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97)
- 2023(14985)
- 2022(12998)
- 2021(11915)
- 2020(9998)
- 2019(22502)
- 2018(22539)
- 2017(42839)
- 2016(23205)
- 2015(26017)
- 2014(25789)
- 2013(25503)
- 2012(23343)
- 2011(21213)
- 2010(21267)
- 2009(19644)
- 2008(18606)
- 2007(16523)
- 2006(14664)
- 2005(12515)
- 学科
- 济(108503)
- 经济(108410)
- 管理(64546)
- 业(57194)
- 企(47212)
- 企业(47212)
- 方法(42873)
- 数学(37064)
- 数学方法(36668)
- 中国(25750)
- 农(25581)
- 地方(25536)
- 学(22690)
- 业经(22559)
- 财(20808)
- 农业(17203)
- 理论(16447)
- 环境(16064)
- 贸(15984)
- 贸易(15973)
- 制(15857)
- 和(15718)
- 易(15381)
- 地方经济(15008)
- 技术(13427)
- 融(13313)
- 金融(13311)
- 银(13280)
- 银行(13235)
- 教育(12976)
- 机构
- 学院(328114)
- 大学(327985)
- 济(134403)
- 经济(131489)
- 管理(128000)
- 研究(111949)
- 理学(110711)
- 理学院(109463)
- 管理学(107475)
- 管理学院(106899)
- 中国(81325)
- 京(69712)
- 科学(69599)
- 财(58065)
- 所(55930)
- 农(52051)
- 研究所(51038)
- 中心(49982)
- 业大(49303)
- 江(47951)
- 财经(46726)
- 范(44444)
- 师范(44038)
- 北京(43939)
- 经(42366)
- 院(40764)
- 农业(40641)
- 经济学(40326)
- 州(38920)
- 经济学院(35992)
- 基金
- 项目(224055)
- 科学(175315)
- 研究(165176)
- 基金(160460)
- 家(139410)
- 国家(138225)
- 科学基金(118481)
- 社会(103488)
- 社会科(97952)
- 社会科学(97924)
- 省(88572)
- 基金项目(85395)
- 自然(76365)
- 教育(76035)
- 自然科(74522)
- 自然科学(74506)
- 划(73673)
- 自然科学基金(73128)
- 编号(68237)
- 资助(65782)
- 成果(55206)
- 重点(50173)
- 发(48559)
- 部(48466)
- 课题(47170)
- 创(46161)
- 创新(43029)
- 科研(42352)
- 国家社会(41879)
- 大学(41836)
- 期刊
- 济(154021)
- 经济(154021)
- 研究(98531)
- 中国(62247)
- 学报(51430)
- 农(47558)
- 管理(47476)
- 科学(47110)
- 财(42552)
- 教育(39249)
- 大学(38874)
- 学学(36370)
- 农业(33315)
- 技术(30105)
- 融(25405)
- 金融(25405)
- 经济研究(25279)
- 业经(24556)
- 财经(22713)
- 经(19508)
- 问题(19219)
- 图书(19120)
- 技术经济(17084)
- 业(16438)
- 科技(15601)
- 理论(15537)
- 现代(14889)
- 商业(14533)
- 版(14461)
- 资源(14105)
共检索到483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左喜梅 刘文翠
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构建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对于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中巴经济走廊(以下简称"走廊")建设的不断深入,对走廊建设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聚集。本文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助力我国双循环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出发,阐述了走廊建设的总体情况及不确定性因素,提出走廊建设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发力,发挥我国与巴国双方市场优势与我国内地内需潜力,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巴经济走廊 不确定性因素 双循环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阚阅 马文婷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既是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和深化两国高等教育合作的重要机遇。以适应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指向,中巴高等教育合作在助力经济转型发展、促进民心相通、提供人才智力支撑、搭建学术研究平台上取得积极成效。然而,对标“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目标,中巴高等教育合作在内外环境、行为主体、合作办学和语言联通等方面仍存在很多亟须解决的难题,面临着政治环境复杂多变、合作主体范围不广、合作办学力度有限、语言力量薄弱等现实挑战。为此,中巴高等教育合作应从加大教育开放力度,推动多主体合作,加强合作办学项目,加快培养语言人才等方面积极寻求解决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习铭 高志刚 克甝 蔡青青
中巴经济走廊不仅能有效促进中国优势产能转移海外,助推中小企业"走出去"参与中巴产能合作,还能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互补合作。需适时规划调整巴国比较优势产业与中国优势产能转移对接方案,助推两国产能合作再上新高度。本文根据中巴经济走廊发展现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中巴综合产业竞争力指数,结果显示中国综合产业竞争力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强,而资源出口型产业较弱;巴基斯坦综合产业竞争力较强,劳动密集型产业强,资源出口型产业较弱,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弱。依据上述评价结果,提出双方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合作、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度转移、资源密集型产业互补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郝大鹏 刘元春 方意
本文以“双循环”为背景,以企业投资行为为视角,探究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带来的负向冲击,并重点分析冲击的传导渠道和化解措施。在冲击影响方面,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对我国企业投资产生抑制作用。在冲击渠道方面,根据冲击由外向内传导的环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外部需求渠道的直接效应和供应链传导效应。具体而言,企业的海外营收占比越高,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外部需求渠道的直接效应对企业投资的负面影响越强,并且该负面影响能通过供应链向上游传导,即企业客户的海外营收占比越高,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外部需求渠道的供应链传导效应对企业投资的抑制作用越强。另外,在“敲竹杠”机制作用下,企业客户集中度的下降能够缓解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供应链传导效应对企业投资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后,在冲击化解层面,外贸企业可通过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来化解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并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来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立伟
从"一带一路"战略角度看,中巴经济走廊是打通"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样板工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有较好的区位优势、政治优势、经济优势等基础,同时,中巴双方存在较大贸易、投资等发展潜力空间,且两国产业互补性较强。以此为前提,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需要克服巴基斯坦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贸易总体水平低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以及政局时有动荡、安全形势较严峻等多重困境,并且需要中巴双方通力合作,做好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高效的合作机制,并围绕"五通"实行全方位合作。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巴经济走廊 产业合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立杰 张亚飞
选取2007年~2017年中国对中巴经济走廊沿线8个国家纺织服装出口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别测算中国对中巴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贸易效率及潜力。结果显示:双边GDP、边界对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均起正向促进作用,人均收入差额是抑制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主要因素,而人口变量负向作用于纺织品贸易,正向促进服装贸易;中国对走廊沿线国家纺织品和服装贸易效率均值在0.30~0.40之间波动;未来中国纺织业最具出口潜力的市场集中在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中国纺织业出口应从边界优势出发,进一步释放中国对走廊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伟 聂蕊
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推进,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经贸合作愈发广泛和深入,保障巴基斯坦国家经济安全对推进两国经贸深层次合作至关重要。通过分析2003—2020年中巴经贸合作的现状与特征,运用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巴基斯坦国家经济安全对中巴经贸合作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巴经贸合作态势良好且贸易潜力较大,但存在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失衡等问题;巴基斯坦国家经济不安全的风险越高越不利于中巴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总贸易,其中二级指标货币风险、主权债务风险、银行业风险对双边经贸合作的抑制作用较为显著。因此,应深入推进“中巴经济走廊”高质量发展,优化中巴进出口贸易结构,强化对巴基斯坦国家经济安全风险的预警与防控。
关键词:
中巴经济走廊 国家经济安全 经贸合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守富 张欣 郭军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和高阶梯队理论,选取2009—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并考虑高管政治背景层级,检验了高管政治背景特征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进一步考察了这种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的差异。实证结果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资;高管政治背景特征加强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非国有企业中,高管政治背景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文章有利于企业优化高管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制定经济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高管政治背景 研发投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艳艳 程六兵
已有文献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持有。但是,尚无文献研究高管背景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以及相应的经济后果。文章以1999–2015年中国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企业会增加现金持有。在民营企业中,高管无政府工作经历的企业的现金持有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然而,高管政府工作经历在国有企业中并不影响两者的关系。进一步,文章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高管政府工作经历对现金持有的影响部分剥离出来,单独检验这部分现金持有如何影响企业价值。结果表明,企业为应对不确定性而增加现金持有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高管无政府工作经历的民营企业在面对不确定性时额外增加的现金持有对企业价值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因此,为了加强民营资本对市场的信心,政府部门应尽可能保持各项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并提高它们的可预测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忠
从不确定性知识到确定性知识再到不确定性知识,是知识发展的三个阶段。不确定性知识背景下的研究生教学改革,首先要使教学目标回归到人本身,通过不确定性知识使研究生成为协调、个性且富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研究生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以问题解决而非以确定性知识教学为切入口,以实践与反思为途径,以帮助学生获得不确定的实践性知识与反省性知识而非确定性知识为核心,以支持性评价而非结论性评价为保障条件,使研究生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应对不确定的世界,服务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不确定性知识 研究生 创新性学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程云洁
通过对中巴贸易发展分析,认为中巴贸易存在中巴双边商品贸易失衡、巴出口商品贸易结构单一、中巴两国的贸易地位存在严重不对称性等问题。而巴基斯坦工业化水平较低、中国缺乏对巴贸易的产业等成为中巴贸易深化发展的主要障碍,最后提出了扩大从巴基斯坦进口、发展服务贸易、培育面向巴基斯坦的产业集群等深化中巴贸易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中巴经济走廊 中巴贸易 深化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梁振民
当前中巴经济走廊已经启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合作和瓜达尔港建设等项目,形成"1+4"的合作布局,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六条经济走廊之一,对于促进地区互联互通意义重大。基于此,笔者从地缘的角度分析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意义和具备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阐述中巴经济走廊合作项目的实施进展;最后从中巴两国交流与互访、融资、人才储备、环保、维护地区安全和国际合作等角度,提出促进中巴经济走廊持续向前发展的推进路径。
关键词:
中巴经济走廊 建设 意义 进展 路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宫汝凯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规模出现持续快速扩张,探索其背后的推动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策不确定性是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面临的系统性冲击,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潜在的政府干预将带来较大的政策不确定性。经济转型背景下的政策不确定性可能是解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扩张的重要视角。鉴于此,文章将政策不确定性、经济转型和OFDI置于同一个分析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2003-2015年分省面板数据和Baker等(2016)构建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实证分析转型期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快速扩张背后的非市场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地区OFDI的规模越大,这一效应在2008年之后和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2)市场化和产权改革的推进均对OFDI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持续的对外开放则对OFDI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3)政策不确定性对OFDI的推动效应随着市场化、产权改革和对外开放等"三维"经济转型的持续推进而降低。文章的研究结论为理解中国OFDI持续快速扩张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政策不确定性 经济转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宋耀辉 夏咏 苏洋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中国与巴基斯坦已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下推进经贸合作的典范,中巴建立了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开展了很多务实的合作。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战略下启动的重大项目之一,它不单给中国—巴基斯坦经贸深度合作带来新的机遇,对于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如何扩大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经贸合作的深度发展也具有极大的示范价值。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效峰 石彩霞
中国作为新兴的负责任大国,积极参与全球及地区治理,提供具有比较优势的国际公共产品。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支点和示范性项目,展现了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范式。它是新时期中国为周边国家提供的区域性公共产品,尤其是基础设施领域的巨额投资给巴中两国以及区域其他相关国家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若干风险和挑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应对和防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