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6)
- 2023(13064)
- 2022(10888)
- 2021(10056)
- 2020(8524)
- 2019(19220)
- 2018(19303)
- 2017(36721)
- 2016(20189)
- 2015(22799)
- 2014(22931)
- 2013(22218)
- 2012(20629)
- 2011(18540)
- 2010(18942)
- 2009(17673)
- 2008(17465)
- 2007(16363)
- 2006(14000)
- 2005(12320)
- 学科
- 济(77361)
- 经济(77274)
- 管理(55159)
- 业(51007)
- 企(40493)
- 企业(40493)
- 方法(34204)
- 数学(29449)
- 数学方法(29102)
- 农(24506)
- 中国(22583)
- 财(21376)
- 学(18536)
- 业经(17492)
- 制(17089)
- 地方(16995)
- 农业(15726)
- 贸(14729)
- 贸易(14721)
- 理论(14355)
- 易(14100)
- 和(13426)
- 银(13396)
- 银行(13357)
- 务(12940)
- 财务(12889)
- 财务管理(12852)
- 融(12760)
- 金融(12752)
- 行(12744)
- 机构
- 学院(284851)
- 大学(281413)
- 济(109161)
- 经济(106539)
- 管理(101972)
- 研究(97740)
- 理学(86759)
- 理学院(85735)
- 管理学(83933)
- 管理学院(83419)
- 中国(73140)
- 科学(62722)
- 京(60544)
- 农(54232)
- 财(52415)
- 所(50856)
- 研究所(46163)
- 业大(45335)
- 中心(45285)
- 江(45066)
- 农业(42941)
- 财经(40897)
- 范(38928)
- 师范(38453)
- 北京(37764)
- 经(36919)
- 州(36043)
- 院(35541)
- 技术(34121)
- 经济学(33200)
- 基金
- 项目(187381)
- 科学(144711)
- 研究(137208)
- 基金(131387)
- 家(115793)
- 国家(114795)
- 科学基金(96180)
- 社会(83539)
- 社会科(78852)
- 社会科学(78828)
- 省(76012)
- 基金项目(69050)
- 教育(64645)
- 划(63567)
- 自然(61998)
- 自然科(60537)
- 自然科学(60515)
- 自然科学基金(59409)
- 编号(57997)
- 资助(54006)
- 成果(47927)
- 重点(43128)
- 课题(41278)
- 发(40904)
- 部(40532)
- 创(38601)
- 科研(36233)
- 创新(36113)
- 性(35827)
- 项目编号(34774)
- 期刊
- 济(125457)
- 经济(125457)
- 研究(82345)
- 中国(60390)
- 农(50338)
- 学报(50006)
- 科学(42603)
- 财(42435)
- 教育(37832)
- 大学(36799)
- 管理(36094)
- 学学(34363)
- 农业(33981)
- 技术(25962)
- 融(25148)
- 金融(25148)
- 业经(23317)
- 经济研究(21228)
- 财经(20088)
- 业(17986)
- 经(17288)
- 问题(16204)
- 图书(15868)
- 版(15394)
- 商业(14410)
- 技术经济(13154)
- 统计(13074)
- 贸(13034)
- 科技(12866)
- 理论(12543)
共检索到428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雪莉
本文在我国大力推动双循环的背景之下,试图探讨扩大内需与现代流通业体系建设之间的关联性。首先本文采用全局熵值法对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再采取耦合度模型对选取的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和协调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研究样本期间,我国的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水平处于上升趋势,同时我国的内需也在不断地扩大;第二,我国整体内需与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水平之间的耦合度与协调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逐渐由关联性较低发展到良性融合状态;第三,分区域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的耦合度与协调度均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三个地区的相关性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彩霞
在内外双循环加速发展之际,拉动国内消费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2000-2020年全国50个旅游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旅游消费对拉动内需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消费对扩大内需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尤其是在跨越门槛值之后,旅游消费对拉动内需的乘数效应开始显现。进一步分析发现,旅游消费对内需的拉动存在城市规模差异,旅游消费对扩大内需的乘数效应与城市规模正相关。
关键词:
旅游消费 扩大内需 乘数效应 城市规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军
扩大内需是当前我国以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协同发展的重要议题,旅游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被寄予厚望。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从城镇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视角,就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扩大内需的助推效应进行了考察,并进一步检验了互联网信息化水平在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助推扩大内需实践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对扩大内需具有显著助推效应,但两者对扩大内需助推效应的贡献度却存在较大差异性。相比较而言,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对扩大内需的贡献度更强。互联网信息化水平在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助推内需扩大中发挥重要的中介效应,能够更好发挥旅游消费对内需扩大的赋能作用。相比较而言,互联网信息化水平在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对内需扩大的中介效应更强。最后,本文从差异化城乡旅游消费政策制定、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提升金融发展水平等视角,提出了我国旅游业发展助推内需扩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申广斯
休闲消费作为发展型和享受型的重要形式,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以假日消费、旅游消费、文化娱乐消费为主的休闲消费已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居民休闲消费结构升级为扩大内需拓展了空间,休闲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力量。文章最后就如何扩大休闲消费需求拉动内需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扩大内需 休闲消费 休闲消费需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宇玮 刘东皇
文章基于扩大内需的现实背景,运用1979-2009年的宏观数据,从国内市场角度实证分析了中国投资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只有产出对投资需求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消费、物价水平和利率水平的影响却并不显著;而对以浙江省为代表的东部发达地区来说,除利率变量之外,产出、消费、物价水平都与投资需求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全国与浙江省投资需求影响因素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收入差距、市场化水平与投资结构等因素可能会对投资需求的形成产生潜在间接影响。
关键词:
内需 投资需求 消费 物价水平 利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刁月杰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门槛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扩大内需对消费市场活跃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扩大内需可以显著提升消费市场活跃度,且通过稳健性和内生性分析后仍保持稳健性。当扩大内需跨过一定门槛值时,扩大内需水平对消费市场活跃度具有显著的非线性边际增长特征。通过作用机制来看,扩大内需可以通过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推动消费市场活跃度。从异质性角度来看,扩大内需对消费市场活跃度的促进作用呈“自东向西”的递减趋势。最后,本文提出拓宽消费领域、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优化营商环境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淑静 牛春刚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开发农村市场对我国内需的拉动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本文研究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以期为拉动农村消费、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发展提供助益。
关键词:
农村 商贸流通 扩大内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淑静 牛春刚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开发农村市场对我国内需的拉动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本文研究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以期为拉动农村消费、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发展提供助益。
关键词:
农村 商贸流通 扩大内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鹏
2020年以来,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愈发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呈现新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通过变革生产方式,加速商流、物流、信息流高效协同与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战略使命和目标任务。本文在梳理经济循环与流通体系建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战略重心、战略关键点和政策选择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在经济双循环背景下,流通体系需从以往以生产和消费服务为导向转型为服务经济循环,打造以线上线下融合、反向定制的方式增强信息服务及供应链赋能,继而引导和服务生产流程升级,促进国内经济循环畅通,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颠覆传统流通业发展方式,从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畅通微观经济循环;从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环节的阻滞点方面疏通宏观经济循环;适应全球化经贸开放新格局,畅通"国际-国内"经济循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兴罗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器,但自1990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从整体上看呈现下降趋势,过低的消费率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制约我国消费需求提高的关键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如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扩大内需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收入分配 居民消费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云娥
基于本地市场效应模型,本文首先从资本可以跨区域流动、劳动力不可以跨区域流动的假设入手,经过理论推导证明,在本地市场效应存在的地区,扩大内需可以兼顾经济增长和区际协调发展。然后进一步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和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在经验上证实了我国区域层面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这意味着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可以兼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针对扩大内需、资本跨区域流动和劳动力的"区域内城乡统筹"战略分别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栗献忠
2020年,党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流通体系及供应链体系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三链融合的纽带和润滑剂,中国流通体系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具备了发展双循环所需的流通体系及供应链体系再构建基础。应采取进一步统筹推进双循环流通体系建设、适应双循环需要建设供应链服务新模式、以骨干物流企业为基础构建双循环全球物流网络、提高双循环流通体系供应链体系的信息技术运用等措施,更好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求。
关键词:
双循环 流通体系 供应链体系 再构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邵雨薇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我国居民消费活力提振、增强居民消费韧性提供了可能的路径。本文以我国15个新一线城市为样本,在测算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就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韧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好,但城市之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15个新一线城市中,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为杭州、宁波、南京、苏州和天津,其次是成都、重庆、武汉、东莞、佛山和合肥,而西安、郑州、长沙和青岛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处于较低水平。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降低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波动率,提升城市居民消费韧性,为我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城市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和营商环境优化均会对我国城市居民消费韧性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符明恺
扩大内需是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题,杠杆率的变化会对我国扩大内需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2-2021年的样本数据,从政府杠杆率和居民杠杆率不同视域,研究了杠杆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当前阶段而言,我国政府杠杆率和居民杠杆率攀升整体上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但比较分析发现,相较于政府杠杆率而言,居民杠杆率对消费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同时,杠杆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居民消费的影响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收入仍然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核心因素,而人口老龄化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消费抑制作用,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利率水平的提高则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抑制作用,房价上涨会对居民消费产生较为明显的挤出效应。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杠杆率 居民消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海龙
由于外需萎缩,我国的出口正在急剧下滑,而政府"有形之手"拉动的内需增长只能在短期内填补外需下滑的部分缺口,因而需要依靠政府改革来释放出内部的有效需求。
关键词:
出口 投资 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