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06)
2023(5681)
2022(4829)
2021(4396)
2020(3655)
2019(8547)
2018(8286)
2017(15572)
2016(7764)
2015(8634)
2014(8471)
2013(8233)
2012(7606)
2011(6825)
2010(7104)
2009(6685)
2008(6599)
2007(5838)
2006(5445)
2005(5033)
作者
(20429)
(17181)
(17024)
(16312)
(11025)
(8198)
(7866)
(6577)
(6504)
(6095)
(5736)
(5601)
(5540)
(5455)
(5236)
(5215)
(5122)
(5066)
(5061)
(4904)
(4395)
(4157)
(4019)
(4001)
(3777)
(3763)
(3757)
(3719)
(3463)
(3316)
学科
(31527)
经济(31489)
管理(22191)
(18301)
(17881)
贸易(17869)
(17341)
(15444)
企业(15444)
方法(10857)
中国(9514)
(8827)
数学(8255)
数学方法(8096)
关系(7956)
(7905)
地方(7487)
业经(7414)
(7049)
(6676)
理论(6169)
(6104)
(5746)
金融(5746)
(5643)
银行(5636)
(5592)
出口(5588)
出口贸易(5587)
(5450)
机构
大学(107923)
学院(107140)
(48474)
经济(47593)
管理(38201)
研究(36805)
理学(32085)
理学院(31753)
管理学(31253)
管理学院(31035)
中国(29148)
(23328)
(22152)
科学(18882)
财经(18087)
(17576)
中心(17488)
(17138)
(16335)
经济学(15480)
研究所(14972)
(14698)
师范(14600)
(14045)
(14015)
北京(14010)
经济学院(13997)
(13994)
(13484)
财经大学(13323)
基金
项目(67229)
研究(53583)
科学(52957)
基金(48775)
(41471)
国家(41098)
社会(35035)
科学基金(35026)
社会科(33252)
社会科学(33246)
(25058)
基金项目(24602)
教育(24377)
编号(21963)
(21078)
自然(20133)
自然科(19703)
自然科学(19699)
资助(19578)
自然科学基金(19325)
成果(19105)
(15382)
课题(15251)
重点(15186)
(14896)
国家社会(14872)
(14269)
(14165)
(14046)
教育部(13805)
期刊
(56289)
经济(56289)
研究(37246)
中国(23428)
(17930)
管理(15460)
教育(14941)
学报(14349)
(13598)
(13255)
(12481)
金融(12481)
科学(12459)
大学(11832)
国际(11566)
学学(10637)
经济研究(10483)
业经(9901)
财经(8943)
农业(8815)
问题(8756)
技术(8582)
(7853)
(6443)
贸易(6443)
图书(6378)
世界(6368)
商业(5999)
国际贸易(5434)
经贸(5082)
共检索到177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黎峰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国内外双循环的内在联系,进而构建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核算方法。统计分析表明,国内配套及市场关联与国外配套及市场关联明显正相关,该相关关系在经济大国中尤为显著。经验研究和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内生产配套、国内市场需求、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成为有效衔接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重要“节点”,尤其是在经济大国及高新技术制造部门更为突出。进一步拓展分析表明,国内循环水平提升有利于促进国内外双循环的联动关系。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要求中国基于技术创新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供应链体系,打造国内统一大市场以充分释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潜力,依托国内大循环进一步促进国内外双循环的联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黎峰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新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国内循环水平的核算方法及统计指标,重点探讨不同国家的国内循环水平对制造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一般规律,并梳理了经济大国尤其是中国的现实特征。研究发现,国内循环通过市场整合效应及要素升级效应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且该影响在高收入国家、经济大国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表现尤为明显。相对于国内需求,国内配套能力增强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得益于产业链齐全的供给配套与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中国在构建国内循环、提升制造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研究建议,构建新发展格局应更加重视国内市场整合及高级生产要素培育,着眼于从供给端增强国内供给配套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渐提升制造部门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国内循环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龙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同国际社会经济交往的扩大,人们对于国际经济贸易方面知识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殷切。适应这种需要,各种版本的《国际贸易》教材纷纷问世。由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青年学者张二震、陈飞翔合作撰写的《国际贸易教程》,就是其中有特色的一本。该书1990年5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次印刷很快销完,1991年5月重印。在各类《国际贸易》教材纷纷出版、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国际贸易教程》一书能受到广大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史龙祥  
本文利用一个三部门(两个贸易部门、一个非贸易部门)的静态一般均衡模型,分别在名义工资黏性与实际工资黏性条件下分析货币供给冲击对贸易大国之间结算货币选择造成的影响。结论认为,出口商品结构、国内市场销售厂商占本国市场份额与同部门出口商占进口国市场份额的比值(市场份额比率)以及由汇率波动所引起的两国货币交易成本差额的变化对贸易大国之间结算货币选择策略具有决定性作用。为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发展,中国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进口交易可在产业内贸易模式下选取价格替代弹性较大、市场份额比率较高的产品作为推动人民币贸易结算的重点目标,同时应尽快提升人民币的可兑换性和流通能力,并尽量保持币值稳定以降低人民币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仁祥  
文章以我国1982—2015年贸易结构的相关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对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联动关系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存在弱联动效应;相对于初级产品贸易,服务贸易与工业制成品贸易相互之间具有显著联动关系,彼此的波动贡献度达40%以上;相对于旅游服务贸易和新兴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对运输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对其波动的贡献度达到了60%以上,而三部门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推动作用较小,其中影响最大的新兴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波动的贡献度也仅在2%以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仁祥  
文章以我国1982—2015年贸易结构的相关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对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联动关系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存在弱联动效应;相对于初级产品贸易,服务贸易与工业制成品贸易相互之间具有显著联动关系,彼此的波动贡献度达40%以上;相对于旅游服务贸易和新兴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对运输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对其波动的贡献度达到了60%以上,而三部门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推动作用较小,其中影响最大的新兴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波动的贡献度也仅在2%以内。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谈东华  戴翔  
贸易数字化是全球数字经济兴起背景下的必然演进趋势。从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角度看,数字化转型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是当前正在经历的发展过程。贸易数字化条件下,社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循环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环节国内外边界日益模糊并呈现"全球一体化"特征,从而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具备"联动"的客观条件和基础。目前,虽然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关键和核心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自给率不足的短板,但考虑到中国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等长板优势也十分显著。依托数字赋能大力推动贸易数字化发展,并积极探索和参与高水平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有助于打造双循环有效联动"新引擎",助力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顾晓燕   朱玮玮  
基于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双循环”有效联动的时空演化特征分析发现,二者发展变化具有显著的内在逻辑一致性。理论分析认为,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可以通过加快高水平自主创新、激发高品质消费需求等,对“双循环”有效联动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利用200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开展的计量检验结果表明,第一,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对“双循环”有效联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第二,由于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双循环”有效联动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对“双循环”有效联动的促进作用不仅发生在本地区,而且对相邻地区的“双循环”有效联动也有积极促进效应;第三,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对“双循环”有效联动的促进作用,因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本水平、城镇化水平、消费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差异而存在一定的“门槛特征”。上述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认识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对“双循环”有效联动的现实影响和作用机制,而且对于如何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国内贸易推动“双循环”互促互进也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顾晓燕  朱玮玮  薛平平  
知识产权贸易对“双循环”有效联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其关键的作用机制在于,从技术维度看,知识产权贸易主要通过发挥要素配置优化、技术创新协同、产业结构升级三项技术创新作用机制,对“双循环”有效联动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从市场维度看,知识产权贸易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消费催生、需求引领倒逼、消费能力提升三项消费扩容作用机制,促进“双循环”有效联动。选取2001—202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上述理论预期的正确性及其作用机制的存在性。研究不仅有助于从知识产权贸易角度深化认识“双循环”有效联动的影响因素,而且对于如何从技术维度和市场维度探寻知识产权贸易促进“双循环”有效联动思路和对策,也有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小飞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通过对世界各国城乡一体化实践和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得出了具有规律性的共同特征,如城乡关系从不平衡走向平衡,保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重视统筹工农、城乡发展,世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推进城乡一体化还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固化的城乡二元结构、各异的地区发展状况等制约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既要遵循世界普遍规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任烈  
大国力量的消长与国际贸易政策走势的历史考察任烈(财政部税政司)中国自1986年申请“复关”以来,掀起了向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GATT体制靠拢,推行贸易自由化的强大浪潮。尤其是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临近复关之际,呼声更是高涨。与此同时中...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乐一  
对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一般考察陈乐一自1862年法国经济学家莱芒特·朱格拉(ClementJuglar)发表《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发生周期》著作以来,西方学者对经济周期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提出了近百种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其著述汗牛充栋。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天犁  
1215年英国贵族胁迫约翰国王签署了《大宪章》,确立了"非赞成毋纳税"及"议会课税权"等税收法定初始框架。但从本质上讲,税收法定是对封建君主"家天下"权利的限制和反叛,最初目的是以法律形式更好保障贵族和平民的财产权。其中,"议会决定"只是限制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形式和平台,而不能说是税收法定的全部内容。税收法定的合理内核或基础在于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离开民主和科学立法而谈税收法定原则是形而上学说。实践证明,世界各国税收法定原则以多样性模式呈现,通常由各国的阶级性、国民性和传统习惯决定。因此,如何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税收立法模式,以及如何建立规范有效的立法工作框架和工作机制,则是我国新时期践行税收法定原则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天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范爱军  李菲菲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国际分工的日益加深,对外贸易对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影响也更加突出。不同贸易模式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存在差异,一般贸易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加工贸易则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文章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证。理论部分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两种贸易模式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同影响。实证部分采用协整的分析方法证明了结论。最后针对上述研究做出总结性评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