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08)
2023(19985)
2022(16889)
2021(15594)
2020(13151)
2019(29503)
2018(29224)
2017(56037)
2016(30124)
2015(34023)
2014(33383)
2013(32983)
2012(30410)
2011(27304)
2010(27639)
2009(25636)
2008(24826)
2007(22014)
2006(19721)
2005(17561)
作者
(87695)
(72816)
(72814)
(68807)
(46075)
(35196)
(33020)
(28524)
(27700)
(25926)
(24768)
(24329)
(23198)
(22923)
(22473)
(22430)
(21855)
(21514)
(21015)
(20947)
(18165)
(18155)
(17780)
(16831)
(16540)
(16274)
(16163)
(16061)
(14783)
(14511)
学科
(126404)
经济(126260)
(86294)
管理(83090)
(62684)
企业(62684)
方法(51541)
(50679)
数学(45032)
数学方法(44490)
中国(38189)
农业(33412)
(33082)
贸易(33064)
(32212)
(31116)
业经(30450)
地方(29110)
(25682)
(24083)
(22188)
银行(22131)
(21363)
金融(21361)
(21356)
环境(19283)
技术(19210)
(18137)
(17546)
理论(17532)
机构
学院(428546)
大学(424398)
(181326)
经济(177845)
管理(162831)
研究(147652)
理学(140159)
理学院(138650)
管理学(136243)
管理学院(135481)
中国(114083)
科学(89604)
(89281)
(86284)
(82042)
(74946)
中心(68159)
业大(68140)
研究所(67809)
农业(67224)
财经(64609)
(64299)
(58812)
北京(55811)
经济学(54999)
(54884)
师范(54184)
(53197)
(51242)
经济学院(49785)
基金
项目(286084)
科学(224579)
基金(207146)
研究(207065)
(182147)
国家(180583)
科学基金(153846)
社会(132765)
社会科(125750)
社会科学(125721)
(112777)
基金项目(108622)
自然(99230)
自然科(96967)
自然科学(96941)
自然科学基金(95167)
(94763)
教育(94620)
资助(85115)
编号(83290)
成果(66748)
(65744)
重点(64545)
(63225)
(59833)
课题(57810)
创新(56005)
科研(55258)
国家社会(55048)
教育部(53747)
期刊
(202211)
经济(202211)
研究(124616)
中国(84911)
(83615)
学报(69083)
科学(62947)
(60253)
管理(58873)
农业(56664)
大学(52903)
学学(50266)
(45350)
金融(45350)
教育(42611)
技术(37850)
业经(37833)
经济研究(32068)
财经(30795)
(28842)
问题(28620)
(26786)
(26511)
国际(24476)
世界(21623)
(21109)
商业(20575)
技术经济(20203)
科技(19602)
统计(19457)
共检索到648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丰滔  
冷链物流发展是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建设贸易强国、推进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冷链物流发展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但相比较而言,冷链物流发展对农产品进口贸易的正向赋能作用更强。进一步地,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对不同细分类别农产品进口和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性。从纵向比较来看,冷链物流发展对我国不同细分类别农产品进口贸易的边际赋能效应更强,而从横向比较来看,冷链物流发展对第二类(植物产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最大,对第一类(活动物、动物产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次之,对第三类和第四类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相对较小。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赋能农产品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晓云  
本文基于冷链物流发展基础、冷链物流运营能力和冷链物流运行效益三个维度,构建我国省域冷链物流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2015-2021年的经验数据实证考察了冷链物流发展对我国省域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冷链物流发展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具有显著正向赋能作用,但对不同类型农产品国际贸易(进口和出口)的边际赋能效应强度存在显著差距。相比较而言,冷链物流发展对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的边际赋能作用更强。最后,从加快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完善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发挥新技术、新基建对冷链物流发展的赋能作用,提升冷链物流体系的数智化水平等方面提出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助力农产品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鹏羽  
本文从跨境电商互联网信息化水平、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电商政策四个维度构建了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采用2013-2020年的省域面板数据,就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信息化水平、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电商政策都是影响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但跨境电商互联网信息化水平、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电商政策对我国进口跨境电商和出口跨境电商的影响效应却存在显著异质性。相比较而言,跨境电商互联网信息化水平、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对出口跨境电商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而跨境电商政策对进口跨境电商的赋能作用更强;同时,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性,建有跨境电商综试区运行时间达到2年及以上的区域,跨境电商互联网信息化水平、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电商政策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效应更强烈,而其他地区则相对较弱。最后,文章从提升跨境电商互联网信息化水平、加快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和扩大跨境电商综试区覆盖面及经验成果的可复制推广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婷  
疫情背景下如何提振农产品国际贸易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跨境电商的发展为在疫情背景下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基于我国2001-2020年跨境电商发展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经验数据,就我国跨境电商发展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农产品进口和出口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相比较而言,进口跨境电商的发展对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的正向赋能作用强于出口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赋能作用。进一步地,跨境电商综试区在跨境电商发展促进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存在显著的中介调节效应,能够进一步提振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正向赋能效应,且这种中介调节效应在进口跨境电商发展对农产品进口贸易的作用中表现得更强。最后,本文从政策当局应该充分重视并利用好跨境电商发展的赋能效应、跨境电商发展政策支持、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穆明辉  
消费内循环和进出口贸易外循环共同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源性动力和外源性动力,如何协调好内源性动力和外源性动力的合力作用,是政策当局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双循环视角,考察了进出口贸易外循环对我国居民消费内循环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并检验了产业结构在进出口贸易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会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产生直接的正向促进作用,但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直接影响效应强度存在差异性,进口贸易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的驱动效应更强。产业结构在进出口贸易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中发挥重要的中介效应,能够使得进出口贸易通过产业结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且这种间接的中介效应在出口贸易中表现更强。同时,无论是进出口贸易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产生的直接效应,还是进出口贸易通过产业结构进行传递的间接效应,均存在明显的东中西区域差异性,总体表现为东中西“梯度递减”的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晓丹  
双循环发展格局必然对农产品流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我国农产品流通也必然要遵循双循环的规律和方向。通过对双循环视角下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知,农产品上行不畅、流通环节成本过高、市场不透明化明显、技术力量支撑薄弱、主体"走出去"意识薄弱等因素构成了制约农产品流通发展的重要瓶颈和难题。据此,本文从模式"短供"化、环境支撑"降本"、运行主体"增效"三个大层面,提出了推动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的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琳  
推进服务贸易扩容提质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下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议题。如何在双循环视角下发挥政府的能动性,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服务贸易扩容提质,对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长三角三省一市(江苏、浙江、上海和安徽)为例,在构建并测算2011-2020年三省一市营商环境指数的基础上,就营商环境优化对服务贸易扩容提质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省域营商环境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上海营商环境指数最高,浙江第二、江苏第三,安徽第四。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优化对服务贸易发展(扩容提质)具有显著正向赋能作用,但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而言,营商环境优化对浙江服务贸易规模扩大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强,上海第二、江苏第三,安徽相对较弱,而从营商环境优化对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强度来看,上海第一、浙江第二、江苏第三,安徽相对较弱。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化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其对服务贸易扩容提质的正向赋能作用越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群  周瑞芳  
本文基于双循环视角下,采用我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模型就出口贸易结构(不同类别商品出口贸易占比)对我国跨境电商的反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反哺效应存在,且不同类别商品贸易占比的变化对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反哺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从反哺效应的贡献度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对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跨境电商出口)的贡献最强,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的贡献度排第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的贡献度相对较低。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政策中介效应存在,但并非所有类别商品中均存在。具体而言,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数量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之间的交互中介效应存在,而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数量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之间的交互效应不存在(中介效应不存在)。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我国出口贸易与跨境电商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为学术界和政策当局开展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价值参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叶映荷  
1978年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逐步发展,到21世纪表现出了较快的发展速度。通过研究可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之所以会出现大规模贸易逆差原因在于大宗商品的进口量大于出口量;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在促进经济发展上主要起到了正向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通过直接影响或传导效应促进我国经济增长;需要完善农村现有的基础设施体系、促进农村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产品进口定价权,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壁垒。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高维新  全海恩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供需和我国生鲜食品走进国外市场均需冷链物流进行有机串接和高效协同。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生鲜农产品主产区,蕴藏着巨大的国际贸易市场潜力。冷链物流可延长生鲜农产品的保鲜期,对扩大西部地区农产品贸易规模、增加贸易收益和促进产业融合起到重要作用。但西部地区冷链物流目前仍然存在冷链物流资源分布不均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冷链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水平较低和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缓慢等问题,因此,西部地区应积极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和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优势来推动生鲜农产品国际良好循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畅  
为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能力和竞争力,应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产品产业链,通过密切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产品链条,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和附加值,增加技术投入,改变我国传统农业产业化模式。基于此,既要对现有农产品产业链条进行有机整合,又要完善政府服务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明辉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经过不断发展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面对当前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需求的上升,以及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大背景下,从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供给侧方进行不断深化改革,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以期降低农产品出口成本、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加快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步伐,为决胜全面小康打下夯实的农业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  于斌  李琰芬  
我国在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冷链物流将成为重要发力点之一。“双循环”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升级创新提供了顶层指导,也提供了可行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在内循环下,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可通过充分利用利好政策、“新基建”技术、供给侧改革来实现升级创新;在外循环下,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可通过充分利用自贸区、跨境生鲜电商来实现升级创新。本文研究有利于增强对我国“双循环”战略的理解,更为摆脱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及路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丽芳  
本文基于双循环视角,以我国“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域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流通数字化对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域与沿线国家之间跨境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对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域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跨境进口贸易和跨境出口贸易均会产生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相比较而言,流通数字化对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域跨境进口贸易的边际促进作用更强。通过进一步的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无论是跨境进口贸易,还是跨境出口贸易,流通数字化对“一带一路”沿线沿海节点省域跨境贸易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开通中欧班列都会促进我国跨境进出口贸易,人民币汇率升值则有利于跨境进口贸易,而不利于跨境出口贸易。最后,本文从提升流通数字化水平,发挥流通数字化赋能作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和提升金融发展水平,稳定人民币汇率等层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顾春华  
近年来,环境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领域中对自由贸易妨碍程度最深的一种贸易壁垒。来自外贸统计数据表明,环境壁垒已经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旨在研究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屡遭发达国家环境壁垒阻挠的原因以及在WTO框架下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该如何正视环境壁垒的双重性、如何采取措施来规避环境壁垒、解决由环境壁垒引发的贸易争端进而合法地利用环境壁垒来保护本国的环境和人类与动植物的健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