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9)
- 2023(11796)
- 2022(9898)
- 2021(9111)
- 2020(7777)
- 2019(17432)
- 2018(17085)
- 2017(32913)
- 2016(17202)
- 2015(19205)
- 2014(18766)
- 2013(18133)
- 2012(16119)
- 2011(13817)
- 2010(13952)
- 2009(12682)
- 2008(11896)
- 2007(9806)
- 2006(8125)
- 2005(7104)
- 学科
- 济(64808)
- 经济(64701)
- 管理(57741)
- 业(51508)
- 企(45054)
- 企业(45054)
- 方法(32126)
- 数学(27926)
- 数学方法(27551)
- 财(23248)
- 制(16958)
- 中国(16807)
- 农(16476)
- 务(15282)
- 业经(15271)
- 财务(15233)
- 财务管理(15162)
- 企业财务(14449)
- 审计(12272)
- 体(11732)
- 技术(11466)
- 贸(10995)
- 贸易(10979)
- 环境(10971)
- 银(10763)
- 银行(10753)
- 易(10740)
- 农业(10619)
- 融(10500)
- 金融(10497)
- 机构
- 大学(228379)
- 学院(228378)
- 济(96026)
- 管理(94593)
- 经济(94212)
- 理学(82868)
- 理学院(82119)
- 管理学(80861)
- 管理学院(80408)
- 研究(67060)
- 中国(53124)
- 财(49295)
- 京(45910)
- 财经(39245)
- 科学(37276)
- 经(35815)
- 中心(33518)
- 江(33231)
- 业大(30648)
- 经济学(30357)
- 所(30289)
- 农(29881)
- 财经大学(29597)
- 经济学院(27493)
- 北京(27056)
- 研究所(26625)
- 范(26562)
- 师范(26287)
- 商学(25968)
- 商学院(25730)
- 基金
- 项目(162302)
- 科学(131309)
- 基金(121964)
- 研究(121484)
- 家(104630)
- 国家(103793)
- 科学基金(92318)
- 社会(80671)
- 社会科(76700)
- 社会科学(76683)
- 基金项目(65038)
- 省(62749)
- 自然(59087)
- 自然科(57747)
- 自然科学(57734)
- 教育(56850)
- 自然科学基金(56681)
- 划(52410)
- 编号(48398)
- 资助(48057)
- 成果(38150)
- 部(37527)
- 制(36743)
- 重点(36434)
- 创(35365)
- 国家社会(34345)
- 发(33513)
- 教育部(33508)
- 创新(33115)
- 人文(32886)
共检索到327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石青梅 周梦娣
近年来,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企业数量逐年攀升,该现象是否会引起审计师关注。基于此,本文选取2017-2021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双无控制对关键审计事项的影响。结果发现:双无控制能够促进企业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影响机制发现,双无控制通过增加企业经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增强审计师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异质性检验发现,在董事会规模较小、监事会规模较小、分析师关注较多、营商环境较好时,双无控制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丰富了双无控制的后果研究以及关键审计事项的影响因素研究,为我国双无控制企业治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提供了政策和建议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清玉
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为直接观察审计师对公允价值信息的关注提供契机。本文收集2017—2018年沪深两市将公允价值作为关键审计事项的审计报告,统计分析发现,在审计报告中持续披露同一公允价值关键审计事项时,审计师难以持续提供增量信息;关键审计事项存在确定不合理、描述随意性强、索引不全面问题;审计应对程序充分性与相关性值得探讨。文章建议加大会计审计准则宣传与普及,发布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指引,强化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监管,充分调研预期使用者信息需求,以提升审计师对公允价值信息的关注度,深入评价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效果。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胡国强 邳宇晨 孙文祥
审计师变更能否给当期财务报表审计带来“新视角”进而改善审计质量一直是审计理论实证研究的难点。基于关键审计事项(CAM)披露的文本信息,本文实证考察了审计师变更的“新视角”效应。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显著降低了公司本期CAM与上期的纵向文本相似度。相比重新上任,完全履新的审计师变更降低程度更大;“换师换所”和“换师不换所”均具有降低作用,但前者影响更大;相比只变更项目合伙人或经理,两者同时变更的降低作用最大;而且,降低作用主要集中于行业专长审计师。最后发现,变更公司CAM纵向相似度越低,审计投入越多、审计质量越高、信息有用性越强。研究拓展了审计师变更和CAM披露文献,为审计师轮换制度与新版审计报告准则实施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路军 段梦妍
企业业绩预告制度本意是为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然而近年来,业绩预告往往伴随着一次甚至多次的修正公告,这种业绩频繁“变脸”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审计师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把关者”,尤其是在新审计报告准则制度背景下,是否对这种问题有所关注呢?本文以201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审计师是否将这些引发企业发生“变脸”的事项作为关键审计事项予以披露进行统计,从而探究审计师对于企业业绩“变脸”的关注程度。研究发现:审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对可能引起企业业绩发生“变脸”的事项持有一定的关注度,并以关键审计事项的形式体现在审计报告中。研究结论初步验证了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的积极效果。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喻凯 张媚
互联网的发展降低了审计师获取外部信息的成本,但也将审计师置于更加严苛的外部约束环境之中,尤其是加大了外部投资者对审计师的约束。本文运用2016-2019年沪深A股披露了关键审计事项的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审计师如何应对投资者关注这一外部约束,实证检验投资者关注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受到的投资者关注越高,审计师对其的审计收费也就越高,且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区分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后发现,只有在审计非国有企业时,审计师才会将投资者关注纳入审计定价的考虑因素中。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潘克勤
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审计首次执行关键审计事项准则这个准自然实验契机,以审计定价及其变化作为审计师感知到的审计责任,以被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作为客户风险的度量,探讨新准则实施、客户风险与审计师感知到的审计责任变化的关系。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分析发现:首次执行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后,被审计单位风险越大,则审计定价越高,审计定价增长幅度越大,但低风险客户的审计定价反而下降;2017年相较于2016年如果客户风险加剧,则审计定价越高、涨幅越大,但2016年相较于2015年却没有该现象,说明首次实施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准则强化了审计师对高风险客户的审计责任意识,审计师通过风险溢价调整事前做出了风险补偿,同时,披露关键审计事项降低了审计师对于低风险客户的审计责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燕明
以中国201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在客户公司并购标的未达预期业绩时,女性审计师比男性审计师更有可能披露商誉减值关键审计事项。在控制了会计师事务所特征后仍发现审计师性别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女性审计师性别对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随着女审计师任期的增长而减弱。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的结果仍然成立,说明审计师性别对确认商誉减值关键审计事项有着重大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筱 王乾坤
以2016~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客户和审计师不匹配关系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客户和审计师向上不匹配关系提高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充分性,具体表现在关键审计事项数量更多、篇幅更长、结论性评价更多;客户和审计师向下不匹配关系则降低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两条中介路径:路径一是客户和审计师向上(下)不匹配关系强化(弱化)了审计质量,从而提高(降低)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路径二是客户和审计师向上(下)不匹配关系加强(削弱)了审计师行业专长,进而提高(降低)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本研究丰富了客户和审计师聘用关系经济后果相关文献,有助于投资者从审计师聘用角度识别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风险,对完善审计市场结构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婷 张敦力
以我国审计报告改革后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财务舞弊视角探讨审计师如何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其察觉的重大错报风险。研究发现,对于存在舞弊迹象的公司,审计师在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披露的事项种类更多、风险主题和差异化内容更丰富。进一步研究发现,若公司当年存在财务舞弊,其下一年经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更高、审计师被牵连至监管处罚或法律诉讼的可能性更大;财务舞弊对审计师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审计师经验丰富或投入审计资源较多的公司中。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丽红 孙梦娜 冀妮妮 张龙平
审计报告改革旨在降低传统审计报告的模板化问题,提高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和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本文从审计师变更的视角考察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模板化问题。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可以减弱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模板化;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审计投入的提高、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信息量的增加是审计师变更降低关键审计事项模板化披露的作用机制;当业务负责人、非“四大”背景的审计师发生变更以及企业外部分析师跟踪数较低时,审计师变更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模板化的降低效应更加明显;此外,审计师变更通过降低关键审计事项的模板化披露减少了企业的财务重述,同时带来了积极的市场反应。本文不仅丰富了审计师变更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相关研究,也为监管部门进一步提升审计报告改革长期效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关键审计事项 模板化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睿 冯均科
目前,A+H股公司聘请内地和香港审计师实施双重审计是一种自愿性制度选择,但它的动因至今不明;在开始强制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以后,这种制度选择所涉及的复杂性更多。采用2013-2018年A+H股公司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内地审计师披露关键审计事项降低了公司采用双重审计制度的概率。进一步,这一影响对小规模的内地事务所而言更加显著;内地审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数量越多、文本可读性越高、文本相似度越低,公司采用双重审计制度的概率越低。结论表明,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能够增强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于我国内地会计师事务所的信心,推动内地事务所独立承担A+H股公司的审计业务,扩大内地事务所的国际影响力。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丁红燕 杨旭旭
自2013年推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直通车”制度以来,对上市公司年报进行问询成为沪深交易所常用的监管手段,年报问询监管也因此受到实务界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201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年报问询强度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强度越大,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充分;其作用路径为通过提升审计师风险感知实现;机构投资者持股、管理层持股比例低和网络媒体关注度高的上市公司收到的年报问询函强度越大,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充分,且网络媒体关注度越高,关键审计事项语调越消极;年报问询强度越强,越容易引起上市公司审计时滞,而且更易发生审计师变更;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有利于提高企业盈余质量。研究结论丰富了年报问询监管和关键审计事项的相关研究,也为规范关键审计事项充分披露和监管部门完善监管制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
年报问询 关键审计事项 审计师风险感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积田 田博傲 上官相乐
不同评级机构对同一家公司给出的ESG评级存在分歧,这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冲击?本文以2015—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视角切入,实证检验ESG评级分歧对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促使审计师披露更多的关键审计事项来应对风险;机制检验表明,ESG评级分歧通过提高经营风险、代理成本和声誉风险促进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对非国有企业和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而言,ESG评级分歧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正向关系更加显著。本文弥补了国内ESG评级分歧相关研究的不足,也为审计师规避风险、保障审计监督质量提供了重要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志强 孙羽
本文以2014—2020年的我国沪深A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比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前后股价暴跌发生可能性的变化,并分析媒体关注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后股价极端下跌情况有缓解;媒体加强了关键审计事项与股价波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媒体调节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提高关注度而非情绪引导。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柳木华 雷霄
利用手工收集的A股上市公司2017年新式审计报告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据,证明审计师利用专家工作应对关键审计事项抑制了公司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在考虑内生性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利用估值专家的工作有助于降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利用信息技术专家的工作有助于降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研究还发现利用专家工作抑制了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是通过限制管理层对产品生产成本和操控性费用的调节行为来实现的。另外,在公司治理水平低、信息环境差的公司中利用专家工作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显著。研究贡献在于为审计师利用专家工作的价值提供了经验证据,也证明了新式审计报告的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有助于评价审计质量和财务报告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