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63)
2023(16334)
2022(14263)
2021(13232)
2020(11114)
2019(25122)
2018(25170)
2017(48787)
2016(26472)
2015(29830)
2014(29367)
2013(28986)
2012(26484)
2011(24047)
2010(24221)
2009(22672)
2008(21857)
2007(19572)
2006(17406)
2005(15356)
作者
(74658)
(62445)
(61788)
(58814)
(39414)
(29885)
(27890)
(24300)
(23486)
(22136)
(20999)
(20897)
(19716)
(19538)
(19142)
(18829)
(18688)
(18262)
(17803)
(17702)
(15404)
(15310)
(14891)
(14356)
(13970)
(13943)
(13867)
(13838)
(12598)
(12194)
学科
(105408)
经济(105258)
(79893)
管理(76965)
(58098)
企业(58098)
(49760)
方法(44521)
数学(38193)
数学方法(37783)
农业(32625)
(27872)
业经(27539)
中国(26909)
(24693)
(21488)
贸易(21479)
(20952)
(20696)
地方(20380)
(17527)
银行(17487)
(17375)
(17034)
金融(17029)
环境(16961)
理论(16930)
(16691)
技术(16542)
(16510)
机构
学院(373840)
大学(371817)
(153144)
经济(149886)
管理(148388)
理学(128722)
理学院(127404)
管理学(125329)
管理学院(124674)
研究(123833)
中国(94511)
(78156)
科学(74626)
(73127)
(70367)
(61554)
业大(59341)
中心(57221)
农业(56208)
财经(55747)
研究所(55658)
(55222)
(50733)
北京(48712)
(48293)
师范(47886)
经济学(45035)
(44328)
(44222)
财经大学(41206)
基金
项目(253431)
科学(199751)
研究(189525)
基金(184131)
(159047)
国家(157670)
科学基金(135957)
社会(119922)
社会科(113396)
社会科学(113368)
(99040)
基金项目(97898)
自然(86832)
教育(86088)
自然科(84770)
自然科学(84753)
自然科学基金(83212)
(82186)
编号(79236)
资助(74771)
成果(63994)
(56546)
重点(56102)
(54226)
课题(53213)
(52737)
(49991)
创新(49159)
国家社会(49141)
教育部(48626)
期刊
(172917)
经济(172917)
研究(110815)
(72947)
中国(72245)
学报(57127)
科学(52936)
(52330)
管理(51577)
农业(49457)
大学(44444)
学学(42037)
教育(40270)
(36268)
金融(36268)
业经(32798)
技术(31134)
财经(26480)
经济研究(25739)
(23881)
问题(23668)
(22562)
理论(19533)
(18640)
实践(17958)
(17958)
科技(17766)
世界(17729)
技术经济(17563)
图书(17448)
共检索到553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春生  
在价值规律基础上,对双循环背景下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2006年6月至2021年4月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对国际农产品价格与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互动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农产品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及贡献度要明显高于我国农产品价格对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国际价格竞争,提出以下对策建议: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保障粮食安全,加强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监测,充分利用价格传导滞后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燕  丁存振  
本文选取2001年1月—2017年6月国内外农产品价格月度数据,利用TVP-VAR模型和DCC-GARCH模型分品种从不同政策背景、不同贸易强度以及不同价格波动情况等多视角分析了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动态传递效应。结果显示: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在不同品种之间存在差异,且具有明显的时变性;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实施会降低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但不同农产品政策的影响存在差异;贸易规模越大,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越强;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存在非对称性,国内农产品价格对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反应更灵敏;从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关联性上看,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越高、贸易量越大,国内与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关联性越高,而农产品政策的实施会对部分农产品国内与国际价格波动的关联性造成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保乾  李勇  
本文选择农产品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衡量指标构建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实证研究二者的互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但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农产品不是导致通货膨胀的根源。因此,文中提出通过抑制农产品价格控制通货膨胀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嫒玲  
研究农产品价格与流通效率的关系可以更直观地明确农产品价格管理方向,为促进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地位提升提供参考价值。从农产品贸易国际化视角出发,以重要的出口农产品——玉米为研究对象,探讨流通效率对其价格波动的影响,得出结论:流通规模效率对玉米价格波动的负向影响显著,流通规模效率的提升显著抑制玉米价格波动。同时,流通价差和流通费率越大,农产品价格波动越剧烈。相比美国和巴西来说,我国玉米价格受到流通规模效率、技术效率的影响较小,这也说明玉米作为大宗农产品在参与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基于此,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构建玉米等重要农产品产业链,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培育现代农产品流通主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小蕊  赵新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本文结合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实际状况及国际市场因素,选取我国农产品价格指数及其影响因素变量,运用2005年到2011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建立V A 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我国农产品价格与其余变量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农产品价格自身及其滞后期的惯性很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  于斌  李琰芬  
我国在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冷链物流将成为重要发力点之一。“双循环”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升级创新提供了顶层指导,也提供了可行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在内循环下,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可通过充分利用利好政策、“新基建”技术、供给侧改革来实现升级创新;在外循环下,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可通过充分利用自贸区、跨境生鲜电商来实现升级创新。本文研究有利于增强对我国“双循环”战略的理解,更为摆脱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及路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罗锋  牛宝俊  
本文根据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对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期而言,国内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农产品价格存在协整关系,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变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影响较为显著;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进口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影响的作用时滞为3个月,国际期货市场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不存在时滞,且在第15个月影响达到最大;方差分解结果显示,与进口价格传递相比,国际期货价格的信息反应机制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更大。因此,对我国而言,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研究,不断完善我国期货市场,以期货价格引导农民生产,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登旺  韩磊  
粮食型家庭农场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我国粮食供给的重要主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开展的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为粮食型家庭农场调整生产结构、优化粮食品种、提升产品竞争力提供了机遇。但粮食价格不断下降、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严重压缩了粮食型家庭农场的利润空间,导致一些粮食型家庭农场陷入经营困境。本文在概述新一轮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及其进展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当前粮食型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困境,并进一步提出了促进粮食型家庭农场摆脱转型发展困境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路昀  祁春节  
农产品价格问题是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研究可以帮助厘清价格形成的真正原因。本文基于2000年1月-2017年9月我国粳稻、籼稻、红富士苹果等12种农产品月度价格数据,在对农产品进行重新分类的基础上,利用EGARCH模型对不同属性农产品价格的非对称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类农产品的价格收益率序列均非正态性分布;信息对不同类别农产品的影响大小不同;同类农产品中不同产品市场对于正向和负向信息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小平  张含  何锦涛  
在国家实施“数商兴农”工程背景下,电商平台通过数字化转型,对农产品上行进行价格指导是当前和今后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任务。电商平台对农产品上行的价格指导机制包括价格指导的形成机制、效应机制和实现机制。其中,电商平台对农产品上行价格指导的形成机制又由压力机制、动力机制和能力机制构成;效应机制表现为电商平台的价格指导提升了竞争优势以及价值增值和数据赋能效应,产生了竞争力、成长力和融合力的“三力”提升效应;实现机制表现为价格数据采集、价格大数据挖掘和价格指导实施等三个环节。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涉农电商平台数字化转型升级、拓展价格指导数字化应用场景和共同铸造数字化农产品特色品牌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彭白桦  
《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与调控机制研究》是一本研究中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和调控机制的专著。该书从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论述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短周期特征,运用大量篇幅分析供求关系、货币供给、工业化演进及经济增长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从整体到部分论述了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的主要内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杜两省  周彬  段鹏飞  
本文从金融市场的实际汇率、真实利率水平和劳动力市场的农业劳动力成本等角度分析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认为通货膨胀通过农民的存粮行为、投资的促进、汇率传导三种机制影响农产品价格水平;而在刘易斯转折点出现的条件下,农产品价格通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一渠道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升,并且影响程度持续上升。本文对这些假说进行了理论分析后使用VAR模型进行经验研究,提出需求面的因素是价格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供给面的因素是农产品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应减少金融市场的扭曲程度,提升真实利率和人民币币值以抑制通货膨胀;在供给方面应改进农业的投入和生产模式,把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技术进步结合在一起,同时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稳定国内...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翟允瑞  
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贸易发展日益密切的大背景之下,双循环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其本身对我国农产品的发展与转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切实推动我国农产品产业链条逐步呈现出了双循环的发展目标。但现阶段,中俄农产品贸易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较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首先针对中俄农产品贸易现状展开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并分析得出中俄农产品贸易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风险与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双循环背景下未来中俄农产品贸易开展的相关对策,以此能够切实推动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真正提升两国之间的贸易加强与合作,促进双方经济的更好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芬  赵昕东  
本文基于2002年1月—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国际农产品价格(以棉花、玉米、大豆、小麦为代表)和国内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国际农产品价格向国内价格传导的过程中具有由短期波动到长期均衡的调整过程。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反向因果关系并不成立,国内农产品价格对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有限。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国际农产品价格冲击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有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轶群  任媛  关慧  
国际农产品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存在阈值协整效应。本文通过平滑机制转移模型实证检验了国际农产品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的阈值效应,得出主要结论:一是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国际农产品价格与我国农产品价格呈现阈值协整关系的重要原因;二是国际农产品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始终为正向,但正向影响的强弱依赖于阈值效应的变化,且我国农产品价格受此影响体现了暴涨缓跌的特征;三是农产品需求、农产品生产成本和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也随阈值变量不断变化。当国际农产品价格过低时,农产品需求、农产品生产成本和国际原油价格的正向影响将被显著弱化。本文在以上结论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稳定农产品价格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