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34)
2023(18153)
2022(15398)
2021(14046)
2020(11710)
2019(26703)
2018(26115)
2017(49832)
2016(27378)
2015(30551)
2014(30089)
2013(29739)
2012(27961)
2011(25468)
2010(25979)
2009(24511)
2008(24178)
2007(22086)
2006(19729)
2005(17971)
作者
(82318)
(68829)
(68333)
(64970)
(43525)
(33015)
(31231)
(26781)
(25802)
(24554)
(23355)
(22879)
(21939)
(21584)
(21280)
(21103)
(20869)
(20290)
(19885)
(19804)
(17247)
(17098)
(16611)
(15602)
(15601)
(15427)
(15255)
(15191)
(13884)
(13713)
学科
(114724)
经济(114603)
管理(76334)
(74407)
(58593)
企业(58593)
方法(46281)
数学(39740)
数学方法(39390)
中国(35360)
(34150)
(29761)
(27919)
贸易(27905)
(27181)
地方(26999)
业经(26416)
(24551)
(23515)
农业(22681)
(20530)
银行(20461)
(19703)
(19446)
金融(19443)
环境(18034)
(17450)
理论(17281)
技术(17251)
(16884)
机构
学院(400892)
大学(400608)
(164791)
经济(161435)
管理(146104)
研究(139916)
理学(124694)
理学院(123182)
管理学(121111)
管理学院(120366)
中国(106007)
科学(86960)
(84948)
(78381)
(74432)
(72994)
研究所(65965)
中心(63309)
(62131)
财经(61627)
业大(61385)
农业(58999)
(55732)
(54773)
师范(54130)
北京(53530)
经济学(51287)
(49597)
(49400)
经济学院(46433)
基金
项目(258617)
科学(201699)
研究(187017)
基金(185367)
(163385)
国家(161940)
科学基金(136310)
社会(119004)
社会科(112762)
社会科学(112730)
(102299)
基金项目(97595)
自然(87045)
(86627)
教育(86266)
自然科(85020)
自然科学(84993)
自然科学基金(83470)
编号(75803)
资助(75228)
成果(62725)
(59953)
重点(59003)
(56786)
(53957)
课题(53267)
创新(50444)
科研(49805)
国家社会(49144)
教育部(48263)
期刊
(188398)
经济(188398)
研究(120975)
中国(80286)
学报(69105)
(68993)
科学(60391)
(60387)
管理(53589)
大学(50955)
学学(47903)
农业(46554)
教育(45341)
(39852)
金融(39852)
业经(32610)
技术(32567)
财经(31466)
经济研究(30705)
(27140)
问题(25991)
(24531)
(23639)
国际(20201)
(20165)
技术经济(19714)
商业(19685)
图书(19535)
理论(18436)
科技(18201)
共检索到609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鹏羽  
本文从跨境电商互联网信息化水平、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电商政策四个维度构建了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采用2013-2020年的省域面板数据,就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信息化水平、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电商政策都是影响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但跨境电商互联网信息化水平、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电商政策对我国进口跨境电商和出口跨境电商的影响效应却存在显著异质性。相比较而言,跨境电商互联网信息化水平、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对出口跨境电商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而跨境电商政策对进口跨境电商的赋能作用更强;同时,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性,建有跨境电商综试区运行时间达到2年及以上的区域,跨境电商互联网信息化水平、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电商政策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效应更强烈,而其他地区则相对较弱。最后,文章从提升跨境电商互联网信息化水平、加快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和扩大跨境电商综试区覆盖面及经验成果的可复制推广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群  周瑞芳  
本文基于双循环视角下,采用我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模型就出口贸易结构(不同类别商品出口贸易占比)对我国跨境电商的反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反哺效应存在,且不同类别商品贸易占比的变化对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反哺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从反哺效应的贡献度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对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跨境电商出口)的贡献最强,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的贡献度排第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的贡献度相对较低。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政策中介效应存在,但并非所有类别商品中均存在。具体而言,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数量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之间的交互中介效应存在,而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数量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之间的交互效应不存在(中介效应不存在)。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我国出口贸易与跨境电商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为学术界和政策当局开展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价值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亦文  
想要加快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提升出口质量,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我国需要通过顺畅联通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形成更加紧密稳定的全球经济循环体系。而成本高昂、流程复杂、经验匮乏等问题长期制约着我国企业出口贸易发展,但近些年不断崛起的跨境电商平台则使得我国企业出口贸易迎来新机遇。借助跨境电商平台,我国企业的备货、销售、报关、物流、收款以及结汇等环节的运行效率都得到极大提升。因此,本文将实证分析双循环视角下跨境电商平台赋能影响企业出口绩效的机制,旨在为企业充分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企业出口绩效稳定增长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显示:跨境电商平台赋能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是正向显著的;跨境电商平台赋能对企业战略柔性的影响是正向显著的;战略柔性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是正向显著的;战略柔性在跨境电商平台赋能和企业出口绩效间起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磊   马强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表明,我国需要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高端要素资源“引力场”,使国内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同时跨境电商企业具有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信息成本、便捷支付等优势,有利于促进交易效率的显著提高,因而逐渐成为各国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的重要发力点。我国跨境电商贸易起步较晚,虽然在出口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出口贸易产品技术复杂度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城镇化建设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建设程度的持续提升,其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尤其是带动了产业结构与生产方式的不断优化,使得跨境电商产业日益蓬勃,这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企业出口贸易的扩大。为了明确阐释城镇化建设对跨境电商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从而为各地区借力城镇化建设壮大跨境电商出口贸易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将实证分析双循环视角下城镇化建设影响跨境电商企业出口贸易的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在数量视角下,城镇化建设可显著促进跨境电商企业出口贸易额增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出口贸易规模以及雇员薪金水平对于跨境电商企业出口贸易额增长也起到促进作用;在质量视角下,城镇化建设对于跨境电商企业产品技术复杂度提升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就业水平以及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对于跨境电商企业出口贸易产品质量提升也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浚丞   张志新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如何对全球价值链的融入产生深远影响,并进一步解析了数字贸易在这一进程中所起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研究表明,跨境电商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嵌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且在不同地区间存在异质性。同时,数字贸易作为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全球价值链嵌入过程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努尔曼古丽·努尔买买提  徐珂  
实现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协同发展,助力我国贸易强国建设,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微观层面视角,利用我国商贸流通业上市企业2015-2021年的经验数据,比较分析了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商贸流通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发展有利于我国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但对商贸流通业不同类型创新发展的正向赋能作用存在显著异质性。具体而言,跨境电商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管理创新的正向赋能作用更强,而对商贸流通业技术创新的正向赋能作用相对较小。进一步地,商贸流通业的创新发展还与企业规模、企业成立时长和企业成长能力密切相关,企业规模越大,成立时间越长,成长能力越强,则对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的正向赋能作用越强。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井乐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构建国内与国际相互促进的市场格局,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跨境电商作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连接海内外商品市场的数字化纽带,对于拉动国内生产制造、化解过剩产能、激发国内消费起到重要作用。尤其随着“新零售”模式的逐渐成熟,为跨境电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鉴于此,本文结合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双循环格局下跨境电商的数字化契机,探究数字化技术赋能跨境电商“新零售”的商业逻辑,并提出我国跨境电商“新零售”发展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波   郑小雨  
在传统外贸低迷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推动了外贸业务数智化高质量转型升级。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跨境电商为我国的出口贸易创造了巨大的机会,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压力。政府和企业利用好跨境电商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刺激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外贸出口的高质量发展。本研究对进口国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选取了与我国贸易密切的六个贸易伙伴国的相关数据,通过综合考量的跨境电商发展水平体系构建,计算各贸易伙伴国的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并利用回归模型得出结论:进口国的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文后基于研究发现及结论,提出我国如何利用跨境电商促进出口贸易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帮助相关产业和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中奇  
本文基于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纳入贸易摩擦变量的扩展引力模型,采用2014-2018年我国前十大跨境电商出口国的经验数据,就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及我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苗苗  
服务贸易是我国贸易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跨境电商作为我国贸易模式的创新,必然会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双循环视角下,从理论上剖析了跨境电商对我国服务贸易降本促效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采用我国31个省区市2016-2022年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跨境电商既能够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和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扩大市场规模、降低信息不对称,以及促进技术创新和优化供应链等方式直接赋能我国服务贸易降本促效,同时也会通过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间接机制促进我国服务贸易降本促效。实证研究证实了跨境电商对我国服务贸易降本促效确实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跨境电商通过贸易便利化对我国服务贸易降本促效的间接效应主要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且具有进一步强化跨境电商对我国服务贸易降本促效的赋能作用。最后本文从加强对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支持、加强海关数据的共享,提高海关通关效率、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以及推动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助力我国服务贸易降本促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乐俊杰  
互联网与世界经济的快速融合推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各国间贸易便利度水平不断提升,不同国家的进口偏好随跨境电商进入产生根本性改变。本文基于跨境电商和物流平台的企业发包数据,匹配HS6位国际贸易数据构建数据集合,在跨境电商出口的双重边际框架下考察了目的国进口偏好和贸易便利度对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目的国进口偏好能够显著正向影响我国跨境电商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随着目的国进口偏好复杂度提升,我国跨境电商贸易的贸易总额显著提升,且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向更多目的国出口更多品类产品的动力持续提升。第二,采用绝对泰尔指数、基尼系数、相对平均偏误对核心解释变量进行替换,相关结论依然具备稳健性,说明目的国进口偏好对跨境电商的稳定发展有着长期作用。第三,从贸易便利度的中介效应来看,目的国进口偏好对集约边际的作用随着贸易便利度的提升而提升,证明贸易便利度在扩大跨境电商贸易规模方面具备较强的渠道效应;对扩展边际的作用随贸易便利度提升而呈现出倒“U”型结构,证明目的国进口偏好差异度在贸易便利度适中的国家作用最强,在贸易结构相对稳定的国家作用会下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黎   张弛  
本文基于2001—2010年微观企业数据,主要运用双重差分的方法,考察跨境电商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跨境电商有利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长期影响效果;这一结果具有稳健性,在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改变产品替代弹性和考虑互联网的潜在影响后仍然成立;从地区、规模及贸易方式看,跨境电商对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小微型企业以及一般贸易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地,跨境电商会对高水平出口产品质量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低水平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淘汰作用;同时,降低要素市场分割程度是跨境电商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途径之一。这不仅为培育中国对外贸易新动能、增强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也为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理论经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丽芳  
本文基于双循环视角,以我国“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域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流通数字化对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域与沿线国家之间跨境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对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域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跨境进口贸易和跨境出口贸易均会产生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相比较而言,流通数字化对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域跨境进口贸易的边际促进作用更强。通过进一步的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无论是跨境进口贸易,还是跨境出口贸易,流通数字化对“一带一路”沿线沿海节点省域跨境贸易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开通中欧班列都会促进我国跨境进出口贸易,人民币汇率升值则有利于跨境进口贸易,而不利于跨境出口贸易。最后,本文从提升流通数字化水平,发挥流通数字化赋能作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和提升金融发展水平,稳定人民币汇率等层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一览  杨恺钧  
本文基于我国第二批跨境电商12个试点城市2017年和2018年的样本数据,分析了试点城市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试点城市跨境电商发展指数,对试点城市跨境电商发展及其区域差异性和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试点城市之间跨境电商发展存在显著的梯队性,深圳和广州处于第一梯队,宁波和上海处于第二梯队,郑州、成都、重庆、苏州和天津处于第三梯队,而合肥、青岛和大连处于第四梯队,且试点城市梯队之间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跨境电商平台交易量、跨境电商政策支持力度、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电商人才数量以及跨境电商信息化水平六个维度的因素对跨境电商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且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和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因素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强度最大,相应政策举措应立足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和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因素进行综合施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想明   孙佳昕  
跨境物流运行成本的增高,致使企业利润率被削弱,从而也降低了企业参与外贸发展的意愿。基于跨境物流运行模式的特点不同,企业往往会根据商品特性选择不同模式,故而不同模式对外贸发展的作用并不相同。为验证上述设想,本文采用2019-2020年月度数据,分析国内国际双循环视角下跨境物流运行成本对外贸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通过2009-2020年季度数据分析国内国际双循环视角下跨境物流运行模式对外贸发展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跨境物流运行成本对外贸发展存在显著抑制作用;跨境物流运行模式对外贸发展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国际航线总运输量对外贸发展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同时国际航线总运输量与外贸发展互为因果关系;港口进出口货物吞吐量对外贸发展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同时港口进出口货物吞吐量与外贸发展互为因果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