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9)
- 2023(10157)
- 2022(8436)
- 2021(7520)
- 2020(5975)
- 2019(13209)
- 2018(12700)
- 2017(23254)
- 2016(12836)
- 2015(13841)
- 2014(13543)
- 2013(13272)
- 2012(12569)
- 2011(11555)
- 2010(11531)
- 2009(10458)
- 2008(10218)
- 2007(8961)
- 2006(8102)
- 2005(7396)
- 学科
- 济(56054)
- 经济(55999)
- 业(33473)
- 管理(32540)
- 企(23883)
- 企业(23883)
- 中国(19153)
- 地方(18653)
- 农(17932)
- 方法(17512)
- 数学(15192)
- 数学方法(15094)
- 业经(13932)
- 农业(12675)
- 学(11854)
- 贸(11685)
- 贸易(11675)
- 易(11275)
- 财(10892)
- 地方经济(10533)
- 发(10324)
- 环境(10301)
- 银(9990)
- 融(9974)
- 金融(9971)
- 银行(9944)
- 行(9666)
- 技术(9555)
- 制(9244)
- 产业(7960)
- 机构
- 学院(184059)
- 大学(180742)
- 济(74621)
- 经济(73196)
- 研究(71578)
- 管理(64977)
- 理学(55778)
- 理学院(55025)
- 管理学(54019)
- 管理学院(53700)
- 中国(52146)
- 科学(47346)
- 农(44771)
- 京(39457)
- 所(38792)
- 研究所(35622)
- 农业(35545)
- 业大(34281)
- 财(31631)
- 中心(31300)
- 江(28775)
- 院(25720)
- 省(25147)
- 范(25045)
- 北京(24877)
- 财经(24819)
- 师范(24608)
- 科学院(23007)
- 州(22994)
- 农业大学(22705)
- 基金
- 项目(126897)
- 科学(98449)
- 基金(90134)
- 研究(86531)
- 家(82404)
- 国家(81642)
- 科学基金(67760)
- 社会(55324)
- 省(52528)
- 社会科(52469)
- 社会科学(52457)
- 基金项目(48014)
- 自然(44982)
- 划(44168)
- 自然科(43949)
- 自然科学(43933)
- 自然科学基金(43134)
- 教育(38609)
- 资助(35501)
- 发(33880)
- 编号(33155)
- 重点(29362)
- 创(27119)
- 部(26259)
- 发展(26125)
- 计划(26015)
- 展(25689)
- 成果(25544)
- 创新(25377)
- 课题(24727)
共检索到282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虎山 王宜艳 黄伟 董小卫
本文研究了青霉素钾盐和硫酸链霉素(双抗)混合使用对紫彩血蛤(Nutallia olivacea)幼虫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80ppm的双抗均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均可显著地提高幼虫的存活率,最高可提高52%,最低也可提高38%,同时对幼虫生长和变态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2~4ppm效果最好,幼虫生长最快,变态率最高;高浓度组对幼虫也无明显的副作用,幼虫生长速度、变态率和存活率也都高于对照组。
关键词:
紫彩血蛤 抗生素 幼虫 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宁军号 庞云龙 宋坚 常亚青 张伟杰 何舟 程龙
在室内条件下,人工诱导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产卵并在显微镜下对其胚胎和浮游期幼虫的形态进行连续观察和拍照,并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温度对其浮游期幼虫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偏顶蛤亲贝人工催产时,以流水刺激4 h,阴干12 h为宜。偏顶蛤卵呈圆形或卵圆形,沉性卵,卵径为(82.6±3.2)μm,精子鞭毛型,全长约50μm。在水温19~21℃下,偏顶蛤受精卵发育至D形幼虫(壳长104.0μm±4.3μm)、匍匐幼虫(壳长255.8μm±15.0μm)和早期稚贝(壳长329.1μm±5.8μm)分别历时20.5 h、20 d和36 d。水温是影响偏顶蛤幼虫生长和发育的主...
关键词:
偏顶蛤 胚胎发育 幼虫发育 温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钟茂程 刘璐瑶 禤梓杰 熊乐 张玉婷 窦熙茵 张元 刘志刚 吕文刚
为研究光因子对方斑东风螺胚胎受精孵化过程的影响,本实验采用析因实验设计法研究了光照强度、光质和光周期等不同光条件对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过程中受精率(FR)、孵化率(HR)和变态率(MR)的影响,已建立回归模型,优化光条件,找到利于胚胎发育的最佳光质、光强和光周期。结果显示,不同光质条件下,光照强度和光周期一次效应、交互效应和二次效应均呈显著水平,三者存在互作效应。在绿光条件下,光照强度为13.70 μmol/(m~(2)·s),光照时间为15.54 h时,其FR、HR和MR达到最优值,其值分别为91.36%、88.64%和92.02%,优化后绿光促进东风螺胚胎发育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红光和白光。在蓝光条件下,其光照强度和光周期任意组合水平下FR、HR和MR与其他光质比较均较低,且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和光照时间延长,三项指标值下降越明显,因而表明蓝光对胚胎发育起到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合适的光照强度和光周期能与光质协同作用,可以提高方斑东风螺育苗效率和苗种品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郭世群 李名森 肖清洁 吴金青 林岗 饶小珍
为探讨水体pH对龟足(Capitulum mitella)胚胎孵化和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实验的方法,在水温25~28℃条件下,研究了不同pH(5.0、5.5、6.0、6.5、7.0、7.5、8.0、8.5、9.0、9.5)对龟足胚胎的孵化时间、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变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5.0时,胚胎不孵化;pH在5.5~9.5之间,龟足胚胎都能够有不同程度地孵化。pH在6.0~8.5之间,孵化时间最短,仅需6 d,其中pH在7.0时,孵化率最高。pH对累积孵化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结合胚胎发育时间和孵化率两个指标,龟足胚胎最适的孵化pH为7.0~8.0。根据存活率和...
关键词:
龟足 pH 胚胎 幼虫 发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丁敬敬 胡亚强 黄勃 张懿丹 杨湘勤 袁超 俞小鹏
为探究水温和盐度对羊鲍胚胎发育和幼虫发育的影响,以人工驯化后的野生羊鲍为实验材料,采用温度、盐度单一和双因子组合方法设计实验。结果表明,羊鲍孵化率和成活率受温度、盐度影响显著,28°C时,胚胎发育时间最短,孵化率最高,26°C时,幼虫发育时间最短,成活率最高。胚胎发育适宜温度为24~28°C,最适温度为26~28°C。盐度为24时,羊鲍胚胎发育和幼虫发育时间最短,孵化率和成活率最低;盐度分别为30和32时,孵化率和成活率最高。胚胎发育和幼虫发育的适宜盐度为28~32,最适盐度为30~32。温度盐度交互作用对羊鲍孵化率影响差异不显著,对成活率影响差异显著。通过响应曲面模型优化,得出温度为24.6...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成成 杨维仁 胥保华 冯倩倩
【目的】探究意大利蜜蜂生长发育的适宜蛋白供给水平及蛋白水平对幼虫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无病的本地意大利蜜蜂30群,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群蜂)进行对比试验。其中1组饲喂油菜花粉,为对照组;其它5组分别饲喂人工配制的蛋白水平为15%、20%、25%、30%和35%的试验日粮作为试验组。【结果】在试验期间,日粮蛋白水平对蜂群群势变化无显著影响(P>0.05);蜂卵孵化率和幼虫化蛹率均表现为蛋白水平35%组显著高于15%组(P<0.05);幼虫体蛋白含量以蛋白水平30%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15%组和20%组(P<0.05);随日粮蛋白水平的升高,幼虫虫体总超氧化物歧化...
关键词:
蜜蜂 蛋白水平 生长发育 抗氧化活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丽 李镇宇 李海林 韩瑞东 赵永利
该文利用不同受害程度的油松针叶饲养油松毛虫幼虫,研究其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毛虫取食受害松针后,营养指数都有所下降,尤其是取食受害50%的松针对幼虫影响最大,其取食量、排粪量最小,对食物的消化和利用指数较低,幼虫发育缓慢,死亡率增大,蛹重减轻,从而影响了油松毛虫的种群动态;取食受害25%和受害75%松针的幼虫的营养指数比较接近.同时深色型幼虫的营养指数较浅色型的高,死亡率较低,但在取食受害50%的松针后期,深色型幼虫的一些营养指数反而比浅色型的低.
关键词:
受害油松 油松毛虫 色型 生长发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易传辉 陈晓鸣 史军义 周成理
观察了人工气候箱中不同光周期和温度条件下美凤蝶幼虫生长发育。结果表明: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凤蝶幼虫发育历期影响明显;在相同温度下,不同光周期下幼虫历期差异明显;在20℃12~14 h、25℃11~15 h、30℃11~15h光照下,历期分别为39.3~48.5、25.4~36、19.6~29 d,最长和最短历期分别相差9.2、10.6、9.6 d。随着温度升高,在相同光照下,幼虫发育历期缩短;在12.0、12.5、13.0、13.5、14.0 h光照下,幼虫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6、13.3、9.2、12.2、7.5℃,有效积温分别为332.7、340.5、372.1、350.9、475.4日度...
关键词:
美凤蝶 光周期 温度 历期 幼虫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海涛 董占武 徐志明
本文阐述了大连湾牡蛎胚胎发育速度和盐度变化对其胚胎及幼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 21.2℃、盐度 31.26‰条件下,受精卵经 19小时 30分钟发育至 D形幼虫。其胚胎发育的有效盐度范围为17—39‰,最适盐度范围为22—34‰。在盐度22—36‰条件下,胚胎发育速度较快,均不超过20小时,超出此盐度范围,则孵化时间延长。面盘幼虫在盐度25.21—34.25‰间生长较快,平均口增长速度为 8.54—9.38 微米,且存活率均在 50%以上;逾此则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关键词:
大连湾牡蛎 盐度 胚胎发育 面盘幼虫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进锋 陈素文 陈利雄 张汉华 郭奕惠
在水温14~33℃(盐度34)、盐度18~40(水温25.5~26℃)范围内各设12个梯度,采用突变法进行温、盐度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Link)]卵囊孵化及幼虫生长实验。结果显示:(1)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适宜水温为23~31℃,最适水温为25~30℃;适宜盐度为28~38,最适盐度为30~38。在适宜水温和盐度范围内,孵化速度随水温和盐度升高而加快,但以水温的影响效应最明显;温度或盐度超过其适宜范围时,孵化率明显下降或幼虫畸形率明显增大。(2)幼虫适宜水温及最适水温与胚胎发育的基本一致;适宜盐度和最适盐度存在向高盐度延伸的现象,其适宜和最适盐度下限分别为30和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磊 杜广祖 张立敏 逄涛 叶敏 李勇 师君丽 陈斌
【目的】明确茶多酚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饲料中分别加入含量为0.8、1.6、2.4、3.2和4.0 mg/g的茶多酚,观察和统计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茶多酚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饲喂茶多酚后斜纹夜蛾幼虫体长及体重显著低于未饲喂茶多酚的个体。饲喂0.8、1.6、2.4、3.2和4.0 mg/g茶多酚饲料后第10和15天时,体长增长率分别为21.80%、11.19%、1.13%、-5.09%、-12.
关键词:
茶多酚 斜纹夜蛾 生物活性 生长发育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洋 于瑞海 张哲 田传远 钱嘉文
为探究pH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胚胎发育及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pH为8.0~8.2为对照组,分析了不同pH (分别为7.6~7.7、7.3~7.4、7.0~7.1、6.7~6.8)对海湾扇贝胚胎及幼虫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pH的降低,各实验组胚胎孵化率降低,畸形率增高,孵化时间延长,且幼虫个体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第7天时,pH为6.7~6.8实验组附着率仅为31.7%。研究表明,海水pH变化对海湾扇贝早期胚胎及幼虫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该研究为评估pH变化对海湾扇贝等经济贝类资源和养殖产业的影响提供了参考资料。
关键词:
海湾扇贝 pH 胚胎发育 幼虫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杜美荣 张继红 毛玉泽 蒋增杰 高亚平 方建光
对室内培育的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胚胎和幼虫的发育以及外部形态进行了显微观察。多棘海盘车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成熟卵卵径为(130~150)μm,卵裂属完全均等型。水温为(10.5~11.5)℃时,受精卵经20min左右释放第1极体,约50min进行第1次卵裂,约7h时进入桑葚期,19h40min发育成为膜内旋转囊胚,23h40min发育成为脱膜旋转囊胚,26h30min发育成为早期原肠胚,纤毛幼虫(初孵幼虫)出现在46h,从受精到短腕幼虫历时25d。由纤毛幼虫到短腕幼虫的过程中幼虫体长经历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进一步发现,投喂混合饵料(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
关键词:
多棘海盘车 胚胎发育 幼虫发育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庆 成永旭 吴旭干
在水温27~29℃、气温27~31℃和海水盐度为16的环境条件下人工孵化瘤背石磺的卵块,根据早期发育的形态变化将其划分为胚胎发育(包括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卵内担轮幼虫、卵内面盘幼虫)和幼虫发育(包括开口期、大面盘幼虫、附着期、匍匐幼虫)两个阶段。受精卵发育至卵内担轮幼虫需要51h,胚胎发育89h后变态为卵内面盘幼虫,第7天面盘幼虫孵化出卵,直径增大1倍;第23天幼虫变态为匍匐幼虫,虫体直径为受精卵的4倍。分析认为,瘤背石磺的胚胎发育具备典型的不等全裂、螺旋卵裂特征,幼虫为典型的腹足纲面盘幼虫形态;温度对胚胎发育时间影响显著而充气可以加速幼虫孵化出卵;面盘幼虫需要有适宜的潮间带环境和饵料(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