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1)
2023(9689)
2022(8140)
2021(7354)
2020(6016)
2019(13166)
2018(12609)
2017(25007)
2016(12623)
2015(13296)
2014(12427)
2013(11906)
2012(10436)
2011(9281)
2010(9374)
2009(8992)
2008(7540)
2007(6592)
2006(5847)
2005(5288)
作者
(31725)
(26282)
(26232)
(25137)
(16399)
(12546)
(11984)
(10083)
(10031)
(9134)
(8950)
(8786)
(8432)
(8104)
(7991)
(7967)
(7837)
(7708)
(7617)
(7444)
(6441)
(6204)
(6197)
(6172)
(5955)
(5812)
(5718)
(5447)
(5163)
(5151)
学科
(50346)
经济(50299)
(34977)
管理(34926)
(28590)
企业(28590)
(25552)
金融(25551)
(22840)
银行(22830)
(22189)
方法(21594)
中国(19997)
数学(19496)
数学方法(19339)
(16531)
(14120)
(13347)
业经(12980)
地方(12272)
(11172)
中国金融(11169)
贸易(11160)
(10861)
(10427)
财务(10407)
财务管理(10394)
产业(10096)
企业财务(9990)
农业(9826)
机构
学院(165032)
大学(159280)
(74509)
经济(73211)
管理(62725)
理学(54902)
理学院(54383)
管理学(53487)
管理学院(53222)
研究(51032)
中国(46160)
(35240)
(30709)
科学(28787)
财经(28671)
(26062)
中心(26011)
经济学(25358)
(23821)
经济学院(23229)
(22699)
(22694)
研究所(21761)
财经大学(21623)
业大(20966)
(20606)
金融(20222)
(19378)
师范(19141)
(19130)
基金
项目(114493)
科学(92065)
基金(85504)
研究(84408)
(73329)
国家(72725)
科学基金(64298)
社会(57643)
社会科(55114)
社会科学(55104)
(45353)
基金项目(45189)
自然(39806)
自然科(39014)
自然科学(39009)
自然科学基金(38290)
教育(38096)
(36669)
资助(34287)
编号(33685)
重点(25750)
(25489)
(24953)
(24952)
国家社会(24912)
成果(24855)
创新(23363)
课题(22403)
人文(22377)
教育部(22261)
期刊
(77985)
经济(77985)
研究(48490)
(31230)
金融(31230)
中国(26837)
(26224)
管理(22539)
学报(21359)
科学(20774)
(20627)
大学(16734)
学学(16276)
经济研究(15234)
业经(14522)
财经(14039)
农业(13329)
技术(12297)
(12137)
教育(11577)
商业(10238)
问题(9238)
统计(8046)
(7856)
理论(7802)
(7660)
技术经济(7340)
现代(7167)
实践(6927)
(6927)
共检索到238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静  
本文基于2007-2020年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支出的数据,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检验双循环格局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动态关联效应。本文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丰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创新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的深度融合业务以及强化互联网消费金融安全风险管理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向玉冰  
本文对AIDS模型进行拓展,采用似不相关回归对2003~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多维度实证分析,探讨互联网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及差异性。从八大类消费的实证结果中可知,互联网整体上能够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且对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生存、享受和发展三大类型的实证中,发现互联网对城乡居民发展型消费的影响都显著为正、对生存型消费的影响都显著为负,而对享受型消费的影响则不一致。结合互联网发展的优势以及居民调整消费结构的内在动力剖析了互联网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存在差异性影响的原因,并提出完善互联网和物流基础设施、实施城乡差异化消费政策等建议,为实施"互联网+"战略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法韦嘉  
互联网+数字经济是将“互联网+”与传统数字经济结合而成的新产物,它的出现催生了许多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新兴业态和新经济模式,进而对我国居民的消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基于2016年CFPS数据和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探讨互联网+数字经济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居民的基础性消费,这一结果在替换衡量指标后仍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数字经济通过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无法间接改善居民消费结构,但能够通过缓解信贷约束改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研究结论为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化和改善居民消费结构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琨媛  黄耀宇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以及农村居民收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农村居民收入在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互联网金融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据此,应从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实施差异化金融服务、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方面着手,强化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普惠性,助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保国  盖念  
国内互联网消费金融迅速兴起,影响着国内居民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面对消费升级驱动国内经济增长的趋势,研究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对国内消费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将居民基本生存性消费支出和居民发展享受性消费支出作为衡量居民消费结构的指标,运用2007—2017年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居民收入、居民各类消费支出的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消费金融、居民收入、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与居民基本生存性消费支出相比,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对居民发展享受性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率更高;互联网消费金融有利于扩大居民的发展享受性消费支出,从而优化国内消费结构,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如婧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数据,本文系统考察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及消费升级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使用互联网显著促进了居民的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与享受型消费的转型,并促进了家庭消费升级。在控制了使用互联网的选择性后,上述结论依然保持稳健。异质性分析进一步表明,使用互联网更有利于提升城市家庭、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家庭的消费结构优化与消费升级。基于上述发现,文章建议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进经济结构向数字经济进一步转型,夯实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减小乃至消除城乡间、区域间的数字鸿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素芳  赵学军  
新发展阶段如何有效发挥消费金融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作用,成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消费金融通过总量提升效应、品质升级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和内部联动效应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畅通国内大循环,并通过内外联动效应促进国内外“双循环”的良性互动。目前,消费金融在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触达能力不足、产品和服务缺乏差异性、消费者权益保障不足、风险控制能力有限、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等问题。未来,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深耕下沉市场、重视“新消费”趋势、践行“行业监管+机构自律+消费者自我保护”原则、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创新经济政策等提升消费金融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效率,以促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邢天才  张夕  
互联网消费金融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居民家庭投资和消费的主流,探究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升级和消费倾向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对于制定消费升级政策具有积极意义。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的产生以及飞速发展对于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行为有着极强的带动作用。因此,为了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良好发展,我国在政府层面应加强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协作融合,共同服务于城镇居民消费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城镇居民层面应提升消费者消费理念的培养和消费水平的升级,在保证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在精神层面以及理论知识上也要有一定的储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淑君  
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增长点的培育是保持经济增长活力的关键,而互联网应用则为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和推动消费结构变革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基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演化与互联网应用的内在关联,选取2004-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GMM)和面板门槛模型(PTM),考察互联网应用对于消费结构演化的影响,及其在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水平调节下的异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应用能够显著推动消费增长点培育。消费结构方面,互联网应用有助于消费结构的高级化转型;消费业态方面,互联网应用则有助于消费业态的网络化转型。互联网应用对于文娱消费的促增效应尤为明显。互联网应用对于消费结构和消费业态演化的积极作用在时间维度上逐渐增强,同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辉娜  王雪梅  孙敬怡  
本文结合2014-2017年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和网络信贷发展规模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证实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促进居民消费行为,表现为互联网消费金融促进居民总体消费支出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对生存型和发展型消费支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享受型消费支出具有抑制作用,并根据研究结论给出适当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湖  张家平  
本文基于2003—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对各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强度分别由大到小为:移动电话普及率、互联网普及率、互联网发展投资环境,同时移动电话普及具有驱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由传统型向发展、享受型消费结构转变的潜力;通过互联网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表明:互联网发展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程度大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在"十三五"期间,应该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注重因时因地制宜来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从而带动农村消费结构的升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尚九  胡敏怡  李少勇  
本文基于广东省2000—2020年分五岁组的人口结构数据与消费结构数据,使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和耦合度模型,探讨了广东省21年间人口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存在明显差异,2000—2020年间的部分时段人口结构与消费结构的耦合度较低,反映出在该时期内消费结构的变迁滞后于人口结构的调整。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建议从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改善供给侧结构、树立合理的消费观等方面,进一步扩大内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建伟  崔传浩  王薇  
消费是“双循环”的核心动力来源,如何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全面促进消费,对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至关重要。基于2013~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从宏观视角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具有城乡与区域异质性,并且数字普惠金融的不同维度与不同业务类型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各不相同;产业结构升级对数字普惠金融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我国如何挖掘消费潜力、增强双循环的内生动力,进而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海燕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的金融体系,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面对国内目前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现象,研究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2004~2014年中国居民消费、国内生产总值及互联网金融模式中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样本数据,利用动态时间序列模型,实证分析了国内生产总值和互联网金融模式中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中国居民消费都产生了正向影响,即当期国内生产总值变动每增加1亿元,当期居民消费将会增加0.3188亿元;当期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每增加1亿元,当期居民消费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徐成晓  
本文先简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再利用2014年1月-2016年3月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能有效促进消费需求,且对传统经济强省的影响更为显著。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意见,以确保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健康规范发展,进一步刺激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