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07)
2023(17530)
2022(14958)
2021(14069)
2020(11567)
2019(26449)
2018(26174)
2017(50534)
2016(27425)
2015(30760)
2014(30877)
2013(30400)
2012(28406)
2011(25856)
2010(26537)
2009(24904)
2008(23965)
2007(21584)
2006(19645)
2005(18053)
作者
(79305)
(65278)
(64726)
(61673)
(41992)
(31288)
(29702)
(25593)
(25131)
(23844)
(22439)
(22237)
(21034)
(20932)
(20344)
(20285)
(19477)
(18943)
(18827)
(18735)
(16553)
(15970)
(15830)
(15136)
(14744)
(14688)
(14640)
(14464)
(13147)
(12862)
学科
(112070)
经济(111953)
(80391)
管理(79847)
(65779)
企业(65779)
方法(43863)
中国(39049)
数学(36722)
数学方法(36251)
(31587)
(30389)
(30361)
金融(30358)
银行(30350)
(29839)
地方(29348)
(29257)
业经(27162)
(25681)
(23101)
农业(21346)
(20929)
贸易(20909)
理论(20388)
(20174)
(19100)
财务(19017)
财务管理(18977)
(18334)
机构
大学(390902)
学院(389925)
(157688)
经济(153940)
管理(151875)
研究(134599)
理学(128499)
理学院(127032)
管理学(125068)
管理学院(124315)
中国(109018)
(84321)
科学(79959)
(77841)
(67794)
中心(62218)
研究所(60855)
财经(60470)
(59904)
(59200)
(54692)
北京(54505)
(54020)
师范(53582)
业大(52740)
(49484)
(48444)
经济学(46725)
农业(45630)
财经大学(44700)
基金
项目(250784)
科学(196971)
研究(189140)
基金(179933)
(154523)
国家(153093)
科学基金(131559)
社会(118270)
社会科(111984)
社会科学(111957)
(97590)
基金项目(94327)
教育(86596)
自然(83326)
(82179)
自然科(81333)
自然科学(81318)
自然科学基金(79837)
编号(78834)
资助(74740)
成果(66387)
(56403)
重点(56000)
(55265)
课题(55166)
(51714)
项目编号(48603)
创新(48083)
教育部(47763)
国家社会(47541)
期刊
(184573)
经济(184573)
研究(127688)
中国(82773)
(58715)
管理(58116)
学报(56690)
(55087)
(54596)
金融(54596)
科学(53404)
教育(49195)
大学(43600)
学学(40535)
农业(37154)
技术(33784)
财经(30323)
业经(30109)
经济研究(28547)
(25828)
问题(23574)
图书(22133)
理论(20355)
(18776)
技术经济(18754)
(18696)
现代(18635)
实践(18620)
(18620)
科技(17571)
共检索到612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洪民  管乐  
文章以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基本导向,探讨上海发挥双循环金融战略链接功能的内涵和理论基础。研究发现:市场型信贷配给和资本利得预期积累效应是经济脱实向虚和债务积累形成的两大重要内生机制;金融市场同向波动风险、企业融资方式关联性传染风险、金融产品关联性传染风险、债务合同式泡沫崩溃与实体经济危机连锁反应风险4种风险传导方式在国际金融中心风险生成机理中可能发挥作用。文章根据对14家金融部门的深入调研,提出构建上海双循环金融战略链接的时空路径及多项具有策略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云钊  张鹏  
全球离岸金融中心的地域分布及其特征离岸金融中心全球范围分布状况全球离岸金融中心地域分布呈现出显著的地缘性和时区性特征。地缘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小国、岛国型离岸金融中心的形成及发展。典型的如巴林、开曼群岛、新加坡等就是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起来的全球著名离岸金融中心。地缘性特征还表现为一些边缘区域(岛国型、小国型)离岸金融中心,其或者依赖某个主要经济区,或者完全切断与其他经济区的联系。如蒙特塞拉特就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谊浩  裴平  沈晓华  
通过构建离岸金融中心对周边国家(地区)的金融效应模型,并经推导发现,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短期内会引发离岸金融中心和周边国家(地区)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长期内则会强化周边国家(地区)的金融深化。本文综合香港和大陆相关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证明,短期内香港离岸金融中心发展不会促进中国大陆的金融深化,只会推动中国大陆的资本开放;长期内香港离岸金融中心发展则对中国大陆金融深化却存在正面效应,香港离岸金融中心发展与中国大陆金融深化之间具有兼容性。本文最后提出对策性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干杏娣  
处于世纪之交的进程中,世界经济格局正在酝酿着一些深层的变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了下降,并由此带来世界经济整体增长速度的减慢。最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曾之明  岳意定  
发展离岸金融中心对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企业提供国际融资平台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层级分析法和模糊判断法对上海和新加坡离岸金融中心进行量化比较发现,上海在我国最具有发展离岸中心的优势条件,建议采用内外分离式作为发展上海离岸金融中心模式。此外,还应该加强沪港金融中心互动协作、加强离岸金融业务创新、强化离岸金融监管、完善离岸金融配套措施等配套措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敏  
离岸金融中心以税率较低、高度保密、监管宽松等特点成为全球资本的集散地,它对国际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离岸金融中心也受到越来越多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声讨。本文从税收视角分析离岸金融中心的类型、作用、弊病,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樊琨  
离岸金融市场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创新之一,是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的自然产物。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发展国际离岸金融中心业已提上日程,而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具有发展成为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优势和潜力。借鉴国际已有的典型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模式和策略,结合深圳自身的有利条件,探索其构建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合适路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宏鸣  
文章认为,目前官方和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的人民币自由兑换是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提条件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文章认为,本币的自由兑换决不是国际金融中心建成的前提条件,从国际经验看,国内金融中心从来就不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必经阶段,即使在目前,本币在所有国际金融中心的业务中也并非举足轻重。离岸市场已成为所有国际金融中心的主流形式,在人民币自由兑换前,建立隔离型离岸市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突破口。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蔡伊鸽  陈建  张毅  
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是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如何在总体方案的指导下,做好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路径规划和风险防范工作,是有关部门和学者的关注重点。文章介绍了离岸金融中心的界定标准,分析了在上海自贸区建设人民币境内离岸中心的必要性,并从短期跨境资本波动、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和洗钱犯罪三个角度分析了潜在的经济金融风险。最后,基于风险防范视角,提出上海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应采取严格的内外分离型的发展路径,随着境内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的提升,再逐渐向渗透型模式转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蔡伊鸽  陈建  张毅  
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是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如何在总体方案的指导下,做好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路径规划和风险防范工作,是有关部门和学者的关注重点。文章介绍了离岸金融中心的界定标准,分析了在上海自贸区建设人民币境内离岸中心的必要性,并从短期跨境资本波动、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和洗钱犯罪三个角度分析了潜在的经济金融风险。最后,基于风险防范视角,提出上海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应采取严格的内外分离型的发展路径,随着境内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的提升,再逐渐向渗透型模式转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蔡伊鸽  陈建  张毅  
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是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如何在总体方案的指导下,做好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路径规划和风险防范工作,是有关部门和学者的关注重点。文章介绍了离岸金融中心的界定标准,分析了在上海自贸区建设人民币境内离岸中心的必要性,并从短期跨境资本波动、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和洗钱犯罪三个角度分析了潜在的经济金融风险。最后,基于风险防范视角,提出上海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应采取严格的内外分离型的发展路径,随着境内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的提升,再逐渐向渗透型模式转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沈飞  吴解生  王会龙  
2013年9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延伸和对外流通的催化剂。推动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研究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条件与模式,对于上海自贸区构建稳定高效的金融服务功能枢纽、扩展中国金融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翟艳  王应贵  
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为全球之最,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部署。本文基于国际视角探讨人民币资金池的适度规模、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及人民币衍生品对市场发展的影响力,并分析套利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资产价格差异。在研究过程中,文章将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主要竞争对手伦敦纳入比较研究中,在国际背景下探讨人民币离岸与在岸的汇率、利率差异,以及沪港通实施后的A+H股票价差现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孟广文  赵园园  刘函  王春智  赵静媛  李丽雅  
本文利用文献梳理与案例分析方法,以英属维尔京群岛为例,分析了其"避税港"与空间集聚、初级离岸中心与空间集聚重组以及发达离岸中心与空间集聚强化的发展历程;研究发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为离岸金融中心的建立提供了可能,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经济条件为离岸金融中心的建立提供了基础,而不断完善的法律与监管则保证了离岸金融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中国应积极探讨在上海、广东与天津等自贸区建立分离—渗透型,在东南沿海选择合适的岛屿或群岛建立避税港型离岸金融中心的可行性与实施方案,并逐步完善政策法律体系,有效管控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