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55)
- 2023(14942)
- 2022(13046)
- 2021(12040)
- 2020(10117)
- 2019(22883)
- 2018(22735)
- 2017(43697)
- 2016(23316)
- 2015(26166)
- 2014(26191)
- 2013(25827)
- 2012(23519)
- 2011(21396)
- 2010(21477)
- 2009(19930)
- 2008(18965)
- 2007(16476)
- 2006(14554)
- 2005(12684)
- 学科
- 济(112769)
- 经济(112677)
- 管理(67633)
- 业(59972)
- 企(50687)
- 企业(50687)
- 方法(46119)
- 数学(39787)
- 数学方法(39367)
- 地方(26634)
- 中国(25004)
- 贸(24571)
- 贸易(24556)
- 农(24283)
- 易(23690)
- 业经(22779)
- 学(22016)
- 财(21794)
- 制(17162)
- 环境(16673)
- 理论(16252)
- 和(16208)
- 农业(16006)
- 地方经济(15800)
- 银(14409)
- 银行(14374)
- 技术(14280)
- 融(14077)
- 金融(14075)
- 划(13987)
- 机构
- 学院(334648)
- 大学(333828)
- 济(142698)
- 经济(139798)
- 管理(132813)
- 理学(115341)
- 理学院(114087)
- 研究(113201)
- 管理学(112205)
- 管理学院(111627)
- 中国(82881)
- 京(70232)
- 科学(69190)
- 财(60700)
- 所(56439)
- 研究所(51491)
- 中心(49868)
- 财经(49203)
- 农(48360)
- 江(47463)
- 业大(47389)
- 经(44549)
- 北京(44171)
- 范(43848)
- 师范(43508)
- 经济学(43044)
- 院(41702)
- 州(38962)
- 经济学院(38581)
- 农业(37828)
- 基金
- 项目(228663)
- 科学(179702)
- 研究(168715)
- 基金(164934)
- 家(142737)
- 国家(141608)
- 科学基金(121784)
- 社会(107077)
- 社会科(101562)
- 社会科学(101533)
- 省(89809)
- 基金项目(87733)
- 自然(78080)
- 教育(76730)
- 自然科(76189)
- 自然科学(76173)
- 划(74834)
- 自然科学基金(74761)
- 编号(69159)
- 资助(67953)
- 成果(54891)
- 重点(51215)
- 部(50118)
- 发(49944)
- 创(47501)
- 课题(47316)
- 创新(44298)
- 国家社会(43670)
- 科研(43344)
- 教育部(43169)
- 期刊
- 济(159364)
- 经济(159364)
- 研究(100148)
- 中国(58763)
- 学报(48634)
- 管理(48586)
- 科学(46024)
- 财(44721)
- 农(43126)
- 大学(36726)
- 学学(34740)
- 教育(33945)
- 农业(30514)
- 技术(29470)
- 经济研究(27527)
- 融(26420)
- 金融(26420)
- 业经(25792)
- 财经(23561)
- 问题(20645)
- 经(20250)
- 贸(19081)
- 技术经济(17687)
- 商业(16869)
- 国际(16275)
- 图书(16215)
- 科技(15693)
- 理论(15646)
- 业(15556)
- 统计(15405)
共检索到488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丹萍
本文研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基于2009-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双循环视域下商贸流通行业的经济效率进行测度,结果发现:静态层面来看,商贸流通行业的经济绩效整体处于次优状态,东部地区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行业绩效整体偏低,同时,大多数省份的经济绩效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动态层面,商贸流通行业的经济绩效水平处于上升过程,技术进步是促进商贸行业经济绩效提升的主要动力,而从省域层面来看,技术效率提升对经济绩效提升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更具有省域层面的普遍性特征。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双循环发展战略,加强对国内外商贸流通行业的经济关联,同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特征,因地制宜革新地方商贸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奕 薛佳
本文基于双循环视角,从数字基础、数字产业、数字环境和数字金融四个维度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以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域为例,采用2013-2021年经验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商贸流通业集聚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商贸流通业集聚整体上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从区域异质性估计来看,这种正向赋能作用并非在所有区域都成立。具体而言,数字经济发展对长江经济带下游和中游省域商贸流通业集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对长江经济带上游省域商贸流通业集聚不仅不存在正向赋能作用,起到了负向抑制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商贸流通业 双循环 长江经济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振
城市发展潜力是城市经济活力的生命线,对于我国城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发展潜力指标体系,以我国新一线城市2019-2020年数据为基础,测算并考察了我国城市发展潜力对城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新一线城市发展潜力整体水平较高,且不存在明显的东中西区域差异性,但城市之间发展潜力指数却存在较大差距,大体呈现三大梯队,成都、南京和重庆为第一梯队,天津、苏州、杭州和武汉为第二梯队,郑州、长沙和西安为第三梯队。城市发展潜力对城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这种正向赋能作用强度与发展潜力水平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正相关性,而与城市所处的区域存在紧密相关性,东部地区最强,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弱。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情况是影响城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也是城市发展潜力对城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正向赋能效应强度与城市发展潜力指数高低并不存在严格正相关关系的原因所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戚欣宇 徐家奇
2019年中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正式成立,黑龙江省肩负向北开放重要窗口的任务更加明确。中俄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可以在国际上促进中国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也会促进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促使黑龙江省自贸试验区成为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目前哈尔滨银行在助力自贸试验区发展获得成果的举措,并借鉴其他银行金融创新推动贸易的经验,深入研究哈尔滨银行在黑龙江省自贸试验区的背景下进行金融创新推动中俄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最后对哈尔滨银行的金融创新提出新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佳璇
在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背景下,商贸流通业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字服务贸易的出现有利于缓解贸易壁垒,进而直接影响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基于我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服务贸易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子指标中基础设施影响效应最大。从区域层面来看,数字服务贸易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呈“自东向西”依次减弱的正向影响。从作用机制来看,数字服务贸易可以通过影响服务型消费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提出促进数字服务贸易发展、加强服务型消费支持、区域间协同发展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师嘉
本文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角,就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商贸流通业效率提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考察对外开放水平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商贸流通业效率会产生显著正向赋能作用,同时还会通过对外开放水平的调节效应对我国商贸流通业效率产生间接的正向赋能作用。进一步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正向赋能作用还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总体上表现为“东强西弱”的特征。最后,本文基于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和扩大对外开放水平视角,从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附加值、深化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国际合作与合规、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打造国际化人才队伍以及加强全球资源整合和合理配置等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永超
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基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变化的重大战略抉择。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逐步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经济内循环显得尤为重要,打造高效率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流通环节,促进商贸流通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由程开明、李惠蓉、唐杰君主编的《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空间格局及溢出效应研究》一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冯文华
本文分别对我国数字物流全要素生产率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测度评价,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两系统间耦合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研究期内我国数字物流全要素生产率呈整体上升趋势,且该指数主要受益于技术进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省域多集中于东部地区。数字物流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呈先上升再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实现了初级协调的演变,中部地区从濒临失调到基本协调演变,西部地区从轻度失调向濒临失调阶段转变。从影响因素来看,产业结构水平、科技创新投入、对外开放水平及城镇化水平对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正向作用。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二妮
创新流通供应链体系是推进我国经济双循环发展的核心,是实现供需精准高效对接的着眼点。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流通供应链体系进一步完善的新要求,本文提出将流通要素与供应链放入同一框架,构建集产业化、数字化、场景化、商业化的流通供应链体系。以供应链为载体,对各节点进行重构,实现生产商与消费者的对接,构建信息共享与反馈机制,通过线上高效交互聚焦消费者真实需求,实现即时生产、定制化生产。基于场景化商业情景配置,加速供应链各节点迭代步伐,形成以“场景+产品+服务”的运营模式;以价值主张为核心,植入“互联网+场景+物流+金融”体验的服务生态,利用信息资源共享进行商机挖掘和发现,提升客户黏性。最后,从统筹物流枢纽网络、加快流通体系末枝建设、推进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加快全球港口建设等方面,提出实施内外双循环流通供应链创新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双循环 流通供应链 场景要素 价值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玲玲 张恪渝
伴随国际生产网络分工日益深入经济体内部,国际生产网络与国内生产网络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嵌套体系。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国际间商品与服务的流通,同样也会促进国内区域间产业与要素的转移,进而影响中国区域制造业格局。本文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方面,以RCEP为研究对象,运用标准GTAP模型与中国区域Sino-TERM模型的软链接,从区域层面量化评估RCEP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效应;另一方面,本文在CGE模型内部扩展了传统Fan分解方法,以有效剥离省际间流入流出效应,进而深入分解双循环视域下RCEP建立对中国区域制造业产出的影响。文中设定了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政策情景,研究发现:(1)三种政策情景下,RCEP的建立将对中国区域实际GDP、居民福利及进出口等宏观方面具有积极影响;(2)从区域层面看,RCEP的建立对不同区域制造业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从产业层面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受RCEP的影响较为显著,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次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较弱;(3)传统Fan分解结果表明,RCEP的建立对中国区域制造业的影响主要是出口市场效应较为显著;而扩展的Fan分解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行业产出的扩展Fan分解结果有所不同,进口市场效应与国内省外流入效应较为显著。鉴于不同行业参与价值链分工程度有所不同,而RCEP建立通过国际循环与国内循环影响程度也将有所差异。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段丰乐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知识产权金融覆盖广度、延伸深度均得以升级,渐趋特色化、国际化。但目前知识产权金融发展仍面临保障机制落实不到位、金融服务体系“割裂”现象突出、业务成熟度欠佳与价值评估“多米诺”效应凸显困境,亟须创新优化。本文在双循环视域下,从服务升级、风险均摊与业务保障三方面,创新建构“银行+5G+全产业链”闭环“、多位一体”支持与全渠道链接理论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主体合力,加强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建设,加快落实知识产权金融保障机制;以技术加持,发挥区块链技术嵌入优势,提升知识产权业务成熟度;以服务托底,建构全链条服务体系,提高知识产权金融发展能效;以运营保障,健全评估生态体系,强化知识产权金融价值评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努尔曼古丽·努尔买买提 徐珂
实现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协同发展,助力我国贸易强国建设,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微观层面视角,利用我国商贸流通业上市企业2015-2021年的经验数据,比较分析了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商贸流通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发展有利于我国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但对商贸流通业不同类型创新发展的正向赋能作用存在显著异质性。具体而言,跨境电商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管理创新的正向赋能作用更强,而对商贸流通业技术创新的正向赋能作用相对较小。进一步地,商贸流通业的创新发展还与企业规模、企业成立时长和企业成长能力密切相关,企业规模越大,成立时间越长,成长能力越强,则对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的正向赋能作用越强。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学海 王崇举
协同创新是扩散创新成果、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路径,政府的"有为治理"与市场的"有效配置运行"缺一不可。长江经济带肩负打造东中西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带、引领带的空间布局功能。文章选取2000-2016年11省市面板数据,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经济单元、行政区域的非一致性和创新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各省市创新过程中存在强烈的地方利益驱动,省际创新能力与绩效差异明显,沪、苏、浙创新绩效明显超过其他省市,鄂、川、渝和湘、皖等地域单元创新绩效处于第二梯队,而赣、云、贵创新绩效排名靠后,综合评价结果较差,阻碍了区域协同创新。基于此,文章提出要构建多层次区域协作治理体系,强化引致协同创新合作的动力形成、传导扩散、利益激励和风险防范机制,破除行政壁垒,实现省际创新绩效的跨行政边界溢出。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绩效评价 协同创新 治理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泽月 朱丽霞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在应对全球疫情和国际新形势下,为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全球背景之下,"宅经济"在世界各地均有所发展,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为推进"宅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助力我国外贸事业,需要培育新业态,拓宽贸易空间;创造新供给,提升"宅经济"产品质量;完善新基建,优化"宅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健全新生产,重塑内循环产业链;营造新环境,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等一系列举措。
关键词:
双循环 宅经济 外贸 “新冠”疫情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井乐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构建国内与国际相互促进的市场格局,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跨境电商作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连接海内外商品市场的数字化纽带,对于拉动国内生产制造、化解过剩产能、激发国内消费起到重要作用。尤其随着“新零售”模式的逐渐成熟,为跨境电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鉴于此,本文结合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双循环格局下跨境电商的数字化契机,探究数字化技术赋能跨境电商“新零售”的商业逻辑,并提出我国跨境电商“新零售”发展建议。
关键词:
双循环 跨境电商 新零售 发展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