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5)
2023(9853)
2022(8414)
2021(7627)
2020(6160)
2019(13310)
2018(13017)
2017(24591)
2016(13066)
2015(14001)
2014(13144)
2013(12517)
2012(10792)
2011(9503)
2010(9278)
2009(8574)
2008(7737)
2007(6654)
2006(5727)
2005(4808)
作者
(35822)
(30027)
(29650)
(28089)
(18854)
(14506)
(13461)
(11617)
(11328)
(10252)
(10116)
(9856)
(9327)
(9290)
(9238)
(9015)
(8996)
(8951)
(8550)
(8542)
(7473)
(7043)
(6937)
(6819)
(6791)
(6514)
(6494)
(6457)
(6071)
(5904)
学科
(47551)
经济(47494)
管理(35433)
(33384)
(25233)
企业(25233)
方法(21556)
数学(19414)
数学方法(19272)
(17912)
贸易(17910)
(17569)
(16158)
(14406)
中国(13859)
(12013)
业经(10958)
农业(10819)
地方(9111)
(9054)
环境(9019)
(8552)
出口(8549)
出口贸易(8549)
(7986)
技术(7308)
(7101)
财务(7090)
财务管理(7076)
(7012)
机构
学院(174449)
大学(170661)
(73645)
经济(72419)
管理(66391)
理学(58739)
理学院(58134)
管理学(57136)
管理学院(56851)
研究(56459)
中国(41835)
科学(35792)
(34405)
(33729)
(31632)
业大(29727)
(27977)
农业(27464)
财经(26014)
研究所(25854)
中心(25829)
(24455)
(23812)
经济学(23373)
经济学院(21464)
(21239)
师范(20893)
(20739)
北京(19957)
财经大学(19340)
基金
项目(126951)
科学(100051)
基金(93922)
研究(87964)
(84026)
国家(83330)
科学基金(71293)
社会(59345)
社会科(56445)
社会科学(56433)
基金项目(50274)
(50128)
自然(46654)
自然科(45669)
自然科学(45653)
自然科学基金(44822)
(41752)
教育(39716)
资助(36866)
编号(34312)
重点(28330)
(27488)
(27231)
(27104)
国家社会(25521)
创新(25373)
科研(25077)
成果(24589)
计划(23914)
教育部(23291)
期刊
(76401)
经济(76401)
研究(45204)
(31351)
学报(31248)
中国(28457)
科学(27269)
大学(23120)
(22672)
学学(22388)
管理(21600)
农业(21382)
业经(14960)
经济研究(14421)
(13309)
金融(13309)
教育(12513)
财经(11754)
技术(11742)
(11179)
(11087)
问题(10350)
商业(10190)
(10091)
国际(9323)
(9140)
业大(8435)
科技(8432)
统计(7677)
技术经济(7587)
共检索到240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万稳  
本文采用2005-2020年的CEPII-BACI数据库和我国居民生活数据库的数据,分析了不同进口来源国消费品种类与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用滞后一期的回归检验消除了互为因果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实证发现:交通通信类和医疗类的进口种类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比较大,显著性水平为1%,来自于发达国家的医疗类产品对消费支出额的影响程度更大,非发达国家在交通通信类的影响更大,食品类、衣着类和家庭设备类不同来源国的进口品对总消费支出影响相对较小。通过以上分析结果,以期可以优化进口消费品结构,提高居民福利水平,刺激居民消费支出,拉动内需,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仪慧  陈蕾  
分析“双循环”发展格局下产业数字化拉动消费增长的理论机制,对于刺激内需、赋能经济增长意义重大。本文选取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产业数字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引入调节效应模型检验了人力资本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可以显著促进消费增长,这种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与东北和西部地区相比,产业数字化的作用在东中部地区更显著。人力资本是一个显著的调节变量,在产业数字化驱动消费增长的机制中发挥负向调节效果,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国人才供给与需求存在结构性失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华  
本文以消费者行为理论和预防储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模型,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CT)和消费支出结构(JG)、互联网普及率(PH)、社会经济增长率(GD)、居民收入水平(WF)的回归系数均为正,且均在5%水平上显著,呈现正相关关系;城镇居民消费行为(CT)和消费者年龄结构(AG)回归系数为负,且在10%水平上显著,呈现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知  郭熙保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的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四类进口消费品和六类进口中间品或资本品价格对国内五种主要居民消费品价格的传递效应,然后根据城镇居民的消费构成计算进口商品价格变化对不同收入组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显示:进口商品价格对国内消费品有显著的价格传递效应,且其作用随贸易成本的变化而不同;进口商品价格对衣着、交通、医药、家庭设备消费价格指数的传递作用比较微弱,但是对食品消费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比较明显;2001年至2008年间进口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会使各收入组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组居民,受到明显的负向冲击。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的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四类进口消费品和六类进口中间品或资本品价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晓嘉  
分别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对我国财政社保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构建了状态空间模型,选取1978-2011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财政社保支出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总体影响,并选取1987-2011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社保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区域效应。研究表明,样本区间内,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总体上看,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起到了挤入作用,但对消费的拉动效应则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红伟  吉媛  
本文采用中国1999-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我国城镇居民医疗消费对其整体消费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医疗消费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会使城镇居民消费在GDP中的贡献率下降0.679个百分点。此外,政府财政资金对医疗卫生的投入的占比增加1个单位会对城镇居民消费在GDP中的贡献率产生刺激作用,使其提高1.296个百分点。最后本文从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和加强对医疗消费的调研和研究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书屹  姜天文  
随着我国出口贸易遇到瓶颈,消费日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较大,农村居民消费能力较为不足,这势必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均衡发展。而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将普惠金融与先进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提高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使得城乡居民能够平等便利地获得金融资源,进而刺激消费。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消费市场的增长,本文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本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显著的缩小;本地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减小受到相邻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的积极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受到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的作用有待加强,比较而言,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受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更加明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玉成  赵庆光  张群  
四大消费理论在我国适用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命周期假说更适合作为研究当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理论参考,以此理论为基础,加入心理和预期变量,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进行进一步实证比较。并利用加入心理预期变量后的消费函数对当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动情况进行解释。在今后消费政策制定中,应注意关注城镇居民的心理和预期因素,引导消费合理增长和经济持续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煌   张瀚月  
本文以我国30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人均商品房销售额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并通过门槛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得到以下结论:(1)人均商品房销售额的提高可有效提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从区域异质性分析来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人均商品房销售额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影响的显著性不同,说明人均商品房销售额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3)从门槛模型来看,人均商品房销售额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在总体上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在不同阶段其影响程度有所差异。根据以上研究,本文从定期分析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多举措减轻居民购房负担和完善住房供应结构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煌   张瀚月  
本文以我国30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人均商品房销售额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并通过门槛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得到以下结论:(1)人均商品房销售额的提高可有效提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从区域异质性分析来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人均商品房销售额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影响的显著性不同,说明人均商品房销售额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3)从门槛模型来看,人均商品房销售额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在总体上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在不同阶段其影响程度有所差异。根据以上研究,本文从定期分析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多举措减轻居民购房负担和完善住房供应结构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灿  
持续拉动国内居民消费是建立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而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能否拉动国内居民消费从而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就成为亟需检验的现实问题。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数实融合”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然后构造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指数,并实证检验了“数实融合”对居民消费的实际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数实融合”能够显著提升国内居民消费水平,而且这一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和消费类型异质性;此外,“数实融合”提升居民消费还存在促进新产品供给和拓展消费渠道两种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佳  
城市商业文化是城市文化在商业领域的体现,对作为消费中心而存在和发展的城市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本文运用场景理论,对城市商业文化这一概念进行具体化、可操作化研究,通过量表测度城镇居民对城市商业文化的感知和评价,建立城市商业文化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多元有序决策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完备的社区商业、良好的消费环境和权益保障、富有地方特色的商业空间、商品集合和商业推广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增加消费支出。转变发展思路,切实发挥文化场景推进城市经济的效能,打造场景式城市商圈、突出商圈文化,吸引建立在场景基础上的"时间消费",营造有利于文化消费、信息消费等体验式消费的氛围,是持续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的有效对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静  
在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背景下,对消费性服务支出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文章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性服务支出近年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消费结构也有了一定升级,但是总体来说比例还不平衡。基于全国30个地区1997—2011年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性服务具有消费刚性,前期的消费性服务支出与当期消费性服务支出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个人可支配收入能在较大程度上显著影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性服务支出;服务价格指数提高会带来消费性服务支出的增加,同时服务的绝对消费量也有所提高;收入差距的增加,会降低消费性服务支出的整体水平,城市化水平和服务产业发展则与增加居民的消费性服务支出水平有着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丽丽  王飞  
由物价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有着较强的关联性。由于城镇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消费支出存在差异,通货膨胀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可能具有非线性特征。通过梳理相关理论发现,通货膨胀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存在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最终作用表现为这两种效应会造成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形成两极分化的局面。针对于此,本文通过格子搜索法确定城镇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的门槛值,并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通货膨胀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对城镇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消费支出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并且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提高,这种效应的显著效果越强烈。由此,为抑制通货膨胀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中  
汇率变动会通过直接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数量和结构,进而对居民的消费产生影响。同时,汇率变动会对劳动力就业和居民财富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居民消费。本文实证分析了汇率变动对北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发现实际汇率和居民消费支出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