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
- 2023(866)
- 2022(763)
- 2021(685)
- 2020(516)
- 2019(1063)
- 2018(1036)
- 2017(1343)
- 2016(1003)
- 2015(988)
- 2014(940)
- 2013(901)
- 2012(813)
- 2011(807)
- 2010(800)
- 2009(726)
- 2008(704)
- 2007(647)
- 2006(510)
- 2005(461)
- 学科
- 学(2198)
- 管理(1858)
- 害(1723)
- 业(1521)
- 虫(1514)
- 生物(1404)
- 虫害(1398)
- 企(1360)
- 企业(1360)
- 病虫(1330)
- 病虫害(1330)
- 济(1201)
- 经济(1200)
- 防(1034)
- 防治(1011)
- 治(1010)
- 微(982)
- 微生(979)
- 微生物(979)
- 生物学(883)
- 及其(853)
- 病害(784)
- 微生物学(761)
- 环境(740)
- 水产(654)
- 中国(627)
- 鱼(608)
- 财(602)
- 菌(558)
- 各种(526)
- 机构
- 学院(14584)
- 大学(14287)
- 农(8868)
- 农业(7314)
- 研究(7124)
- 科学(7021)
- 业大(5647)
- 所(4917)
- 农业大学(4789)
- 研究所(4698)
- 室(4595)
- 实验(4482)
- 实验室(4375)
- 业(4166)
- 重点(4055)
- 中国(3930)
- 省(3725)
- 技术(3587)
- 生物(3238)
- 京(2992)
- 科学院(2925)
- 中心(2888)
- 江(2456)
- 济(2438)
- 部(2407)
- 工程(2381)
- 经济(2346)
- 管理(2338)
- 院(2286)
- 科技(2240)
共检索到19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拥军 王嘉福 尹峻峰
研究了适宜的双歧杆菌分离方法,从婴儿、成人粪便中分离到36株疑似双歧杆菌,经过属和种的系统生化鉴定,确认为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adoles-centis)20株和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ongum)6株。
关键词:
双歧杆菌,分离,鉴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元刚 周学章 任战军
通过对患典型败血症死亡的梅花鹿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和分离得到3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学、生化技术、动物试验和分子生物技术4方面的鉴定,确诊该菌为李氏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青霉素、磺胺类药物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对庆大霉素、环丙杀星、克林霉素、链霉素中度敏感,对头孢塞肟钠、丁胺卡那霉素高度敏感。
关键词:
李氏杆菌 分离 鉴定 治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艳平 张杰 陈豪泰 马丽娜 丁耀忠 杨生海 刘永生
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HPG)是鸡传染性鼻炎的病原菌。近年来,北京、陕西、四川等地证明了该病的发生。为了了解该病在山东省的流行状况,从山东德州地区5个鸡场的20只疑似鸡传染性鼻炎鸡体内共分离到6株细菌,经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鸡胚接种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鉴定为副鸡嗜血杆菌。并经玻片凝集试验、Dot-ELISA、血凝试验分型研究,证实6株分离菌株均为副猪嗜血杆菌A型。从而为以后鸡传染性鼻炎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婷 陈福艳 张彬 黎铭 林勇 李莉萍 童桂香 唐瞻杨 韦信贤 蒋伟添
【目的】分离鉴定双棘黄姑鱼(Protonibea diacanthus)源致病发光杆菌,为查明引起双棘黄姑鱼出现大批量死亡的病因及科学指导防控该病的规范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从广西北海市铁山港网箱养殖发病双棘黄姑鱼肾脏中分离到的菌株(编号20210120)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确定其是否为双棘黄姑鱼致病菌;并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多基因(gapA、topA、mreB、ftsZ、gyrB和16S rRNA)序列分析及药敏试验。【结果】分离菌株与托鲁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toruni)16S rRNA序列在系统发育进化树上聚类为一支,其序列相似性达99.93%,与5个管家基因(gyrB、gapA、topA、ftsZ和mreB)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9.50%、99.86%、100.00%、99.83%和99.44%,因此确定菌株20210120为托鲁尼发光杆菌。人工感染双棘黄姑鱼病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症,且再次从其肾脏中分离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20210120对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氨苄、链霉素和庆大霉素7种药物敏感。结合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文件中批准使用的药物目录,建议选用恩诺沙星对双棘黄姑鱼托鲁尼发光杆菌进行防治。【结论】托鲁尼发光杆菌是引起广西北海双棘黄姑鱼发病死亡的病原菌,实际生产中可考虑将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氨苄、链霉素和庆大霉素7种药物(尤其是恩诺沙星)作为托鲁尼发光杆菌引起双棘黄姑鱼相关疾病的防治用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晓玲 杨绪彤 偲瀚文 王秀华 周进 陈国福
采用三氯乙酸裂解法分离双歧杆菌细胞壁肽聚糖,得到的肽聚糖约占双歧杆菌细胞干重的8.4%,其中总糖含量约为24.2%,脂肪酸含量约为3.2%,蛋白质含量约为2.4%;氨基酸含量及组分分析结果显示:与N乙酰胞壁酸羧基连接的肽链上的甘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和丙氨酸间的摩尔比为1∶0.7∶1.1∶6.7。将所得肽聚糖经超声波破碎后,制成0.1%和1%两种浓度的悬液,并将相应的缓冲液设置为对照组,分别注射给日本对虾和牙鲆,测定其对日本对虾和牙鲆血清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LSZ)5种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肽聚糖可显著提高日本对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钟相 常维山 唐珂心 姜世金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主要正常菌群,它具有保障人和动物健康、增强胃肠道消化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和抗肿瘤等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是研究细菌遗传变异,建立DNA文库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G+C mol%是细菌分类学和菌种鉴定的重要指标。笔者用巨量法和微量法相结合,提取了高纯度的双歧杆菌基因组DNA,并测定其解链温度(T_m)。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怀平 杨增岐 王万云 常秀云 路保忠 任建设 范光丽
从健康朱鹮粪便中分离出1株双歧杆菌,经实验室鉴定为两歧双歧杆菌(B.bifidum)。通过药敏试验发现,该双歧杆菌对链霉素、卡那霉素等高度敏感,但对青霉素类及诺氟沙星有耐药性;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无致病性。利用此菌进行微胶囊研制,同时进行了包埋效率、包埋产率、贮存稳定性、耐胃酸性、肠溶性等多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微胶囊包埋效率达到83.4%,活菌数达到5.8×1011g-1,能抵抗胃酸,有较好的肠溶性和一定的贮存稳定性。
关键词:
朱鹮 双歧杆菌 微胶囊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明 马晓娜 贾洁 牛天贵
从超高压灭菌的瓜汁中筛选出 1株产高分子聚合物的芽孢杆菌B53 。经紫外扫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SDS PAGE分子量表征 ,确定该高分子是由谷氨酸单一成分组成的聚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为 2 12nm ,分子质量集中在 5 70~ 6 6 9ku ,呈多分子质量聚集体形式 ,不具备典型肽或蛋白质特征。依据B53 的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征、G +C含量 (摩尔分数 )及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将芽孢杆菌B53 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关键词:
芽孢杆菌 聚γ-谷氨酸 分离 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宝 于雅琼 韩玉竹 游成真 尚庆茂 孔维嘉 李平兰
为获得能够产Iturins类脂肽的芽孢杆菌以应用于植物的生物防治中,以果蔬体内、根际土壤等多生境中分离的118株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管碟法对其进行了初筛和复筛。结果表明:其中3株菌株对立枯丝核菌、瓜果腐霉和尖孢镰刀菌显示出强烈的抑制作用;通过薄层层析等方法对产Iturins脂肽菌株进行初步分析,最终确定K103为目标菌株。通过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的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产抗菌脂肽的K103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最终确定菌株K10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并将其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K103(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K103)。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鉴定 脂肽 生物防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月英 曾德年 胡仕凤 宁玲忠 田科雄 晏美清
从牛奶中分离到1株蜡状芽孢杆菌CO4-1,经生长特性培养、生化试验、灌服动物试验,证明该菌株具有营养要求低,生长快,合成蛋白能力强,耐高温,耐酸碱等特点;菌体及其产物对动物均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对肠道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蜡状芽孢杆菌 分离培养 鉴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恽时锋 郑明球 潘震寰
从江苏地区5个大型种鸡场孵化后期死亡的163枚鸡胚及84羽出壳弱雏中分离鉴定出99株大肠埃希氏菌,死胚分离率为36.81%,出壳弱雏分离率46.43%;从其它9个蛋鸡场47羽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的肝、脾、心包、腹水、输卵管、脑、眼中分离鉴定出23株大肠埃希氏菌,分离率为48.94%。分离菌中有67株对清洁级昆明种小鼠(KM)具有强毒力。对其进行大肠埃希氏菌O群抗原鉴定,共有22种O型血清型,O11、O88、O115为优势血清型,O78及O81各为3株,O18、O20、O26、O36、O89各为2株,其余为O3、O4、O9、O30、O60、O75、O93、O103、O114、O131、O1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泽茂 柳阳 陈昌福 朱健 谢骏 徐跑
从湖北省宜昌市清江水库网箱养殖发病的斑点叉尾鮰肝脏分离到1株细菌CH016,该菌可在淡水琼脂平板上生长,单菌落圆形白色,表面圆滑,边缘整齐。经腹腔注射回归感染试验,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症,且从人工感染病鱼体内再次分离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细菌,表明该菌对斑点叉尾鮰具有致病性。经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均显示该菌为鲍曼不动杆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加涛 阎斌伦 张晓君 白雪松 秦蕾 毕可然
从三疣梭子蟹育苗场发病且大量死亡的大眼幼体中分离到优势生长的菌株SX1,人工感染试验证明,SX1对健康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及Ⅲ期幼蟹有较强的致病性;对菌株SX1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型生物学特性检验,并进行了菌株SX1的16S rRNA、gyrB和rpoA 3种基因的同源性检索与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显示,菌株SX1具有发光杆菌属的特征,且16S rRNA、gyrB和rpoA 3种基因序列均与发光杆菌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在系统发育树中与Photobacteriumganghwense聚为一个分支,自举数据值达100%。综合菌株SX1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及3种基因的同源性检索与系统发育学分析,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恒安 秦磊 成志恒 赵国屏
在土壤中分离到一株细菌STRB ,该菌可以在SFM、LB、EMB、PDA、MM、MacC等多种培养基上生长 ,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电镜观察无鞭毛。生化指标检测显示 ,该菌株对多数糖类不能发酵 ,经bioMerieuxVitek公司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检测试验卡 (GNI)鉴定为醋酸钙不动杆菌。设计 2对简并引物对其 16SrRNA进行PCR扩增 ,16SrRNA序列及其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 ,该菌为约翰逊不动杆菌。
关键词:
约翰逊不动杆菌 鉴定 16SrRNA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宝 于雅琼 韩玉竹 游成真 尚庆茂 孔维嘉 李平兰
为获得能够产IturIns类脂肽的芽孢杆菌以应用于植物的生物防治中,以果蔬体内、根际土壤等多生境中分离的118株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管碟法对其进行了初筛和复筛。结果表明:其中3株菌株对立枯丝核菌、瓜果腐霉和尖孢镰刀菌显示出强烈的抑制作用;通过薄层层析等方法对产IturIns脂肽菌株进行初步分析,最终确定K103为目标菌株。通过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的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产抗菌脂肽的K103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最终确定菌株K10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并将其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K103(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K103)。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鉴定 脂肽 生物防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