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5)
- 2023(8785)
- 2022(7606)
- 2021(6822)
- 2020(5938)
- 2019(13693)
- 2018(13759)
- 2017(25844)
- 2016(14957)
- 2015(17167)
- 2014(17881)
- 2013(17558)
- 2012(16828)
- 2011(15379)
- 2010(15458)
- 2009(14076)
- 2008(13965)
- 2007(12994)
- 2006(11136)
- 2005(9917)
- 学科
- 济(58294)
- 经济(58233)
- 管理(41002)
- 业(34630)
- 方法(27262)
- 企(27019)
- 企业(27019)
- 数学(24150)
- 数学方法(23923)
- 学(18398)
- 农(16787)
- 中国(14943)
- 财(14892)
- 环境(13476)
- 制(12315)
- 地方(11352)
- 贸(11177)
- 贸易(11177)
- 业经(10935)
- 易(10822)
- 农业(10674)
- 和(10545)
- 融(9738)
- 金融(9730)
- 银(9632)
- 银行(9569)
- 理论(9327)
- 体(9172)
- 行(9159)
- 划(8846)
- 机构
- 学院(220930)
- 大学(220635)
- 济(82643)
- 研究(81609)
- 经济(80628)
- 管理(75925)
- 理学(64500)
- 理学院(63671)
- 管理学(62213)
- 管理学院(61840)
- 中国(60263)
- 科学(56706)
- 农(52545)
- 京(48734)
- 所(45686)
- 研究所(42013)
- 农业(41967)
- 业大(41939)
- 财(37840)
- 中心(36943)
- 江(35113)
- 北京(30689)
- 财经(29817)
- 院(29493)
- 范(28545)
- 师范(28112)
- 省(28049)
- 州(27451)
- 农业大学(27293)
- 技术(27116)
- 基金
- 项目(149328)
- 科学(112809)
- 基金(104202)
- 研究(101419)
- 家(95470)
- 国家(94754)
- 科学基金(76666)
- 省(60540)
- 社会(59252)
- 社会科(55897)
- 社会科学(55877)
- 基金项目(55055)
- 自然(52627)
- 划(51952)
- 自然科(51295)
- 自然科学(51273)
- 自然科学基金(50309)
- 教育(46694)
- 资助(43693)
- 编号(41158)
- 重点(35351)
- 成果(33803)
- 发(32494)
- 部(31768)
- 计划(31743)
- 课题(30184)
- 创(29845)
- 科研(29730)
- 科技(29624)
- 创新(28165)
- 期刊
- 济(90630)
- 经济(90630)
- 研究(58706)
- 学报(49087)
- 农(47538)
- 中国(44837)
- 科学(39917)
- 大学(34687)
- 学学(33203)
- 农业(31692)
- 财(30589)
- 管理(25298)
- 教育(23120)
- 技术(18747)
- 融(18305)
- 金融(18305)
- 业(17570)
- 业经(15176)
- 财经(14760)
- 经济研究(14224)
- 业大(13574)
- 版(13531)
- 经(12666)
- 问题(12342)
- 林业(11626)
- 科技(11383)
- 农业大学(11124)
- 资源(10903)
- 统计(10310)
- 技术经济(10257)
共检索到326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时雨 张苏芳 刘福 马深成 贾春燕 申卫星 张真 孔祥波
[目的]研究双条杉天牛幼虫期和成虫期体壁碳氢化合物的变化规律,对不同虫期体壁碳氢化合物成分、含量和比例进行分析,期望在此基础上探索体壁碳氢化合物在其生殖行为中的功能。[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溶剂浸提两种采样方法收集双条杉天牛不同虫期的体壁碳氢化合物成分,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提取物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成分在不同虫期的含量和比例。[结果]双条杉天牛体壁碳氢化合物成分主要包括C_(15)~C_(31)之间的正烷烃、烯烃、单甲基支链烷烃和二甲基支链烷烃。幼虫体壁碳氢化合物以C_(15)~C_(31)正烷烃为主,含量占64.67%,其中n-C27含量最高(21.57%);烯烃仅检测到角鲨烯,含量占19.4%;甲基支链烷烃仅检测到3Me-C_(25)和11,15diMe-C_(27),含量占15.93%。在刚羽化的雌成虫中正烷烃占60.42%,甲基支链烷烃占39.58%;雄成虫中正烷烃占74.15%,甲基支链烷烃占25.85%。扬飞期雌成虫中正烷烃占53.13%,甲基支链烷烃占46.87%;雄成虫中正烷烃占45.99%,甲基支链烷烃占54.01%;雌雄成虫中均是n-C_(25)含量最高。随着虫体的发育,正烷烃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甲基支链烷烃呈上升趋势。溶剂浸提法和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的体壁碳氢化合物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结论]双条杉天牛不同虫期体壁碳氢化合物各种成分含量的变化与其发育的性成熟度有关。幼虫体壁中未检测到11Me-C_(26)、11Me-C_(27)和3Me-C_(27),这3种成分在雌雄成虫中含量差异显著,推测其可能在成虫生殖行为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为进一步研究双条杉天牛接触性识别信息素奠定良好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凌
取西双版纳的成年绿玉树和重庆引种的2年生海南绿玉树乳汁,自然干燥后用CS2溶解,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机(GC-MS)分析,西双版纳绿玉树乳汁共检出52个峰,鉴定出33个峰,23种成分。除绿玉树的“指纹”成分绿玉树甾醇以外,还含有9~36个碳原子的多种烷烃,如2,6-二甲基壬烷、3,7-二甲基癸烷、十二烷、二十烷、正二十烷、二十一烷、二十三烷、二十五烷、二十七烷、三十烷、三十六烷、石竹烯以及1,2-苯二羧酸、酯类和单质硫(S8)等,其中烷烃和烯烃的总相对含量为14.57%;海南幼年绿玉树乳汁有42个峰,鉴定出33个峰,21种成分。除绿玉树甾醇外,主要也含9~26个碳原子的烷烃,如壬烷、十六烷、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映 黄志嘉 蓝来娇 张锦坤 高庆远 王琳 李拥虎 温秀军 马涛
天牛科昆虫是危害严重的林业害虫,给林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昆虫信息化合物的鉴定及应用,在害虫综合治理(IPM)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已从100多种天牛科物种中鉴定出信息化合物质,天牛亚科(Cerambycinae)、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和椎天牛亚科(Spondylidinae)鉴定出雄性天牛的聚集信息素组分,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和锯天牛亚科(Prioninae)物种主要是鉴定出雌性天牛释放性的性信息素组分。这些信息素组分在不同亚科、不同属和种之间重叠率高,同一种组分可以在多种天牛物种中发挥作用,调节昆虫行为活动的信息化学物质在害虫治理中具有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对国内外已研究的天牛科信息素组分进行系统分析,可为今后鉴定新的天牛科信息素组分提供依据,加快我国天牛科信息素组分鉴定和应用进程。
关键词:
天牛科 信息素组分 害虫综合治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诚棋 陈家颖 马涛 牟静 秦文权 温秀军
[目的]为研究目前常用的4种缓释载体对松墨天牛信息化合物的释放速率,以筛选合适的缓释材料应用于仿生诱芯制作。[方法]选用(+)-α-蒎烯、(-)-β-蒎烯、2-十一烷氧基-1-乙醇,按9∶1∶1的成分比配制成引诱剂,聚乙烯缓释瓶A(LDPE)、聚乙烯缓释瓶B(HDPE)、聚乙烯管(PE)及灯芯瓶(PP)作为松墨天牛信息化合物的缓释材料,制作成松墨天牛诱芯悬挂于室外,并以APF-Ⅰ型松墨天牛引诱剂为对照。每5 d称量诱芯的重量并对缓释材料内的引诱剂成分进行GC分析,连续观察记录60 d,探究不同材料的缓释效
关键词:
松墨天牛 信息化合物 缓释材料 缓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兆林 任美玲 欧阳呓林 林西 张柏林
对毛竹、苦竹、绿竹及黄甜竹竹叶黄酮类化合物一年四季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4种竹叶总黄酮含量在3~13.1mg/g干竹叶之间;从秋季、冬季、春季至夏季,4种竹叶总黄酮含量呈上升的趋势,每种竹叶中主要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变化与该种竹叶总黄酮变化的趋势一致。竹叶中所含黄酮化合物的种类与竹种有关,毛竹叶中以单碳苷黄酮居多,苦竹叶中氧碳双苷及双碳苷黄酮占的比例较高,绿竹叶中双碳苷黄酮占的比例较高,黄甜竹叶中氧碳双苷黄酮占的比例较大,不同类型的黄酮化合物含量从秋季至夏季的变化幅度不等。
关键词:
竹叶 黄酮化合物 季节 变化规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付小斌 陈琦 刘苑秋 段天择 王力行 潘颜乐 康王朝 邓文平
【目的】全球气温上升和降水格局变化导致的频繁干旱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因此,研究植物干旱前后水分利用和适应的机制至关重要。【方法】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降水量梯度和2个降水间隔的双因素控制试验,研究杉木幼苗不同器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及其相关组分质量分数对降水量和降水间隔变化的响应。【结果】随着降水量减少,杉木幼苗的NSC质量分数在吸收根、运输根、枝条和叶中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枝干中则持续下降,杉木幼苗通过增加运输根、吸收根、叶和枝条的NSC质量分数,同时将吸收根的淀粉水解转化成可溶性糖,来调节细胞内的水势;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运输根和枝干中均呈持续减少的趋势,在吸收根、叶和枝条中先增加后减少;淀粉质量分数在所有器官中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降水量过少时,杉木幼苗会消耗体内的NSC,优先供给吸收根的生存需求,导致运输根、枝条和枝干的NSC质量分数显著下降(P<0.05)。延长降水间隔,杉木幼苗叶和运输根的NSC质量分数显著上升(P<0.05);叶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下降(P<0.05),运输根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上升(P<0.05)。【结论】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当地多年旱季月平均降水量的50%以上,可提高杉木人工林在降水格局变化下的存活率,降水量较高的地区可以适当延长浇水间隔。图3表1参5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立芹 朱银飞 曹川健 温俊宝 许志春 熊德平 陶万强
Pyemotes sp.and Scleroderma guani were used to control the larvae of Semanotus bifasciatus.The results as follows:(1) the suitable control time of Pyemotes sp.was from early April to early May.The reason was that in this time,the larvae of S.bifasciatus were young and not bored into xylem that was s...
关键词:
双条杉天牛 蒲螨 管氏肿腿蜂 幼虫 龄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瑞桐 李国宏 王克东 孙金钟
本文对利用诱饵树法预测光肩星天牛成虫发生期进行了研究。光肩星天牛种群发生数量与杨树品种、树龄及天气积分指数有密切关系。露伊莎杨上的卵量分别为I-214杨和I-69杨的2.7倍和14.5倍。I-69杨3年生树上的卵量为5年生树的8倍。低龄幼虫越冬前的存活率与6~9月份的天气积分指数呈正相关。光肩星天牛种群数量的消长规律,初步认为为5a一个周期。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成虫发生期,预测,种群动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春军 高潮 贺国强 赵光伟
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中淀粉、总糖与还原糖等主要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叶片中淀粉、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均表现为随之增加的变化规律;随着采收日期的延迟,烟叶总糖含量总的变化趋势是增加的。3个烟叶部位之间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总糖、还原糖含量差异显著;不同采收时期之间淀粉、还原糖含量差异不显著,而总糖含量差异显著。
关键词:
烤烟 叶片 淀粉 总糖 还原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珍 陈苏丹 李天忠
为探讨休眠期欧李碳水化合物代谢与休眠的关系,以休眠期欧李1年生基生枝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等方法,分析了韧皮部、芽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休眠阶段欧李韧皮部和芽中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淀粉,二者比值最高可达4.77,其中含量最高的为蔗糖,其次是果糖、山梨醇和葡萄糖;自然休眠期芽中检查不到果糖含量,但在被迫休眠期和芽萌动期迅速增加,至芽萌动期质量分数达2.05%;休眠期韧皮部和芽中酶活性变化与糖含量变化一致;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大于其他酶的活性,在自然休眠期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迅速降低至自然休眠解除时达最低值,降低幅度分别为芽94.18%、韧皮部84.78%;β-淀粉酶活性高于α-淀...
关键词:
欧李 休眠期 碳水化合物 酶活性 休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施征 白登忠 张维诚 肖文发
[目的]冬季低温是决定高山林线树种能否生存的重要生态因素。休眠前后树木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能够反映出其安全越冬的策略。但目前高山林线树种休眠前后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变化及机理尚不清楚。为了探讨林线树种越冬期间的生存策略,[方法]本文以祁连山林线青海云杉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海拔(2 900、3 000、3 100、3 200、3 300 m)成年树枝、叶休眠前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包括可溶性糖(葡萄糖和果糖)、淀粉以及糖/淀粉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休眠前青海云杉当年及1年生叶在高海拔处NSC含量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林线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休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涂启梁 付时雨 詹怀宇 柴欣生
甲酸具有较好的溶出木素的能力,同时也能水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本研究以蔗渣为原料、甲酸为蒸煮药液,采用有机溶剂法制浆,通过测定蒸煮废液中己糖和戊糖的含量来表征碳水化合物在甲酸溶剂法蒸煮过程中的水解情况.试验表明,在木素脱出的同时,碳水化合物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解,其中半纤维素迅速溶出,其降解速率随甲酸浓度的提高而迅速增加,在90%甲酸条件下,40 min内半纤维素基本上被水解;而纤维素的降解则较缓和,对于蔗渣原料在100℃,90%甲酸条件下,80 min后才发生明显降解.
关键词:
蔗渣 甲酸 碳水化合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星星 王仁才 张家银 李炎林 秦宇 熊兴耀
以南方红豆杉的枝、叶、果实为材料,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6种紫杉烷类化合物(紫杉醇、三尖杉宁碱、7–表–10–去乙酰紫杉醇、7–表–紫杉醇、巴卡亭III、10–去乙酰巴卡亭III)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以甲醇–乙腈–水(体积比为25∶36∶39)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27 nm,6种紫杉烷类化合物在35 mIn内完全分离;南方红豆杉的枝、叶、果实中6种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存在差异,其中,紫杉醇和7–表–10–去乙酰紫杉醇在种胚中含量最高,分别为866.47、722.50μg/g,10–去乙酰巴卡亭III、巴卡亭III和7–表–紫杉醇在叶中的含量最高,分别为301.20、234.08...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池树友 何月秋 贲爱玲 韩正敏
为进一步弄清松材线虫的致病机理,该文对松树上分离的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和小杆线虫的体壁物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电镜观察和可溶性糖含量分析,发现松材线虫体表有一层很厚的物质,而拟松材线虫和小杆线虫体表比较光滑;松材线虫比其他两种线虫体表有更多的糖类物质。研究同时提出,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体表物质的厚度和糖含量,可能与二者的致病性有密切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长春 周成枚 赵锦年 陆高
对不同来源虫害木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出孔特性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来源虫害木松褐天牛羽化出孔在时间动态上有一定差异 ,但其雌、雄成虫在各地种群中出孔动态基本相同。松褐天牛成虫出孔具有明显的时段性 ,高峰时段为 18:0 0~ 2 0 :0 0 ,占总数的 2 8% ,且雌、雄成虫同步。不同来源虫害木松褐天牛出孔率有一定差异 ,松材线虫病区虫害木中 ,松褐天牛出孔率随单位木材松材线虫含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
关键词:
松褐天牛 羽化出孔 成虫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