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99)
- 2023(16019)
- 2022(13069)
- 2021(12066)
- 2020(9913)
- 2019(22039)
- 2018(21871)
- 2017(41672)
- 2016(22396)
- 2015(25097)
- 2014(24241)
- 2013(23647)
- 2012(20995)
- 2011(18348)
- 2010(18731)
- 2009(17866)
- 2008(17454)
- 2007(15614)
- 2006(13886)
- 2005(12564)
- 学科
- 济(90186)
- 经济(90069)
- 业(88914)
- 管理(80250)
- 企(80177)
- 企业(80177)
- 方法(33251)
- 业经(31519)
- 农(30563)
- 财(27718)
- 中国(27588)
- 数学(24437)
- 数学方法(24055)
- 地方(21360)
- 农业(21333)
- 技术(20803)
- 务(20514)
- 财务(20443)
- 财务管理(20424)
- 理论(19438)
- 制(19416)
- 企业财务(19095)
- 和(17205)
- 划(15830)
- 贸(15592)
- 贸易(15577)
- 策(15218)
- 易(15016)
- 体(14147)
- 环境(14146)
- 机构
- 学院(309980)
- 大学(300647)
- 管理(124728)
- 济(123024)
- 经济(120263)
- 理学(106313)
- 理学院(105208)
- 管理学(103573)
- 管理学院(102976)
- 研究(93759)
- 中国(74524)
- 京(62997)
- 财(58832)
- 科学(55795)
- 江(49275)
- 财经(46099)
- 农(45273)
- 中心(44772)
- 所(44344)
- 经(41583)
- 业大(40942)
- 范(40722)
- 师范(40436)
- 州(40053)
- 研究所(39560)
- 北京(39024)
- 经济学(36058)
- 农业(35083)
- 院(34688)
- 商学(33716)
- 基金
- 项目(202323)
- 科学(162267)
- 研究(153939)
- 基金(145800)
- 家(124333)
- 国家(123156)
- 科学基金(109456)
- 社会(99287)
- 社会科(94020)
- 社会科学(93992)
- 省(81924)
- 基金项目(77188)
- 教育(70342)
- 自然(69206)
- 自然科(67699)
- 自然科学(67687)
- 划(66664)
- 自然科学基金(66468)
- 编号(63794)
- 资助(57081)
- 成果(50570)
- 创(46463)
- 发(44866)
- 重点(44549)
- 课题(43752)
- 部(42905)
- 创新(42610)
- 国家社会(40435)
- 业(40258)
- 制(39269)
- 期刊
- 济(146189)
- 经济(146189)
- 研究(90775)
- 中国(62960)
- 管理(51737)
- 财(49287)
- 农(43263)
- 科学(39395)
- 学报(37817)
- 教育(36772)
- 技术(32203)
- 大学(30144)
- 农业(29499)
- 业经(28104)
- 融(28036)
- 金融(28036)
- 学学(28030)
- 财经(22511)
- 经济研究(21975)
- 问题(19868)
- 经(19636)
- 业(18205)
- 技术经济(16612)
- 现代(16323)
- 图书(15859)
- 商业(15725)
- 财会(15046)
- 科技(14430)
- 发(13989)
- 版(13762)
共检索到469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聪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物流业高效运作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多式联运作为提升现代物流运输效率的重要方式被寄予厚望。伴随“通道+枢纽+网络”物流体系稳步推进,规模化、网络化多式联运正在快速发展,由于货物自身的时效性敏感度有差异,导致其价值随时间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进而影响了多式联运网络总成本及枢纽布局。基于此,本文在考虑货物时间价值成本的基础上,以网络总费用最小为目标,构建了多式联运枢纽网络布局优化模型,并选取西部陆海新通道项目14个节点城市构成的运输网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枢纽节点数量的合理取值可以降低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网络总成本;单位运输成本折扣系数与网络总成本存在正向关系;时间价值成本越大,且为了降低绕行和折扣系数对总成本的影响,枢纽布局将趋向于向西北方向调整。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帮俊 赵伟 朱伟
多式联运已在目前的轴辐式(H-S)物流网络中得到广泛应用。该网络中轴点的流量及其稳定性对于整个物流网络的运转具有重要影响。当某一轴点的流量超出其容量界限时,该轴点会出现拥堵并可能引发整个网络的瘫痪。针对多式联运轴点处运输方式的可选择性,本文首先建立了正常情况下基于成本最小化的多式联运单分配轴辐式物流网络(SApHLN-I)模型;进而建立了考虑轴点拥堵和容量界限的多式联运单分配轴辐式物流网络(SApHLN-CCI)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H-S物流网络相比,考虑多式联运的H-S物流网络综合成本下降了15.17%;当出现拥堵时,通过均衡网络中轴点的流量和布局优化,网络的拥堵成本下降了53.3%。研究结论对物流网络布局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奚静 刘俐 解晓灵
以既有物流园区的货运中转枢纽作为当前多式联运中转枢纽选址的备选地点,综合考虑货运量、货运成本、碳排放等影响因素,利用鲍摩-瓦尔夫模型,以包含货运中转枢纽的运营成本、该批货物在货运中转枢纽前后两段路程的总运输成本、在货运中转枢纽的中转存储成本以及碳排放成本在内的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多式联运中转枢纽选址模型,求解得出最终选取南京作为最佳的中转枢纽选址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丽娟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一条地处我国西部腹地,连接“一带一路”,服务全球发展的新战略通道。它以贯通南北的要道形式将“一带”和“一路”在我国西部连接起来。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在产业,思路在协同。本文分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产业基础条件与产业结构情况,选择区位熵作为衡量指标,研究行业门类的行业专业化特征,梳理推进产业协同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基于新通道产业发展条件加快推进产业协同,为进一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提供坚实支撑,服务新通道建设发展和产业布局优化的思路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娅 陈睿 郝之颖
以宁波镇海港为例,探讨了以多式联运为特征的港口物流枢纽地区的功能结构、物流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与管理等问题。认为港口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地区是港口运输功能与城市服务功能互动发展的结合点,是物流、人流、商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交汇集聚的枢纽,是带动城市高端生产服务功能发展与城市升级的重要支撑。因此在空间详细规划中须充分体现对交通、仓储、物流增值服务以及市场贸易功能的统筹安排,作好与城市功能的对接,从而有效提高港城联动发展的效率。
关键词:
港口 多式联运 物流枢纽区 宁波镇海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帮俊 吴艳芳
枢纽点的失效和爆仓现象随着快递业务量的增长时有发生,为缓解枢纽点可能发生的失效和爆仓现象,基于0-1整数非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了考虑失效和拥堵情形的单分配轴辐式物流网络枢纽点选址及路径分配模型(SApHLP-RC)。模型以最小化物流企业期望运输成本为目标,通过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PSO)对模型进行编程求解。以南京仙林地区为例,分析了该模型与传统轴辐式网络模型在物流网络设计方面的差异,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考虑枢纽点失效和拥堵情形下的物流网络结构可以更好地实现物流在转运中心上的均衡分配,提高物流网络的稳定性。同时当枢纽点发生中断时,网络的优化设计可以为物流企业采取路径重置的应急措施提供相应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江志娟 董千里
为研究可持续的枢纽选址问题,在现有枢纽选址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函数,在决策变量中增加运输类型决策变量,构建了联运枢纽配置模型。采用随机数的方法处理不确定型数据,将联运枢纽配置模型转换为运输类型选择和枢纽配置两个模型,运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并通过实验证明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成本、时间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等指标在目标函数中所占权重、枢纽与城市节点之间运输类型影响枢纽位置设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江志娟 董千里
为研究可持续的枢纽选址问题,在现有枢纽选址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函数,在决策变量中增加运输类型决策变量,构建了联运枢纽配置模型。采用随机数的方法处理不确定型数据,将联运枢纽配置模型转换为运输类型选择和枢纽配置两个模型,运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并通过实验证明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成本、时间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等指标在目标函数中所占权重、枢纽与城市节点之间运输类型影响枢纽位置设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玲
本文提出了一套系统性、可以量化执行的分析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判定物流业枢纽节点布局设置是否合理,也能有效判定如何高效设置枢纽节点,同时还能对已有物流网络进行有效动态调整。通过实证研究,本文首先明确了五家对象的布局结构差异性,其次基于差异性结果给出了提升路径,再次通过提升路径应用得到了显著实效。采用这种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明确了自主提出的布局合理性六条准则是否正确。
关键词:
物流业 枢纽 布局 迪杰斯特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玲
本文提出了一套系统性、可以量化执行的分析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判定物流业枢纽节点布局设置是否合理,也能有效判定如何高效设置枢纽节点,同时还能对已有物流网络进行有效动态调整。通过实证研究,本文首先明确了五家对象的布局结构差异性,其次基于差异性结果给出了提升路径,再次通过提升路径应用得到了显著实效。采用这种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明确了自主提出的布局合理性六条准则是否正确。
关键词:
物流业 枢纽 布局 迪杰斯特拉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哲元
中国的西部边疆与北方边疆一同构成了能够影响全国安全形势的战略上游地带,西藏由于地形地势、相对位置和宗教文化等因素而在西部边疆中地位特殊,可谓是中国内陆边疆稳定的基石。而在新形势下,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印度洋重要性的上升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倡议的全面展开,人们对西藏和西部边疆的地缘战略价值的认识也应有所调整,即从着眼于国内调整为兼顾外部的南亚-印度洋,发挥连接内外经济合作的枢纽作用;从专注于内陆调整为关注海洋,发挥国家陆海统筹的前沿平台作用。基于西藏自身的战略地理形势和特点以及南亚-印度洋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国除了应继续巩固西藏作为国家内陆边疆稳定的基石与国家安全的屏障这两大地缘安全价值外,还应提升和发挥西藏的这三项新的地缘战略价值:中国面向南亚主体开放的主要通道和枢纽、"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战略侧翼、中国经略印度洋的安全保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尹莉 徐菱
从运输费用最低出发,考虑多式联运型物流网络中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成本与时间、枢纽点间货物运输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和服务时间的约束,建立了多式联运型物流网络的货运枢纽选址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将问题转化为UFL问题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该方法能有效地求解带时间约束的多运输方式组合问题,对物流承运商选择最优的运输方式组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令
分析了绵阳市区域物流交通与物流节点的建设现状,指出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绵阳市物流通道和节点建设的具体实施策略,为绵阳市加强物流节点建设、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绵阳市 物流通道 物流节点 物流规划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玉梅 李晓燕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发展腾飞的两翼。陆海联运走廊作为联结中俄两国贸易的纽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进一步推动中俄两国陆海联运走廊建设、为稳外贸提供有力的支持,是当前急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新问题。建设中俄陆海联运走廊对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有重要现实意义。结合双循环建设背景,基于两国运输服务需求旺盛、跨境运输发展进入"快车道"提高了陆海联运走廊建设的必要性,利用SWOT矩阵分析法详细梳理建设中俄陆海联运走廊面临铁路轨距差异、运输服务竞争力低、贸易便利化程度低的内部劣势和新冠肺炎疫情、逆全球化的外部风险,进而提出要切实提高中俄两国务实合作水平、加快贸易便利化和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推进智慧物流平台建设以及加强全球抗疫合作的策略应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红星 邓春远 冯盼盼 司志涛
为提高城市公交枢纽的运营效率,对枢纽内线路选择及站台布局优化进行研究。首先采用熵权—密切值法遴选入驻公交枢纽的线路;其次以乘客移动成本、发车时间间隔成本最小以及站台关联度最大为优化目标,构建多目标公交枢纽内站台布局优化数学模型,并设计了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以某市公交枢纽为实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