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9)
- 2023(1763)
- 2022(1596)
- 2021(1496)
- 2020(1247)
- 2019(2834)
- 2018(2643)
- 2017(5256)
- 2016(2882)
- 2015(3413)
- 2014(3450)
- 2013(3318)
- 2012(3130)
- 2011(2881)
- 2010(2818)
- 2009(2632)
- 2008(2775)
- 2007(2683)
- 2006(2458)
- 2005(2385)
- 学科
- 银(13733)
- 银行(13587)
- 行(12405)
- 制(9817)
- 济(8888)
- 经济(8884)
- 业务(8397)
- 度(7633)
- 制度(7629)
- 银行制(7357)
- 融(6162)
- 金融(6161)
- 方法(5468)
- 数学(5176)
- 数学方法(5156)
- 业(4351)
- 管理(3974)
- 学(3475)
- 企(3392)
- 企业(3392)
- 体(3247)
- 中国(3032)
- 体制(2222)
- 水产(1922)
- 农(1703)
- 动物(1694)
- 财(1561)
- 中国金融(1528)
- 业经(1494)
- 地方(1460)
- 机构
- 大学(40417)
- 学院(39496)
- 中国(19330)
- 研究(15946)
- 银(15267)
- 济(15147)
- 经济(14785)
- 银行(14574)
- 行(13436)
- 农(12794)
- 管理(11452)
- 科学(10970)
- 农业(10603)
- 所(9361)
- 京(9172)
- 理学(9016)
- 理学院(8872)
- 研究所(8743)
- 管理学(8634)
- 管理学院(8575)
- 财(8288)
- 中心(8009)
- 业大(7853)
- 融(7770)
- 金融(7676)
- 江(7244)
- 部(6808)
- 业(6799)
- 财经(6587)
- 州(6191)
共检索到70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章海鑫 胡鲲 阮记明 郑卫东 杨先乐 王会聪 欧仁建 王祎
为了研究双氟沙星(difloxacin,DIF)与异育银鲫(Carassais auratus gibebio)血浆蛋白的结合性质,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了DIF与异育银鲫血浆蛋白的体外结合率,并研究了温度、血浆浓度及药物浓度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DIF血浆蛋白结合率在4℃、15℃、20℃、25℃、30℃、37℃条件下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显著高于二倍稀释血浆的结合率,也显著高于四倍稀释血浆的结合率(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赵凤 刘永涛 胥宁 杨秋红 吕思阳 艾晓辉
为了研究喹烯酮(Quinocetone,QCT)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血浆蛋白的结合情况,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法测定透析袋两侧溶液中喹烯酮的质量浓度,计算QCT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血浆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净化。采用ACQUITY UPLC BHE C18分离柱,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流速为0.3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320 nm。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5~3.0μg/mL,相关指数r2≥0.998。添加水平为0.05、0.1、0.2μg/mL时,平均回收率75%~90%,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5%。结果...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阮记明 胡鲲 章海鑫 王会聪 付乔芳 杨先乐
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比了单次口灌20 mg/kg鱼体重剂量条件下,16℃和25℃两种水温时双氟沙星(DIF)在异育银鲫体内代谢动力学差异。数据经过药代动力学软件(3P97)处理,结果显示:两种温度条件下,双氟沙星药时规律均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且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吸收半衰期(T1/2Ka)与水温呈正相关,在两种温度条件下分别可达0.010 h和0.122 h;消除半衰期(T1/2β)、表观分布容积(Vd/F)、血浆和组织中药时曲线下总面积(AUC)等参数则与水温呈负相关,16℃条件下血浆T1/2β、Vd/F和AUC分别为70.968 h、1.875/kg和763.76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赛赛 宋怿 程波
为建立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Z)与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方法,实验研究了体外平衡透析法测定SMZ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最佳测定条件,从而推断出体内超滤法的最佳测定条件,最后进行了两种测定方法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SMZ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受温度影响,但具有p H依赖性和药物浓度依赖性。在4℃、p H 7. 4条件下,体内外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结果如下:0. 5~10. 0μg SMZ/m L透析液范围内,体外SMZ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5. 48%~25. 12%,10. 0~60. 0μg SMZ/m L透析液内,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维持在14. 65%~15. 48%内;在血浆含药浓度为1~5μg/m L内,体内SMZ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5. 34%~20. 1%;在10~20μg/m L内,体内结合率趋于稳定,维持在12. 7%~14. 9%内,与体外测定结果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通过两种测定方法的对比研究,确定体内超滤法为SMZ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的最佳选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沈晓民 刘永发 唐瑞瑛 杨国权
研究了异育银鲫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率,及其在不同蛋白质含量、不同水温和不同体长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1.饲料蛋白含量在28—52%范围内,鲫鱼对蛋白质的消化率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2.水温为25C时,蛋白质的消化率最高,水温在35C时,尽管粪便较多,浓缩率也高,但因消化酶活性降低,导致粪蛋白含量明显偏高;3.体长为6cm以下的异育银鲫蛋白质消化率明显偏低。据推测,6cm体长组鱼的消化机能不完善,非酶活力因素所致,而是肠组织结构发育不全,蠕动能力差所致。体长为7cm以上的个体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
关键词:
异育银鲫,蛋白质,消化率,水温,体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高贵琴 熊邦喜 赵振山 陈杰 梁峰
实验饲料中 ,对照组Ⅰ以豆粕和鱼粉为基础蛋白源 ,Ⅱ~Ⅴ实验组分别用 16 72 %、 33 4 5 %、5 0 17%、 6 6 89%的“华双 3号”双低菜籽粕等氮替代对照组中的 2 5 %、 5 0 %、 75 %、 10 0 %豆粕蛋白 ,Ⅵ组以83 6 6 %的菜籽粕等氮替代对照组中 10 0 %的豆粕和鱼粉蛋白 ,检验了饲料中不同的“华双 3号”双低菜籽粕蛋白水平对异育银鲫和团头鲂氨基酸沉积率的影响。随着双低菜籽粕蛋白替代比例提高 ,异育银鲫和团头鲂的必需氨基酸沉积率呈下降趋势 ,当替代比例为 2 5 %时 ,团头鲂EAA沉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实验组(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吕富 胡毅 黄金田 王爱民
以血红蛋白含量和肌肉蛋白含量为指标,研究了养殖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var.E′erqisi)对水环境盐度的适宜性。结果显示:1.5‰和3‰的水环境盐度可以显著提高异育银鲫血红蛋白含量(P0.05);而6‰、9‰和12‰的水环境盐度则会使异育银鲫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9‰和12‰盐度则会引起异育银鲫肌肉...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彦豪 孙效文 雷清泉
通过对雄性银鲫的新鲜精液进行分级抽提得到精子的不同组份,包括精浆、精头的膜、鞭毛和脱膜精头等,在荷包红鲤和雌性银鲫杂交时加入其中的可溶性精头膜蛋白组分,研究精子膜蛋白在雌核发育银鲫异源受精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加入同源精子膜蛋白后的雌核发育银鲫异源受精卵的孵化率比对照组低很多,并且在子代培育过程中,发现了生长速度快、表型和父本相似、基因型基本和父本基因型相同的特殊子代。在某种程度上表明:精子膜蛋白可能是雌核发育银鲫卵子进行雄核发育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银鲫 精子膜蛋白 异精雌核发育 雄核发育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单娜 林听听 来琦芳 李功政 周凯 厉成新 仲启铖 马庆男 么宗利 刘进红
以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幼苗[(136.70±7.98)g]为实验对象,监测4种环境源性胁迫(高pH 9.2、低溶氧2 mg·L(-1)、高亚氮2 mg·L(-1)和高氨氮4 mg·L(-1))下第3、7、10、15天血浆内皮质醇(COR)、葡萄糖(GLU)、I型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2(IL-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免疫球蛋白M(Ig M)、补体3(C3)以及丙二醛(MDA)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COR经高pH、高亚氮和高氨氮胁迫时显著升高,而SO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何吉祥 潘庭双 蒋阳阳 吴明林 陈静 武松 崔凯
为研究饲料糖蛋白质比(C/P)和投喂率对异育银鲫生长和脂质代谢指标的影响,实验设计3组C/P水平为C24/P42、C32/P36、C40/P30的等能等脂饲料,每组饲料设2%、3%、4%各3个投喂水平,实验共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4尾初始体质量为(2.40±0.10)g的异育银鲫,每天投喂两次,实验期50 d。结果表明:(1)C24/P42组终末体重(FBW)、特定生长率(SgR)、饲料转化效率(FCE)显著高于而蛋白质效率比(PER)显著低于C40/P30组(P<0.05)。(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星星 刘秀红 丁相卿 赵文婷 刘文斌 陆承平
在24~26℃水温条件下,以10 mg.kg-1剂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组织中药物浓度,研究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后恩诺沙星在健康异育银鲫组织内的代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后,药物在组织中代谢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模型;口服给药后,药物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F)为86%,组织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双峰,推测是由于药物在异育银鲫体内的肠肝循环作用所致。静脉注射和口服两种给药方式下,恩诺沙星在异育银鲫体内均具有良好的组织分布,肾脏、肌肉、肝胰脏、鳃和血液5种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总面积(AUC)分别为624.2、965.9、721.8、298.0、239.6μg·h·mL-1和465.3、34...
关键词:
恩诺沙星 异育银鲫 组织分布 消除规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忠华 柳小春 施启顺
为探讨血浆蛋白 (酶 )多态性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测定了杜洛克、长白、大白、杜×长大、大×长大、长×大、大×长共 7个品种 (组合 )的 8个血浆蛋白 (酶 )位点的多态性及部分生长和胴体性状 ,计算了平均基因杂合度与部分经济性状实测值和杂优率的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 ,平均基因杂合度与遗传距离呈正相关 ,与日增重、屠宰率、背膘厚、后腿比例的实测值或杂优率呈正相关 ,与眼肌面积的实测值和杂优率呈负相关 .平均基因杂合度和亲本间遗传距离可为预测杂种优势提供依据 .
关键词:
猪 血浆蛋白(酶)多态性 杂种优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春琴 冷向军 李小勤 范英 史少奕 罗运仙
为考察不同菜粕和棉粕的水平组合对异育银鲫生长、饲料利用、血浆指标和棉酚残留的影响,配制了菜粕∶棉粕(菜粕与棉粕之和为60%)分别为5∶0、4∶1、3∶2、2∶3、1∶4和0∶5的6组试验饲料,投喂平均体重为5.6g的异育银鲫8周。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棉粕含量升高和菜粕含量减少,异育银鲫的增重率、饲料效率、特定生长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菜粕∶棉粕为3∶2组的鱼生长最佳,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分别为505.6%和1.33,具有最高的肥满度和最低肝体比;菜粕∶棉粕为5∶0组的鱼生长最差,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分别为430.1%和1.52,具有最低的肥满度和最高的肝体比。各组成活率,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缪凌鸿 戈贤平 谢骏 刘波 潘良坤 周群兰 陈汝丽
为了探讨高碳水化合物饲料是否会引起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的应激反应,选用体质量为(35.60±1.11)g的异育银鲫168尾,随机分成2组,一组设为对照组(NS),投喂碳水化合物水平为35%的日粮;另一组设为高碳水化合物实验组(HS),投喂碳水化合物水平为50%的日粮,每组3个重复。在控温的循环水系统中饲养35 d和70 d后,测定异育银鲫血浆皮质醇激素含量及其肝、心脏、脾、肾中HSP70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高碳水化合物实验组35 d时血浆皮质醇激素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升高(P<0.05),肝和心脏HSP70基因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