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3)
- 2023(8776)
- 2022(7384)
- 2021(6832)
- 2020(5472)
- 2019(11946)
- 2018(11714)
- 2017(22036)
- 2016(11012)
- 2015(12311)
- 2014(11654)
- 2013(11455)
- 2012(10644)
- 2011(9671)
- 2010(9817)
- 2009(8942)
- 2008(8839)
- 2007(8321)
- 2006(7281)
- 2005(6466)
- 学科
- 济(51118)
- 经济(51095)
- 业(37781)
- 管理(36910)
- 企(32370)
- 企业(32370)
- 贸(20414)
- 贸易(20401)
- 技术(20240)
- 易(19764)
- 方法(19713)
- 数学(16063)
- 数学方法(15970)
- 农(13626)
- 业经(13470)
- 技术管理(13411)
- 中国(13094)
- 产业(11748)
- 地方(11445)
- 制(8900)
- 财(8569)
- 农业(8461)
- 理论(8391)
- 融(8310)
- 金融(8310)
- 银(7895)
- 银行(7883)
- 环境(7878)
- 出(7808)
- 行(7667)
- 机构
- 学院(163339)
- 大学(158871)
- 济(77851)
- 经济(76613)
- 管理(65446)
- 理学(55863)
- 理学院(55380)
- 管理学(54782)
- 管理学院(54466)
- 研究(54460)
- 中国(41495)
- 京(32554)
- 财(31382)
- 科学(28730)
- 所(25894)
- 财经(25220)
- 江(25147)
- 中心(24695)
- 经济学(24069)
- 研究所(23002)
- 经(22811)
- 经济学院(21846)
- 农(21533)
- 业大(20990)
- 北京(20607)
- 院(20332)
- 州(19806)
- 商学(19107)
- 商学院(18903)
- 范(18816)
- 基金
- 项目(106735)
- 科学(85662)
- 研究(82520)
- 基金(76794)
- 家(65752)
- 国家(65258)
- 科学基金(57035)
- 社会(54237)
- 社会科(51888)
- 社会科学(51875)
- 省(43514)
- 基金项目(40598)
- 教育(36555)
- 划(34677)
- 自然(34381)
- 自然科(33593)
- 自然科学(33586)
- 自然科学基金(33042)
- 编号(32552)
- 资助(29799)
- 创(29354)
- 创新(26405)
- 发(25469)
- 成果(24415)
- 重点(23891)
- 部(23296)
- 国家社会(22852)
- 课题(22834)
- 发展(21447)
- 业(21241)
共检索到252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俞立平 钟昌标 张宏如
在中美贸易争端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市场分割与贸易保护均是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两大外部环境,将其放在同一框架下研究高技术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市场分割与贸易保护的本质特点,以及两者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创新对内贸与外贸的影响机制。然后基于联立方程、面板门限回归、向量自回归等计量模型对市场分割、创新成果与内贸与出口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分割与贸易保护都是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企业生存环境正逐步进入市场分割与贸易保护相持阶段;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正处于转型阶段;创新与消除市场分割呈现反向互动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雅琼 韩志非 刘亚芬
选取2007—2021年中国19个国家级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要素市场分割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得出: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有效缓解要素市场分割现象。同时,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提升绿色创新效率,且专业化集聚作用效果显著高于多样化集聚。中介检验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可通过调节要素市场分割绿色创新效率发挥促进作用。拓展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环境规制之间呈现正向关联关系。在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调整要素市场分割测算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因此,提出塑建高技术产业集聚新生态、重构要素市场化配置新范式、构筑环境规制制度新格局的建议,希冀助力绿色创新效率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雅琼 韩志非 刘亚芬
选取2007—2021年中国19个国家级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要素市场分割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得出: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有效缓解要素市场分割现象。同时,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提升绿色创新效率,且专业化集聚作用效果显著高于多样化集聚。中介检验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可通过调节要素市场分割绿色创新效率发挥促进作用。拓展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环境规制之间呈现正向关联关系。在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调整要素市场分割测算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因此,提出塑建高技术产业集聚新生态、重构要素市场化配置新范式、构筑环境规制制度新格局的建议,希冀助力绿色创新效率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国祥 沈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金成国 李达耀 黄伟新
近年来中国实施了优化进口商品结构、鼓励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的促进进口政策,但其与国内研发活动投入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协同影响尚未受到关注。本文基于PVAR模型,利用2009—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进口贸易、国内研发活动投入与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存在一个短暂的消化外来技术的吸收时滞,同时对国内研发投入产生一个挤出效应,而国内研发活动投入在短期内对技术创新呈现负向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长期则具有正向影响。由此,提出对策建议:重塑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进口贸易政策,构建协同、高效的自主创新体系,强化财税激励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涵 杨晓昕 尹鹏
采用2000-2016年省域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测度了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效率,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对国际贸易强度的影响作用与溢出效应,发现: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总体较高且成收敛态势;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提升能有效增强参与国际贸易强度,但具有市场竞争的门槛约束;对外开放度和外商直接投资均具有正向作用与溢出总效应,而市场竞争度则相反;高技术产业国际贸易强度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各变量对四大经济区的作用与空间溢出均呈现差异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臻 卜伟
根据消费者效用函数和斯塔克博格模型,建立了产业集聚、专利保护和不同创新模式之间的理论联系,并采用门槛模型分别验证了在创新模式不同的地区,专利保护这一制度因素在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这两者的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对于主要依靠自主创新的地区,只有当专利保护程度较高时,高技术产业集聚才能有效促进创新;对于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程度较为接近的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始终对创新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专利保护程度较高时促进作用较大;对于主要依靠模仿创新的地区,只有当专利保护程度较低时,高技术产业集聚才能有效促进创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党国英 秦开强 蔡华
本文根据高技术产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考虑技术差距、知识产权保护与人力资本影响,实证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基本呈稳步增长趋势,尽管平均水平不高,但分行业技术创新效率差距在逐渐缩小;知识产权保护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效率所产生的间接影响有所不同,技术差距、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人力资本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俞立平 金珍珍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在经济逆全球化趋势的国际背景下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研究从技术创新层面促进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构建技术创新对国内国际市场的影响机制,并建立面板数据、面板门槛和P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国内市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当技术创新水平提高时,促进作用减弱。国内市场需求较大时技术创新对其的促进作用更大。技术创新对国际市场不具显著促进作用,仅技术创新水平极低或国际市场需求水平较高时,技术创新对国际市场产生一定促进作用。技术创新有助于国内大循环,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稍显成效后,技术创新对国内市场的促进作用下降,对国际市场的促进作用相对凸显。
关键词:
双循环 技术创新 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俞立平 金珍珍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在经济逆全球化趋势的国际背景下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研究从技术创新层面促进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构建技术创新对国内国际市场的影响机制,并建立面板数据、面板门槛和P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国内市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当技术创新水平提高时,促进作用减弱。国内市场需求较大时技术创新对其的促进作用更大。技术创新对国际市场不具显著促进作用,仅技术创新水平极低或国际市场需求水平较高时,技术创新对国际市场产生一定促进作用。技术创新有助于国内大循环,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稍显成效后,技术创新对国内市场的促进作用下降,对国际市场的促进作用相对凸显。
关键词:
双循环 技术创新 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佃凯
进入90年代以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十分迅猛,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体现。高技术产业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加强,贸易额不断上升。高技术产业贸易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各国都采取各种措施来积极扶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各种保护...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秀香 和聪贤
在这次中美贸易摩擦中,美方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精准打击"意图明显,与此同时,我方也暴露出"短板效应"。究其原因,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霸权主义思维是外因;我国自身存在的发明专利占比偏低、科研投入力度薄弱、科研管理制度环节冗繁等体制机制问题是内因。因此,我国不仅要正确认识中美贸易摩擦,提振发展信心,而且要在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经济,促进高技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下苦功夫、啃硬骨头,努力将外部压力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努力寻求核心技术的突破口,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飞跃。
关键词:
中美贸易 贸易摩擦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弼君
选取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知识产权保护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及子维度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在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中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地区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推动效应在东部地区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知识产权保护在东部、中部地区表现出双重门槛效应,在西部地区表现为单一门槛效应。未来应适度超前部署数字新基建、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施数字经济均衡化发展战略,赋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弼君
选取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知识产权保护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及子维度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在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中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地区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推动效应在东部地区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知识产权保护在东部、中部地区表现出双重门槛效应,在西部地区表现为单一门槛效应。未来应适度超前部署数字新基建、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施数字经济均衡化发展战略,赋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新颖 王宏伟 徐海龙
本文基于2000—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计量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在影响高技术产业绩效时受创新环境、信息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制约。当创新环境指数、信息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高时,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绩效影响的边际效应较大;反之,边际效应较小。劳动者素质和金融环境由于不太能满足创新需求,从而并未显著影响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绩效的边际效应。因此,可通过优化创新环境尤其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改善金融环境,增强研发投入的作用效果,实现高技术产业绩效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