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4)
- 2023(8022)
- 2022(6784)
- 2021(6186)
- 2020(5014)
- 2019(10861)
- 2018(10780)
- 2017(20320)
- 2016(10494)
- 2015(11570)
- 2014(11045)
- 2013(10825)
- 2012(10012)
- 2011(8804)
- 2010(9209)
- 2009(8582)
- 2008(8574)
- 2007(8190)
- 2006(7365)
- 2005(6629)
- 学科
- 济(43038)
- 经济(42998)
- 管理(41413)
- 业(39744)
- 企(34572)
- 企业(34572)
- 技术(15294)
- 地方(13660)
- 中国(13370)
- 农(13348)
- 方法(12504)
- 业经(11935)
- 技术管理(11667)
- 财(10451)
- 数学(9970)
- 数学方法(9781)
- 制(9777)
- 农业(8371)
- 地方经济(8274)
- 银(8272)
- 银行(8256)
- 行(7923)
- 环境(7478)
- 融(7446)
- 金融(7445)
- 贸(7412)
- 贸易(7404)
- 和(7262)
- 学(7242)
- 销(7132)
- 机构
- 学院(145863)
- 大学(140941)
- 济(61074)
- 经济(59736)
- 管理(58736)
- 研究(49405)
- 理学(49374)
- 理学院(48839)
- 管理学(48136)
- 管理学院(47845)
- 中国(39473)
- 京(30022)
- 科学(28973)
- 财(28566)
- 所(24471)
- 江(24305)
- 中心(23253)
- 研究所(21552)
- 财经(21218)
- 农(20359)
- 州(19809)
- 北京(19382)
- 范(19083)
- 师范(18955)
- 经(18907)
- 院(18423)
- 业大(18354)
- 经济学(17343)
- 省(16877)
- 技术(16207)
- 基金
- 项目(94186)
- 科学(76108)
- 研究(72632)
- 基金(66595)
- 家(57462)
- 国家(56970)
- 科学基金(49955)
- 社会(46936)
- 社会科(44578)
- 社会科学(44565)
- 省(40033)
- 基金项目(34851)
- 划(32553)
- 教育(32472)
- 自然(30733)
- 自然科(30070)
- 自然科学(30058)
- 自然科学基金(29522)
- 编号(29501)
- 创(26057)
- 资助(25483)
- 成果(23429)
- 创新(23304)
- 发(22479)
- 重点(21515)
- 课题(21496)
- 部(19614)
- 国家社会(19051)
- 制(18584)
- 发展(18548)
共检索到235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二妮
创新流通供应链体系是推进我国经济双循环发展的核心,是实现供需精准高效对接的着眼点。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流通供应链体系进一步完善的新要求,本文提出将流通要素与供应链放入同一框架,构建集产业化、数字化、场景化、商业化的流通供应链体系。以供应链为载体,对各节点进行重构,实现生产商与消费者的对接,构建信息共享与反馈机制,通过线上高效交互聚焦消费者真实需求,实现即时生产、定制化生产。基于场景化商业情景配置,加速供应链各节点迭代步伐,形成以“场景+产品+服务”的运营模式;以价值主张为核心,植入“互联网+场景+物流+金融”体验的服务生态,利用信息资源共享进行商机挖掘和发现,提升客户黏性。最后,从统筹物流枢纽网络、加快流通体系末枝建设、推进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加快全球港口建设等方面,提出实施内外双循环流通供应链创新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双循环 流通供应链 场景要素 价值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致远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贸易壁垒加剧和供应链断裂风险等问题的出现,使我国供应链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供应链各环节数字化成为趋势。本文以供应链的数字化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的数字供应链创新模式。通过供应链各环节的数字化,将供应链从单一的链式结构变成网络结构,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被云端化和智能化,以提升运营效率和抗风险的能力,形成数字化供应链创新模式。在这种新模式下,从供应端到消费端的一切行为均可被数字化记录、分析和追溯,消费市场区域的产品需求被大数据整合,通过数字化的供应链服务体系传递给生产供应端,在供应链各端进行资源匹配,满足市场需求,带动供应链效率的整体提升,推动双循环背景下我国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栗献忠
2020年,党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流通体系及供应链体系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三链融合的纽带和润滑剂,中国流通体系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具备了发展双循环所需的流通体系及供应链体系再构建基础。应采取进一步统筹推进双循环流通体系建设、适应双循环需要建设供应链服务新模式、以骨干物流企业为基础构建双循环全球物流网络、提高双循环流通体系供应链体系的信息技术运用等措施,更好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求。
关键词:
双循环 流通体系 供应链体系 再构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路丽 丁利杰 杨念
供应链逆向整合是流通产业价值链从"推式"系统发展成"拉式"系统的基本整合方式,在流通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可深入影响流通产业价值链各环节。而在供应链逆向整合背景下,流通产业受组织结构优化、市场环境变化、新技术驱动与企业利益驱使等动因的影响,亟需对原有价值链进行革新。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供应链逆向整合下流通企业价值链创新的新模式,并从稳定、效应、催化与复制等角度,论述了新模式的实现途径,希望为流通产业价值链高端运作、商业模式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段丰乐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知识产权金融覆盖广度、延伸深度均得以升级,渐趋特色化、国际化。但目前知识产权金融发展仍面临保障机制落实不到位、金融服务体系“割裂”现象突出、业务成熟度欠佳与价值评估“多米诺”效应凸显困境,亟须创新优化。本文在双循环视域下,从服务升级、风险均摊与业务保障三方面,创新建构“银行+5G+全产业链”闭环“、多位一体”支持与全渠道链接理论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主体合力,加强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建设,加快落实知识产权金融保障机制;以技术加持,发挥区块链技术嵌入优势,提升知识产权业务成熟度;以服务托底,建构全链条服务体系,提高知识产权金融发展能效;以运营保障,健全评估生态体系,强化知识产权金融价值评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丹萍
本文研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基于2009-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双循环视域下商贸流通行业的经济效率进行测度,结果发现:静态层面来看,商贸流通行业的经济绩效整体处于次优状态,东部地区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行业绩效整体偏低,同时,大多数省份的经济绩效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动态层面,商贸流通行业的经济绩效水平处于上升过程,技术进步是促进商贸行业经济绩效提升的主要动力,而从省域层面来看,技术效率提升对经济绩效提升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更具有省域层面的普遍性特征。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双循环发展战略,加强对国内外商贸流通行业的经济关联,同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特征,因地制宜革新地方商贸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家国 许浩楠
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暴露我国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严重威胁我国国家产业安全,如何构建全球供应链韧性体系以抵御外部挑战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提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为我国供应链韧性建设指明了路径。在厘清新挑战的基础上,面向新发展格局构建供应链韧性闭环循环路径。以基础创新为开关形成“动态迭代”的内循环供应链韧性建设路径,以“三力协同”为源泉推动外循环供应链“四位一体”的韧性建设,设计“一体两翼”路径实现联动韧性建设。根据战略路径的规划,提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内而外”的中国式供应链韧性建设的对策建议,在全球碎片化趋势下部署中国方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为 倪诗程 宋易珈
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高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重要战略方向。本文基于国内循环破局国际循环“低端锁定”的视角,从理论层面解析了中国企业“双循环”下本土供应链与全球价值链协同的创新效应。同时,采用2009—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库、海关数据库与专利数据库的合并微观企业数据,从实证层面检验了本土供应链网络与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创新交互效应,深入讨论了信息优势与资源优势机制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位于本土供应链网络核心位置的企业能够显著调节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创新抑制效应,最终破解中国企业在仅依赖国际循环下陷入“低端锁定”的困局。此外,本土供应链网络不仅能够利用其建立的信息优势,通过海外战略扩张以突破发达国家的俘获效应,而且能够发挥其带来的资源优势,以供应链金融的融资策略突破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依赖,在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整体协同中实现创新驱动,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本研究有助于探索基于增强国内循环内生动力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循环中嵌入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提供对策方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玫昌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加速形成之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提振器作用愈发凸显。消费市场增量空间的扩大、国际贸易形势的复杂多变以及线上线下全渠道经营模式的推广均给零售企业供应链管理带来极大的压力。面对不断增长的国内国际消费需求,我国零售企业供应链应加速构建全渠道资源即时响应机制、全球跨区域供应链联动机制以及智能化动态管理机制。在坚持需求导向的前提下,通过积极融合线上线下全渠道资源、以跨境电商为突破口开辟海外供需市场、丰富农村消费场景等途径,有效整合零售企业供应链资源,使之满足我国"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需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努尔曼古丽·努尔买买提 徐珂
实现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协同发展,助力我国贸易强国建设,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微观层面视角,利用我国商贸流通业上市企业2015-2021年的经验数据,比较分析了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商贸流通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发展有利于我国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但对商贸流通业不同类型创新发展的正向赋能作用存在显著异质性。具体而言,跨境电商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管理创新的正向赋能作用更强,而对商贸流通业技术创新的正向赋能作用相对较小。进一步地,商贸流通业的创新发展还与企业规模、企业成立时长和企业成长能力密切相关,企业规模越大,成立时间越长,成长能力越强,则对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的正向赋能作用越强。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丽杰 王雪平 李秀华
21世纪以来,发展循环经济、改变传统增长模式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而闭环供应链是在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以及重视环保和节能的社会趋势中诞生的供应链管理新概念,闭环供应链处于循环经济中循环层面,它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视角下的闭环供应链管理问题的研究,给出了优化闭环供应链管理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闭环供应链 供应链绩效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建军 孙大尉 赵启兰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实现我国经济安全稳定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立足供应链与"双循环"之间的逻辑关系,深度揭示供应链促进"双循环"的形成机理,即通过锻造供应链的韧性,提升供应链的柔性,促进国内大循环;通过增强供应链的安全性和自主可控能力,实现"双循环"的互促协调;通过提高供应链的可持续性,优化国内大循环的质量,疏通国际经济循环的堵点,进而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基于供应链的新视角,通过供应链跨境协同将由需求侧、供给侧、供应链本身的结构优化与机制创新所形成的内循环与外循环有机结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嵌套、互促协调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完整理论框架。最后,基于供应链视域提出助力"双循环"实现的具体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丽芳
本文基于双循环视角,以我国“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域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流通数字化对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域与沿线国家之间跨境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对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域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跨境进口贸易和跨境出口贸易均会产生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相比较而言,流通数字化对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域跨境进口贸易的边际促进作用更强。通过进一步的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无论是跨境进口贸易,还是跨境出口贸易,流通数字化对“一带一路”沿线沿海节点省域跨境贸易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开通中欧班列都会促进我国跨境进出口贸易,人民币汇率升值则有利于跨境进口贸易,而不利于跨境出口贸易。最后,本文从提升流通数字化水平,发挥流通数字化赋能作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和提升金融发展水平,稳定人民币汇率等层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越 王微 曹艺丹
双循环背景下,我国现代流通体系进入智慧化转型窗口期。本文从营销智慧化、服务智慧化、管理智慧化以及决策智慧化四个维度构建流通业智慧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2010-2020年我国流通业智慧化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双循环背景下我国流通业智慧化水平呈稳步增长趋势;从区域来看,我国各区域流通业智慧化水平差异显著,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空间分布特征;从各省份来看,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以及广东流通业智慧化水平相对较高,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流通业智慧化水平则相对较低。
关键词:
双循环 流通业智慧化 区域差异 熵权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井乐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构建国内与国际相互促进的市场格局,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跨境电商作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连接海内外商品市场的数字化纽带,对于拉动国内生产制造、化解过剩产能、激发国内消费起到重要作用。尤其随着“新零售”模式的逐渐成熟,为跨境电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鉴于此,本文结合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双循环格局下跨境电商的数字化契机,探究数字化技术赋能跨境电商“新零售”的商业逻辑,并提出我国跨境电商“新零售”发展建议。
关键词:
双循环 跨境电商 新零售 发展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