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93)
2023(19573)
2022(16119)
2021(14768)
2020(12116)
2019(27226)
2018(27044)
2017(50999)
2016(27940)
2015(31103)
2014(30825)
2013(30116)
2012(27608)
2011(25125)
2010(25003)
2009(23000)
2008(22194)
2007(19529)
2006(17327)
2005(15447)
作者
(82760)
(68629)
(68447)
(64626)
(43630)
(32972)
(30866)
(27020)
(26166)
(24394)
(23308)
(23190)
(21922)
(21583)
(21116)
(21047)
(20664)
(20428)
(19681)
(19651)
(17360)
(16943)
(16625)
(15672)
(15467)
(15332)
(15265)
(15171)
(13821)
(13542)
学科
(114077)
经济(113963)
管理(76072)
(73317)
(58241)
企业(58241)
方法(45290)
数学(38317)
数学方法(37916)
中国(34554)
(33427)
业经(28760)
地方(28327)
(27533)
贸易(27515)
(26663)
(25516)
(24848)
农业(22581)
(19830)
环境(18616)
(18527)
银行(18455)
理论(18161)
技术(17931)
(17834)
金融(17832)
(17723)
(17708)
(16975)
机构
学院(393856)
大学(393206)
(156228)
经济(152878)
管理(149935)
研究(138794)
理学(129267)
理学院(127746)
管理学(125381)
管理学院(124701)
中国(102241)
科学(88404)
(84908)
(72437)
(71037)
(68747)
研究所(64994)
业大(63034)
中心(61828)
(58505)
农业(57015)
财经(54807)
(53693)
北京(53558)
师范(53068)
(50576)
(49801)
(47714)
经济学(46312)
技术(43058)
基金
项目(270888)
科学(211001)
研究(195095)
基金(193882)
(171478)
国家(170008)
科学基金(144056)
社会(122293)
社会科(115842)
社会科学(115812)
(106967)
基金项目(102810)
自然(93821)
自然科(91612)
自然科学(91587)
(90310)
自然科学基金(89922)
教育(88775)
编号(79888)
资助(78639)
成果(64272)
(61393)
重点(61204)
(57838)
(56263)
课题(55499)
创新(52526)
科研(51688)
国家社会(50208)
计划(49700)
期刊
(174375)
经济(174375)
研究(114971)
中国(78073)
学报(68671)
(67119)
科学(60644)
管理(54891)
大学(50807)
(49924)
学学(47825)
农业(46432)
教育(45928)
(34815)
金融(34815)
技术(32896)
业经(30796)
经济研究(28293)
财经(25726)
(24226)
问题(23899)
图书(22198)
(22044)
(20801)
科技(20178)
(19299)
商业(18527)
国际(18366)
技术经济(18167)
业大(17855)
共检索到585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学航  
数字化发展有利于外贸创新发展,有利于中国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本文基于2007-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探讨了数字化发展影响贸易便利化的机制及其异质性。研究表明:第一,数字化发展对贸易便利化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第二,数字化发展对城市贸易便利化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在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西部和东北城市以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三线及以下城市更为显著。第三,技术进步在数字化发展对贸易便利化的促进作用中具有中介效应。因此,我国应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投入、重视不同城市发展过程的差异、支持数字技术研发,以数字化发展带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晨霞  俞萍萍  
基于企业和省份数据衡量数字化转型程度,探究数字化转型的“畅通内循环”与“赋能外循环”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畅通内循环”与“赋能外循环”效应。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诸多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有效。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双循环的驱动效应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对于制造业、中低技术行业,数字化转型对双循环的驱动效应更强;对于开放度高、东部和第二产业比重高的地区,数字化转型的“畅通内循环”与“赋能外循环”效应得到验证。微观和宏观研究机制表明,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外部成本的降低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两个途径提升内部循环和外部循环的效率。研究结论为双循环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睿  刘大椿  
伴随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的发展,政府数字化转型成为重塑经济社会运行方式、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引领和战略支点,是实现中国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政府以数据为治理对象,以数字技术为治理手段,以数字空间为治理场域进行转型,以实现全新服务典范与治理模式的变迁。而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劳动力过剩、政务决策公平性不足、政务"碎片化"等风险与挑战犹在,制约着政府数字化转型推进进程。因此,需多向协同,打破层级部门间职能屏障;多点发力,推进数据精准共享与规范对接;多维防护,提升政务数据可信度;多措并举,强化政府治理模式变革制度建设;多方联动,增强数字化劳动关系和谐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慧超  张曼芮  陆香怡  赵彦云  
数字化是以数字基础设施为基础,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途径的“一基二化”发展,本文以此为理论依据构建了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理论和随机森林确定了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基于2008—2020年最具代表性的36个经济体的双边贸易进出口数据,讨论了数字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作用。结果表明,数字化会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从影响方向来看,数字化会显著促进出口而抑制进口,其中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方向与其一致,而数字基础设施对进出口均显著促进。从影响机制来看,数字化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贸易成本产生影响,前者会促进出口而减少进口,后者对进出口均显著促进,且进口贸易中生产效率提升的作用强于贸易成本降低的作用,而出口贸易与之相反。通过分类发现数字化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呈经济聚集的特征,对OECD成员的促进作用优于非OECD成员。而RCEP成员虽拥有“人口红利”和协定带来的相对优势,但数字化水平及其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略低于非RCEP成员。中国作为经济水平较高的RCEP成员,应继续发扬经济规模优势与协定参与优势,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产业化水平以实现数字时代下国际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慧超  张曼芮  陆香怡  赵彦云  
数字化是以数字基础设施为基础,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途径的“一基二化”发展,本文以此为理论依据构建了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理论和随机森林确定了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基于2008—2020年最具代表性的36个经济体的双边贸易进出口数据,讨论了数字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作用。结果表明,数字化会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从影响方向来看,数字化会显著促进出口而抑制进口,其中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方向与其一致,而数字基础设施对进出口均显著促进。从影响机制来看,数字化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贸易成本产生影响,前者会促进出口而减少进口,后者对进出口均显著促进,且进口贸易中生产效率提升的作用强于贸易成本降低的作用,而出口贸易与之相反。通过分类发现数字化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呈经济聚集的特征,对OECD成员的促进作用优于非OECD成员。而RCEP成员虽拥有“人口红利”和协定带来的相对优势,但数字化水平及其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略低于非RCEP成员。中国作为经济水平较高的RCEP成员,应继续发扬经济规模优势与协定参与优势,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产业化水平以实现数字时代下国际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谈东华  戴翔  
贸易数字化是全球数字经济兴起背景下的必然演进趋势。从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角度看,数字化转型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是当前正在经历的发展过程。贸易数字化条件下,社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循环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环节国内外边界日益模糊并呈现"全球一体化"特征,从而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具备"联动"的客观条件和基础。目前,虽然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关键和核心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自给率不足的短板,但考虑到中国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等长板优势也十分显著。依托数字赋能大力推动贸易数字化发展,并积极探索和参与高水平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有助于打造双循环有效联动"新引擎",助力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新泉  张相伟  林志刚  
数字贸易是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器",也是未来世界各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竞相博弈的战略基点。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数字贸易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跨境贸易渠道和范围大幅拓宽,线上互联网平台成为基本的经济单元、数字服务贸易成为助力贸易增长的新引擎、中小企业和个人是数字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和获益者。但当前我国消费潜力尚未完全挖掘、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面临严峻挑战、数字贸易规则重构和产业数字化转型难度加大等阻碍了数字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鉴于此,应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和深挖内需潜力,推动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法》落地实施,加快建设数字贸易新基建,促进技术创新,增强全球数字贸易规则话语权,以推进我国数字贸易更好地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萍  郭洁  胡蔚然  
数字贸易已经成为全球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也是未来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随着中国对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重视程度的明显提升,国内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更带动了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同时,相关法律制度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并积极构建数字贸易规则。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对内应通过完善5G网络服务、数字平台服务、云计算存储服务和人工智能服务,推进区块链服务发展等促进内循环经济;对外则应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贸易发展和加快数字贸易试验区建设促进外循环经济,进而推动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最终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甘睿淼  陈志恒  王玮麟  
作为贸易大国,日本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的贸易便利化行动,加强双边及多边贸易便利化合作,推行了经认证经营者制度、海关风险管理、提前审单制度、自动化货物和港口整合系统等贸易便利化的具体措施,提高了贸易便利化水平。中国与日本互为主要贸易伙伴国,贸易便利化对中日双边贸易的影响显著,日本在发展贸易便利化方面的举措对中国有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甘睿淼  陈志恒  王玮麟  
作为贸易大国,日本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的贸易便利化行动,加强双边及多边贸易便利化合作,推行了经认证经营者制度、海关风险管理、提前审单制度、自动化货物和港口整合系统等贸易便利化的具体措施,提高了贸易便利化水平。中国与日本互为主要贸易伙伴国,贸易便利化对中日双边贸易的影响显著,日本在发展贸易便利化方面的举措对中国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殿云  
双循环发展战略对我国农产品贸易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面对新冠疫情下国内外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各地应进一步增强供应链的可靠性,打造高质量的农产品供应体系。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位于地缘优势明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年来在确保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产品保障中贡献突出。安徽省近年来农业生产趋于稳步增长及连接东西部的区位优势,促使其农产品贸易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在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引发广泛关注的大背景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前进   张琢   蔡甜甜  
提升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是双循环视角下加快我国贸易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贸易便利化为我国融入全球价值链提供了可能的路径。本文在构建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并考察了对外开放水平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不同省域之间贸易便利化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和较早设立自贸区省域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省域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相对较低。贸易便利化会提升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且对外开放水平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使得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会产生间接影响,且具有进一步强化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正向赋能作用。最后文章从不断扩大自贸区和跨境电商综试区覆盖范围、提升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对外开放的中介赋能作用、不断缩小区域之间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周莺  虞洋  
贸易便利化是"一带一路"贸易合作的关键环节,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论文从贸易便利化入手,基于已有文献回顾,构建包含29个指标的贸易便利化评价体系,分析2013—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发展态势和空间格局,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①2013—2017年,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呈缓慢上升态势,蒙俄、中亚、中东欧、西亚增长较明显;②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呈"东西高、中间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空间差异呈缩小态势;③二级指标与贸易便利化总指标的发展态势相对一致,电子商务、市场准入、海关环境、口岸设施等增长态势较明显;④综合发展高水平型、综合发展低水平型是沿线国家主要模式,通关成本与国际合作滞后型、内部贸易环境领先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先型分别成为东南亚、中东欧和中亚部分国家的重要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佳璇  
在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背景下,商贸流通业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字服务贸易的出现有利于缓解贸易壁垒,进而直接影响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基于我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服务贸易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子指标中基础设施影响效应最大。从区域层面来看,数字服务贸易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呈“自东向西”依次减弱的正向影响。从作用机制来看,数字服务贸易可以通过影响服务型消费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提出促进数字服务贸易发展、加强服务型消费支持、区域间协同发展相关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丽娜  
随着国际经贸环境的变化,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服务贸易作为现代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加快辽宁省服务贸易发展已迫在眉睫。通过对近年来辽宁省服务贸易结构及总量的分析,指出辽宁省服务贸易存在着结构急需调整和优化、服务贸易开放程度低、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服务贸易人才流失等问题,并就如何促进辽宁省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对策:优化辽宁省服务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推进服务贸易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服务贸易人力资源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