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1)
- 2023(10549)
- 2022(9269)
- 2021(8479)
- 2020(7116)
- 2019(16668)
- 2018(16543)
- 2017(32319)
- 2016(17348)
- 2015(19620)
- 2014(19332)
- 2013(19123)
- 2012(17642)
- 2011(16076)
- 2010(16391)
- 2009(15397)
- 2008(15049)
- 2007(13484)
- 2006(11713)
- 2005(10460)
- 学科
- 济(70239)
- 经济(70183)
- 管理(45100)
- 业(44977)
- 企(33747)
- 企业(33747)
- 方法(32886)
- 数学(28767)
- 数学方法(28441)
- 贸(23497)
- 贸易(23488)
- 易(22788)
- 农(19933)
- 中国(18724)
- 财(17958)
- 地方(15640)
- 业经(14385)
- 制(14368)
- 学(14173)
- 农业(12364)
- 融(12193)
- 金融(12191)
- 银(11567)
- 银行(11539)
- 和(11049)
- 行(11028)
- 务(10683)
- 财务(10641)
- 财务管理(10611)
- 理论(10484)
- 机构
- 学院(244733)
- 大学(243826)
- 济(103853)
- 经济(101571)
- 管理(91326)
- 研究(82924)
- 理学(78271)
- 理学院(77382)
- 管理学(76044)
- 管理学院(75587)
- 中国(62327)
- 京(50463)
- 科学(50358)
- 财(46155)
- 所(42386)
- 农(41281)
- 研究所(38410)
- 中心(38201)
- 财经(36635)
- 江(36572)
- 业大(35838)
- 经(33094)
- 农业(32735)
- 范(32420)
- 经济学(32148)
- 师范(32079)
- 北京(31560)
- 院(29926)
- 州(29434)
- 经济学院(29288)
- 基金
- 项目(160691)
- 科学(124694)
- 研究(118451)
- 基金(114697)
- 家(99575)
- 国家(98801)
- 科学基金(83433)
- 社会(73943)
- 社会科(70139)
- 社会科学(70114)
- 省(63134)
- 基金项目(60315)
- 教育(54458)
- 划(53241)
- 自然(52842)
- 自然科(51614)
- 自然科学(51600)
- 自然科学基金(50659)
- 编号(50228)
- 资助(47382)
- 成果(41025)
- 重点(36789)
- 发(35935)
- 部(35343)
- 课题(33959)
- 创(33290)
- 科研(31274)
- 创新(31187)
- 项目编号(30506)
- 大学(30239)
- 期刊
- 济(113446)
- 经济(113446)
- 研究(70390)
- 中国(44478)
- 学报(37699)
- 农(37110)
- 财(35368)
- 科学(33137)
- 管理(30861)
- 大学(28050)
- 学学(26240)
- 农业(25146)
- 教育(24347)
- 融(22609)
- 金融(22609)
- 技术(20878)
- 经济研究(20004)
- 业经(19555)
- 贸(18861)
- 国际(17421)
- 财经(17361)
- 问题(16151)
- 图书(15469)
- 经(15091)
- 业(13715)
- 商业(13177)
- 技术经济(11869)
- 世界(11630)
- 版(11488)
- 理论(11430)
共检索到365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罗芳 俞佳惠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上海市如何发挥其战略连接作用,既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又衔接国际大循环推动产业升级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就上海市近几年的服务贸易总量和结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上海市服务贸易存在总量减少、进口结构不合理、出口规模小、增长速度慢的问题,并提出了上海市应促进国际服务贸易总规模增长,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增加现代服务贸易的进口,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布局服务贸易前沿领域的建议。
关键词:
双循环 服务贸易 贸易结构优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慧 时启亮
作为全国服务贸易的领头羊,上海市服务贸易在强劲增长的同时仍面临国际竞争力不强问题。在对上海市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修正的"钻石"模型理论,深入分析了影响其服务贸易发展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上海市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上海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实证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丽娜
随着国际经贸环境的变化,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服务贸易作为现代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加快辽宁省服务贸易发展已迫在眉睫。通过对近年来辽宁省服务贸易结构及总量的分析,指出辽宁省服务贸易存在着结构急需调整和优化、服务贸易开放程度低、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服务贸易人才流失等问题,并就如何促进辽宁省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对策:优化辽宁省服务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推进服务贸易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服务贸易人力资源开发。
关键词:
双循环 服务贸易 结构优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玉梅 李晓燕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发展腾飞的两翼。陆海联运走廊作为联结中俄两国贸易的纽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进一步推动中俄两国陆海联运走廊建设、为稳外贸提供有力的支持,是当前急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新问题。建设中俄陆海联运走廊对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有重要现实意义。结合双循环建设背景,基于两国运输服务需求旺盛、跨境运输发展进入"快车道"提高了陆海联运走廊建设的必要性,利用SWOT矩阵分析法详细梳理建设中俄陆海联运走廊面临铁路轨距差异、运输服务竞争力低、贸易便利化程度低的内部劣势和新冠肺炎疫情、逆全球化的外部风险,进而提出要切实提高中俄两国务实合作水平、加快贸易便利化和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推进智慧物流平台建设以及加强全球抗疫合作的策略应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苗苗
服务贸易是我国贸易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跨境电商作为我国贸易模式的创新,必然会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双循环视角下,从理论上剖析了跨境电商对我国服务贸易降本促效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采用我国31个省区市2016-2022年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跨境电商既能够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和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扩大市场规模、降低信息不对称,以及促进技术创新和优化供应链等方式直接赋能我国服务贸易降本促效,同时也会通过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间接机制促进我国服务贸易降本促效。实证研究证实了跨境电商对我国服务贸易降本促效确实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跨境电商通过贸易便利化对我国服务贸易降本促效的间接效应主要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且具有进一步强化跨境电商对我国服务贸易降本促效的赋能作用。最后本文从加强对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支持、加强海关数据的共享,提高海关通关效率、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以及推动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助力我国服务贸易降本促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学航
数字化发展有利于外贸创新发展,有利于中国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本文基于2007-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探讨了数字化发展影响贸易便利化的机制及其异质性。研究表明:第一,数字化发展对贸易便利化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第二,数字化发展对城市贸易便利化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在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西部和东北城市以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三线及以下城市更为显著。第三,技术进步在数字化发展对贸易便利化的促进作用中具有中介效应。因此,我国应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投入、重视不同城市发展过程的差异、支持数字技术研发,以数字化发展带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双循环 数字化发展 贸易便利化 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国华 苏丹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为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和粮食贸易合理布局提供了重要指导。以部分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为标志,中国的粮食贸易正向更有利于提升粮食贸易主导权的新格局演化。本文分析了中国粮食贸易新格局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提出了粮食贸易新格局建设进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指出,中国的粮食贸易新格局的内涵体现在粮食贸易结构更加多元、国际粮食供应链产业链自主可控以及打造“中国价格”把握粮食贸易定价权三个方面。粮食贸易新格局建设进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包括贸易来源多元化战略短期内不足以填补国内巨大的饲料粮需求缺口、尚未形成竞争力较强的国际粮食产业链以及国内外农产品期货市场联通需要加强。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快实施饲料粮减量替代,推动粮食贸易品种与来源多元化;推动中国粮企向外有效延伸产业链,强化关键环节科技支撑;稳步推进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制度型开放,提升“中国价格”的全球影响力;合理维护国家间的政治关系,确保粮食贸易新格局稳定可持续。研究结果可为优化中国粮食贸易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枫 唐丽霞 黄运伟
【目的】食物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新发展阶段保障食物安全的重要举措。【方法】本文基于2014—2022年中国谷物,肉类及其副产品,蛋、奶等产品,水产品,糖类,食用油料,蔬菜以及水果8类主要食物进口贸易数据,从进口贸易需求层面,使用GM(1,1)模型预测2023—2027年主要食物进口贸易规模变化情况,从进口贸易市场现状层面,测算市场集中度(CR4指数、HHI指数)以及进口贸易重心变化,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影响主要食物进口贸易额增长率的主要因素,研判进口贸易安全态势,为保障中国食物安全提供建议。【结果】(1)中国目前口粮绝对安全能够得到保障,但非口粮食物供给无法完全依靠国内市场得到满足,需要长期通过国际市场来弥补,而除水产品外的主要食物进口贸易均存在一定风险;(2)肉类及其副产品、谷物、糖类进口贸易额增长率波动明显、幅度较大,且对于其他主要食物进口贸易存在较大影响;(3)主要食物进口贸易重心发生了显著变化,俄罗斯以及东南亚、南美洲等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在中国食物进口结构中的重要性逐渐提升。【结论】通过中国食物进口贸易向“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的战略调整,贸易稳定性有所提升,然而随着未来中国食物进口需求的持续扩大,要保障进口贸易安全仍需探索更多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月元 吴立霞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通过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中越贸易特征,并运用引力模型探究中越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越两国贸易关系密切,越南对中国产品的依赖性强,中越主要贸易商品的竞争力优势较强,双向贸易频繁。中国的经济规模、越南的人口规模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均会促进中越贸易增长,而贸易结合度有下降趋势,会阻碍中越贸易的发展。越南的经济规模和中国的人口规模都对中越贸易的影响不显著。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应抓住RCEP签订与落实的历史契机;稳定优化产业链;培养壮大中越贸易新模式新业态,从而促进中越贸易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上海市贸易学校是一所以培养贸易、食品和计算机等专业专门人才为主的综合性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学校围绕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目标,坚持特色鲜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少军 方玉文 李善同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贸易利得是一国内外循环态势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多部门投入产出联系的贸易利得量化模型,结合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链,测算了1987—2017年中国经济双循环的贸易利得,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内循环的贸易利得呈下降趋势,中国外循环的贸易利得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中国内循环的贸易利得依然大于外循环的贸易利得;第二,相对于外循环,中国内循环贸易利得的持续能力、空间关联效应和升级潜力都更大;第三,中国内循环贸易利得和外循环贸易利得之间,不存在正向的空间关联效应。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下,统筹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打通双循环之间的堵点,有助于实现双循环贸易利得的良性互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
贸易利得 双循环 多部门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俊文 申婧怡
以进出口总值来测算一国(或地区)贸易水平的核算方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重复计算且没有考虑贸易隐含环境成本。本文构建出口绿色贸易增加值这一指标,采用OECD2021年最近公布的66个国家(或地区) 2000—2018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从双循环视角对中国出口绿色贸易增加值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出口绿色贸易增加值从2000年的1148.61亿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25020.49亿美元,出口绿色贸易增加值的快速上升不仅是因为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而且与贸易环境成本减少有关;低碳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和高碳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出口结构不利于贸易环境成本的降低;中国国内国际循环强度的阶段性特征呈现从“国际大循环”向“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演变趋势;国内、国际循环强度对中国出口绿色贸易增加值均有积极影响,国际循环强度的影响更大。因此,必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国内大循环推动国际大循环,提高出口贸易附加值,降低出口贸易环境成本,从而提高中国出口绿色贸易水平。
关键词:
双循环 出口绿色贸易增加值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煜
近几年,我国在大力鼓励发展服务贸易之时,却很少有人对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转变问题做出专门探讨。文章在全球服务贸易结构变化的大背景下分析我国现行服务贸易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变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战略措施,以期从质上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服务贸易 比较优势 竞争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祝俊明
本文根据上海市第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住房普查资料和航空遥感土地利用资料,应用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心城人口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形成上海市人口社会空间地域分异的要素集中反映在人口的文化构成、密集程度、性别和职业构成、外来人口、居住条件和婚姻状况6个组合社会变量上。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可把城市人口的社会空间分成五种类型,即高密度商业居住区、中密度文化居住区、工业居住混杂区、新村住宅区和科技文教区。整个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呈同心圆模式,但在旧市区还留有扇形分布的痕迹。最后,本文对形成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机制进行了定性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冰洁
服务贸易作为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循环”视域下我国稳外贸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我国2016-2022年30个省域样本数据,就服务贸易发展对我国出口韧性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发展能够对我国出口韧性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但不同细分类型服务贸易发展对我国出口韧性的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其中,服务贸易出口对我国出口韧性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强;进一步的,服务贸易发展对我国出口韧性的影响还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整体上表现为东中西依次梯度递减的特征。最后,本文从强化服务贸易发展顶层设计、加快推进数字服务贸易发展、加强服务贸易的国际合作、重点打造若干服务贸易发展高地四个方面提出了通过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出口韧性提升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