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6)
2023(6351)
2022(5327)
2021(4660)
2020(3570)
2019(8069)
2018(7788)
2017(13791)
2016(7772)
2015(8497)
2014(8508)
2013(8585)
2012(8468)
2011(7972)
2010(8213)
2009(7432)
2008(7307)
2007(6695)
2006(6182)
2005(5970)
作者
(26579)
(22150)
(22017)
(20709)
(14531)
(10832)
(9908)
(8605)
(8604)
(8066)
(7702)
(7510)
(7482)
(7281)
(7279)
(6818)
(6659)
(6551)
(6539)
(6529)
(5934)
(5794)
(5578)
(5166)
(5107)
(5085)
(5079)
(5002)
(4764)
(4546)
学科
(37194)
经济(37164)
(17982)
管理(17051)
地方(16245)
中国(14728)
(11971)
企业(11971)
(11887)
业经(9796)
(9454)
地方经济(9380)
(8703)
农业(8518)
(7832)
金融(7830)
(7590)
银行(7557)
(7491)
方法(7281)
环境(7008)
发展(6488)
(6469)
(6229)
(6169)
贸易(6159)
技术(5950)
(5848)
数学(5814)
数学方法(5759)
机构
学院(115009)
大学(111477)
研究(50463)
(44348)
经济(43231)
中国(36827)
管理(35684)
科学(34071)
(29391)
理学(29048)
理学院(28530)
(28507)
管理学(27937)
管理学院(27734)
研究所(25884)
(25595)
农业(23182)
中心(21797)
(20351)
业大(20061)
(19875)
(19407)
(18167)
(16996)
师范(16687)
北京(16584)
(16435)
科学院(16227)
技术(16053)
财经(14544)
基金
项目(73343)
科学(55627)
研究(51329)
基金(49153)
(44877)
国家(44435)
科学基金(35871)
(32166)
社会(30419)
社会科(28771)
社会科学(28767)
(26665)
基金项目(25228)
(23466)
自然(23253)
自然科(22675)
教育(22665)
自然科学(22657)
自然科学基金(22230)
编号(20396)
资助(20228)
发展(18304)
(17939)
重点(17782)
成果(17061)
课题(16588)
(15568)
计划(15469)
科技(15045)
创新(14645)
期刊
(60603)
经济(60603)
研究(37064)
中国(31898)
(29103)
学报(24837)
科学(20586)
农业(20137)
大学(17342)
学学(16512)
教育(15861)
管理(15325)
(13928)
金融(13928)
(13668)
业经(11770)
技术(10193)
(10109)
经济研究(9519)
问题(7538)
业大(7127)
财经(6968)
科技(6527)
(6390)
农业大学(6340)
(6034)
商业(5806)
世界(5803)
(5700)
(5575)
共检索到196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婷  陈福艳  张彬  黎铭  林勇  李莉萍  童桂香  唐瞻杨  韦信贤  蒋伟添  
【目的】分离鉴定双棘黄姑鱼(Protonibea diacanthus)源致病发光杆菌,为查明引起双棘黄姑鱼出现大批量死亡的病因及科学指导防控该病的规范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从广西北海市铁山港网箱养殖发病双棘黄姑鱼肾脏中分离到的菌株(编号20210120)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确定其是否为双棘黄姑鱼致病菌;并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多基因(gapA、topA、mreB、ftsZ、gyrB和16S rRNA)序列分析及药敏试验。【结果】分离菌株与托鲁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toruni)16S rRNA序列在系统发育进化树上聚类为一支,其序列相似性达99.93%,与5个管家基因(gyrB、gapA、topA、ftsZ和mreB)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9.50%、99.86%、100.00%、99.83%和99.44%,因此确定菌株20210120为托鲁尼发光杆菌。人工感染双棘黄姑鱼病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症,且再次从其肾脏中分离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20210120对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氨苄、链霉素和庆大霉素7种药物敏感。结合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文件中批准使用的药物目录,建议选用恩诺沙星对双棘黄姑鱼托鲁尼发光杆菌进行防治。【结论】托鲁尼发光杆菌是引起广西北海双棘黄姑鱼发病死亡的病原菌,实际生产中可考虑将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氨苄、链霉素和庆大霉素7种药物(尤其是恩诺沙星)作为托鲁尼发光杆菌引起双棘黄姑鱼相关疾病的防治用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蕾  赵丽娟  周伟东  艾桃山  林蠡  
从患病黄颡鱼上分离出1株柱状黄杆菌(Pf1),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用Pf1感染黄颡鱼和翘嘴鳜,发现Pf1对2种鱼均有致病性。Pf1可导致翘嘴鳜多个组织细胞坏死和炎症反应,严重损伤肝、体肾和鳃。被感染翘嘴鳜肝细胞肿胀、空泡化坏死;肾小管广泛坏死和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鳃小片毛细血管充血,呼吸上皮细胞肿胀变性,鳃的呼吸功能衰退。鳃部病变导致感染鳜呼吸频率加快、游动缓慢,最后大量死亡。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庚申  许文军  谢建军  汪玮  施慧  
2013年浙江省舟山市某网箱养殖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暴发了一种严重的疾病,病鱼主要症状为脾、肾出现1–2 mm的白色类结节。从患病鱼内脏处分离得到1株优势菌OF-1,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为此次引起条石鲷死亡的致病菌,半数致死量为5.93×104 CFU/g。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菌株OF-1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在TCBS培养基上不生长。API 20E细菌鉴定系统、16S r RNA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证实,该菌株为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加涛  阎斌伦  张晓君  白雪松  秦蕾  毕可然  
从三疣梭子蟹育苗场发病且大量死亡的大眼幼体中分离到优势生长的菌株SX1,人工感染试验证明,SX1对健康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及Ⅲ期幼蟹有较强的致病性;对菌株SX1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型生物学特性检验,并进行了菌株SX1的16S rRNA、gyrB和rpoA 3种基因的同源性检索与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显示,菌株SX1具有发光杆菌属的特征,且16S rRNA、gyrB和rpoA 3种基因序列均与发光杆菌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在系统发育树中与Photobacteriumganghwense聚为一个分支,自举数据值达100%。综合菌株SX1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及3种基因的同源性检索与系统发育学分析,研...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瑞旋  冯娟  苏友禄  蓝祥宾  王江勇  
2006年海南省凌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出现大批死亡。肉眼观察病鱼体表完好,部分病鱼内脏稍肿大,病理组织研究显示脾脏和肝脏有灰白色结节。从病鱼的脾脏分离到1株明显优势菌,命名为TOS1,人工感染确认TOS1对卵形鲳鲹有强致病性,其半数致死量为1.1×106CFU/g,组织病理研究显示相同症状,因此确定TOS1为本次流行病的病原菌。经API鉴定系统和16SrDNA序列分析结合常规生化指标,将TOS1鉴定为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piscicida)。该菌具有很强的溶血性和较强的蛋白酶活性,对多种抗生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振宇  戴荣四  刘东友  邓治邦  李润成  尹崇  
无菌采集流行性腹泻耐过仔猪的肝脏样本,经无氧及有氧培养获得一株疑似蜡样芽孢杆菌的纯培养物,命名为HN1203。16Sr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JX294967)分析表明,HN1203为蜡样芽孢杆菌群第7基因型菌株。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该菌的生化特性符合蜡样芽孢杆菌群成员的特征。药敏试验和伴孢晶体蛋白检测结果表明,该菌对链霉素和四环素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其芽孢不形成伴孢晶体。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检测结果表明,该菌带有蜡样芽孢杆菌看家基因pta新的等位基因pta153,序列基因型为ST611。毒素基因的PCR检测结果表明,该菌携带肠毒素基因(hbl、nhe和entFM)和细胞毒素K...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苏英  吴荣华  申君宇  李伟平  何滔  李云  丁诗华  
为鉴定患病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病原菌,从大鲵肠、胃、脾脏中分离得到菌株int1705,分离菌株经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RNA和aspC管家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为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经人工感染,结果显示:菌株int1705能使健康大鲵发病并致死,半致死浓度(LD_(50))为3.16×10~(6 )CFU/mL,且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相似。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int1705对多粘菌素B、头孢他啶、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10种药物敏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进  罗晓松  曾令兵  
从患头顶溃疡症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内脏组织中分离出致病力强的菌株JZ086,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并进行了Biolog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16S rDNA序列鉴定。结果显示: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为黄颡鱼的病原菌,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1.7×105CFU。Biolog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鲇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该菌与鲇爱德华氏菌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高达99%;系统进化树中与鲇爱德华氏菌(AB050826)自然聚为一支,二者遗传距离约为0.002。鉴定...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晓君  秦国民  陈翠珍  房海  阎斌伦  
对从1尾病死的观赏用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 L.中分离到的细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和对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等较系统的表观生物学性状鉴定。同时,测定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供试两株纯培养菌(编号:HQ061227-1、HQ061227-2)为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Beijerinck 1889)的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damselae subsp.damselae(Love et al.1982;Smith et al.1991),用HQ061227-1株作为代表菌株的1...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兰萍  宋晓玲  张辉  成君军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和1%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菌、0.1%美人鱼发光杆菌活菌配制成3种免疫实验饲料,以基础饲料为空白对照组饲料,每组设3个平行样。对个体质量为(4.83±0.36)g的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20 d的饲养实验,分别在0、5、10、15和20d进行取样,以血清中的酚氧化酶(PO)、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UL)活性为免疫指标,探讨了美人鱼发光杆菌作为免疫制剂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影响;在投喂免疫饲料后的第22天,按0.004 2 kg/kg体重的剂量,直接投喂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病料,并记录累积死亡率。结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拥军  王嘉福  尹峻峰  
研究了适宜的双歧杆菌分离方法,从婴儿、成人粪便中分离到36株疑似双歧杆菌,经过属和种的系统生化鉴定,确认为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adoles-centis)20株和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ongum)6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黎姗梅  吴柳青  许飘尹  盛雪晴  贺晓晨  肖双燕  邱梓晟  梁静真  韩书煜  黄钧  
【目的】对广西武宣县某养殖场患病黄沙鳖(Pelodiscus sinensis)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防治黄沙鳖蜡样芽孢杆菌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患病黄沙鳖进行细菌分离,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确定其致病性。采用API 50CH生化鉴定和16S rRNA序列分析进行细菌鉴定,并以K-B纸片扩散法及二倍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黄沙鳖肝脏中分离获得1株具有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GXWXAA,对健康黄沙鳖致死率达100.0%。经鉴定,菌株GXWXAA属于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与蜡样芽孢杆菌JY5(HQ833024)、JY7(HQ833025)、JY9(HQ833026)和VBE16(MG027671)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均达99.9%。菌株GXWXAA对新霉素、恩诺沙星和多西环素等15种抗生素敏感,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和依诺沙星中介,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复达欣、复方新诺明和多粘菌素B耐药。新霉素、恩诺沙星和多西环素对菌株GXWXAA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488、0.122和0.244μg/mL。【结论】引起广西武宣县某养殖场黄沙鳖发病的病原菌属于蜡样芽孢杆菌,建议选择新霉素、恩诺沙星和多西环素等抗生素对患病黄沙鳖进行治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贡嘎  王刚  罗润波  陈明勇  索朗斯珠  
为研究西藏牦牛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及其遗传进化情况,了解其与其他动物源大肠杆菌的亲缘关系,采集西藏牦牛腹泻粪便240份,采用微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血清型鉴定和致病性研究,并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16SrRNA鉴定、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16株牦牛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中:3株与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亲缘关系较近;5株与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亲缘关系较近;2株与犊牛源大肠杆菌亲缘关系较近;4株与牛源大肠杆菌亲缘关系较近;1株牦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单独形成一个较远的分支;1株与痢疾杆菌和人源出血性大肠杆菌亲缘关系较近,可能成为对人类造成潜在危险的病原菌。西藏牦牛源大肠杆菌与牛源、禽源、猪源、人源大肠杆菌的之间亲缘性很近,存在跨种间传播风险。该种西藏牦牛源大肠杆菌动物致病试验表明,致死率高达95%,应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晓丽  邵蓬  李灏  任涵玮  张勤  
为探明养殖豹纹鳃棘鲈体表溃疡症的病因,从患病豹纹鳃棘鲈血液及内脏、体表溃疡处分离到2株优势菌,其中编号为1031的菌株经人工感染证实能够引起被感染鱼的死亡,为引起该豹纹鳃棘鲈溃疡病的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表明菌株1031与弧菌属的基本特征相符,分别基于16SrDNA序列及热激蛋白60基因(hsp60)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将菌株1031与哈维氏弧菌聚为一支,置信度均为97%,以1031为模板特异性扩增哈维氏弧菌toxR基因,也得到了预期382bp的核酸片段。综合以上结果,最终确定此次豹纹鳃棘鲈体表溃疡症的病原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药敏结果显示,该菌株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大鹏  吴家强  于江  丛晓燕  杜以军  孙文博  张玉玉  时建立  李俊  周顺  王金宝  
本文对副猪嗜血杆菌血清5型生长曲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液接种后6 h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24 h后活菌数达到最高峰,20~30 h活菌数维持在同一个水平,进入稳定期,30 h后活菌数呈现下降趋势,进入衰退期。该曲线提供了副猪嗜血杆菌生长规律,为疫苗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