企业愿意分享预测信息的激励机制,使制造商和平台企业的期望利润均大于不分享的情况,并给出了制造商最优渠道策略。
关键词:
供应链 云服务平台 信息分享 渠道策略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郑本荣 杨超 杨珺
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企业销售模式发生改变,直销渠道入侵作为一种有效的竞争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制造商采用。影响制造商渠道入侵策略选择的因素有多个方面,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供应链中制造商的渠道选择策略,但在闭环供应链背景下关于产品再制造对制造商渠道入侵策略选择影响的分析还非常有限。基于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回收模式选择的不同,研究制造商回收和零售商回收两种模式下制造商渠道入侵决策及对零售商、供应链系统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运用Cournot模型刻画直销与传统零售渠道之间的竞争行为,建立两种回收模式下制造商渠道入侵决策模型,并得到均衡结果。利用算例分析不同回收模式下制造商渠道入侵对供应链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无论制造商是否进行渠道入侵,制造商回收模式对制造商、闭环供应链系统和消费者均更有利,而零售商回收模式下的利润更高。②如果传统零售渠道的成本优势足够大,制造商的渠道入侵行为使零售商受益。③当回收量不受需求量约束时,两种回收模式下制造商最优渠道入侵策略相同;当回收量受需求量约束时,制造商回收模式下制造商渠道入侵能带来更高的增量利润,但零售商回收模式下制造商受益于渠道入侵的区间更大,且制造商渠道入侵对零售商更有利。回收模式是影响制造商渠道入侵决策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的渠道选择决策提供帮助,并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借鉴和决策参考,在制定相关回收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回收模式与制造商渠道入侵之间的内在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喜 郭瑾
结合国内存在的多样化网上销售模式,建立三种双渠道结构博弈模型,基于Stackelberg博弈,运用逆向归纳法讨论了模型均衡解。通过数值仿真价格交叉系数和佣金比例系数对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分析了制造商的定价决策和渠道选择。结果表明:在所有渠道结构中,价格交叉系数与零售商利润成反比,与制造商利润、双渠道总利润成正比,佣金比例系数会对制造商渠道选择产生很大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