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27)
2023(17065)
2022(14155)
2021(13055)
2020(10671)
2019(24420)
2018(23794)
2017(45483)
2016(24990)
2015(28062)
2014(28449)
2013(28234)
2012(26621)
2011(24031)
2010(24673)
2009(23162)
2008(23348)
2007(21718)
2006(19431)
2005(17802)
作者
(74440)
(62321)
(62307)
(58872)
(39569)
(30176)
(28189)
(24391)
(23580)
(22620)
(21265)
(20844)
(19989)
(19911)
(19438)
(19095)
(19003)
(18292)
(18234)
(18034)
(15807)
(15603)
(15239)
(14362)
(14260)
(14026)
(14002)
(13995)
(12677)
(12655)
学科
(112735)
经济(112605)
(96713)
管理(79487)
(77409)
企业(77409)
(49889)
方法(42842)
业经(34417)
数学(33585)
数学方法(33295)
农业(33283)
(32217)
中国(32082)
地方(28714)
(23454)
(21973)
财务(21935)
财务管理(21887)
企业财务(20699)
技术(20565)
(20398)
贸易(20380)
(19743)
(19726)
(19559)
理论(18765)
(17642)
(17359)
银行(17325)
机构
学院(368592)
大学(358553)
(152919)
经济(149559)
管理(140561)
研究(124946)
理学(118946)
理学院(117602)
管理学(115861)
管理学院(115167)
中国(98283)
(76511)
科学(76067)
(74934)
(71401)
(64737)
(61375)
中心(58638)
研究所(57867)
农业(57538)
业大(57105)
财经(55091)
(49594)
(48609)
(48463)
北京(48359)
师范(48018)
经济学(45052)
(44657)
(44588)
基金
项目(232210)
科学(182109)
研究(174693)
基金(163993)
(141521)
国家(140097)
科学基金(120103)
社会(109994)
社会科(103818)
社会科学(103784)
(96621)
基金项目(87291)
教育(79217)
(77682)
自然(75268)
编号(73846)
自然科(73404)
自然科学(73384)
自然科学基金(72064)
资助(65420)
成果(59065)
(55699)
重点(52326)
课题(51349)
(50385)
(50378)
(46617)
创新(46404)
发展(45193)
(44590)
期刊
(188306)
经济(188306)
研究(109511)
中国(82274)
(74727)
(58621)
学报(55060)
管理(53337)
科学(52109)
农业(50210)
教育(42154)
大学(42101)
学学(39743)
(38268)
金融(38268)
业经(36680)
技术(35309)
财经(27150)
(27100)
经济研究(27064)
问题(25265)
(23452)
技术经济(20670)
(18987)
世界(18322)
商业(18159)
(18089)
资源(17705)
现代(17527)
经济问题(17095)
共检索到578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曦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带来了全球经济的低迷,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河南省农业发展在双循环格局下存在内需市场巨大、居民食品安全关注度增强、农产品需求结构转变等一系列发展机遇。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提升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畅通农业人才引进培养机制等措施把握机遇,实现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河南经济持续性增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玉美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农业要素向二三产业延伸,产供销、农工贸和经科教为一体的一种经营形式。河南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思想观念保守、经营主体有待强化、经营环境需要优化等约束性因素。树立新理念站高望远,优化环境促发展,强化协调机制构建利益共同体是推动河南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媛   王冰  
在新发展阶段,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及奋力开创农业新局面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虽然总体稳中有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仍面临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农业科技创新动能要素不足、农业产业结构不优且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较低等挑战。为此,河南省应通过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系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以农业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加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及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等方面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河南现代农业强省的目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书茂  
城市发展的高质量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河南作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大省,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过去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高河南城市发展质量,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以品质提升为重点,以城市建设提质为重要抓手,突出抓好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等关键环节,提高城市规划水平,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创新规划实施机制,打好组合拳,增强投融资的时度效,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点的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曦  罗旭婷  张子瑜  
制造业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重要阵地。结合湖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相关文献,从规模效益、创新能力和智能制造、品牌与质量、绿色低碳发展和国际竞争力五个维度构建反映其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测度指标,利用2013—2020年相关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进历程及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取出创新水平、活力水平、潜力水平和基础水平四个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稳步提升的演进态势,但也存在品牌与质量、规模效益和绿色低碳发展等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一些差距。对此提出未来要更好地对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战略,采取补短板锻长板的原则,多点发力支撑湖南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曦  罗旭婷  张子瑜  
制造业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重要阵地。结合湖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相关文献,从规模效益、创新能力和智能制造、品牌与质量、绿色低碳发展和国际竞争力五个维度构建反映其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测度指标,利用2013—2020年相关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进历程及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取出创新水平、活力水平、潜力水平和基础水平四个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稳步提升的演进态势,但也存在品牌与质量、规模效益和绿色低碳发展等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一些差距。对此提出未来要更好地对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战略,采取补短板锻长板的原则,多点发力支撑湖南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津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的支持,农业循环经济更是为该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实现路径。本文不仅对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现状与整体发展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总结了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剖析出河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对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祝平  
农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藏粮于技”,必须要紧密依托科学技术这个“第一动力”,不仅实现农业“量”提升,更要推动“质”的飞跃。研究以农业大省河南为例,阐释了当前以科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融合能力有待提升等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琼  
文章基于供给和需求双视角,梳理了“双循环”格局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制造业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加快疏通国内大循环,高水平开放助推国际经济大循环,从而加速形成强大国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局面。挖掘“双循环”格局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促进形成国内大市场的内在机制,提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五链融合”发展,加快优化制造业布局,带动制造产品质量升级。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制造总体发展大而不强、现代制造发展集而不群、产品有效供给全而不优的困境,为此研究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建议,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畅通供需循环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琼  
文章基于供给和需求双视角,梳理了“双循环”格局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制造业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加快疏通国内大循环,高水平开放助推国际经济大循环,从而加速形成强大国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局面。挖掘“双循环”格局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促进形成国内大市场的内在机制,提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五链融合”发展,加快优化制造业布局,带动制造产品质量升级。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制造总体发展大而不强、现代制造发展集而不群、产品有效供给全而不优的困境,为此研究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建议,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畅通供需循环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雪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构建新时代农村现代化格局的重要举措,统筹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是河南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与关键,也是河南省实现农村三产融合目标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旅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把脉河南省农旅融合发展现状,探究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河南省农旅融合发展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邢彦  杨小辉  
文章基于2006—2020年行业面板数据,从技术差距视角,分别检验国内大循环下的自主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下的技术引进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动态门槛效应。结果表明,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自主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始终显著为正,中等技术差距、技术引进正向驱动创新绩效的提升。新发展格局下,应牢固树立开放式自主创新理念,充分考虑行业技术差距的异质性,实行差异化的技术升级策略,以达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对外技术引进的动态平衡,对实现技术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邢彦  杨小辉  
文章基于2006—2020年行业面板数据,从技术差距视角,分别检验国内大循环下的自主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下的技术引进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动态门槛效应。结果表明,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自主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始终显著为正,中等技术差距、技术引进正向驱动创新绩效的提升。新发展格局下,应牢固树立开放式自主创新理念,充分考虑行业技术差距的异质性,实行差异化的技术升级策略,以达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对外技术引进的动态平衡,对实现技术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江丽  
特色农业是在消费需求多元化与农业市场高度细分化背景下,建立在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优势农业、高效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是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转变农业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就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河南省发展特色农业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匡远配  张容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的内涵和功能不断延伸和扩展,农村价值显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作为增强内循环能力的重要领域和重要战略支点,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是畅通"双循环"的排头兵。然而,农业农村在融入和服务"双循环"的过程中,存在着供需错配导致国内经济低效运转、产业根基不深导致农业产业升级难以启动、农村产业融合度不高导致"四链"难以加速、要素流通不畅导致城乡融合道路受阻、农村改革"内卷化"导致经济发展航向偏离、开放新高地建设滞后导致"双循环"连通不畅等困境。要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供需;增强产业基础现代化,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推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加速"四链"协同;树立城乡融合发展思维,优化空间布局;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农村改革深化水平;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改革,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六个方面探索农业农村创新发展的出路,以期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